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针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02%,81.3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0%,7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临床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86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nursing care was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ica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3.02% and 81.39% respectively,P <0.05,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5.00%,75.00%,P <0.05,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linical car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Therefore,clinical nurs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nursing;effect
脑梗死在临床治疗中,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提高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文针对临床护理措施,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为(63.5±3.4)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为(63.6±3.5)岁。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确诊之后,在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血压、血糖等进行检测,给予出现的症状,进行对症处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护理。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1)入院评估。在患者入院治疗之后,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作出系统的评估。(2)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护理计划,进行各常规检查,加强基础护理工作的实施,保持患者呼吸的顺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及时的反映给医生,进行对症治疗。(3)心理护理。脑梗死后遗症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对于患者的预后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心理变化较大,进而影响治疗。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给予患者关心,帮助其消除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信心。(4)加强基础护理。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基础护理,重点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血糖、脉搏、呼吸等,定时对患者进行按摩,按摩动作轻柔,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避免发生压疮。严密的监测患者的病情,对血栓形成的症状进行严密的观察等。(5)饮食护理。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饮食非常关键,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食用低脂肪、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流食或者是半流食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炸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饮食速度要慢,避免发生呛咳,引发各种治疗危险。(5)用药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为患者讲述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让患者定时服用药物。在功能锻炼中,包含了记忆思维锻炼、肢体功能锻炼、语言功能锻炼等,在患者的功能有一点改善后,给予患者鼓励,鼓励患者的进步,让患者对康复有信心。在患者出院后,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出现情绪波动,要多休息,适当的锻炼,按时服药,定期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疗效:痊愈: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生活可以自理。显效:瘫痪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有效:瘫痪肢体功能有所改善,生活无法自理。无效:瘫痪肢体功能无发生明显的变化,生活无法自理。护理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护理工作中,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9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85~94分为满意,84分以下为不满意。
2.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中,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为40例,治疗有效率为93.02%,对照的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为35例,治疗有效率为81.3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5.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治疗中,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患者的情绪、心理等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为了改变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
本文针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措施,患者的临床疗效达到97.50%,护理满意度达到95.00%,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护理。
参考文献:
[1]赵瑞.心理护理对脑梗死病人康复依从性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9c):2639-3540.
[2]张晓萍.脑梗死后遗症的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5):149-150.
[3]张荷,刘君,刘敏,等.脑梗死后遗症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8):326-327.
论文作者:王宝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5
标签:患者论文; 后遗症论文; 脑梗死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功能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