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伊朗青年亚文化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伊朗论文,当代论文,青年论文,亚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系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既有主导文化,也存在各种类型的亚文化。简单地说,亚文化是指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文化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的群体文化。中国学者胡疆锋认为,“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的和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认同的附属性文化方式”。①它涵盖了亚文化的3个基本特点:同主导文化的对抗性、附属性、群体认同性。但是,这个表述并非没有缺陷。学者默多克指出:“亚文化是一个有意义的系统,是由社会结构中的特殊部分组成的群体,在它试图共同与其所在社会形势下的矛盾达成妥协的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表达方式。”②这表明,亚文化同主导文化不仅仅是对抗的,而常常通过某种妥协来实现本身的生存,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变成主导文化的一部分。亚文化有很多表现形式,而由青年人创造的亚文化体系一直是其中的重要类型,它以反叛、越轨和颠覆性为主要特征。
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其研究背景来源于这一时期欧美青年的离经叛道行为及其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但到目前为止,主要研究领域仍未超出欧美青年的范畴。实际上,青年亚文化已成为当今各国的普遍现象。研究当代伊朗的青年亚文化,会为我们打开认识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社会变化的一扇窗口。
当代伊朗青年亚文化产生于伊斯兰革命后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所以本文从伊朗主导文化背景出发,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当代伊朗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和表现
自伊斯兰革命以来,什叶派伊斯兰宗教文化规范了伊朗社会的总方向,是毋庸争议的主导文化。伊斯兰文化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行为必须完全遵守伊斯兰教法的规定,即是指教法中的很多禁忌和限制性条文成为人们恪守传统文化道德的标准。如必须在公共场合做祷告;禁止饮酒、抽烟、奢侈浪费、赌博、卖淫甚至听流行音乐;禁止男人穿短袖衬衫;公共场所男女必须隔离;恢复一夫多妻制;严厉禁止通奸行为。而对妇女的要求是最引人注目的:妇女的职责就是做好母亲和妻子;结婚年龄被降低,外出工作受到歧视;必须戴面纱和穿覆盖全身的长袍(Hijab),一般要求是黑色,并需要掩藏所有头发,不能化妆。霍梅尼还发动了一场主要针对文化界和教育界的“文化革命”(1980-1982年),旨在清除巴列维王朝的文化教育残余,确立伊斯兰文化的支配地位。伊斯兰文化的主导地位在两伊战争中得到强化。支撑伊朗长达8年的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的重要精神力量就是什叶派的中心思想——殉道精神。霍梅尼的个人领袖魅力也对确立和强化伊斯兰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而是否遵守伊斯兰教法也成为事关个人前途的问题,是学校录取学生和政府部门考核人员的重要依据。总之,在革命后的头十年,伊斯兰文化对伊朗社会的影响达到顶峰。
重新强调伊斯兰文化有其必要性和积极合理的一面。它是革命后伊朗建国的思想根基,具有维护政治稳定和强化民族认同的作用;而其提倡的理性化和道德化生活准则也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但是它无视这样一个现实: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尤其在伊朗经历了长期西方式的现代化之后,政府力图将已趋多元化的社会重新整合到伊斯兰传统文化旗帜下,必然导致现代价值观念和传统的尖锐对立。伊斯兰文化提倡的单调节制的生活尤使青年人感到压抑和不满,最终促成了青年亚文化的产生。
到90年代,伊朗社会的总体环境已与80年代有较大差异,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两伊战争的结束和霍梅尼的去世标志着宗教狂热时代的结束,人们开始对过度限制的宗教规范产生反感,而向往更加自由的生活。德黑兰流传着一句名言:“人们过去在公共场合饮酒,私下里做祷告;而现在私下里饮酒,公共场合做祷告。”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伊朗国民的真实生活。(2)以拉夫桑贾尼的战后重建和哈塔米政治民主化改革为标志,伊朗政治逐渐出现的“解冻”趋势极大促进了伊朗社会思想解放的步伐。(3)新兴网络电视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接触外来文化的便捷途径。到2005年,伊朗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500万,而预计2009年约达到2 500万。④卫星电视在民间也得到推广。⑤到2006年12月,伊朗共有44个电视频道,主要由欧美国家制作。青年人是应用这些技术的主要人群,这使他们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范式,促进了他们思想的多元化。
