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研究导论(二)_音乐论文

西方音乐史研究导论(二)_音乐论文

西方音乐断代史研究导论(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论论文,史研究论文,音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古典时期

古典时期的音乐在今日的音乐会保留曲(剧)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师,实际上处于我们音乐经验的中心。因此非常自然,研究的重点也集中于这三位巨匠。

长期以来,古典时期没有一本令人满意的通论著作。这种情况直到唐斯的《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104)出现才告结束。该书是美国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中最新出版的一种,吸收了最近的研究成果,是目前最可靠、最权威的古典时期断代史。布卢默的《古典与浪漫音乐》(105)对1770至1910年之间音乐的所有方面都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考察,与作者的《文艺复兴与巴罗克音乐》(参见注(35))属同一性质的著作,堪称综合史述的楷模。莱特纳的《古典音乐:表现、形式与风格》(106)利用18世纪的原始文献对当时的创作实践及风尚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是一本非常独特的断代史音乐风格研究论著。另一本论述精要的这一时期的综合性著作佩斯特利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年代》(107)是意文的英译本。

在所有研究古典时期音乐语言与作曲家个人风格的论著中,罗森的《古典风格》(108)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精彩佳作,被公认为是近年来最重要的音乐著述之一。他的论述不以数据性的实证取胜,而以富于洞察的审美感受与分析见长。罗森的另一本重要著作是《奏鸣曲形式》(109),该书集中于对古典时期奏鸣曲思维的全面考察,对人们重新理解这种似乎耳熟目详的形式类型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纽曼的《古典时期的奏鸣曲》(110)是作者奏鸣曲研究系列中的第二本著作,他不仅考察了重要作曲家的创作,而且也不带偏见地指出了众多小作曲家对整个时代风格形成所做出的贡献。

关于18世纪古典风格的起源及演变一直是学术中的难点课题。这不仅由于该时期大量的原始音乐资料还未得到整理和出版,而且还因为人们对古典盛期音乐的偏爱妨碍了对古典早期音乐的客观理解。有关这方面较重要的研究成果有: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克的《十八世纪后半叶的法国交响乐》(111),这是作者在巴黎大学所写的博士论文,被认为是早期交响乐研究中的经典文献。沃尔夫的《约翰·斯塔米兹的交响乐:古典风格形成研究》(112)对重新认识曼海姆乐派的历史地位与贡献具有重要价值。魏默尔的《正歌剧与古典风格的演化(1755—1772》(113)讨论了一个通常不被人们重视的问题。霍斯勒的《十八世纪德国对器乐音乐的审美观念变化》(114)从思想史的角度勾勒了这一时期风格演变的轨迹。

维也纳三大师的生平与创作均得到了系统、细致的研究。古典音乐研究的权威人物兰顿的煌煌五卷本巨著《海顿:编年史与作品》(115),是穷尽所有已知文献的最可靠的详细评传。虽然有些过时,但仍受到众口称赞的一本简明传记是罗丝玛丽·休斯的《海顿》(116)。关于海顿交响乐,最权威的研究著述《约瑟夫·海顿的交响乐》(117)依然是由兰顿做出的。巴雷特—爱雷斯的《约瑟夫·海顿与弦乐四重奏》(118)是有关海顿弦乐四重奏的最新的综合论述,其中讨论了海顿的每一首弦乐四重奏作品。著名德裔英国批评家凯勒的《伟大的海顿弦乐四重奏:它们的演绎》(119)从演奏的角度提供了许多新颖的观察。彼得·布朗的《约瑟夫·海顿的键盘音乐:来源与风格》(120)全面讨论了海顿的钢琴奏鸣曲及其他键盘创作。

在莫扎特研究中,德国大音乐学家阿伯特的两卷本《莫扎特》(121)初版于本世纪初期。虽然后来的学术研究在一些细节上有了很大进展,但从整体的水平上还没能超越这部著作。德裔美国著名学者爱因斯坦的《莫扎特:他的人格与创作》(122)是一部中型评传,其中显示了这位学者对莫扎特音乐的全面了解与把握,但书中过度主观的某些臆想和评判影响了该书的价值。英国的莫扎特学者海特·金写有一本非常简明、准确的《莫扎特》(123)。兰顿近年来所写的关于莫扎特晚年生平创作的两本著作被认为是最有份量的研究成果之一。(124)安德森所编的《莫扎特与家庭的书信》(125)是最好的莫扎特书信集,编者做了详尽的注解和索引,为研究莫扎特的必备书目。多伊奇的《莫扎特文献传记》(126)是另一本很有价值的文献参考书。特别应该提到的是黑尔德谢默的《莫扎特》(127),这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对莫扎特人格的心理研究。在对莫扎特歌剧的研究中,邓特的《莫扎特的歌剧》(128)是至今无出其右者的优秀评论著作。威廉·曼的《莫扎特歌剧》(129)对莫扎特的每部歌剧的创作过程、剧情及音乐均做了详细解说。扎斯洛的《莫扎特的交响曲:上下文、表演实践、接受》(130)是对莫扎特交响曲按年代顺序的系统性研究著作,资料翔实,分析细致,阐释精要,出版后即受到高度评价。哥德莱斯通的《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131)是关于这一领域最全面的通论著作。

