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成立前朱元璋集团的军事领导组织及其演变_朱元璋论文

明建国前朱元璋集团的军事领导机构及其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机构论文,朱元璋论文,集团论文,军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10)03-0066-09

元朝末年,统治者荒淫无道,政治腐败黑暗,社会矛盾尖锐,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终于酿成大起义,不几年元纲解纽。在元末群雄并立的局面下,朱元璋集团后来居上,由弱而强,消灭了一个又一个强敌,建立了大明王朝。这段历史是一般研治明史者皆会多加措意的。但是如果仔细检视这段历史的研究情况,不难发现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元末明初的历史几乎是农民战争史研究的代名词,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所改观;①其次,基于“明代初期的文武官制和规章上大多仿照元制”、“政权的结构形式差不多都是脱胎于元制”的这一认识,②反而造成对明建国前朱元璋集团的具体制度研究不够充分。

近十来年,元末明初这段历史的研究逐渐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转入具体问题的细致探讨,尤其是朱元璋集团的军事制度方面的研究,如兵制、大都督府等。③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朱元璋集团的军事领导机构及其演变,并借以观察元明之际在元明两代历史继承中的地位与关联性。

一 郭家军的军事领导机构与军职设置情况

朱元璋集团是以郭家军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因此在讨论朱元璋集团的军事领导机构这一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弄清楚郭家军的军事领导机构设置情况。至正十二年春(1352),定远郭子兴聚众起事,攻占濠州。《明太祖实录》云:

壬辰(至正十二年)春二月乙亥朔,定远人郭子兴、孙德崖及俞某、鲁某、潘某等起兵,自称元帅,攻拔濠州,据其城,守之。④

明清史籍关于郭子兴等起事之时的名号的记载存在一定出入,或曰自称元帅,或曰亳州制节元帅,⑤或曰节制元帅。⑥不管怎样,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郭子兴的部队的最高统帅是“元帅”,也就是说郭家军的最高军政机构是元帅府。

郭家军元帅府元帅以下军职设置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汤和的一段军职履历而清楚知道:

王(引者注:指汤和)幼丧二亲,卓越有奇志。……元至正间,豪杰多起兵据郡县,王亦思自奋拔,以取富贵。壬辰岁闻滁阳王据濠,兵势强。率所厚壮士千余人,仗剑从之。滁阳王奇王骁勇,置之麾下。使从诸将略地,每在前行,命为百户。取九湾,攻濠之定远,得兵千五百人,擢为千户。时高皇帝处滁阳王甥馆,王委心推奉,率兵从攻大洪山寨,得兵八百,升长万夫。复从攻滁州,杀其守帅,以功多授管军总管。招集士卒益众。丙申,帝定建业。三月王偕中山王取镇江,一日克其城,兵不血刃,升统兵元帅。⑦

这是明代方孝孺所撰汤和神道碑文中的一部分文字。壬辰、乙未、丙申,分别是至正十二年、十五年和十六年。据上引材料,可知汤和在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晋升元帅之前先后担任过百户、千户、万户和总管之职。这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军职晋升序列,而汤和的这段军职履历正是在郭家军时期。换言之,郭家军时代的元帅府,在最高军职元帅之下,从高到低的军职依次是总管、万户、千户和百户。此外,最低的军职是十夫长,朱元璋就曾担任过此职。⑧除十夫长外,这些军职按照大小依次设立相应的管军机构。⑨

元帅府之下还设有镇抚一职,朱元璋、徐达等皆曾任过此职,其所对应的军事机构是镇抚所,径隶元帅府。应该指出,元帅府是元代地方军事机构之一,郭子兴等人基本上沿袭的是元朝制度。但是郭家军的元帅府又并非完全照搬元制,而是与元朝制度存在不少差异。

至正十五年(1355)三月郭子兴卒于和阳,龙凤政权檄授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右副元帅、朱元璋左副元帅。⑩至此,郭家军元帅府的最高军职便由元帅变成了都元帅,品秩也提高了一级;并且还多出左、右副元帅二职。此时的郭家军的军事领导机构约略近似于元代早期的元帅府制度。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郭家军实际的统帅。在清除了郭子兴的嫡系势力以后,朱元璋被推为都元帅,(11)成为郭家军名实相符的最高统帅,郭家军也就易帜为“朱家军”。