到这一时期,社会控制相对放松,人们逐渐失去对革命原初理想的追求,转而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满足,同时革命前后出生的人逐渐成长起来。这些青年人对革命并没有多少记忆,又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年龄的躁动期,伊斯兰文化的严厉约束令他们感到厌恶。这样,一个同伊斯兰文化形成显著差别的群体文化诞生了,这就是青年亚文化。它同其他国家青年亚文化的重要不同在于其表现内容多为同宗教禁忌有关的领域。
1.重新对待宗教及其同生活的关系。 这些青年人认为,宗教应是个人的事情,不应被政治化或强制化,宗教信仰不应该妨碍人们生活世俗和自由的一面。根据199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青年人将大部分娱乐时间用于看电视上,而只有6%的人收看宗教节目;阅读书籍在青年人中的比例为58%左右,但只有8%的人对宗教类书籍感兴趣。另外,80%的青年人对宗教学者和宗教义务持漠视或反对态度,而86%的学生否认每日做祷告。⑥在传统宗教节日“阿术拉节”⑦上,一些青年人却当街跳舞。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不履行在公共场合做祷告的义务。
2.追求个性化、自由化的生活方式。按照伊斯兰教法,陌生男女不能私自会面,更不能握手。但是很多青年人对此置若罔闻。未婚男女约会和参加私人聚会逐渐成为很平常的事情,男女握手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和欧美青年人一样,情人节已经成为备受伊朗青年人青睐的节日,这一天玫瑰花的价格往往是平常的几倍。另外,服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青年人反传统的特点。男性青年越来越少有人穿伊斯兰特色的服装,“T恤衫”和牛仔已经成为他们最普遍的选择。德黑兰地区的年轻女性引领潮流首先突破了服饰限制,黑色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色彩。更加大胆的女性开始穿轻薄丝袜,出门化妆,或者故意将部分头发露在外面,甚至穿牛仔等时髦款式。总之,青年人就是凭借这些个性化的行为构建起了本身的文化认同。
3.追求膜拜西方流行文化,并逐渐发展起本土的流行文化。 革命后的伊朗,音乐本是被禁止的,但即使在霍梅尼时期,仍有少数青年人私下偷听欧美流行音乐,也存在极少数非法的乐队组合。90年代后,青年人开始发展起本土摇滚乐。这类音乐大量运用英语词汇,演奏风格模仿的是摇滚、爵士、街舞等欧美乐派,使用吉他、电子琴等西式乐器。充满叛逆、个性和动感的音乐成为这些青年人宣泄情感的重要渠道,并日益成为伊朗青年音乐文化的主流。另外,购买盗版光碟,看好莱坞电影,也是部分青年人的嗜好。
4.性观念日益开放。 婚前性行为本是绝对不合教法的,但很多青年人已经颠覆了传统。一项调查表明,在北德黑兰地区,有1/3的未婚女性和抽样调查人群的60%都有婚前性经历。⑧部分伊朗青年人的性开放已经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
5.青年人吸毒、犯罪和卖淫者增加。 据2002年6月德黑兰一项政府报告称,要特别关注妇女和青年人吸毒人数的急剧上升。青年人犯罪数量也在增加,而这些人经常同时是吸毒者。年轻妇女离家出走甚至卖淫,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连伊朗最保守的媒体也逐渐承认国内吸毒和卖淫现象的存在。⑨
总之,青年人这些大胆叛逆的行为颠覆了伊斯兰传统文化准则,形成当代伊朗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它远远超出了伊斯兰教法所容忍的范围,既带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又有消极堕落的因素。它的出现是伊朗现实社会条件变化和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代伊朗青年亚文化产生的背景
(一)革命后的伊朗经历了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这成为青年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
在20世纪70年代末,伊朗城市人口还不到40%,但到90年代末已达到60%以上,而且比例仍在进一步加大。青年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城市现象。在革命之初,大部分青年都在农村,他们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一般会很快结婚生子,步入成年人之列。但是到90年代末,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汇聚到城市,为他们提供了张扬个性与自我的条件。城市生活有助于个人主体意识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增长;城市是网络等各种新兴技术的集中地,也是追求时尚的代名词;城市既容易形成各种社会群体,又容易使人产生异质感和孤独感。这些都是青年亚文化产生的重要诱因。费希尔指出:“亚文化是城市化的结果……城市建设越发展,它就越会多样化,出现各种亚文化。”⑩
(二)革命后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也是青年亚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
1976年,仅有46%的伊朗人受过教育,而20年后却有80%六岁以上的人能够读写,其中城市比例(86%)高于农村(74%)。大学数量从1976年的26所增至1994年的80所,大学生数量增加了3倍。(11)妇女的入学率和受教育程度空前提高:识字率从革命前的28%跃至1996年的80%;60%以上的妇女接受了高等教育。(12)事实证明,青年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人主体意识越强,就越容易超越常规产生亚文化。而在学校,尤其是大学,往往是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场所。
(三)青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对提高