美国学者泰勒于19世纪中下叶花费毕生精力写成的《贝多芬生平》一直被公认是学术性传记的楷模。此书后由美国贝多芬专家佛布恩重新修订,吸收了新近的研究成果,更名为《泰勒的贝多芬生平》(132),成为贝多芬的标准传记。一本较简明但却提出了许多独特见解的优秀传记是所罗门的《贝多芬》(133)。曾编译过莫扎特书信集的安德森女士以同样的严谨、细致精神编译了三卷本的《贝多芬书信集》(134)。兰顿的《贝多芬:文献研究》(135)对大量的档案、日记和谈话录进行了考察。英国著名批评家库伯的《贝多芬:最后十年,1817—1827》(136)全面考察了贝多芬晚年的生活与创作。在无数研究贝多芬作品与风格的著述中,我们在此仅举一些最有代表性的书目。阿诺德与佛钦合编的《贝多芬指南》(137)是一本较浅显的介绍类文集,讨论了贝多芬创作的各个方面。克尔曼的《贝多芬四重奏》(138)已是公认的贝多芬经典批评著作,作者的犀利观察与辛辣文风在这里达到了更成熟的境界。英国20世纪上半叶最富洞察力的批评家唐纳德·托维爵士的未竟之作《贝多芬》(139)深入地讨论了贝多芬风格的各种问题,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60年代以来贝多芬手稿研究成为西方音乐学的“显学”之一。由几位这方面的领袖人物共同编撰的《贝多芬手稿:历史、重建、目录》(140)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手稿研究的代表学者泰森所编的三卷《贝多芬研究》(141)显示了近年来贝多芬学术研究最前沿的成果。另外由著名学者洛克伍德及本杰明所编的《贝多芬研究:艾略特·佛布恩祝贺研究文集》(142)收有一些专题性的高质量论文。

对古典时期其他作曲家的研究也有一些优秀成果。库柏和爱因斯坦先后写有格鲁克的评传(143)。阿受夫妇编订了很有价值的《格鲁克书信选》(144)。关于这位作曲家的歌剧创作,请参见英国著名批评家纽曼的通论著作《格鲁克与歌剧》(145)。有关D·斯卡拉蒂的最好著作公认是拉尔夫·克科帕吹克的《多美尼科·斯卡拉蒂》(146),这是一本极其严谨而又非常富于音乐洞察力的优秀学术传记。在古典时期的表演实践研究中,有三种原始文献是必读书目:C·P·E·巴赫的《论键盘乐器演奏的真正艺术》(147);夸茨的《论长笛演奏》(148);列奥波德·莫扎特的《论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则》(149)。

六、浪漫时期

虽然浪漫时期的音乐在今天日常的保留曲(剧)目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但关于浪漫时期音乐的学术研究却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处于音乐学的“冷静”地带。这大概是由于浪漫时期的音乐是我们承接的最直接的一笔遗产,因而在早些时候还来不及取得历史研究所必须的时间距离与透视。另一方面,浪漫时期的音乐虽然是过去的音乐,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渗透到了今日音乐生活的每一层面。这也给以客观、严谨的学风著称的西方音乐学带来了某些难以对付的挑战。直至60、70年代以来,上述情况才逐渐改变。随着大量高质量研究著述成果的出现,对浪漫时期音乐的研究已成为西方音乐断代史中一个引人瞩目的热门领域。

关于浪漫音乐的断代史著作数目相当多。早先出版的一些著述已经完全被最近出现的成果所超越。在这其中,德国当代音乐学巨匠达尔豪斯的《十九世纪音乐》(150)一书被公认是关于这一领域最发人深省、最富思辩色彩的史论著作。此书以宏观抽象与微观考察结合的方式,对诸多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重大问题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展现了一种大手笔的风范。普拉廷加的《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的音乐风格史》(151)属于前已介绍过的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是一本优秀的规范教科书。另外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浪漫音乐史是威透尔的《浪漫音乐简史:从舒柏特到西贝柳斯》(152),全书没有谱例,脉络清晰,论述精要。

在对19世纪的综合性多方位研究中,德语世界中的“19世纪音乐史研究丛书”[Studien zur Musikgeschichte des 19.Jahrhunderts]最为引人注目。这套丛书自1965年开始出版,至今仍不断有新书目推出,其内容涉及19世纪音乐的几乎所有方面,如作曲家研究、文献目录、音乐理论史、美学问题讨论、各类体裁研究,等等。英语世界中19世纪音乐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集中反映在《十九世纪音乐》[Nineteenth Century Music]这本由柏克利加州大学出版的期刊上。这本刊物自1977年创刊以来,很快变成了音乐学界一块富于朝气的园地。该刊经常发表作曲家手稿研究、批评性的音乐分析、批评理论建设等方面的文章。美国著名的音乐学代表人物克尔曼[Joseph Kerman]在这一刊物的创办及形成自己特色的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一个杰出的具有高度概括能力的史学家,达尔豪斯有关浪漫音乐的论著具有不可多得的理论价值。由于达尔豪斯的著作目前正被迅速地移译为英文,因而他的思想与观点也在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除了上面刚提到过的《十九世纪音乐》之外,他的《浪漫主义与现代派之间:十九世纪晚期音乐研究四文》(153)在讨论晚期浪漫派与早期浪漫派的区别、浪漫派音乐思维特色等重大问题上均有独创见解,是公认的经典研究论著。他的《十九世纪音乐中的现实主义》与《绝对音乐观念》(154)分别对19世纪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音乐审美思潮做了梳理与分析。此外,达尔豪斯还是瓦格纳研究的一员主将,我们在后面还会提到他。