转战和阳是朱元璋一生功业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朱元璋从此真正走上独立发展之路。朱元璋独立发展的轨迹可追溯至至正十三年(1353)南略定远,谋求自立,至次年攻克滁州时,朱元璋已拥有一支相对独立的三万余人的队伍了。攻取和阳后,朱元璋“恩威日著”,军队数量不断扩展,四方豪杰俊彦来附,一时人才济济。至正十六年占领金陵后,以之为根本之地,以朱元璋为领导核心的军事势力集团逐渐形成。在当时的形势下,朱元璋集团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一套军事制度系统,而后才是行政制度系统。

虽然朱元璋集团是事实上的独立割据政权,但毕竟没有公开声明自己是独立政权,它名义上始终还是接受龙凤政权领导的,因此本文称其为“朱元璋集团”。为了便于理解和表述,我们引进“中央”和“地方”这一对概念,把金陵视作“中央”,相对金陵而言的其他地方则为“地方”。

在军事制度中,军事领导机构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关于朱元璋集团军事领导机构的设立情况,明清史籍语焉不详。例如,《明史稿》云:“初,太祖建统军元帅府,统诸路武勇士。寻改大都督府,以从子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12)《明史》几乎全文撮抄,曰:“初,太祖建统军元帅府,统诸路武勇,寻改大都督府,以兄子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13)而《大明会典》则载曰:“国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枢密院,又改为大都督府。”(14)上引史料的差异是明显的。首先,此三则史料所载情况孰是孰非是需要辨明的。其次,此三则史料所云“国初”的时间指向不明,具有较强的模糊性。第三,上揭史料,既没有反映出朱元璋集团的军事领导机构具体的曲折的演变过程,亦没有区分出中央军事领导机构与地方军事领导机构的层次性。那么,明建国前后朱元璋集团的军事领导机构到底是怎样的?下面我们首先讨论朱元璋集团的地方军事机构及其演变情况。

二 朱元璋集团的地方军事领导机构:从翼元帅府到卫指挥使司

至正十五年六月,朱元璋率军攻克集庆上游门户重镇太平,改路为府,以儒士李习为知府。此后沿为惯例。地方政区系统,就这样随着朱元璋集团军事行动的节节胜利而发生着变动、重建的过程,迨至明朝建国时,元代的地方行政系统已基本全部为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系统所取代。与之同时,朱元璋集团逐渐建立起地方性的军队领导机构——“翼元帅府”这一军事机构形态。

朱元璋集团设置的第一个翼元帅府,是至正十五年六月设立于太平的兴国翼元帅府。(15)将“翼”这一概念运用于军事建制,是直接取法于前元。在铁木真未统一蒙古草原之前即有所谓“十三翼”部落兵,史载:“……札木合以为怨,遂与泰赤乌诸部合谋,以众三万来战。帝时驻军答阑版朱思之野,闻变,大集诸部兵,分十有三翼以俟。”(16)蒙元统一天下后,至元二十二年(1285)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改江淮、江西元帅府,招讨司为上中下三万户府,编组成三十三翼。(17)根据元代徐元瑞的训释,“翼,辅佐武备之司曰翼,犹左右护卫也”。(18)虽然“翼”和“元帅府”都是源于元制,但是把“翼”与元帅府连起来使用却是朱元璋的发明。

自设立第一个太平兴国翼元帅府以后,凡攻克重要城池,朱元璋照例皆置翼元帅府,命将设官镇守,“以统诸道兵”。(19)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改定官制时,朱元璋集团共设立了27个翼元帅府。(20)根据翼元帅府设立时间的先后次序,我们可制成表1。

关于表1,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加以分析。

第一,永昌翼的问题。《明太祖实录》载云:“(乙未八月)丁丑,遣裨将习伯容攻芜湖县,克之,置永昌翼,以伯容为万户。”(21)按,乙未年是至正十五年(1355)。据此可知永昌翼置于至正十五年八月,但《明太祖实录》未说明永昌翼是元帅府,仅云最高军事长官为万户。然而查继佐《罪惟录》却记载说:“(乙亥十二月)帝拔芜湖,请置永兴翼元帅府。”(22)又,《明太祖实录》卷5“至正十七年三月乙亥”条载,耿炳文克长兴,立永兴翼元帅府。以此观之,可知此前已立芜湖永兴翼,则至正十七年绝无可能再立长兴永兴翼元帅府;而且《明史》卷130《耿炳文传》、万历《湖州府志》卷13《兵屯》等亦皆言立于长兴者乃永兴翼元帅府。因此可以断定查氏记载是错误的,置于芜湖的是永昌翼,而非永兴翼元帅府。至于永昌翼究竟是否为元帅府,待考。同样由于文献阙载,我们也遽难判定表1中的永平翼是否一定是元帅府。

