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密集型经济中反思社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来自拉丁美洲国家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丁美洲论文,启示论文,环境友好论文,资源节约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1—0069—08
一、引言
对拉美自20世纪70年代经济改革之后的经济发展状况予以观察,会发现拉美地区所走的道路并不平坦。近二十年来,拉美国家① 的GDP增长水平变化经常一波三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如过分依赖外国资本、国内政局多变、社会阶层对立以及经济结构失衡等,致使拉美国家长期处于动荡的经济发展环境之中。然而,作为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发展经济。
另外,在经济一体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全球经济的联系越发紧密,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地探寻能分享全球化所带来财富效应的路径。因而,在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中,我们看到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工业化已不再是一个中心议题,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产业政策的制定也不再仅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而是以参与国际竞争为核心,其基本原则就是发挥比较优势,包括资源比较优势和劳动力比较优势。面对现实,在经济转型和融入全球化竞争的进程中,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拉美国家在发展自身经济时均选择了资源密集型经济的发展模式。
然而,资源密集型经济模式在促使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其资源大量耗费和环境急剧恶化。此时,摆在拉美各国政府和人民面前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要融入世界经济,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需要面对资源密集型经济对资源和环境所造成的压力。
由于同属发展中国家,在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等国情方面,中国和拉美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虽然中国在整体上没有拉美那么突出的资源禀赋,但在部分地区,如中西部地区也有着特殊的资源禀赋,矿产资源等十分丰富。西部大开发中,这些地区在纷纷利用其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会发生类似拉美的社会问题。这是我们选择拉美作为分析对象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正依照科学发展观,致力于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发挥自身禀赋优势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如何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如何协调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三者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是我们当前的战略重点。本文希望从拉美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中,寻找出一些值得中国借鉴的启示或教训。
二、拉美国家面临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恶化的压力
(一)伴随着资源密集型经济的发展,资源和能源出现大量消耗
受经济转型、发展模式转换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推动,拉美国家严重依赖资源密集型经济。这种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其中,受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首当其冲是土地资源的大量减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拥有世界23%的潜在可耕地、12%的耕地以及17%的草场。然而,这一地区约有72.7%的农用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近47%的草场丧失肥力。[2]30。从1985年到2003年,拉美四国人均可耕地面积从0.4225公顷锐减到0.33公顷,减幅达到21.9%(见图1),且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延续。
图1:拉美四国人均可耕地面积的变化
单位:公顷
数据来源:国研网世界经济数据。[1]
目前,中美洲有87%的原始森林、南美洲有54%的原始森林面临着严重威胁。1990—1995年间,森林面积的减少速度中美洲每年为1.13%,南美洲每年为0.15%。仅巴西的亚马逊地区,每年毁林面积约为2万平方千米。[3] 巴西因毁林所造成的后果,其森林面积占陆地面积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61.47%下降到2005年的56.47%[1]。此外,因毁林导致栖息地丧失,使这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受极大威胁。在这些国家,栖息地位于高山地区、热带稀树草原、热带森林和干旱及半干旱地带的物种正濒临灭绝。研究表明,按照目前的毁林速度,这一地区在今后40年内将有10—45万个生物物种灭绝。[2]30
除了农业资源,拉美地区矿产和能源等资源的耗费也在急速上升。随着拉美地区成为世界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出口地区,这种资源和能源的耗费与日俱增。我们从能源产量和人均能源耗费量的变化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趋势(如图2、图3),1985年拉美四国的平均能源产量和人均能源消耗量仅仅是40001.25千吨石油当量和906.77千克石油当量,到2003年,这两组数字已经分别攀升到68309.25千吨石油当量和1182.19千克石油当量。拉美地区的资源密集型工业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式特征,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特征又会进一步加剧拉美地区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图2:能源产量的变化
单位:千吨石油当量
数据来源:国研网世界经济数据。[1]
图3: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
单位:千克石油当量
数据来源:国研网世界经济数据。[1]
(二)伴随资源密集型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
首先是大气污染。一般来说,大气污染的三个人为的来源是:能源使用、车辆排放的废气和工业生产。资源密集型经济导致大量能源的使用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源,尤其是使用矿物燃料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颗粒物。我们在图4中,就可以看到拉美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1985年的平均78199.85千吨增长到2002年的132255.8千吨,几乎翻了一番。
图4: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
单位:千吨
数据来源:国研网世界经济数据。[1]
其次,资源密集型经济还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从图5中可以看到,随着资源密集型经济的发展,平均每天每一工业劳动力所生产的有机污水排放量正在不断上升。1985年平均每天每一工业劳动力所产生的有机污水排放量还仅仅是0.195千克,到2000年这一数字攀升到0.22千克。而这些不断增加的污水,大多并不会进行相应的处理。据统计,这一地区约有90%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4] 因此,在工业、采矿业和农业化学品使用正在扩大的地区,排放出来的有毒化学品和重金属(如铅和汞)就会不断地污染河流。这些污染物,即使采用标准的净化水设备也很难从饮用水中彻底除去;这些物质还会存积于贝类和鱼类的体内,从而危害人类健康。由于工业生产集中在城市,因此靠近城镇的地表水也日益遭到污染。在拉美地区,从垃圾弃置场所渗入地下水中的这类化合物的数量每隔15年就增加1倍。[5]53
图5:平均每天每一工业劳动力所产生的有机污水排放量单位:千克
数据来源:国研网世界经济数据。[1]
此外,由于化学和生物污染,这一地区水下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恶化。水污染以及由于大坝等水利设施的建设而改变了水下生态环境,致使生活在淡水中的生物受到极大的威胁。这一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也同样在恶化。由于污染剧增以及过量捕捞食草鱼类,破坏了海藻生态平衡,致使自然界第二大生态圈的加勒比海珊瑚礁被破坏。
三、拉美国家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及成效评价
(一)拉美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
