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的发展与现状_直接宾语论文

联接理论的发展与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4)02-0061-06

1 引言

人们一直有一种直觉,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词的不同语义角色有着相对固定的句法位置。目前,人们不再认为句法成分和语义角色是简单的同体、同构关系,开始探讨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联接机制和联接制约条件。目前,专门研究句法和语义对应关系的语法理论被称为联接理论或映射理论(注:映射(mapping)又译作映现,指两个被定义为不同语法范畴的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句法成分和语义角色的对应关系等。如果两者之间在某一抽象层面上表现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则为同构(isomorphic)映射关系。)。联接理论是在传统的题元结构和题元层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语法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一特定谓词所指派的每一个题元角色都与具体的句法位置有着规范性的联系,例如,VP内指定语(Spec-VP)是与施事论元有关的规范位置。该理论旨在发现句法和语义的对应规律,以及题元角色同句法论元联接的制约条件,并对它们做出合适的描写。无论哪一种联接理论,都离不开题元角色和题元层级这些概念。

2 基于题元层级的联接理论

根据建立在传统题元角色概念上的联接理论,不同的题元角色是按层级模式跟句法论元联接的。题元层级模式不止一种,下面是Bresnan & Kanerva(1989)的题元层级模式:

(1)施事>受益者>接受者/经验者>工具>客体/受事>处所

在联接理论里,题元层级的一个最直接的用途是把某一动词的题元角色跟同样以层级排列的句法论元对应起来。(2)是普遍认同的英语的句法论元层级模式:

(2)主语>第一宾语>第二宾语>间接语

不同的题元角色按照题元层级的排列顺序依次向句法层级上的论元映射。层级中位置最高的,即最左端的题元角色实现为主语,次高位置的题元角色实现为第一宾语,余者以此类推。

以传统题元角色为基础的题元层级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像resemble,border,involve,lack,forget,intersect等动词的题元角色在题元层级里找不到它们合适的位置,因此,在联接时不得不增加一些机制作为弥补。比如,在题元层级的某个位置硬性地增加一些具体动词的题元角色名称。其次,如何把某些语言中存在的致使动词的题元角色实现为句法论元也存在着困难。致使动词在英语里并不典型,常举的例子是及物动词feed,因为feed的致使者是feeder,而执行eat活动的应该是eater。汉语致使动词的例子比较多,如前面提到的动词使动用法。致使动词实际上含有两个施事,一个是致使者(causer),另一个是受致使者致使而做出某种行动的被致使者(causee)。按照题元层级的排列,二者似乎都可以实现为主语。而实际上,实现为主语的只能是致使者,而不是被致使者。这样,联接模式就会失去概括性。

近年来,为了解决致使动词带来的问题,一些学者对以题元层级为基础的联接理论作了一些改进。Alsina & Joshi(1992)和Alsina(1992)在对致使动词语义的表述中,引入了一部分语义分解的内容。他们把致使性论元结构分解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由致使者、致使者施为的另外一个论元和一个被致使事件三部分组成。第二个层次由被致使事件本身组成,在被致使事件里,致使者施为的论元也是一个参与者。图示如下:

(3)致使(CAUSE)〈施事,受事,事件(EVENT)〈...θ...〉〉

在致使事件(CAUSE event)中担当受事角色的第二个论元,同被致使事件(caused event)中担当施事角色的论元熔合为一个论元。这样,该论元就担当了两个题元角色。在外层,这个论元是受事角色,在内嵌事件中,又担当施事或其他的角色。在Alsina(1992)的词汇映射理论里,外层的题元角色要优先于内嵌的题元角色。根据这一理论,就像普通的及物动词的施事角色实现为主语一样,致使动词的致使者也被实现为主语。

Jackendoff(1990)的处理方法略有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他从语义结构派生出一套题元层级。他认为,行为层上的论元占据优先地位。行为层有一个函项AFF(affect的缩略形式),该函项以行为者和受事为论元。同(3)所示的一样,在Jackendoff的语义结构里,通过内嵌来表示致使行为的方向,只有外层的函项才与他的题元层级里的题元有关。因此,在致使动词的语义结构里,致使者以及致使者施为的论元是最外层AFF的论元。在Jackendoff的题元层级里,最外层论元占据最优先地位,因此,对于及物动词来说,其最外层论元分别同主语和直接宾语联接。

Grimshaw(1990)也是通过增加一些类似的机制来处理致使动词的。她在原有的题元层级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个与之相平行的体貌层级,并将这一层级概念扩展到所有动词的语义结构中去,指出每个动词在不同程度上都含有一个内在事件结构。在事件结构中,体貌层级也决定着不同论元的优先性程度。在体貌层级中,致使性事件结构中的致使者比其他论元处于更加优先的位置,位置最高的题元角色同句法主语联接。Grimshaw分析了fear和frighten这两种心理动词。这两个动词的题元关系是一样的,各有一个感受者和一个客体。然而,在句中担任主语的却不是具有同样题元角色的论元。Grimshaw分析了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后指出,动词fear的两个题元角色——感受者和客体——和一般的及物动词的论元结构相似,可以按照题元层级排列的优先顺序自然地分别同主、宾语联接。而frighten这一类心理动词的论元结构中除了有一个题元层级外,还有一个体貌层级,从题元层级来看,感受者角色先于客体,本应该同主语联接,但是,从体貌层级看,客体角色又是导致感受者处于某种状态或结果的原因,所以,客体的位置高于了感受者,使得客体同主语联接,感受者同宾语联接。原先的感受者在题元层级上相对优先的位置在体貌层级中无效。论元的先后次序最终是由体貌层级决定的。

