郭晓方 刘变玲 王延辉
郑州人民医院肾内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59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结果 59例患者经过治疗及合理的护理后,病情稳定,无较严重并发症。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稳定,降低死亡率,有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临床;护理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共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36—81岁,平均年龄为53岁。最短病程3年,最长16年,其中合并尿酮症酸中毒8例,视网膜病变16例,末梢神经病变35例。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糖+~+++,餐后血糖15.20~20.65mmol/L,血钾2.4~5.3mmol/L,经治疗护理均好转出院。
2 护理
2.2.1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治疗DN的关键一环,要向患者反复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合作。根据血糖、尿糖、体质量、活动情况。计算每天摄人总热量。按医师制定的三餐食谱进食,严格限制主食量,适当限制副食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占供给量50%一60%,部分主食可以粗粮代替如养麦、小米、玉米等,少食含糖较高的食物,禁食单糖,患者按规定进食感觉饥饿难忍,可用煮过多次的菜泥以充饥。低蛋白饮食可以减慢肾功能衰竭进展,DN患者必须严格执行,一般肾功能正常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天0.6—0.89/kg;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天O.5—0.69/kg。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少尿时要适当限制盐、水的摄入,盐1.O一2.89/d,注意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c等,选用含维生素B1高的食品如豌豆、生花生仁、干酵母等[1]。高钾血症患者还要避免摄入含钾高的食物,限制含磷丰富的食物,禁烟戒酒。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必须按时进食,以免发生低血糖。
2.2.2 用药护理 对DN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常选用对肾脏毒性小、作用时间短的药物如磺脲类药、糖苷酶抑制剂;若口服降糖药物疗效不佳时,则应选用胰岛索。密切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及时的剂量调整是保持良好血糖控制的必备条件,一般每天监测血糖4次,有病情变化者随时监测。教会患者或患者家属自测血糖及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注射剂量要准确,速效制剂要强调于餐前30min注射。注射后必须按时进食。注射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由于肾功能受损,胰岛素的降解和排泄均减少,易产生蓄积作用,发生低血糖,因此胰岛素应从小剂量开始,最好选用半衰期短的制剂[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 水肿及褥疮的护理 DN患者因长期低蛋白血症易发生水肿,加之血管病变引起精神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皮肤破损,甚至发生褥疮。因此在护理上要对症处理,对水肿轻的患者劝其少下床活动,重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对出现褥疮的患者,护士要经常帮助病人更换体位,保持床位清洁、平整,经常按摩受压部位,必要时用红外线照射局部。
2.2.4 心理护理 DN患者因病程长、短期治疗效果不明显, 医疗费用高以及治疗过程的痛苦而产生消极情绪( 如:失望、焦虑、悲观和恐惧等情绪), 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自杀的想法, 如果长期处于此种压抑的氛围下会导致患者血糖出现变化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医生及相关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措施、检查, 避免患者对医生的工作持反感态度, 按要求完成尿糖、血糖测定,以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 与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在日常护理中, 医护人员还可采取一些互动和开展一系列活动, 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如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和一些患者能够完成的运动。患者只要建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 那就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
2.2.5 控制高血压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是糖尿病发展为DN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降低体循环血压能减慢肾功能下降速度和改善生存率。目前DN患者降压药物主张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其用法、用量应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不应擅自增减剂量,同时应把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告诉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DN患者理想的血压水平为120/80mm Hg(1mm Hg=O.133kPa),对合并神经病变和大血管病变者可控制在130/80mm Hg。对控制高血压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降压不宜过快,防止导致肾缺血而加重肾损害;(2)要告知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眼花等体位性低血压现象,要立即平卧;(3)严格遵医嘱服药,使血压保持平稳。
2.2.6 监测血糖、尿糖和尿蛋白的变化每餐前测尿糖、每天监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患者应每天测空腹体重一次,了解病情,控制情况报告医师;及时调整饮食和胰岛素用量,减少尿蛋白可以有效延缓肾功能的变化,因此要定期观察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要重视测量微量白蛋白尿的准确性,对DN做出早诊断早治疗,要尽量减少尿标本在收集、存放、检测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
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必须坚持长期控制饮食和进行药物治疗,安排有规律的活动。运动应根据年龄、身体条件和病情的情况,因人而异、避免疲劳。介绍此病防治的知识及测定尿糖、注射胰岛素方法,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学会糖尿病膳食配制和自我保健,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尿糖,一般每3周复查果糖胺,每2~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3]。学会使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信心和自觉性。指导患者及家属根据病情制定食谱,掌握食谱计算及食品的计算方法,教会他们准确记录出入量,及时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 吕晓能.前列腺E—l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6,12(3):34—35.
2 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l:1552.
3 金中杰,林梅英.内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2008.1:210
论文作者:郭晓方 刘变玲 王延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尿糖论文; 病情论文; 胰岛素论文; 肾功能论文; 糖尿病肾病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