面对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的压力,拉美国家也积极地采取了相应措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立法保护。拉美国家面对资源和环境的恶化,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进行保护。巴西政府制定了全国环境法和亚马逊地区生态保护法,在新修改的宪法中专门增加了《环境》一章,规定了公民保护环境的义务,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善的环保机构。巴西还颁布了首个地方性气候和环境保护法《气候变化和环境法》。这部法律首次正式规定州政府有义务采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措施,同时规定,相关企业有义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因二氧化碳排放向有关方面提供经济补偿。[6]10—11
阿根廷在1995年通过的关于采矿工业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矿业开发领域需遵守的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环保法规,阿根廷的立法更侧重于预警而不是惩治,这就减少了矿业投资者环境风险。除此之外,阿根廷还建立了一套包括在线环境监测的预警体系,投资者可以了解到投资区域的整体环境状况,包括不利的投资环境信息。为完善环保法的实施以及衡量大型矿业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阿政府正在着手发展一套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7]
第二,增加国家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投入。面对已经形成的相关问题,以及为了避免环境和资源的进一步恶化,拉美国家积极进行政府投入,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并在本国政府投资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参与国际合作。比如,巴西政府在保护大西洋沿岸森林带方面,除了自身筹措1.5亿美元用于在今后3—5年内实施保护大西洋沿岸森林计划外,还吸引荷兰和德国参加这一计划。此外,巴西政府还在全国建立了40多个国家森林公园和生态保护区,90个伐木林保留地等。[8] 再比如,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拉美各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维持着一个相当的投资比例。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美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治理费用占GN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大约0.41%左右。[1]
第三,培育社会公众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涉及社会全体的共同利益,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比如,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方面,巴西政府除了制定水法和各种规章制度外,还从联邦政府到州和市镇各级政府设置了负责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的部门,并积极与各地关注水资源保护的民间环保组织相配合,协调和解决各方在用水问题上的纠纷,监督执行水法。正如巴西国家环境和可再生自然资源保护局所强调的那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团体的行动,更需要巴西全社会的环保意识。[8] 为此,巴西还颁布了环境教育法,规定全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类学校均要进行环保教育,每个公民均有义务参与保护好自己生存的环境。
第四,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微观经济发展相结合。拉美地区一项重要的措施是积极寻求建立一种使经济增长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适应的微观经济发展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加强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使一个国家的生活标准与水平得到提高,但它的工业可能面临着节能与控制排放的问题,同时其公民可能要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改善环境质量。这就是拉美国家所面临的两难问题。如何协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问题的关键。拉美国家开始将环境和资源纳入到市场经济中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比如,智利通过可以交换的个人配额的方式来解决其过度捕捞的问题,赋予渔民以鱼类的财产权。这些捕鱼权利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通过这样的市场机制以提升对相关资源的关注。[9] 利用这样的微观机制,一方面不会影响渔业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资源的节约利用。
第五,积极探索和开发新能源。拉美各国在面对资源耗费和环境恶化的压力时,纷纷将视角投放到节能环保型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上。由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的价格不断攀升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后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拉美国家发挥各自优势,加紧研究开发生物燃料等石油替代能源。除乙醇生产大国巴西和阿根廷以外,智利、秘鲁等拉美地区国家也已开始使用或正在研发生物能源。
(二)成效及评价
首先应予以肯定的是,拉美各国在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举措后,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资源能源的节约互相并举,每单位能耗所产出的GDP变化虽有起伏但总体有向上的趋势[1]。其二是环境保护得到改善。以城市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为例,2002年同1990年相比,由平均每立方米82.43微克降到每立方米59.02微克,降幅接近30%,拉美地区空气质量得到改善。[1]
在看到拉美地区资源环境问题有所缓解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制约或造成拉美国家面临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间矛盾的根本原因还没有解决。也就是说,拉美地区目前的很多措施还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没有涉及到问题的根本方面。一旦经济整体下滑,就会重返高能源耗费和高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②。虽然从总体趋势上,我们看到了某种改善的迹象,但是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使得拉美各国政府很难从根本上摆脱对于资源密集型经济的依赖。
对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是拉美各国都在进行的工作,但是,从图6中可以看出:不断加大新能源投入和开发的拉美各国自身并没有加大新能源的利用。原因就在于拉美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一方面是资源密集型经济,另一方是积极鼓励出口。所以,拉美各国所开发的新能源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出口而非用于自身的发展。由于自身资源和能源的相对充裕,拉美国家对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呈现出下滑趋势,这说明除了国家的政策推动外,全民的参与尤其是具体的市场行为主体,从消费者到生产者各个环节都需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行动才行。
图6:可再生能源排放量和消耗量占总能量比重的变化单位:%
数据来源:国研网世界经济数据。[1]
总之,拉美国家所面临困境未能得到根本改善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全球化,二是拉美地区对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缺乏主动性。拉美国家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在资源禀赋、自身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及全球化的助推下,牺牲资源和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在对拉美问题的分析和解读中,本文认为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一种客观需要,而在处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冲突时,关键的问题是要加强政府对于自身发展模式的选择和进行有效管理。全球化意味着在更大范围内以不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种发展模式给环境造成了新的、更大的压力,尤其是采矿和资源开发活动已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拉美是世界采矿业和资源开发最主要的地区,如果这些活动没有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进行有效管理,从长期看,全球化将对整个拉美地区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拉美地区当务之急是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将资源密集型经济转变为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四、结论与启示