最近,有些学者对以传统题元层级为基础的联接理论提出了质疑。从致使动词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事件中的参与者角色在论元映射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由于题元角色是对在不同事件中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的分类,因此,题元层级实际上是对动词所涉及的角色同句法的联接规律的概括。对于无法纳入到题元层级的一些动词,比如说致使动词,就不得不牺牲题元层级的概括性,增加一些就事论事的具体的联接规则。具体联接规则的增加,使题元层级成为多余。其实,真正决定题元层级的是表示事件的动词语义。因此,有些语言学家放弃了传统的题元层级,试图从语义分解和词汇蕴涵的角度来建立联接模式。

3 基于语义分解与词汇蕴涵的联接理论

在诸多联接理论中,有些联接模式没有使用传统的题元角色,而是使用了语义分解和词汇蕴涵。语义分解就是把词汇的意义分解成几个部分,再把这些部分以适当的方法组合起来,形成一种语义结构。被分解的意义可以是一系列的特征,但更多情况下是一种复杂的结构。这样做的目的是简化繁杂的词汇意义,用具有典型性特征的语义元素(primitives)取代具体的词汇意义。这些语义元素数量不大,易于控制,可以利用它们来实现语义角色同句法论元的联接。词汇蕴涵是指词与词之间在语义上存在的包含和暗指(implicative)关系。例如,“水果”包含“苹果”,反过来,“苹果”蕴涵“水果”,是“苹果”就一定是水果。动词“吻”同“接触”也构成包含和蕴涵关系。“接触”包含“吻”的动作,“吻”又属于接触性动作。有了这种蕴涵关系,就可以把不同的词汇联系起来,制定出统一的联接规则。

根据Bresnan & Kanerva(1989)和Alsina(1992)等人提出的词汇映射理论,题元角色向句法论元的映射机制要复杂得多。该理论以词汇功能语法(Lexical Functional Grammar)为理论框架,用语法功能的特征说明(feature specification)替代了句法论元层级。词汇映射理论首先把语法功能分析为一些特征,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则指派谓项的题元角色,而不是直接把语法功能指派给题元角色。语法功能的特征分解和把这些特征指派给论元的机制是词汇映射理论的两个重要内容。

Pinker(1989)的语义分解的目的是从词汇语义中提取与语法相关的、能直接影响动词语法表现的语义因素,他认为,应该把动词定义为一种复合结构,该复合结构由普遍的、重复出现的、同语法相关的意义特征所构成。这个复合结构即所谓的词汇语义结构(lexical semantic structure)。为此,他建立了词汇语义表达式(lexical semantic presentation),该表达式把动词语义分解为主要事件和一个或几个与主要事件有因果关系的次事件。Pinker用树形图来表示主、次事件的关系,树的根节点是主事件,子节点是主事件的论元和次事件。他把所有的事件划分为ACT,GO,HAVE和BE4类。联接由论元在主事件中的位置(即树形图的最顶层)决定。例如,ACT类事件的第一个论元同主语联接,第二个论元同宾语联接。如果主事件是HAVE类,联接方式同ACT类事件。对于GO或者BE类事件,只有第一个位置直接同主语联接。第二个位置一般是地点和路径,不可能是事物,因此只能实现为介词短语PP而不能实现为名词短语NP论元。Pinker的动词词汇语义表达式和次事件概念将成为本文描写汉语动词语义特征的重要手段。

Jackendoff(1983)宣称,他的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同语法相关的意义因素,而且关注人的思维过程等更为广阔的认知结构。尽管他提出的目标不同于Pinker的词汇语义结构,但是在具体对词汇语义内容的表达方面则同Pinker的词汇语义结构在方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下面是Jackendoff(1990,1993)对词条enter的描写:

矩阵(4)里最下面一行是语义结构,意思是GO类事件有两个论元,一个是事物(Thing),一个是路径(Path)。路径Path表示一个物体沿着这个路径到达某地Place,Place又可以表述为某种事物。A表示论元位置。就enter这个词来说,左面的[Thing]同主语联接,右面的[Thing]同宾语联接。没有直接为动词做次语类化规定,论元位置同语法关系的映射是通过对应规则实现的。这些规则同Pinker的相似,但更复杂一些,其中涉及到题元层级这样的中间步骤。在Jackendoff的体系中,语义结构由不同的阶层(tiers)组成,动词enter的语义只包含一个题元阶层,而其他动词多出一个行动(action)阶层,比如说动词learn:

