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主创新应对金融危机增强新兴产业经济动力_金融风暴论文

以自主创新应对金融危机增强新兴产业经济动力_金融风暴论文

以自主创新应对金融危机以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主创新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新兴产业论文,动力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央的科学决策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高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世界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复苏的道路还很漫长。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高技术产业的战略转型,发挥好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我国高技术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发展出现多个历史新低。2009年前两个月,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同比下降8.4%,增加值下降3.2%,销售收入下降10.3%,利润下降55%,出口下降21.1%。面对严峻的历史挑战,我们主要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应对危机:

一是突出规划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加快振兴。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生产低迷、效益下滑的严峻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信部,在短短一个多月内,编制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了今后三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为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还研究起草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已于2009年6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组织实施了推进数字电视发展等产业政策,修改完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这些规划和政策都有力地提振了产业信心,改善了产业环境,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一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着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完成了大天区天文望远镜、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中国西南野生种质资源库等重大科学工程,全面加快中科院知识创新三期工程的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进一步夯实了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布局建设了2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持了2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实施了85个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组织认定了第十六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南方电网、中国建筑总公司等75家企业完善研发试验条件,搭建了技术创新的支撑平台,增强了产业的创新能力。与地方共同组织了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和产业化专项,开展国家地方联合建设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的试点,组织实施了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研究编制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但在成功应对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是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增强经济增长动力。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产业化中的融资难问题,着力实施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启动参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试点,扩大创业投资直接投资试点。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与北京、上海、湖南、吉林、安徽、重庆、深圳等七省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联合发起设立20只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该计划的实施,有效地结合了政府资金与社会投资,符合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我们产业化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此外,还启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工作,牵头组织了国务院领导主持召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座谈会,会后,按照国务院领导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梳理研究了专家的建议,对我国抓住当前世界科技突破和产业调整的机遇,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见。认定了武汉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新建了四川、河南两个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组织了微生物制造、卫星应用、彩电产业战略转型等产业化重大专项,实施中科院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促进计划、航空工业集团直升机产业化、钢研集团新材料产业化等重大项目,支持有关部门加大3G网络的建设力度,推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逐步在全国推广。

四是全面推进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效率。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设了金盾、金审、国家药品监管、全国粮食动态信息系统等一批重大电子政务工程,联合财政部下发了加快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通知。这批电子政务项目先后在应对金融危机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启动了两批共165个国家信息化试点项目。其中,既有非接触式手机钱包、电子交易市场等新型电子商务服务类项目,也有农村信息服务、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开发类项目,还有射频识别(RFID)等信息技术应用类项目。部分项目已经在本次应对危机中初见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还联合商务部,在深圳市首次试点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开辟了发展中国特色电子商务的“试验田”。

五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稳定对外贸易。面对全球高技术产品市场萎缩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国际合作,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保持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在航空产业领域,200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加拿大外交与国际贸易部共同签署了促进民用航空产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5月18日空客天津总装线的首架A320飞机首飞成功,6月我委与空客公司共同举办了航空工业合作发展峰会,进一步扩大了航空合作范围,提升了合作层次,创新了合作方式。12月15日第11架天津空客总装厂生产的A320交付海航,成功完成了2009年交付计划。在生物产业领域,2009年9月中古生物技术合作联合工作组召开了第五次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古巴部长会议签署了进一步加强中古生物技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推动中古生物技术合作在抗体药物、基因重组干扰素、血糖仪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机制下,中德生物医药合作在联合建设医院、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在信息产业领域,与相关部门和企业集团共同组织谈判代表团,推动我国数字电视标准在古巴、厄瓜多尔等拉美国家开展应用。我委与微软、英特尔、思科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谅解备忘录顺利实施。

二、加快谋划长远发展,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国内需求更加迫切。主要有五方面重要表现:

(一)金融危机带来全球高技术产业格局的深刻变化

高技术产业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金融危机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更加深刻,并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全球高技术产品市场萎缩,对各国高技术产业都带来严峻挑战。发达国家为削减成本、应对危机,在继续将制造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同时,加快将研发、营销等高端环节的重心向外转移。全球范围内技术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我国海外人才大量回流,2008年,我国各类留学归国人员总数达到6.93万人,同比增长55.95%。世界高技术产业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我国实现跨越的可能和被拉大差距的风险并存。

(二)世界科技创新正孕育着新的突破

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性突破关头。信息技术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势头始终不减,新一代宽带网络、系统级芯片、智能传感网、先进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极有可能推动信息产业实现新的飞跃。信息技术发展带动电子商务、互联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向农业、医药、能源等众多领域广泛渗透,生物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多元化的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纳米技术开始向应用研究及产业化迈进。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成为加速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萌发的契机。未来10—20年,世界极有可能会发生一场以绿色、健康、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如果我国抓住机遇,实现重点领域的突破,就能够在世界新一轮发展中取得主动。

