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行心脏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脏介入治疗的高龄患者942例按照是否存在迷失神经反射分为观察A组与对照A组,按照是否存在严重心率时常分为观察B组与对照B组,探讨诱发上述两种病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前焦虑、尿潴留、出血量超标、禁食时间过长是引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术前焦虑、出血量超标、鞘管置留、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引发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很多危险因素都会诱发严重心律失常与迷走神经疼痛,在临床治疗时要具有预先性,确保患者的安全,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心脏介入治疗;老年患者;迷走神经反射;严重心律失常
老年患者常发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等疾病。对他们采用心脏介入治疗方式不仅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而且疗效显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心严重心律失常与能在短期降低患者血压与心率导致患者房室传导阻滞、休克与窦性停搏的迷走神经反射,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严重,很容易因为迷走神经反射与严重心律失常加重病情,增加危险出现概率[1]。本院对2015至2016年收治的942例行心脏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脏介入治疗的高龄患者942例,排除存在严重感染、恶性肿瘤、造影剂过敏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男501例,女441例,年龄为57至74岁,平均年龄为(66.8±4.7)岁,其中BMI高于25kg/m2有245例,存在高血压有212例,存在高血脂症有176例。有70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154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有86例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形成术。
1.2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都进行介入治疗,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与严重心律失常要采用相应的护理与治疗方法。当患者在治疗时存在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心率低于50次/分钟、血压不足96/60mmHg、面色苍白,表明存在迷走神经反射。要立即停止介入治疗,监测患者心率与血压变化,给予面罩鼻导管吸氧、去枕平卧、以右旋糖酐静脉注射、静注1mg硫酸阿托品以提高心率、静注5-10mg多巴胺以提高血压。当患者在治疗时心动过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颤,表明存在严重心律失常。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图动态变化,给予电解质纠正治疗,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静注1mg阿托品,对室颤患者可予以200到360J直流电复律。最后得出观察A组912例,对照A组30例;观察B组906例,对照B组36例。充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与相关手术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危险因素。
2.结果
术前焦虑、尿潴留、出血量超标、禁食时间过长是引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术前焦虑、出血量超标、鞘管置留、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引发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一般情况对比(n)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二杀手,主要发生在老年群体。应用心脏介入治疗心血管疾病虽然效果较好,但容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与严重心律失常两大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一旦发生这两病很容易死亡。经分析,术前焦虑是诱发这两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术前焦虑会增加儿茶酚胺的合成与释放,增加患者血管收缩,增强心肌收缩力,反射性诱发迷走神经反射[2]。心脏介入术需要患者在术后4好拔除鞘管,如果鞘管置留时间较长,会出现不良反应,另外,左冠脉介入治疗也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3]。在本次研究中,术前焦虑、尿潴留、出血量超标、禁食时间过长是引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术前焦虑、出血量超标、鞘管置留、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引发严重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因此需要在临床治疗时具有预先性,确保患者的安全,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苏波.老年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8):2053-2055.
[2]叶桂萍.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脏介入治疗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6):41-42,48.
[3]王枭龙.老年心脏介入治疗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9):18-19.
论文作者:卜建学,张明德,任于军,王慎旭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患者论文; 迷走神经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反射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危险论文; 因素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