需要指出的是,安庆翼统兵元帅府设于至正二十年闰五月,不久为陈友谅占领,到至正二十一年被朱元璋的军队收复后,改安庆府为宁江府,立宁江翼元帅府。(23)

第二,由表1开列来看,诸翼元帅府的名称不是完全统一的。绝大多数称元帅府,少数则称大元帅府、行军元帅府、统兵元帅府。这反映了翼元帅府的性质存在不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朱元璋集团的军事制度尚未达到完全成熟定型的程度,而是存在一定的混乱之处。根据诸翼元帅府的性质,朱元璋集团设立的翼元帅府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具有中央性质的军事领导机构,一类是具有地方性质的军事领导机构。

朱氏集团建立的第一个翼元帅府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是朱元璋自己充当大元帅的,并置有僚属,以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汪广洋为令史、陶安参幕府事,负责处理日常公务、文牍,参谋军事机务,一应文移用宋龙凤年号,旗帜及将士战衣皆尚赤用红色。(24)显而易见,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是具有中央性质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至正十六年定鼎金陵,朱元璋集团置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从而取代了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成为最高军事机构,太平兴国翼元帅府也因此自然降为地方性质的军事领导机构。七月,朱元璋称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江南行枢密院,由于朱元璋集团名义上是接受龙凤政权领导的,故而朱元璋此后所建的诸多军政机构皆冠带“行”字。至此,江南行中书省便成为朱元璋集团的最高行政机构;江南行枢密院取代了刚刚设立的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而成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了。

在置江南行中书省、行枢密院的同时,朱元璋又置左右前后中五翼元帅府等机构。(25)此五翼元帅府具有中央侍卫军的管理机构的性质与功能,是明代京营的起源与雏形。(26)除却以上六翼元帅府外,分散于各地的二十一翼元帅府就成为具有地方性质的军事领导机构。其中秦淮翼元帅府是水军管理机构,最高长官由精通水战的将领充当。

第三,诸翼元帅府最高军事长官或曰大元帅,或曰总兵都元帅,或曰统军元帅,或曰元帅,名号各异,极不统一;且无定员,(27)或一员,或数员。有的翼元帅府仅置元帅系统军职,有的翼元帅府不仅设置元帅系统军职,还设有枢密院系统军职。同时设立两个系统军职的翼元帅府,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毗邻翼、星源翼、金斗翼、安南翼和永平翼五翼。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定诸衙门机构官制时规定:元帅为正三品、同知元帅从三品、元帅副使正四品,元帅府经历正七品、知事从八品、照磨正九品。(28)定制前诸翼元帅府的元帅品秩情况,由于文献阙载则不甚清楚。又,我们知道元朝定制后的元帅、副元帅品秩皆为正三品。(29)据此推测,诸翼元帅府下元帅、副元帅品秩很可能就是正三品,至正二十四年不过是制度性的予以确立而已。

第四,诸翼元帅府的设立,表明朱元璋集团极其注重建立根据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疆土。这与龙凤政权不注重根据地建设,得地不守的游击战略思想有着根本的区别。龙凤政权由于这一思想认识,以致于造成“兵虽盛,威令不行。数攻下城邑,元兵亦数从其后复之,不能守”之局面,一旦失利,退守无地,只得被迫选择转战东西的流动方式生存。(30)就某种程度而言,这是导致龙凤政权最终失败的根源。而朱元璋集团自一开始就注重建立稳固的根基,这充分展现了朱元璋卓绝远识的战略家眼光。

