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原创音乐协会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合唱是一种表现力特别丰富的音乐形式,要求的是共性,强调的是"合"字,它的特征就是要由多声部的人声来共同进行演唱,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和团结协作精神的特点。合唱声音训练是合唱排练的关键,因此本文就如何有效地进行合唱团的声音训练的方法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合唱排练,声音训练
合唱是一种结合了文学、音乐史、声乐演唱、视唱练耳、乐理、和声、伴奏织体、指挥等多种音乐知识的综合性的艺术,在合唱的过程中要注重音乐的独特性,不能和独唱声音的处理相同。合唱声音训练的好坏对作品的演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合唱声音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使各声部在发声状态上保持一致并调节好各发声器官的功能。要想能够达到高质量合唱的最基本要求,一定要注意声音的统一和训练的方式,才可以更好的完成合唱作品,更好的诠释音乐作品。
1.合唱的概念及功能
合唱是一种多声部的由团体表现声乐的艺术形式,对于合唱团整体要求声音融合,声部协调统一。声部的数量没有规定,最常见的为四声部合唱。多为男高音区,男中低音区、女高音区、女中低音区。
合唱作为一种音乐表达的艺术形式,队员需要用合适的方式歌唱,不可使自身声音过分突出,特立独行。唱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声部,要处理好自身跟整体以及各声部之间纵横交错关系,才真正能够协调均衡统一。
2.声音训练在合唱中的重要作用
声音作为载体承载着合唱的表现,合唱艺术的根本就是声音,作为合唱成功的根本因素,统一、谐和、均衡的和声是合唱作品得以良好再现的前提,合唱的和声美、和谐美以及各声部中的协调美、是否清晰表现音乐作品的核心思想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声音训练是合唱队的重要部分、是合唱排练不可或缺的步骤。高效科学的声音训练不但能够充分调动歌唱者的每一个器官,让声音能够有强度、灵活和统一,更关键的是合唱成员掌握正确方法之后,能够大大加强训练效率。这也是文章重点所在,重视合唱声音训练,用正确的方法快速提高合唱队整体水平。
3.如何有效地进行合唱团的声音训练
我国的合唱教育家马革顺先生提出: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活动,是借着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作品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创造。音色的统一则是共同的唯一,而声音的和谐则是合唱的基础,合唱讲究声音的控制、协调和统一。强调合唱队员的音色、声音位置和音乐表现等多方面的统一。
3.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打造合唱团的基础,是建立正确的合唱声音观念,这是合唱团走入正轨的前提因素,也是合唱中声音训练的指南。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是‘合唱音色’形成的基础,在任何形式的歌唱活动中,发声状态都应建立在自然的嗓音基础之上。因此进行科学的合唱训练不仅有利于合唱整体声音状态的改善,也同样有利于个人歌唱能力的提高。当呼吸、发声、声音、咬字全部建立在一条线上,加上合唱观念整体引导,合唱团才能有正确的声音训练,才能得到圆润丰满的和声效果。
合唱是声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声音的观念与演唱方法的选择对于一个合唱团而言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以及进行歌唱的技巧训练时,如果想要得到正确合理的整体歌唱声音状态,还需要全面的、不同角度的认知声音的基本要素、整体状态、注意调整各个局部的歌唱机能在整体状态中的运动协调、加强对于声音训练的整体把控的能力。
3.1.1宁静的声音
这里宁静的声音不是外在,而在于内心,合唱最需要拥有宁静的耳朵、宁静的心灵、宁静的声音。这一步是处于发声之前要去听。听外界的声音,在自身演唱同时听自己的声音。明白这一点之后,便能够更加容易的找到自身声音最适合的状态。