在关于浪漫主义音乐的专题性综合研究中,纽曼的《自贝多芬以来的奏鸣曲》(155)继续了作者“奏鸣曲观念史研究”前两本著作中的那种透彻的材料把握与细致的分析考察,从而完成了作者对三百余年来奏鸣曲发展的权威性历史叙述。洛瑟的《男人、女人与钢琴》(156)讨论了钢琴在19世纪音乐生活中的特殊文化意义,是一本钢琴的社会史。在浪漫主义歌剧的研究中,邓特的《浪漫歌剧的兴起》(157)是这位著名学者生前未发表的一部专著,1976年出版后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富尔歇的《民族的形象:作为政治与政治化艺术的法国大歌剧》(158)是有关法国大歌剧的较新的一部著作,作者采用了社会学方法,主要分析了这种歌剧体裁的社会、政治意义。

浪漫派作曲家的个人研究是本断代中的重头戏。限于篇幅,我们在此只能涉及一些最重要的作曲家的研究概况。关于舒柏特的生平,德国目录学专家多伊奇编写了非常有参考价值的《舒柏特:文献传记》和《舒柏特:朋友们的回忆录》(159),其中收有大量的日记、信件与当时人的回忆文章等第一手资料。权威的优秀评传是英国学者莫里斯·布朗的《舒柏特评传》(160)。卡培尔的《舒柏特的歌曲》(161)对舒柏特的所有六百余首歌曲做了系统的考察。代表较新的舒柏特研究动向的一本专题论文集是弗里希所编的《舒柏特:批评与分析研究论文》(162)。门德尔松的基本传记可参见拉德克利夫的《门德尔松》(163)。另一本图文并茂的评传是布伦特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弗利克斯·门德尔松传》(164)。艾尔费尔斯编有一本很好的门德尔松通信集,已有英译本(165)。论文集《门德尔松和舒曼:论他们的音乐及其上下文》(166)提供了一些专题研究的范例,很有学术价值。托德的《门德尔松的音乐教育:他的创作习作的研究及编订版》(167)对这位神童的音乐训练的全过程做了细致入微的梳理,引人入胜。关于舒曼的生平和创作的全面介绍请参见奇塞尔的《舒曼》(168)。奥茨瓦尔德的《舒曼:音乐与疯狂》(169)是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对舒曼生平所做的独特心理分析,值得推荐。在沃尔克所编的《罗伯特·舒曼:其人其乐》(170)中,各位专家分门别类地讨论了舒曼创作的各个领域。舒曼的文集《论音乐与音乐家》已有陈登颐中译本问世(171)。普拉廷加的《作为批评家的舒曼》(172)是一本全面考察舒曼音乐文字著述的优秀论著,是作者的成名作。歌曲研究专家萨姆斯著有一本讨论舒曼歌曲创作的专著《罗伯特·舒曼的歌曲》(173)。关于肖邦生平与创作的一般性介绍研究,请参见英国的肖邦权威黑得利所著的《肖邦》(174)。黑得利还编译了一本很有参考意义的《弗里德里克·肖邦通信选集》(175)。较新的一本肖邦评传是扎莫伊斯基的《肖邦新传》(176)。一本简明实用、但不乏学术价值的文集是沃尔克所编的《肖邦指南》(177),此书收集了多位专家对肖邦生平创作各个方面的专论文章。阿布拉罕的《肖邦的音乐风格》(178)虽嫌陈旧,但仍是讨论肖邦独特音乐贡献的必读书目。年轻学者萨姆森的《肖邦的音乐》运用较新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了肖邦的各类作品,富于新意;另外他还编有一本《肖邦研究》文集(179),收有目前最活跃的西方肖邦学者的一些重要论文,代表了当前肖邦学术研究的前沿水平。

几位最重要的中后期浪漫派作曲家在近几十年中均得到了相应的关注。柏辽兹的《回忆录》作为这一时期极为重要的原始见证文献之一,非常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音乐生活及文化人物的情况,1975年终于出了英译本(180)。巴尔赞的《柏辽兹和他的世纪》(181)是最著名的柏辽兹评传。作者是美国最杰出的文化史大家、《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编委之一,因而此书在勾勒柏辽兹周围的社会、文化图景上具有一般音乐家传记罕有的深度与气度,出版后被公认对后人重新认识与评价柏辽兹及整个浪漫主义时代做出了突出贡献。麦克唐纳德的《柏辽兹》(182)与上述巴尔赞的专著不同,是容纳了较新研究成果的一本简明评传。普里莫的《柏辽兹风格》(183)和拉席顿的《柏辽兹的语言》(184)均是对柏氏音乐的专门化精深研究。霍罗曼的《埃克托·柏辽兹音乐手稿文献中的创作过程,1818—1840》(185)是运用现代研究方法进行作曲家手稿考察的范例著作之一。在李斯特研究中,加拿大音乐学家沃尔克正在撰写三卷本的李斯特评传,目前见到的是第一卷《弗朗茨·李斯特:炫技年代1811—1847》(186)。另外由他主编的《弗朗茨·李斯特:其人其乐》(187)收有介绍李斯特生平创作的多篇专论文章。在手稿研究中,温克霍佛的《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手稿资料与文献研究》(188)对这部重要作品的所有已知手稿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梅里克的《李斯特音乐中的革命与宗教》(189)是一本对李斯特音乐思想内容进行认真分析整理的学术著作。