革命之初,家长是家庭中的主导性权力,尤其是父亲,父母有权体罚子女。但是最近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父母不主张对子女使用暴力,而倾向采取“说服性教育”。一般来说,母亲接受的教育越多,越主张采用这种方式。“说服性教育使子女在家庭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个人自由,由此他们获得了自主权,构建了个性化的认同。”(13)而且随着青年人比上一代人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父母也更尊重他们的意愿,“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总体上有助于青年人形成追求个性和自由的人生观。
(四)革命后伊朗社会现状日益引起青年人不满,青年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状况
革命后前十年,受两伊战争、政治内讧、政策失误、油价下降和国际制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伊朗经济一直处于恶化状态。虽然从1989年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但是收效甚微。国民整体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经济不景气加上青年人数量的激增导致严重的失业问题。据统计,20~29岁之间的城市青年失业率最高,1992年,该年龄段的男、女性失业率分别是11.9%和4.0%,但到2002年分别升至23.2%和46.0%。(14)大学生毕业常常意味着失业。黯淡的生活前景使部分青年人失去对生活的理想,而倾向以极端方式发泄不满:要么在纵情享乐中逃避现实,要么在追求冒险刺激中对抗权威。而这种不满通过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往往变得愈发强烈。
概言之,90年代的伊朗社会出现了能够促使青年人形成强烈个体意识的条件,导致了青年亚文化的出现。但引人深思的是,在同样伊斯兰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沙特,青年亚文化就没有像在伊朗那样大获发展。虽然这两个国家的城市化和教育都获得了迅速发展,而伊斯兰文化的约束同样严厉。这还需要从它们长期社会发展模式来考虑。沙特的现代化是在没有否定伊斯兰文化的前提下进行的,文化发展具有连续性。而伊斯兰革命前的大半个世纪,在巴列维王朝统治下的伊朗完全否定伊斯兰文化,模仿西方的文化范式和价值观,而革命后又全盘伊斯兰化,导致其文化发展带有断裂式的特点。这对它们的社会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沙特在文化认同上比较单一。但对伊朗来说,到革命前夕,很多西方现代世俗观念已经融入社会之中,在革命初期被暂时抑制。一旦放松控制,其影响便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青年亚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长期断裂式的发展模式使得伊朗构建单一文化认同缺乏坚实的基础,而当前社会的变化使青年人同主导文化发生冲突。这是伊朗青年亚文化能够产生的根源。
伊朗青年亚文化的特性
表面看来,伊朗与世界各国的青年亚文化似乎没有太大区别,离经叛道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但是,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导致其青年亚文化充满了矛盾性。
一方面,亚文化体现了青年人在本土文化与全球文化之间的选择与挣扎。它的裂变气质正如一位伊朗哲学家指出的:“伊斯兰的‘文化分裂’——在传统和西方世俗现代性、原教旨主义和全球化之间的挣扎,困扰着许多穆斯林的灵魂。”(15)伊朗青年人既推崇欧美文化,又时常表现出排斥态度(虽然有时这种排斥仅仅是表面上的);对本国传统文化既表现出比较冷漠,而又无法完全抛弃其本身的文化情结,如一个热衷观看好莱坞影片的男孩却在大街上高呼“美国,去死吧!”。一些迷恋流行音乐的青年却讨厌西方国家里那些举止狂热的歌迷。喜欢穿靴子和牛仔服的女生却对一度非常流行的“乞丐服”表示反感;而大部分青年人并不习惯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很多青年人否认每日做祷告,但绝大部分表示他们有强烈的“宗教信仰”或“宗教情感”。
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体现了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互相融释的特点。现实表明,很多青年人并没有改变兼具含蓄和庄重的伊斯兰传统性格,而且不自觉中这往往成为他们接受现代文化的基础,比如一些白领阶层的青年妇女,出于工作之便已经没必要穿覆盖全身的长袍,但她们一般倾向选择颜色素淡、式样保守的服装。不少人将伊朗的摇滚乐称为“无根音乐”,这种观点是有失片面的。虽然其表现形式酷似西方,但本质内容却是本土化的。一些乐队在演奏中加入波斯音律和词汇。更重要的是,很多歌曲是以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社会现状为题材的。如当地著名摇滚乐队“127”对其歌曲所描绘的那样:“它是用英语演唱的,但却散发着伊朗空气的味道。不是伊朗的过去,而是伊朗的现在,我们已在其中生活了20年。”(16)
伊朗青年亚文化的矛盾性既体现了它深受全球文化尤其是欧美文化影响,同主导文化相对抗的一面;也反映出它同主导文化达成了一定妥协,为自己生存赢得了空间。这本质上也是对本民族认同自觉与不自觉的反应。然而,在更多青年人颠覆传统的形势下,伊朗国家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当代伊朗青年亚文化本质上体现了部分青年人对多元生活的喜好和追求,是伊斯兰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是当代伊朗社会文化总体变革潮流的一部分。同大多源于“代际冲突”的青年亚文化不同,伊朗青年亚文化主要不是由于两代人的矛盾产生的,而是由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的过度限制引起的。因而,它一出现,便具有同国家相对抗的色彩。伊朗政府将其视为西方文化入侵的产物,最初采取了严厉惩罚的政策,尤其是“Basij”组织(17)对青年人行为的严厉监督,引起了广大青年人的反感,并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与国家的对立。实际上,“绝大多数青年亚文化,除非它们具有明晰的政治因素,否则在任何简单意义上都不是反抗性的。它们也可以是反叛性的;它们可以推崇和追求特殊的时尚和价值观,但它们的反叛很少达到一种鲜明的对抗。”(18)伊朗青年亚文化的政治倾向性其实十分薄弱,但是对个性化、多元化生活的追求必然伴随对政治民主化、世俗化的诉求。在适当情况下,这种要求会同其它社会运动形成合力,影响并制约政治的发展方向。