3.1.2相对自然的声音
紧接着上面所讲的,合唱是全方位的听辨,以音准和节奏、节拍的听力最为核心。有些人生来就有非常好的听觉和十分灵敏的节拍感,但是另一部分人生来不具备这些能力的,灵敏度比较弱的,就更需要在日后的学习、练习中不断努力克服。这里就需要最正确的发声方法了,重心放在自身声音的自然。大多数人的发声点都是存在问题的,最常见的是喉咙用力,导致声音全部集中在嗓子里,导致音响效果狭窄扁小,听觉刺耳;再有就是鼻腔过分用力,使声音发闷、不够明亮等等【1】。所以演唱过程中需要注意,身体要放松自然,这些部位都要处于自然状态,不应该有使力的状态在,出来的声音才会自然。在歌唱要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声带闭合的适度。闭合太紧,气息就会不通畅,声音会过紧;闭合太松,便容易漏气,声音松散不明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对于喉咙用力的情况,要打开喉咙:自然微笑,牙关松开,下巴放松,舌头自然放平,尤其注意舌根是放松的,这样喉咙才能自然打开。半打哈欠寻找开喉感是声乐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因为只有在打哈欠的时候口腔、喉咙才是自然不用力的。用这个方法在唱歌过程中打开喉咙,气息自然推送,声音就会十分柔和不干硬。
3.1.3有气息支持的声音
在找到自然声音状态之后,要给予根基上的支撑—气息。气息是唱歌的核心动力,我们要运用气息调整声音的高低、强弱来更高的表达感情。在发声时要用口与鼻的合作吸气,气息由上到下沉入丹田,双肩、下巴、舌头都要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放松身体下部分,自然吸气进来,打开胸腔,腰腹向外扩张。丹田不同的力量出来的声音高低也不同,唱高音需要的力量会较大。反之,唱低音力量的需求会较小。音值长短所需要的气息量不相同,时值短需要的气息量就少,相反时值短气息量的需求就大。音的强弱也一样,强的音气压大,弱的气压小。气息的控制不好,也会导致诸多问题,气息支撑不够或过多,就会有音高偏低、偏高的情况。
3.1.4头声
在声音自然,并保持气息支撑之后,就要找到合适的共鸣位置。最正确的共鸣点,就是头声共鸣感觉,将声音从头部面罩发出。正确位置的共鸣是需要长时间的科学训练才能得到的。共鸣带来更加动听的声音,只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得到优美、宽广、洪亮的声音是无比困难的。这一点不论是合唱还是独唱,都毋庸置疑。合理呼吸,才能有更加良好的声音。笔者认为声音应该感觉集中在头腔中,从头腔发散,才可以有洪亮而宽广的声音。
3.1.5柔和统一的声音
在保持各部位稳定配合之后,就要注意调整自身声音的整体效果,将各部分有机统一、融合,变成一体。从个体再发展到整体的统一,将过于突出的声音修饰圆滑,跟所有声音统一到一起。我们的声音在发出之后就像拧麻绳一样,紧紧地拧在一股上,听起来才集中,有穿透力,才可以打动听众。
3.1.6直声
合唱中每一个声部,如果想要让声音化为整体,便需要进一步的调整,找到高位置的直声不过度颤动,才能更加和谐,并获得更加纯净的和声音乐。弱声唱歌也可以帮助寻找高位置,但并不等于“虚”着唱。弱声是要建立在深气息的基础上并且在合唱基于美声唱法的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很多人认为美声唱法声音过于“颤抖”对合唱的声音相融合是有不利影响的。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因为这本身也是美声有待改正的一个问题。任何事情,都要在一种最合适的“度”上,超过或者少于,都是不合适的。所以,在合唱中,“合唱队员声音的波动不能没有,但也不能太大:在轻声时几乎等于零;在强音时也只能在小二度的幅度之内。而快慢必须保持每秒钟6次的范围,音量强时稍快,可达7次。彼此之间在波动上面必须互相统一”。
3.2训练的方法
3.2.1让学生养成安静的习惯
听觉训练总是我们在学习声乐最先要做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多听来提高我们的声音辨别能力,培养我们敏锐的耳朵。演唱前要安静地聆听,之后将自己处于安静的氛围之中,最终让自己有安静地演唱的状态,不能慌乱,心中也不能着急。
3.2.2强化气息的训练