对瓦格纳的研究著述可能是所有浪漫派作曲家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英国著名乐评家厄内斯特·纽曼的四卷本巨著《理查德·瓦格纳》(190)虽有些过时,但是公认的瓦格纳传记。德国学者威斯特哈根的《瓦格纳传》(191)相对较简略,但吸收了近年来瓦格纳研究的成果。达尔豪斯为《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所撰写的“瓦格纳”条目中的作品专论部分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兴趣。他的《理查德·瓦格纳的乐剧》(192)一书虽篇幅不大,但观点犀利、论述精要,是公认的瓦格纳乐剧权威性著作。由巴尔特等人合编的《瓦格纳文献资料研究》(193)收集了瓦格纳同代人对他生平与创作的各种言论,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瓦格纳指南》(194)由多位专家合著,对瓦格纳的哲学背景、美学思想、音乐语言等各个侧面均进行了专门化的讨论。除这些重要的研究著述外,瓦格纳本人的文字著述也非常重要。请参见由艾利斯翻译的八卷英文本《瓦格纳文论集》(195)。

威尔第和勃拉姆斯作为最主要的瓦格纳同代作曲家也倍受学界注意。英国著名威尔第学者F·沃尔克著有一本非常优秀的传记《威尔第传》(196)。一本更全面的综合性评传是马丁的《威尔第:音乐、生平、时代》(197)。英国的歌剧批评家威菲尔编有一本《威尔第指南》(198),收有多位专家介绍、研究威尔第创作的专论文章。对威尔第歌剧最权威的综合性研究专著是英国学者巴登的三卷本《威尔第的歌剧》(199)。此书按照时间顺序,对威尔第的每部歌剧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评述,其中涉及手稿研究、背景勾画及风格技法等多方面的讨论。金姆贝尔的《意大利浪漫主义时代中的威尔第》(200)也是一本重要的威尔第研究专著。另外,《分析歌剧:威尔第与瓦格纳》(201)中收有代表最新研究方向的歌剧研究论文,值得一荐。关于勃拉姆斯,标准传记是德国学者卡尔贝克所著的四卷本《约翰内斯·勃拉姆斯》(202),尽管此书已嫌陈旧。盖林格的《勃拉姆斯:生平与创作》(203)较为简略,但在某些细节上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勋伯格作为一个头脑敏锐的作曲——理论家,曾撰写过一篇对重新估价勃拉姆斯起了重大作用的文章《进步的勃拉姆斯》(204)。弗里希的《勃拉姆斯与发展性变奏原则》是近年来运用勋伯格的思路对勃拉姆斯创作进行全面研究的优秀著作。另外,两本勃拉姆斯研究文集(206)收有一些非常专门化的研究论文。

除了浪漫时期的大家之外,其他一些较主要的作曲家如罗西尼、柴科夫斯基、西贝柳斯、埃尔加、普契尼等均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文献。我们出于篇幅所限只能割爱。

七、二十世纪

20世纪音乐的研究从学术传统的要求来看,似乎不象前几个断代那样突出。这一方面是由于20世纪音乐风格变化很快,流派繁多;另一方面也因为研究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总的来说,这一断代中的研究领域不很集中,趋于散漫。相对而言,作曲家个人的研究是最重要的研究范式。

在关于20世纪音乐的通论著作中,莫尔根的《二十世纪音乐》(207)是最新、最全面的断代史专著,也是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之一。另一本提出了独特见解的著作是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萨尔茨曼的《二十世纪音乐导论》(208)。彼得·汉森的较浅显的《二十世纪音乐概论》(209)和德国批评家施图肯什密特更具理论深度的《二十世纪音乐》(210)已有了中译本。一本偏重技术分析的专著是安托克勒茨的《二十世纪音乐》(211)。瓦特金的《声响:二十世纪中的音乐》(212)则更注重音乐在现代文化中的作用及音乐与其他文学艺术类别的相互影响与关系。

在有关20世纪音乐的思辩性著作中,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多诺的《现代音乐的哲学》(213)是一本重要的论著。作者讨论了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这两位代表作曲家与过去的音乐和当代的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发人深省。英国杰出的音乐学家米凯尔著有《现代音乐的语言》(214)一书,分析了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对待传统的不同态度及他们创作中的成败。美国著名音乐美学理论家迈尔的《音乐、艺术与观念:二十世纪文化中的模式与指向》(215)一书重点论述了二次大战后西方先锋音乐的哲学来源与美学基础,旁征博引,内容丰富。

