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农业标准化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体系论文,特色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产品价格、质量是国际农产品竞争的两大要素,农业生产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所谓农业标准化,它是指以农业科技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理。对农业经济的有关方面和有关环节指定标准,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督的过程。我国农业标准化和国外业已存成熟的农业经济相比,还存在标准化意识薄弱、标准滞后和不全面等问题。
农业标准化工作有的是以政府或行业推动,有的是依靠市场机制拉动农业生产者进行。我国农业标准化的主体还是以政府或准政府组织为多数。我国市场机制发育尚不完善,完全依靠市场的作用能够来推动农业标准化管理条件还不成熟,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功能,对地方支柱农产品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拟实行政府主导型为宜。同时,也要充分鼓励企业自律型的标准化管理行为,对地方名、优、特农产品,由龙头企业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和地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产品标准化管理,提倡实行企业自律为主的管理模式。
工业技术(IE)是研究由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综合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的设计、改善和设置的工程技术。其最终目标的是达到系统效益与生产率的实现和提高。农业管理的目标是:(1)满足客户的需要;(2)提高投入资源的附加值;(3)改善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4)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资源损耗。借鉴工业生产标准化管理的经验,农业标准化生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组织标准化;(2)物料标准化;(3)作业标准化;(4)管理标准化。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标准化推广策略包括: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围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实施农业标准化;以创建当地农产品品牌为动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建立并完善以农户为核心的推广体系,实施农业标准化;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施农业标准化。
摘自《中国软科学》(京),2005.7.69~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