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中医院放疗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总结了肿瘤放射治疗病人的心理特点,制定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130例放射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情况。结果 130例放射治疗病人均经过心理分析,在规范性流言的指导下所做的心理护理,解除了患者的心理紧张情绪,均能保持好良好心态做好放射治疗。结论 护士要重视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放射治疗病人;心理分析;病人;护理
回顾性总结了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的130例放射治疗病人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患者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总结了本院放疗科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进行心理护理的130例放射治疗病人,其中男性86例,女性52例,年龄在21-85岁(平均52岁)其中鼻咽癌47例,乳腺癌28例,宫颈癌18例,喉癌16例,食道癌15例,脑胶质瘤6例。
1.2 放射治疗前心理特征 由于患者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及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对放射治疗的心理反应不同,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恐惧心理:病人对自已本身疾病认识不足、对放射线的反应、对疼痛、对身体缺陷、对死亡都感到恐惧。﹙2﹚焦虑心理:这部分女性患者居多,担心放射治疗费用、家庭负担、自身的疾病,从而悲观失望,忧心忡忡。﹙3﹚怀疑心理:患者不承认自已得了恶性肿瘤,自认为一生未做坏事,存在侥幸心理,希望是误诊,而且对医生的医术、对放射治疗的作用也存在怀疑。﹙4﹚抑郁心理:如果焦虑和恐惧得不到及时缓解,持续时间过长,导致抑郁,癌症患者大多数存在孤独感,他们常感到生存无望,前景一片暗淡,不愿与他人交流,甚至有自杀倾向。本组130例中恐惧心理44例(占34%),焦虑心理38例(29%),怀疑心理30例(23%),抑郁心理18例(1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放射治疗后心理特征 患者放射治疗后副作用逐渐出现时躯体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多产生了烦燥不安的心理,而反应重的患者,产生抑郁的心理,甚至有轻生的倾向。
1.4 放射治疗前的心理护理 准备放疗时,先带患者熟悉环境,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放射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每个放疗患者首先要在模拟定位机上标出照射影的大小,在体表上画出标记,有的患者在身上画了标记就很不高兴,以为别人知道了他的病情,就不愿见人;还有脑瘤患者要剃光头发;乳腺癌患者存有心理障碍等。此时护士一定要详细做好解释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脑瘤患者可以戴帽子,鼻咽癌和喉癌患者戴口罩,乳腺癌患者可以有乳罩修饰,让患者身心得到安慰,积极配合治疗。
1.5 放射治疗中、后的心理护理 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1]。部分患者又开始悲观绝望,如口腔黏膜炎使患者出现口咽疼痛,进食很少或不能进食。护士一定要做好预见性护理,并做好对应措施。主动多关爱患者,充分理解患者的内心,鼓励家属、同事、病友、领导多关心患者,经常探视,使患者在情感上得到支持,指导患者主动争取有效的社会支持并得到他们的理解,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2]。稳定情绪,增强信心,保证放疗计划的顺利进行。
1.6 结果 本组130例患者,护士经过心理特点分析,在规范性语言的指导下护理,解除了病人的心理障碍,以平静心态顺利完成了放射治疗。
2. 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经成为了整个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护理是针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运用心理学知识给予病人心理关怀、支持和帮助,满足不同病人的心理需要,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病人和家属所带来的变化的适应能力。正确的心理护理,能稳定病人的情绪,减轻毒副反应,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3]。面对不同的病人应根据个体差异和不同的社会背景,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放射治疗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悲观、绝望、焦虑,减少因紧张所造成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增加对放射治疗的信心,利于恢复健康,提高了生存质量,赢得了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1]陶重艳.肿瘤临床护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80.
[2]沙利民,胡美娟等社会支持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793-794.
[3]刘桂之,王明霞.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量的调查[J]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6):456.
论文作者:冯青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放射治疗论文; 病人论文; 乳腺癌论文; 肿瘤论文; 社会支持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