20世纪音乐中的语言革命与技法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阿伦·福特的《无调性音乐的结构》(216)运用数学集合理论对无调性音乐进行系统的理性分析,创立了著名的“集合理论”分析法。美国作曲家、音乐学家波尔是十二音技法研究的权威人物,代表著作是《序列作品与无调性》和《十二音调性》(217)。曼宁的《电子音乐与计算机音乐》(218)是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入门介绍。

在国别史、地区史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著作。已有中译本的施瓦茨的《苏俄音乐与音乐生活》(219)是一本优秀的叙述历史著作,涵盖了苏俄音乐的几乎所有方面,资料翔实,论说中肯。皮里的《英国的音乐复兴》(220)考察了自19世纪末至今英国音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中的中坚人物。米埃尔斯的《现代法国音乐》(221)一书是研究法国20世纪音乐发展的必读书目。

在20世纪初风格转折时期的作曲家中,对马勒和德彪西的研究最为深入。在英语世界中,米凯尔用近30年之功写成的三卷本马勒评传研究极为重要(222)。奥地利学者布劳考普夫的《马勒:未来的同时代人》是一本有见地的简明评传,已有中译本(223)。他所编的《马勒:文献研究》收集了最重要的有关马勒的文献资料,很有参考价值。马勒妻子阿尔玛·马勒的《古斯诺夫·马勒:回忆与信件》(224)对马勒的性格与生平提供了有时过于主观、但非常有趣的洞察。此书的中译本是一个不完全的节译本。至今还没有令人满意的马勒作品的综合性研究著作。柯克的《古斯塔夫·马勒音乐导论》(225)是一本公允的介绍性著作。有关德彪西的公认最好的传记是英国批评家洛克斯派塞所著的两卷本《德彪西:生平与心态》(226)。德彪西自己的一些重要评论文章被收在《克罗士先生》一书中,已有中译本(227)。温克的《克劳德·德彪西与二十世纪音乐》(228)是一本很有价值的研究专著,讨论了德彪西对后人在观念和技法上所施加的各种影响。荷瓦特的《德彪西的比例:音乐分析》(229)提出了观察德彪西音乐的崭新角度。帕克的《克劳德·德彪西的音乐》(230)是最近的一本深入讨论德彪西音乐的学术专著。

勋伯格、贝尔格和威柏恩由于他们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而倍受学者们的注意。最好的勋伯格传记是瑞士音乐学家莱希的《勋伯格评传》(231)。除了勋伯格所写的几种重要的技术理论著作之外,他还撰写了一系列反映他有关音乐史、美学、批评、创作及其他作曲家等广泛兴趣的杂文。这些文章被收入《风格与观念》(232)一书,是研究勋伯格思想的重要参考书。达尔豪斯的《勋伯格与新音乐》(233)一书收有这位思辩性学者关于勋伯格及十二音音乐的一些研究论文,值得一读。有关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音乐作品的深入研究请参见波莱兹和科恩所编的《透视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234)。关于贝尔格的最新传记是卡尔纳的《阿尔班·贝尔格:其人及其作品》(235),另外也可参见莱希的《阿尔班·贝尔格》(236)。对贝尔格音乐最全面的深入研究当推贾尔曼的《阿尔班·贝尔格的音乐》(237)。著名十二音研究专家波尔的两卷本《阿尔班·贝尔格的歌剧》(238)分别对《沃采克》和《露露》这两部现代歌剧经典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关于威柏恩,莫尔登豪尔著有一本极其详尽的评传《安东·冯·威柏恩》(239),书中引录了大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真实可信。至今还未出现深入分析和论述威柏恩音乐的专题著作,一本介绍性的入门书是科尔内德的《安东·威柏恩作品导论》(240)。

斯特拉文斯基和巴托克是独立于任何流派之外,但获得了极高创作成就的两个大师。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研究著述可能是所有现代作曲家中数量最多的。斯氏的《自传》和《音乐诗学》(241)是了解这位杰出作曲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资料文献。此外,从50年代到70年代,斯氏与美国指挥家、音乐批评家克拉夫特[Robert Craft]共同合作的一系列回忆录—杂感文集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斯氏的标准传记是德鲁斯金的《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生平、作品与观念》(242)。关于斯氏的音乐创作,公认最优秀的研究著作是范·登·图恩的《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243)。两本论文集——《面对斯特拉文斯基》和《斯特拉文斯基透视》(244)收集了近年来比较重要的专题论文。关于巴托克,最好的传记是斯蒂文斯所著的《贝拉·巴托克的生平与音乐》(245)。匈牙利学者兰德万的《贝拉·巴托克:对他的音乐的分析》(246)运用数学中黄金分割比率的原则进行音乐分析,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结果。一本较新的巴托克音乐分析著作是安托克勒兹的《贝拉·巴托克的音乐:二十世纪音乐中调性与和声进行的研究》(247)。

关于其他作曲家,也出现了一些优秀论者。例如,英国指挥家兼学者德尔玛的三卷本《理查德·施特劳斯:对他的生平和作品的批评性研究》(248)被公认是这位作曲家的权威评传。英国著名的音乐分析专家威透尔的《布里顿和蒂皮特的音乐:对主题与技巧的研究》(249)是对这两位英国作曲家创作手法的专门化研究,出版后受到普遍赞誉。