拉美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自身经济的需要。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利用要素禀赋发展经济,从而忽视由此而带来的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社会、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同样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但是也出现了很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近年来我国资源需求增长进一步加快,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增大。我国单位GDP能耗从2002年开始又出现增长趋势;尤其是电力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资源的约束矛盾不断加大。同时,环境污染严重,产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对公众健康产生明显的损害。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结构和质量效益的统一,就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选取拉美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就是因为拉美国家和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具有相似的要素资源禀赋,面临着类似的社会发展需求。具体而言,拉美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可以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一)在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能被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
作为发展中国家,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一种不可回避的现实主义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参与全球化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同时,要尽量规避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密集型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深陷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的陷阱。拉美国家之所以会陷入经济发展—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怪圈,原因就在于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上缺乏主动性。盲目地依赖于自身的禀赋优势参与全球化,就会造成经济发展路径的单一化。这种单一化的经济发展路径必然导致经济发展同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背道而驰。
虽然中国总体来说不可能像拉美那样坐拥资源优势而走上资源密集型经济的发展道路,但中国的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要注意产业布局,在清醒认识资源优势的前提下,要控制好自身资源密集型经济的发展。不能因为全球和国内对于资源需求的高涨,而盲目开发资源,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要注意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同时,将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以有机联系;要能够明确而又主动地选择适合于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社会发展模式,避免出现拉美化的资源开发后果。
(二)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要注重发挥经济主体的自主意识
从拉美国家解决资源密集型经济所带来的资源耗费和环境恶化的效果来看,虽然治标不治本的措施本身有其局限性,但从拉美国家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进程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拉美地区在处理经济发展同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问题时,推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拉美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倡导发挥经济主体自主意识方面,比如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对微观经济制度的完善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资源密集型经济并不是简单的等同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要出现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离开经济的发展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不现实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合理地兼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运用市场的机制来协调这三者间的关系。最为关键的是要发挥经济主体的自主意识,把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纳入到经济主体自身发展的决策中。这样就可以自下而上地推动投资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不仅能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运用,还可以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三)兼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加强政府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管理能力
在拉美国家的发展经验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在发挥经济主体(尤其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意识的同时,政府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管理不能也不应该欠缺。拉美国家在遇到经济发展困境时就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显示了拉美国家政府对于经济有效管理能力的薄弱。对于中国而言,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时,一方面应该提升经济主体的自主参与意识,另一方面也应该有这样一种决心,即即使以牺牲一时的经济发展为代价,也要将经济发展方式予以转变。政府应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持续而有效地发挥作用。
为此,我们必须注重政策的连贯性,提高经受暂时性经济波动的应对能力。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进程中,要加强加快资源和环境立法,加强执法,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约束各级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强化对于政府绩效考核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机制;在利用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同时,要注意控制自身资源和保护环境;积极引导培育新型的产业和经济模式,引导和培育新的投资方向和经济增长点。
收稿日期:2007—10—30
基金项目:本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与政策研究》(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06&ZD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由于在拉美国家中,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资源禀赋上,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秘鲁四国均占据了主要的份额,因此本文中所指的拉美国家的相关数据和情况主要是依据上述四国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果。
② 数据显示:拉美地区GDP平均增长率变化同每单位能耗所产出的GDP变化有一致性。[1]
标签:巴西经济论文; 拉美国家论文; 资源禀赋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全球化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