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在李善长、徐达等文官武将的再三翊戴下即吴王位,建置百官,对现行军事、行政制度系统进行了初步整合。关于此次军事改制情况,《明史》、《明史稿》、《明太祖实录》诸书皆有记载,其中《明史》记载错误最多,反而不及《明史稿》谨严慎重。(31)《明史·太祖纪一》云“(甲辰三月)罢诸翼元帅府,置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而《明史·兵志二》则云:“太祖下集庆路为吴王,罢诸翼统军元帅,置武德、龙骧……羽林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32)《兵志二》的记载错误极其明显,朱元璋下集庆事在至正十六年,称吴王事在至正二十四年。

关于此事,《明太祖实录》记载如下:

(甲辰)三月,庚午,置武德、龙骧、豹韬、飞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鹰扬、骁骑、神武、雄武、凤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先是,所得江左州郡置各翼统军元帅府,至是乃悉罢诸翼,而设卫焉。(33)

此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是有明一代“设亲军卫之始”。(34)值得注意的是,此十七卫并不完全是由诸翼元帅府直接对应改制而来的;而是在此之前已有一部分翼元帅府改制为其他形态的军事机构,如毗陵翼元帅于至正十八年三月改成卫指挥使司,(35)淮海翼元帅府于至正二十年改成江南等处分枢密院,(36)不过这些改制行为皆属零星行为。至正二十四年改制后,所置诸翼元帅府基本上就都被改成卫指挥使司了。譬如,改长安州为长兴州,永兴翼元帅府为长兴卫指挥使司;(37)雄峰翼元帅府改为兴安卫,旋即改为徽州卫;(38)金华翼元帅府改为金华卫、归安卫;(39)等等。卫指挥使司,一般设指挥使、指挥副使、佥事以及镇抚等职官。由于诸翼元帅府改制成卫指挥使司,翼元帅府系统的军职也随之改授为卫指挥使司系统的军职,如统军元帅郭子兴改为鹰扬卫指挥使、永兴翼都元帅耿炳文改为长兴卫指挥使、龙虎翼元帅府元帅葛俊为骁骑卫指挥使、左翼副元帅金朝兴为龙骧卫指挥同知、淮兴镇江翼右副元帅王志为飞熊卫指挥使。同时,朱元璋改各门总管府为千户所,(40)革去统军元帅府、万户府、金吾侍卫亲军都护府等军事机构。(41)

应当注意的是,朱元璋集团的军事改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逐渐完成的过程。至此问题已非常明朗,到洪武初卫指挥使司便顺理成章演变成卫都指挥使司。(42)

顺便说一下,自郭子兴起事以来,军队士卒来源多元化,不少将领所统之兵具有部曲性质,因此朱元璋集团的军队并没有严格的编制规定。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首次整齐军队,确定了军队编制组织原则:“核其所部兵,五千人为指挥,千人为千户,百人为百户,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此即所谓的“部伍法。”(43)不难看出“部伍法”是明代卫所制的前身,卫所制是“部伍法”的规范化,“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44)

三 朱元璋集团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从行枢密院到大都督府

除了短暂时间是翼元帅府外,朱元璋集团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是江南行枢密院。枢密院系统的设立,肇始于至正十六年六月的太平行枢密院。

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以金陵为朱氏集团的根本之地。这是深思熟虑的选择。(45)六月,置行枢密院于太平,朱元璋任命心腹战将花云由总管超擢为行枢密院判官。(46)这是朱元璋集团设立的第一个行枢密院。朱元璋于太平先后设置翼元帅府、行枢密院,这是因为太平是金陵上游的门户重镇之一,对朱元璋集团而言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也是元朝与朱元璋集团双方争夺的要地。为了确保金陵上游门户太平稳固的地位和南北交通的畅通,至正十六年二月,朱元璋亲率常遇春等复败蛮子海牙,“俘获万计,尽得其舟艦”,(47)然后增设行枢密院与太平兴国翼元帅共同镇守。后来朱元璋追忆往昔,自云太平是其“开基立业”之地。(48)太平战略地位之重要性由此可见。