(三)各国争先抢占高技术及其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金融危机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面临新的调整,高技术及其产业将深刻影响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为早日走出金融危机,各国更加注重加大研发投入,发展高技术产业。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都把推进宽带、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随着各国对高技术产业的更加重视,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屏障更趋强化。高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欧、美等发达国家采取留学资助、职业移民和特殊签证政策,加快吸引全球高端人才。

(四)信息化将全面影响人类发展格局

信息化持续深化,并与人类社会发展结合日益紧密,全球向信息社会的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人类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设备、信息网络、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新空间,开启了人类历史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信息化使得人们行为方式、社会发展路径与政府管理模式更加多元和复杂,信息化体制、机制、法治建设与传统的社会管理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互联网对经济、社会、治安、政府管理的影响迅速扩大,互联网治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管理问题,管理成本和难度不断加大。信息化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全球产业的分工合作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形成了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浪潮。信息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国家主权和利益竞争的第五空间,信息安全成为和平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角逐的新舞台。

(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预计到“十一五”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6万亿元,人均GDP将超过3800美元,将步入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随着我国人均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明显增强,消费结构将加速升级,需要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高技术产品和服务。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环境瓶颈日益凸显,迫切需要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新兴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4万亿投资、3G建设、节能补贴、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拉动内需的相关政策措施,为高技术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如何利用好新的机遇,实现新的跨越,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新的课题。

“十二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要按照“加强创新引领、利用全球资源、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加快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将生物、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壮大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战略性产业,在保持产业规模较快增长的同时,逐步由产业外围逼近产业核心,在一些战略性领域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要坚持“前瞻布局、提升能力、重点突破、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科技、教育有机结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制约,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信息化发展,要以推进全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为根本宗旨,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为行动指南,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首要任务,注重质量,务求实效,保障安全,惠及全民,以信息化手段促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紧迫的问题,不断增强国家信息能力。

要高度重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是我国抢占未来科技经济战略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也是明年和未来一段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找准国际产业发展新方向,在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命科学、空间海洋地球科学等领域选择具备突破条件的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张晓强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新的课题,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同时,这也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必须马上行动起来。

三、全面落实中央部署,保持产业健康发展

全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要重点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业投资和信息化等方面工作。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方面,要选好产业发展重点,完善产业体制机制,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启动产业市场需求。一是编制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起草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保障措施等。二是完善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研究制定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推动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尽快出台,制定发布新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三是实施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系统部署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六大工程,加快推进平板显示、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领域的重大建设项目,制定和实施“感知中国”行动计划,启动“三网融合”试点示范,加快宽带普及,开展智能传感网应用示范,统筹建设“无线城市”,组织实施药品质量保障体系升级、高技术服务业、半导体照明等专项。四是适时启动高技术服务业、海洋产业等领域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完善对基地的管理和支持,继续扶持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要针对当前自主创新中的薄弱环节,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和区域创新。一是要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知识创新三期工程,认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增强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二是要加快组建重大疾病防治、数字电视、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三是要开展第十七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有针对性地支持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适时启动创新百强企业试点工作。四是要逐步扩大创新型城市试点范围,适时发布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全面推进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作,建设一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研究制定加强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探索支持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的新机制。五是加快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结合产业振兴规划,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试点,组织海洋工程装备、重点行业节能环保等专项。

创业投资方面,要进一步扩大试点、完善机制、营造氛围,为政府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一是要扎实推进与各省市联合设立创投基金的工作,落实首批7个试点省市20只创投基金的设立,研究制定基金申报、专家评审、审批、监管、考核等规程,2010年还要与有关省市组织实施第二批创业投资基金。二是要继续组织各省市实施创业投资专项,研究建立项目投资风险控制和后期管理机制,推动投资项目向早中期创业企业倾斜。三是要研究并推动设立高技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信息化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信息化良好环境。一是要研究提出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以带动本国产业发展、支持自主创新为目标的信息化政府采购政策,以促进政府和国有企业服务外包为目标的鼓励外包政策,以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为目标的政府采购分级管理政策等。二是要继续推动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工作,抓紧完成国家政务外网、金融交易信息平台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三是要深入开展信息化领域的试点工作,在医疗、能源、物流等领域启动新的信息化试点工作,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立政策协调和经验推广机制,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四是要提高信息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电子政务仿真模拟环境、国产信息化装备系统验证环境以及电子商务国家实验室建设。

标签:;  ;  ;  ;  ;  ;  ;  ;  ;  ;  ;  ;  

以自主创新应对金融危机增强新兴产业经济动力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