** *

这篇冗长的书目评注介绍应该就此打住了。我们在行文中尽量集中于最优秀和最有代表性的书(文)目,但被遗漏的显然要大大超过本文所列的二百五十余种著述。尽管如此,我们相信这些著述确实体现了西方音乐断代史研究的基本面貌与格局。从我国已有的中译本以及研究中对这些文献的引用频率等状况来看,我们还远没有来得及对这些成果进行吸收与消化。为此,这篇拙文既是一次提醒,也是一次呼吁。(全文完)

注释:

(104)Philip G.Downs,Classical Music:The Era of Haydn,Mozart,and Beethoven(New York,1992).

(105)F.Blume,Classic and Romantic Music (New York,1970)

(106)Leonard G.Ratner,Classical Music:Expression,Form,and Style(New York,1980)

(107)Giorgio Pestelli,The Age of Mozart and Beethoven(Cambridge,1984)

(108)Charles Rosen,The Classical Style(New York,1972).

(109)C.Rosen,Sonata Forms(New York,1988).

(110)William S.Newman,The Sonata in the Classic Era (Chapel Hill,1983)

(111)B.S.Brook,La Symphonie francaise dans laseconde moitié du xviiie siècle,3 vols.(Paris,1962).

(112)Eugene K.Wolf,The Symphonies of Johann Stamitz:A Study in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ic Style (Utrecht,1981).

(113)Eric D.Weimer,Opera Seria and the Evolution of Classical Style(1755——1772)(Ann Arbor,1984).

(114)Bellamy H.Hosler,Changing Aesthetic Views of InstrumentalMusic in Eighteenth-Century Germany(Ann Arbor,1981)

(115)H.C.Robbins Landon,Haydn:Chronicle and Works (Bloomington,1976-80).

(116)Rosemary Hughes,Haydn,rev.ed.(London,1974).

(117)H.C.Robbins Landon,The Symphonies of Joseph Haydn (London,1955).

(118)R.Barret-Ayres,Joseph Haydn and he String Quartet(London,1974)

(119)Hans Keller,The Great Haydn String Quartet:Their Interpretation(London,1986).

(120)Peter A.Brown,joseph Haydn's Keyboard Music:Sources and Style(Bloomington,1986)

(121)Hermann Abert,W.A.Mozart,2 vols.(Leipzig,rev.1975).

(122)Alfred Einstein,Mozart:His Character,His Work(New York,1945).

(123)A.Hyatt King,Mozart(London,1970)

(124)H.C.Robbins Landon,Mozart:The Golden Years,1781-1791 (NewYork,1989).—,1791:Mozart's Last Year(London,1988).

(125)Emily Anderson,ed.,The Letters of Mozart and His Family,2vols.(London,1966)

(126)O.E.Deutsch,Mozart,A Documentary Biography,2nd ed.(Stanford,1965).

(127)Wolfgang Hildesheimer,Mozart (London,1983).

(128)Edward J.Dent,Mozart's Opera,2nd ed.(London,1960).

(129)William Mann,The Operas of Mozart(London,1977).

(130)Neal Zaslaw,Mozart's Symphonies:Context,Performance Practice,Reception (Oxford,1989).

(131)C.M.Girdlestone,Mozart's Piano Concertos,3rd ed.(London 1978).

(132)Elliot Forbes,ed.,Thayer's Life of Beethoven(Princeton,1969).

(133)Maynard Solomon,Beethoven(New York,1977).

(134)Emily Anderson,ed.,The Letters of Beethoven(New York,1961).

(135)H.C.Robbins Landon,Beethoven:A Documentary Study (London,1970).

(136)Martin Cooper,Beethoven:The Last Decade,1817-1827(London,1970).

(137)D.Arnold and N.Fortune,eds.,The Beethoven Companion (London,1971).

(138)Joseph Kerman,The Beethoven Quartets(New York,1967).

(139)Donald F.Tovey,Beethoven(London,1945).

(140)D.Johnson,A.Tyson,and R.Winter,The Beethoven Sketchbooks:History,Reconstruction,and Inventory (Berkeley,1985).

(141)Alan Tyson,ed.,Beethoven Studies,3 vols.(1,New York,1973;2,London,1977;3,Cambridge,1982).

(142)L.Lockwood and P.Benjamin,eds.,Beethoven Essays:Studies in Honor of Elliot Forbes (Cambridge,MA.,1984).

(143)Martin Cooper,Gluck(New York,1935).Alfred Einstein,Gluck(London,1954).

(144)H.and E.H.Mueller von Asow,ed.,Gluck's Collected Correspondence,trans.by S.Thomson(London,1962).

(145)Ernest Newman,Gluck and the Opera (London,1967).

(146)Ralph Kirkpatrick,Domenico Scarlatti(New York,1968).

(147)C.P.E.Bach,Essay on the True Art of Playing Keyboard Instruments.trans.by William J.Mitchell(New York,1949).

(148)Johann J.Quantz.On Playing the Flute,Trans .by Edward Reilly (New York,1985).