至正十六年秋七月初一,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以元御史台为公府。(49)龙凤政权面对朱元璋势力的坐大,已是无可奈何,与其与之公然决裂,不若以体面的形式承认,尚可倚为犄角,因此龙凤政权“亦遣人称制授太祖平章政事、右丞相”。(50)朱元璋称吴国公后,开始全面着手建立具有独立割据政权性质的中央制度体系。首先置江南行中书省,朱元璋兼总省事,这样朱元璋就以龙凤政权授予的平章政事、右丞相,兼江南行省的行中书省事。以李善长、宋思颜为参议,李梦庚、郭景祥为左右司郎中,侯原善、杨原杲、陶安、阮弘道为员外郎,孔克仁、陈养吾、王恺为都事,王璹为照磨,栾凤为管勾,夏煜、韩子鲁为博士,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行省行政系统。寻又置江南行枢密院、帐前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左右前后中五翼元帅府、五部都先锋、省都镇抚司、理问所、提刑按察使司、兵民指挥使司和营田司诸军民行政机构。(51)作为朱元璋集团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江南行枢密院的最高长官自然是朱元璋本人来担当的,史称“初,太祖下集庆,即置行枢密院,自领之”。(52)同时以汤和摄同佥枢密院事。未几,徐达以淮兴翼统军元帅升同佥枢密院事。次年三月,实授汤和同佥枢密院事;朱元璋同时又升廖永安为同佥枢密院事,进徐达为佥枢密院事。(53)

此后,朱元璋集团又相继在新的占领区设立过六个枢密分院。因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叫江南行枢密院,所以后设之枢密院,便不可再称之为行枢密院了,而只能谓之行枢密分院,否则就会导致军事制度极其混乱。这六个枢密分院,分别是立于常州的长春枢密分院、江淮枢密分院、徽州的星源翼枢密分院、诸全的枢密分院、婺州的宁越府枢密分院以及改扬州的淮海翼元帅府为江南等处分枢密院。

长春枢密分院,设于至正十七年三月,以徐达为佥枢密院事、汤和同佥枢密院事,“统兵镇守”。(54)江淮枢密分院,设立确切时间不详,《明太祖实录》卷5载,至正十七年五月己卯,江淮枢密分院副使张鉴、佥院何文政率兵攻泰兴。据此判断江淮枢密分院亦当设于至正十七年初。星源翼枢密分院,设于至正十八年十二月,以元帅汪同为枢密院判官。(55)至正十九年二月,攻下诸全州后,朱元璋立枢密分院于此,升谢再兴为院判,与明海翼元帅府元帅王玉共守诸全。(56)四月,立枢密分院于宁越府即婺,以常遇春为镇国上将军、同佥枢密分院事,胡大海为枢密判官,共同守之。(57)至正二十年三月,朱元璋将扬州淮海翼元帅府改为江南等处分枢密院。(58)以上即是朱元璋集团的六个枢密分院的具体设立情况。外加太平行枢密院降为枢密分院,先后累计共设立过7个枢密分院。(59)可以清楚看出,朱元璋集团的枢密院系统是由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江南行枢密院统辖几个地方枢密分院构成的。

就军事领导机构的职能而言,江南行枢密院与诸翼元帅府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由于江南行枢密院是朱元璋集团的具有中央性质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因此作为派出性质的枢密分院对具有地方性质的诸翼元帅府也就同样具有领导的权力。这在文献中有清楚的反映,我们可以见到枢密院系统的军职将领调度、统帅、派遣诸翼元帅府将领的情况。因此,不难看出朱元璋集团的行枢密院系统是完全承袭了元代枢密院体制的精神和制度框架。朱元璋集团设立枢密院分院的目的有二:首先,便于统领众多的翼元帅府;其次,设置枢密分院之地,一般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如太平,朱元璋再三强调太平为其“股肱之郡”、“开基立业”之地;如徽州,邓愈为院判时,“以徽为驻军之所”往来江浙之间;(60)又如宁越府,设立宁越府枢密分院以后,朱元璋戒谕胡大海说:“宁越为浙东重地,必得其人守之,吾将归建康,以尔为才故特命尔守其衢、处、绍兴,进取之宜,悉以付尔,……绍兴为张士诚将吕珍所据,数郡与宁越密迩,尔宜与同佥常遇春同心协力,俟间取之。此三人皆强敌,不可忽也。”(61)

随着对占领地区的军事任务完成后,尤其是当朱元璋集团的军事势力在新占领区的地位得到巩固以后,管理占领地区成为主要任务。在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朱元璋开始着手对枢密院系统进行改制,改制是朝着两个方向进行的:一是民政方向,二是仍然沿着军事方向。所谓向民政方向的改制,主要是枢密分院改为中书分省,至正二十一年二月,朱元璋下令将此前设置的枢密分院改为中书分省。(62)