对于合唱团,正确的气息训练是合唱声音训练中不可欠缺的部分。呼吸肌肉的控制对于唱歌者是十分关键的,合理的方式排出气息并适当抑制,能够使喉咙放松不紧张,声音自然发出。吸气时,首先是放松身体,让身体处于轻松自然说话的状态,然后用闻花式方法慢慢吸补充一点点气息、呼气时,可采用自然呼出,慢慢呼出,快速呼出,逐渐加速或者减速呼出。对于呼出气的过程要做到均匀、缓慢、自然,声音才不会过度紧张。另外对于合唱时的呼吸,有三种呼吸法:整体呼吸法、轮流呼吸法、循环呼吸法。整体呼吸法即合唱队员在合唱开始时或乐句结束时统一换气,与独唱不同的是:每位合唱队员还要与合唱团的指挥有着一定的默契,要能熟知指挥的手势和意图,根据其要求来改变合唱时换气的动作。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要使一个合唱团的每一个团员都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训练过程。循环、轮流呼吸法显然在独唱中是不可能实施的,同时这种呼吸法也不是每首合唱作品都能用得到,常见于复调作品中。例如合唱作品 《他英俊又潇洒》《保卫黄河》《摘菜调》等。这类换气法在声部交替的过程中,让同一旋律在不同音色的诠释下反复出现,仅从听觉上就能感受到音乐的快速转换。循环呼吸法在独唱中无法做到,但对于合唱来说,把整个合唱团看成一个大的发声体,这种呼吸方法就轻而易举了。循环呼吸法在谱面中是无法标记的,它经常一个声部的内部完成 ,几个声部音高相同时,也可在声部间进行。它要求在进行这种呼吸时,个体不能有明显的气口和收声,整个呼吸的完成要悄无声息,保证合唱队整体的声音不间断,给听众造成这个长音或长乐句是一口气完成的错觉。你收我唱,你唱我收。合唱队员要建立起这种对相邻队员的起声收声,渐强减弱敏感度。”
3.2.3有效持久的进行头声训练
平常的状态下声带振动发声,音量等要素都比较弱,但是当人体各共鸣腔体协同工作加强声音中的泛音,原本单一的声音便会变得明亮磁性,可见共鸣带来的重要作用。如前面所讲,头腔共鸣是合唱中共鸣最重要的一项,能使声音明亮透明,达到高位置并具有穿透力,使音色得到美化,是高音区共鸣的最重要腔体。以鼻腔共鸣为基础,用空气上顶窦口张开,将音色集中为一点,于脑门上,便产生头腔泛音共鸣,音色就会变得明亮实在,具有穿透力,并且合唱队强调整体声音挂高位置,高位置可以使音响更为丰满,声音充满张力。所以要努力寻找高位置点共鸣,使整个合唱队声音完整相容。哼鸣练习是寻找头腔共鸣最好的办法,是声音训练的基础,我把它称作声音之母,一切高位置的声音无论是什么母音都得通过哼鸣这个声音去找到头腔,能哼到的地方才有可能唱到,牙齿、嘴唇轻合,放平舌根,哼鸣使嘴唇和鼻子会有轻微的震动感,无可置疑哼鸣才能建立高位置,唱歌时把字头套上哼鸣的感觉,可以使喉咙完全放松,也是解决高音的最好方法。
3.2.4强调以情带气、以气带声的演唱方法
我们的歌唱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技巧,更要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歌唱时,没有感情的状态下,各身体部分也许没办法统一,而相同情况带入感情,各身体部分反而会很自然的统一到一起。所以歌唱一定要有感情,感情是音乐的灵魂,失去灵魂,音乐便一点打动性都没有了。还有前面提到的以气息作为支撑,推动声音自然发出也是很重要的核心,这一切都是根本所在,掌握根本,便掌握了合唱的诀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是普及性强、群众参与度最广的综合性艺术之一。提高合唱排练中的声音训练效果成为合唱训练的关键,首先要引导合唱成员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然后再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如让合唱成员养成安静的习惯,强化气息训练和头声训练,强调以情带气、以气带声的演唱方法等。这样才能提高组员整体的专业素养,降低其各种差异性,提高队员间合唱的融合度,以追求和谐统一的合唱美感,塑造完美的合唱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房思钊. 论合唱排练艺术[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9(6):118-119.
【2】宋天宇. 浅谈如何提高合唱排练的质量[J]. 大众文艺, 2010(3):30-30.
论文作者:龙律成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声音论文; 合唱论文; 声部论文; 自然论文; 气息论文; 共鸣论文; 合唱团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