(149)Leopold Mozart,A Treatise on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Violin Playing ,trans.by E.Knocker (London and New York,1951).

(150)Carl Dahlhaus,Nineteenth-Century Music,(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89).

(151)Leon Plantinga,Romantic Music:A History of Musical Style in Nienteenth-Century Europe(New York,1984).

(152)Arnold Whittall,Romantic Music:A Concise History from Schubert to Sibelius (London,1987).

(153)Carl Dahlhaus,Between Romanticism and MOdernism:Four Studies in the Music of the Later Nineteenth Century(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1980).

(154)Carl Dahlhaus,Realism in Nineteeth-Century Music(Cambridge,1985).

______,Die Idee der absoluten Musik(Kassel,1978).

(155)W.S.Newman,The,Sonata Since Beethoven,3rd ed.(New York,1983).

(156)Arthur Loesser,Men,Women,and Pianos (New York,1954).

(157)Edward J.Dent,The Rise of Romantic Opera,ed.W.Dean (Cambridge,1976).

(158)Jane F.Fulcher,The Nation's Image:French Grand Opera as Politics and Poloticized Art(Cambridge,1987).

(159)O.E.Deutsch,Schubert:A Documentary Biography (London,1946).

_______,Schubert:Memoirs by His Friends (London,1958).

(160)M.J.E.Brown,Schubert:A Critical Biography (London,1958).

(161)R Capell,Schubert's Songs,3rd ed.(London,1973).

(162)W.Frisch,ed.,Schubert:Critical and Analytical Studies (Lincoln,1981).

(163)Philip Radcliffe,Mendelssohn,rev.ed.(London,1976).

(164)Wilfred Blunt,On Wings of Song:A Biography of Felix Mendelssohn(New York,1974).

(165)R.Elvers ,ed.,Felix Mendelssohn:A Life in Letters (New York,1986).

(166)J.W.Finson and R.L.Todd,eds.,Mendelssohn and Schumann:Essays on Their Music and Its Context(Durham,1984).

(167)R.L.Todd,Mendelssonh's Musical Education:A Study and Edition of His Exercises in Composition (Cambridge,1983).

(168)Joan Chissell,Schumann,rev.ed.(London,1977).

(169)Peter Ostwald,Schumann:Music and Madness (London,1985).

(170)A.Walker,ed.,Robert Schumann:The Man and His Music (London,1976).

(171)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北京,1978。

(172)Leon Plantinga,Schumann as Critic (New Haven,1977).

(173)Eric Sams,The Songs of Robert Schumann,2nd ed.(London,1975).

(174)Arther Hedley,Chopin,rev.M.J.E.Brown (London,1974).

(175)A.Hedley,ed.and trans.,Selected Correspondence of Fryderyk Chopin(London,1962).

(176)Adam Zamoyski,Chopin:A New Brography (Garden City,1980).

(177)A.Walker,ed.,The Chopin Companion (New York,1973).

(178)Gerald Abraham,Chopin's Musical Style(London,1939).

(179)Jim Samson,The Music of Chopin(London,1985).

________(ed.),Chopin Studies(Cambridge,1988).

(180)H.Berlioz,Memoirs,Trans.and ed.D.Cairns (New York,1975).

(181)Jacques Barzun,Berlioz and his Century (Boston,1969).

(182)Hugh Macdonald,Berlioz(London,1982).

(183)Brian Primmer,The Berlioz Style (London,1973).

(184)Julian Rushton,The Musical Language of Berlioz(Cambridge,1983).

(185)D.Kern Holoman,The Creative Process in the Autograph Musical Documents of Hector Berlioz,ca.1818-1840(Ann Arbor,1980).

(186)Alan Wakler,Franz Liszt:the Virtuoso Years,1811-1847(New York,1983).

(187)A.Walker,Franzliszt:The Man and His Music(London,1976).

(188)S.Winklhofer,Liszt's Sonata in B minor:A Study of the Autograph Sources and Documents(Ann Arbor,1980).

(189)Paul Merrick,Eevolution and Religion in the Music of Liszt (Cambridge,1987).

(190)Ernest Newman,Life of Richard Wagner,4vols,(London,1933-47).

(191)C.von Westernhagen,Wagner:a Brography,2 vols,(Cambridge,1978).

(192)Carl Dahlhaus,Richard Wagner's Music Dramas(Cambridge,1979).

(193)H.Barth,et al.,eds.,Wagner:A Documentary Study (New York.1975).

(194)P.Burbridge and R.Sutton,eds.,The Wagner Companion (Cambridge,1979).

(195)W.A.Ellis,trans.,Richard Wagner's Prose Works 8 vols.(London,1892-99).

(196)Frank Walker,The Man Verdi(New York,1962).

(197)George Martin,Verdi,His Music,Life,and Times(New York,1963).

(198)William Weaver,et al.,eds.,The Verdi Companion(New York,1979).

(199)Julian Budden,The Operas of Verdi,3 vols.(New York,1973-82)

(200)David Kimbell,Verdi in the Age of Italian Romanticism(Cambridge,1981).

(201)Caloryn Abbate,et al.,eds.,Analyzing Opera:Wagner and Verdi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89).