紧接着三月份,朱元璋便改江南行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将他最亲近的侄儿朱文正从同佥枢密院事擢升为大都督,作为大都督府的最高军事长官,“节制中外诸军”。是时枢密院虽改为大都督府,但先前任官在外者一时不及变更,仍其旧职。(63)不久,朱元璋“以其权太重”,(64)十月于大都督之下又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副使、都督佥事、照磨各一人;(65)又仿效元制增设大都督府断事官四名。(66)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对现行的军政制度进行改制,“革诸军袭元旧制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官号”,(67)规定了大都督府等衙门官制。其中,大都督府的官制规定如下:大都督从一品,左右都督正二品,同知都督从二品,副都督正三品,佥都督从三品,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68)后以朱文正坐罪废,朱元璋便虚空大都督一职不授,“以左右都督为长官”。(69)吴元年(1367)十一月,朱元璋重定大都督府及各卫官制,又规定:大都督府左右都督正一品,同知都督从一品,副都督正二品,佥都督从二品,参议正四品,经历、断事官从五品,都事正七品,照磨从七品。(70)

洪武元年,徐达攻克元都北京后,明太祖设北平大都督分府,以都督副使孙兴祖领府事、华云龙为都督佥事(71)。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的同时,明太祖朱元璋又以军权集于一衙门不利于统治,因此分大都督府为左右前后中五军都督府,品秩如故,但其权渐分矣。(72)明人郑晓一语道破明太祖此举的真实用意,他说:“祖宗微意,不欲武臣权重。”(73)从行枢密院到五军都督府的一系列变动,奠定了明代都督府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地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三点意见:首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朱元璋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一套相当完备成熟的军事领导体制。这是朱元璋集团能够在群雄并立的形势下胜出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其次,无论是郭家军的军事领导机构,还是朱元璋集团的军事领导机构,都明显的承袭了元代的军事制度,但又绝非简单的照搬,而是经过了相当大的改造。从诸翼元帅府到卫指挥使司、卫都指挥使司的地方军事领导机构的演变,以及从行枢密院到大都督府、五军都督府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从朱元璋集团到明朝的军事领导机构演变的这两条线索。正是在这样的演变趋势之下,形成了“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的明代军事领导体制。(74)第三,明代的军事领导体制,改变了元代中央与地方军事领导机构多元化的格局,将元代地方的行省、行枢密院、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等军事领导机构归之都司。中央的枢密院、中书省、都督府等军事领导机构合并,统诸五军都督府,确立了五军都督府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地位。这一变动,不仅大大简化了元代的军事领导机构,而且彻底终结了自宋代以来枢密院作为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长达四百年的历史。可以说从元到明的这一过渡时期,朱元璋集团军事领导机构的设置与演变对明代军事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形成、确立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上世纪关于元末明初农民战争史的详细研究情况,可参阅刘晓:《元史研究》第一章第八节“农民战争”部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合编《中国近八十年以来明史论著目录》所收的相关论著目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②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1页。

③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李新峰的《明前期兵制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邵荣事迹钩沉》(《北大史学》第8辑)、《明代大都督府略论》(《明清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朱元璋任职考》(香港中文大学主办“明太祖及其时代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明初的亲卫军》(台湾“中央研院”近代史所主办“全球化视野下的明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陈时龙《论明初大都督府之创设——兼论朱元璋以诸子节制北部军事思想之萌芽》(《军事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李方昊《明朝草创时期的文臣统军》(《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等。

④《明太祖实录》卷1,壬辰至正十二年春二月乙亥,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本1962年版,第4页。

⑤(明)俞本:《明兴野记》卷上,陈学霖《史林漫识》“附录(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407页。按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1《宋小明王》引录,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第7页。

⑥(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210,至正十二年二月乙亥,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第5732页。

⑦(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卷22《信国公神道碑铭》,宁波出版社2000年点校本,第719页。

⑧《明史》卷122《郭子兴传》、(明)朱元璋《记梦》。

⑨邱树森:《元末农民政权几方铜印的初步研究》,《文物》1975年第9期。

⑩《明太祖实录》卷3,乙未夏四月丁巳。

(11)(明)佚名:《皇明本纪》;(清)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2《滁阳王传》;《明史》卷1《太祖纪一》。