因此,当代伊朗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是不可遏制的,它使伊朗政府面临尴尬处境。一方面,正如保守派所认为的,如果放纵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势必会削弱伊朗革命建国的根基——伊斯兰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若是完全禁止其发展,又会激起青年人更大的不满,导致社会危机。更重要的是,青年人越来越成为当政者获取权力的依靠力量,哈塔米就是典型一例。所以,既想笼络青年人,又想将其控制在传统文化之内,成为政府的大难题。伊朗政府日益认识到,压制政策并没有奏效,反而使青年人更加叛逆,所以政府开始放松某些控制,这主要体现在默认一部分青年人的不合教规行为。但从国家法制层面,目前伊朗青年亚文化基本属不合法范畴。
在一个社会中,主导文化和亚文化共存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后者的存在往往会对前者有警示作用。从长远看,伊朗政府除了需要进一步放松对青年人的限制外,更需要从国家法制等领域对青年亚文化所引起的社会影响作出回应。另外,还应对青年亚文化进行积极引导,消除其负面影响。这尤其需要利用伊斯兰传统文化的精髓来抵制青年亚文化中消极堕落的一面,而要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建设民主、宽容的伊斯兰文化。
注释:
①参见胡疆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的生成语境》,载《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第14页。
②[加拿大]迈克尔·布雷克著;岳西宽、张谦等译:《越轨青年文化比较》,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③See Eliane Sciolino,Persian Mirrors,New York:The Free Press,2000,p.93.
④See Babak Rahimi,"The politics of the Intemet in Iran",in Mehdi Semati ed.,Media,Culture and Society in Iran:Living with globalization and the Islamic state,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8,p.38.
⑤本来伊朗政府是禁止使用卫星电视的,认为这是西方文化入侵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政府的限制也松弛下来。
⑥See Asef Bayat,Making Islamic Democratic: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st-Islamic Turn,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61.
⑦这是什叶派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纪念在公元680年被倭马亚王朝杀害于圣地卡尔巴拉的阿里之子侯赛因及其追随者。在这一天,所有什叶派教徒要参加大型纪念活动。信徒们常常鞭打自己,象征亲自体验伊玛目的罹难之苦,以示悲痛和虔敬。
⑧See Asef Bayat,op.cit.,p.60.
⑨See Nasrin Alavi,ed.,We Are Iran,Washington:Soft Skull Press,Inc.,2005,p.158.
⑩参见[加拿大]迈克尔·布雷克著;岳西宽、张谦等译:前引书,第12~13页。
(11)See Asef Bayat,op.cit.,pp.102-103.
(12)See Dilip Hiro,the Iranian Labyrinth:Journeys through Theocratic Iran and Its Furies,New York(NY):Nation Books,2005,p.325.
(13)See Azadeh Kian-Thiebaut,"From Motherhood to Equal Rights Advocates:The Weakening of Patriarchal Order",in Homa Katouzian and Hossein Shahidi eds.,Iran in the 21[st]Century:Politics,Economics and Conflict,London & New York:Rutledge,p.102.
(14)See Djavad Salehi-Isfahani,"Human resources:potentials and challenges",in Homa Katouzian and Hossein Shahidi eds.,op.cit,p.265.
(15)See Robert J.Lieber and Ruth E.Weisberg,"Globalization,Culture and Idemities in Cri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Culture and Society,Vol.16,No.2,Winter 2002,p.289.
(16)See Laudan Nooshin,"Rock Music and Youth Discourses in Iran",Iranian Studies,Volume 38,Number 3,September 2005,p.484.
(17)它是由青年志愿者组成的民兵组织,隶属于伊斯兰革命卫队。除了履行军事职能外,其重要任务就是监视并惩罚违反伊斯兰教法的人。成员多来自社会中下层。
(18)参见[加拿大]迈克尔·布雷克著;岳西宽、张谦等译:前引书,第9页。
标签:亚文化论文; 伊斯兰文化论文; 伊朗伊斯兰革命论文; 伊朗经济论文; 伊朗革命论文; 伊朗政治论文; 伊朗电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