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第十九中学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 要:美术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学、设置有效的情景、拓宽创作渠道、多学科横向教学等,是提升学生艺术素质的关键,又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高中生 审美与创新能力 培养
众所周知,美术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学校美术教育要想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必须营造教育大环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新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把美术欣赏教学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艺术熏陶。
一、创新教学,模式自由
传统的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师一言堂,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的存在,教师夸夸其谈,学生被动参与甚至强颜欢笑,过于依赖教师和课本,主体意识淡薄,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不喜欢上美术欣赏课。
课堂教学是一个独立的认知系统,其中充满了师生鲜活的生命力,既是通过学生的认知、实践、发展以及不断循环上升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交流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光靠教师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师生互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如讲授《美术欣赏导言》时,我鼓励动员学生自己先谈谈美术有哪些功能。学生往往会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来谈:装饰家居,点缀房间,欣赏画作,陶冶情操等等。精致的工艺品、漂亮的衣服、别致的发夹、美丽的窗帘等均需要美术设计。这些都是学生对美术的直觉感受。此时需要教师及时引导,讲述一些美术小知识、小故事,激发学生兴趣,条分缕析,拨雾见山,突出并强调美术的三大作用:审美作用、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此外还可以达到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素质的目的。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组织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听课质量,效果比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好得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展美术课欣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认真倾听学生发表意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设置情境,营造氛围
传统美术欣赏课停留在对美术作品平面欣赏之上,而多媒体的普及可以将美术作品立体化,高科技和艺术作品融为一体,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多媒体教学融欣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绚烂多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美术知识。
实践证明:学生对美术知识认识的深浅程度与课堂教学手段相关。多媒体的应用,使得美术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适应了时代的需求,适应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就越容易深入,促进了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理解能力。
三、拓宽渠道,欣赏乡作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幅员广阔,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富有乡土特色的地方艺术文化。新课标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振兴家乡、造福家乡的情感。在实际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补充,增加了不少乡土美术作品的赏析。
实践证明: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因地制宜,适当补充乡土内容,既能拓宽教材的外延,又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其爱乡之情。
四、激活情商,搭建载体
传统美术课程内容比较单调,仅仅局限于美术这一门学科内容。新课改后,教材内容体现了综合要求,也要求教师施教时运用综合手段进行综合性内容教学,立足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我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结合新课标理念,启发、引导为主,设置“提出丰富问题所需的和谐、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讲授中国古建筑——《故宫》时,我先播放2008北京奥运会会歌《北京欢迎你》,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歌声一了,我就切入主题,由欣赏音乐延伸到欣赏美术,让学生将激情转移,把审美享受延续下去,使得美术这一凝固的音乐——空间艺术与音乐这一流动的画面——时间艺术融为一体。再如讲授《圆明园》时,先前的讲授过于沉重,学生沉浸在对历史的悲哀之中。我在最后一个环节切入歌曲《龙的传人》,师生同唱:“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地擦亮眼……”将爱国主义情感在欣赏美术作品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延续,把课堂教学的气氛推至高潮。
实践证明:综合欣赏能让学生产生人体谐振和情感共享,进入一个动静结合的立体思维,使艺术形象相得益彰,增加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当然,美术课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并融会贯通,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应用自如,坚持下去就能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岑国桢 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申在文 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R],2015,7,(36)。
论文作者:孙同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7月总第1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美术论文; 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教师论文; 艺术论文; 美术作品论文; 师生论文; 《教育学》2016年7月总第1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