(12)(清)王鸿绪:《明史稿》“志第六十五”《兵志一·京营》,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62年版,第306页。

(13)《明史》卷89《兵志一》,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76页。

(14)(明)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227《五军都督府·武职衙门》,广陵书社2007年版,第2987页。

(15)《明太祖实录》卷3,乙未至正十五年六月丁巳,第33页。

(16)《元史》卷1《太祖纪》,中华书局1997年点校本,第4页。

(17)(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61《兵制》,现代出版社1996年版,第2478页。

(18)(元)徐元瑞:《吏学指南·府号》,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19)(明)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卷124《兵部七·都司卫所》,第1773页。

(20)按,明初人刘辰《国初事迹》:“太祖渡江,先克太平,立太平兴国翼元帅府。克建康,立江南等处行中书省,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帐前亲兵都指挥使司,五翼元帅府,五部都先锋府,秦淮翼元帅府,设百户、千户、万户、总管、统军元帅参议府,左右司省都镇府,司理问所,断事厅,兵马司,按察司,营田司,经历司,博士厅,照磨所,管勾所。克镇江,立镇江翼。克常州,立宁国翼。克广德,立广德翼。克常州,立常春翼。克徽州,立雄峰翼。克严州,立得兴翼。克婺州,立金华翼。克处州,立安南翼。克衢州,立金斗翼。克信州,立龙虎翼。克诸暨,立诸暨翼。”刘氏的记载与本表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且有所遗漏。

(21)《明太祖实录》卷3,乙未至正十五年八月丁丑,第37页。按(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太祖起兵》载:“至正十五年,八月,朱元璋命镇抚徐达等分道徇溧水、溧阳、句容、芜湖,皆下之。”《本末》此段文字将至正十五年不同月份数事混淆记载。徐达克溧水州,事在至正十五年六月甲子;克溧阳县,事在至正十五年八月甲寅;而习伯容克芜湖县,则事在至正十五年八月丁丑。

(22)(清)查继佐:《罪惟录》“纪”卷1《太祖高皇帝纪》,北京图书馆2006年影印本,第22页。

(23)《明太祖实录》卷9,辛丑至正二十一年八月庚寅,第117-119页。

(24)(明)陈建:《皇明启运录》卷1,乙未六月,中华书局2008年点校本,第22页。

(25)《明太祖实录》卷4,至正十六年七月己卯,第46页。

(26)(清)傅维鳞:《明书》卷70《戎马志一》,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422页。

(27)(清)查继佐:《罪惟录》卷20《兵志总论》,第599页。

(28)《明太祖实录》卷14,甲辰至正二十四年三月戊辰,第183页。

(29)《元典章》卷7《吏部一·职品》,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99页。

(30)《明史》卷122《韩林儿传》,第3683页。

(31)(清)王鸿绪:《明史稿》“志第六十七”《兵志三·卫所》,第321页。

(32)《明史》卷90《兵志二·卫所》,第2193页。

(33)《明太祖实录》卷14,甲辰至正二十四年三月庚午,第185页。

(34)《明史》卷76《职官志五·京卫》,第1861页。

(35)《明太祖实录》卷6,庚戌至正十八年三月己酉,第63页。

(36)《明太祖实录》卷8,庚子至正二十年三月戊子,第92页。

(37)《明太祖实录》卷15,甲辰至正二十四年九月甲申。按《明史》卷130《耿炳文传》曰:“……其明年,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卫亲军指挥使司,以炳文为使。”误。又按万历《湖州府志》卷13《兵屯》云:“丁酉(1357),我师克长兴,置永兴翼元帅府,以御伪吴。寻改兴武卫亲军指挥使司,又改为长兴卫指挥使司。”这里又多出一说,且存而不论,但不管怎样,永兴翼元帅府最终改为长兴卫指挥使司则是肯定。

(38)《明太祖实录》卷15,甲辰至正二十四年十二月丙辰,第211页。

(39)万历《金华府志》卷21《军政》,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版。

(40)《明太祖实录》卷14,甲辰至正二十四年四月甲辰,第192页。

(41)《明太祖实录》卷15,甲辰至正二十四年十月,第206页。

(42)《明史》卷90《兵志二·卫所》,第2194页。

(43)《明太祖实录》卷14,甲辰至正二十四年四月壬戌,第193页。

(44)《明史》卷90《兵志二》,第2193页。

(45)定鼎金陵之前,朱元璋曾多方征询谋臣的意见。例如,至正十四年,朱元璋从容询问冯国用天下大计,国用提出以金陵为根本的局势规划;至正十五年六月丁卯,渡江下太平后,朱元璋以攻取金陵征询陶安,安亦以金陵帝王之都可临四方为对。