(202)Max Kalbeck,Johannes Brahms,4 vols.(Berlin,1904-14).

(203)Karl Geiringer,Brahms,His Life and Work,rev.ed.(London,1961).

(204)A.Schoenberg,“Brahms the Progressive”,in Style and Idea(New York,1950).

(205)Walter Frisch,Brahms and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ing Variation (Berkeley and Lcs Angeles,1984).

(206)Robert Pascall,ed.,Brahms:Biographical,Documentary and Analytical Studies (Cambridge,1983).

Michael Musgrave,ed.,Brahms 2:Biographical,Documentaryand Analytical Studies(Cambridge,1987).

(207)Robert P.Morgan,Twentieth-Century Music (New York,1991).

(208)Eric Salzman,Twentieth-Century Music: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1974).

(209)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孟宪福中译本,北京,1981—86。

(210)施图肯什密特《二十世纪音乐》,汤亚汀中译本,北京,1992。

(211)Elliot Antokoletz,Twentieth-Century Music(Englewood Cliffs,1992).

(212)Glenn Watkins,Soundings: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1988).

(213)Theodor Adorno,Philosophy of Modern Music(New York,1973).

(214)Donald Mitchell,The Language of Modern Music(London,1963).

(215)Leonard B.Meyer,Music,the Arts,and Ideas(Chicago,1967).

(216)Allen Forte,The Structure of Atonal Music(New Haven,1973).

(217)George Perle,serial Composition and Atonalit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82).此书已有秦元平较为粗糙的中译本出版,北京,1989。

_______,Twelve-Tone Tonalit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78).

(218)Peter Manning,Electronic and Computer Music (Oxford,1985).

(219)Boris Schwarz,Music and Music Life in Soviet Russia,enlarged ed.(Bloominton,1983).钟子林等人的中译本根据原书1972年的旧版所译,北京,1979—1981。

(220)Peter J.Pirie,The English Musical Renaissance (London,1979).

(221)Rollo Myers,Modern French Music.(New York,1971).

(222)Donald Mitchell,Gustav Mahler:The Early Years (London,1958).

______,Gustav Mahler:The Wunderhorn Year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75).

______,Gustav Mahler:Songs and Symphomies of Life and Death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85).

(223)Kurt Blaukopf,Gustav Mahler oder der Zeitgenosse der Zukunft (Vienna,1969).高中甫中译本,上海,1992。

(224)Alma Mahler,Gustav Mahler:Memories and Letters(Seattle,1975).方元伟中译本,上海,1989。

(225)Deryck Cooke,Gustav Mahler:An Introduction to His Music (Cambridge,1985).

(226)Edward Lockspeiser,Debussy,His Life and Mind,2 vols.(New York,1965).

(227)Claude Debussy,Monsieur Croche (Paris,1926).张裕禾中译本,北京,1963。

(228)Arther B.Wenk,Claude Debussy and Twentieth-Century Music (Boston,1983).

(229)Roy Howat,Debussy in Proportion:A Musical Analysis (Cambridge,1983).

(230)Richard S.Parks,The Music of Claude Debussy (New Haven,1989).

(231)Willi Reich,Arnold Schoenberg:A Critical Biography(London,1971).

(232)Arnold Schoenberg,Style and Idea (London,1975)

(233)Carl Dahlhaus,Schoenberg and the New Music(Cambridge,1987).

(234)Benjamin Boretz and Edward Cone,eds.,Perspectives on Schoenberg and stravinsky(New York,1972).

(235)Mosco Carner,Alban Berg:The Man and the Work,2nd ed.(New York,1983).

(236)Willi Reich,Alban Berg(London,1965).

(237)Douglas Jarman,The Music of Alban Berg(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79).

(238)George Perle,The Operas of Alban Berg,2vols.(Berkeley andLos Angeles,1980-85).

(239)H.Moldenhauer,Anton von Webern (New York,1979).

(240)Waler Kolneder,Anton Webern:An Introduction to His Work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1968).

(241)Igor stravinsky,An Autobiography (New York,1962).

_______,Poetics of Music (New York,1960).

(242)Mikhail Druskin,Igor Stravinsky:His Life,Works,and Views (Cambridge,1983).

(243)Peter van den Toorn,The Music of Igor Stravinsky (New Haven,1983).

(244)Jann Pasler,ed.,Confronting Stravinsky (Berkeley,1986).Ethan Haimo,et al.,ed.,Stravinsky Retrospectives (Lincoln,1987).

(245)Halsey Stevens,The Life and Music of Bela Bartók,2nd ed.(New York,1964).

(246)Erno Lendvai,Béla Bartók:An Analysis of his Music (Mwm Jersey,1971).

(247)Elliot Antokoletz,The Music of Béla Bortók:A Study of Tonality and Progres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Music (Berkeley and LosAngeles,1984).

(248)Norman Del Mar,Richard Strauss:A Critical Commentary on His Life and Work,3 vols.(Philadelphia ,1969-73).

(259)Arnold Whittall,The Music of Britten and Tippett:Studies on Themes and Techniques (Cambridge,1982).

标签:;  ;  ;  ;  ;  ;  ;  ;  ;  ;  ;  ;  ;  ;  

西方音乐史研究导论(二)_音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