(46)《明太祖实录》卷4,丙申至正十六年六月辛未,第44页。

(47)《明太祖实录》卷4,丙申至正十六年春二月丙子,第41页。

(48)(明)朱元璋《洪武御制全书》卷1《洪武二年正月免宁国府税粮诏》,黄山书社1995年点校本,第24页。

(49)《明太祖实录》卷4,丙申至正十六年七月己卯,第45页。

(50)(清)夏燮:《明通鉴前编》卷1,至正十六年秋七月己卯,中华书局2009年点校本,第20页。

(51)《明太祖实录》卷4,丙申至正十六年七月己卯,第45-46页。

(52)《明史》卷76《职官志五》,第1857页。

(53)明清史书关于此次徐达的任职情况记载分歧较大。《明太祖实录》卷4丙申七月己卯未提及徐达任同佥枢密事,然而夏燮《明通鉴前编》卷1至正十六年七月却云汤和、徐达同佥枢密事。何乔远《名山藏·徐达传》明言置江南行枢密院,以达同佥院事。根据《明史·徐达传》,至正十六年八月份,徐达的军职是淮兴翼统军元帅,未提及徐达任同佥枢密院事一事,直至次年三月克常州徐达升为佥枢密事。焦竑《国朝献征录》卷5引黄金《开国功臣录·徐达传》云:“丙申三月入建康,命为大将,浮江东下,取京口,克其城,授镇江翼元帅府统军大元帅。未几,转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同佥,……丁酉三月克常州,升佥院。”这里取黄金之说。

(54)(清)夏燮:《明通鉴前编》卷1,至正十七年三月壬午,第24页。

(55)《明太祖实录》卷6,戊戌至正十八年十二月己丑,第74页。

(56)《明太祖实录》卷7,己亥至正十九年二月甲子,第80页。

(57)《明太祖实录》卷7,己亥至正十九年四月戊寅,第83页。

(58)《明太祖实录》卷8,庚子至正二十年三月戊子,第92页。

(59)按:宁越府枢密分院,由于至正二十年常遇春被召还京师,至正二十二年胡大海遇害后,“遂罢不置”。参见万历《金华府志》卷21《军政》。据此推测,至正二十三年诸全枢密分院在谢再兴叛后,也可能罢废不设。因此,这里言先后累计共设立过7个枢密分院。

(60)弘治《徽州府志》卷4《兵卫官属》,《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21册,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影印本。

(61)《明太祖实录》卷7,己亥至正十九年五月辛亥,第84页。

(62)《明太祖实录》卷9,辛丑至正二十一年二月癸未,第111页。

(63)《明太祖实录》卷9,辛丑至正二十一年三月丁丑,第113页。

(64)(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61《兵制》,第2478页。

(65)《明太祖实录》卷9,辛丑至正二十一年十月戊寅,第120页。

(66)《明太祖实录》卷9,辛丑至正二十一年十月乙酉,第120页。

(67)《明史》卷90《兵志二》,第2193页。

(68)《明太祖实录》卷14,甲辰至正二十四年三月戊辰。又按(万历)《明会典》卷227《五军都督府》载:“国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枢密院,又改为大都督府,秩正一品,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官。”此云大都督正一品,可能是至正二十一年初设大都督府时的品秩。

(69)(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53《大都督府左右都督同知佥事表》,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第995页。按洪武三年,明太祖曾短暂以李文忠为大都督,旋罢。

(70)《明太祖实录》卷27,吴元年十一月乙酉,第412页。

(71)《明太祖实录》卷35,洪武元年九月壬寅,第627页。

(72)(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53《大都督府左右都督同知佥事表》,第995页。

(73)(明)郑晓:《今言》卷1,第五十条,中华书局1997年点校本,第27页。

(74)《明史》卷89《兵志一》,第2175页。

标签:;  ;  ;  ;  ;  ;  ;  ;  ;  

明代成立前朱元璋集团的军事领导组织及其演变_朱元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