矩阵的最底层是题元阶层,其中INCH表示一种状态的开始,这里所说的状态是指learner头脑中的习得状态。这种情况下,题元阶层恰好同Pinker的结果(effect)次事件一致。题元阶层上面的一行是行动阶层。行动阶层里的函项ACT和其他函项代表意愿性和影响性。在这两个阶层里,事件和状态由时间(temporal)阶层联系起来。因为(5)里的ACT和CAUS事件是同一时态的,所以时间阶层没有标出。符号α是表示不同参与者身份的标引。为了把语义结构里的语义槽位(position)映射到句法论元上,Jackendoff不得不考虑每一个阶层上的槽位。他把行动阶层放在优先位置。ACT和别的行动阶层函项的第一个论元同动词的主语联接,第二个论元(如果有的话)则同宾语联接。如果行动阶层像词条enter那样是空的,就只需要考虑题元阶层的语义槽位。为了使这些规则得到清晰而简捷的表达,Jackendoff重新引入了题元角色概念作为语义结构里的槽位的标签,并且把这些题元角色按层级模式排列起来。例如,施事是ACT,CAUS,LET和相关函项的第一个论元,而客体是GO,BE,STAY和ORIENT的第一个论元。对于一个函项包含另一个函项的内嵌结构,首先考虑外层论元。

这种用题元角色定义语义槽位并完全把它们按层级排列的方法受到Davis和Ravin等人的批评。Ravin(1992)用下列例子指出了Jackendoff的题元层级在排序上存在的矛盾:

(6)a.Bill filled the tank with water/b.The tank filled with water/c.Water filled the tank.

按照Jackendoff的规则,例子(6-a)中的Bill是施事,是行动阶层函项的第一论元;the tank是受事,是行动阶层函项的第二论元。而water应该是客体,是题元阶层函项GO或BE的第一论元。在Jackendoff的语义层级上,受事优先于客体,因为受事位于行动阶层,而客体位于时间阶层。根据行动阶层优先准则,the tank在(6-a,b)里分别作直接宾语和主语,这没有问题。但是,(6-c)中water作主语则违背了行动阶层优先准则。Davis(1996)指出,题元层级是Jackendoff安插在语义结构和次语类化规则之间的一个人为的中间层次,取消这个层次,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4 论元选择理论

Dowty(1991)的论元选择理论是建立在他所提出的题元原型角色概念上的,他的题元原型角色又是由一组称为原型角色特征或原型角色蕴涵的语义特征所决定。他指出,一个典型的谓词语义能够给它的论元赋予部分蕴涵。例如,“写”的语义蕴涵是,一个论元必须是有感知力的,而另一个论元则无此蕴涵。“写者”通过写出材料而蕴涵致使被写材料的实现。有感知力的蕴涵和致使行为表明施事角色的存在,而受到致使性影响的蕴涵则表明受事角色的存在。Dowty提出的蕴涵共10种,分别列为原型施事特征和原型受事特征。(注:本文使用的是方立(2000,326)的译文。除将原型施事b项中的“认知力”改为“觉察力”外,未作其他改动。)

(7)原型施事特征:a.在事件或状态中涉及到意愿;b.有感知力和(或)觉察力;c.能使事件发生或改变另一个事件参与者的状态;d.(相对于另一个参与者位置的)运动;e.(独立于动词所指的事件)。

(8)原型受事特征:a.经受状态变化;b.递增客体(注:递增客体(incremental theme)指在数量、体积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客体。);c.受另一个参与者影响的原因;d.(相对于另一个参与者是)固定的;e.(不独立或根本不独立于事件)。

Dowty实质上是把题元角色作了二元划分,把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看作联系所有题元角色的两个极点,从而构成一个非离散的连续统(注:“离散”和“连续统”是形式语言学借用的数学术语。“非离散的连续统”指成分之间没有明显界线连续的整体。)。根据所列出的蕴涵的数量,把其他可能存在的题元角色划归为原型施事或原型受事。根据这10个能够决定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的蕴涵特征,Dowty提出了语义论元的句法实现原则。

(9)论元选择原则

对带主、宾语的谓项来说,它所蕴涵的最大数目的原型施事特征的论元将被词汇化为该谓项的主语;拥有最大数目原型受事蕴涵的论元将词汇化为直接宾语。

要解决两个论元拥有同样数量的原型施事蕴涵或同样数量的原型受事蕴涵造成的问题,Dowty同时补充了一些辅助定理。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两个论元都可以词汇化为主语或直接宾语。

Dowty的论元选择原则有两个特点需要注意。首先,运作结构是单层次的。论元选择原则是一个直接把谓词语义所蕴涵的题元角色指派给语法论元的程序,并没有依附在一个题元角色表达式上。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原型角色形式化层次,原型角色只是在描写语义和句法表达层次映射关系时使用的抽象概念。因此,只存在一个其论元被直接指派了语义角色的单一句法层次(注:这和蒙太古的句法、

语义同构的思想一致。这一点不足为奇,因为Dowty的理论是建立在模型论语义学(Model-theoretic semantics),即蒙太古语义学框架中的,他把论元选择看作是客观世界中的事件同次语类化信息之间的一种直接对应过程。没有中介环节,联接(linking)也就缺少依附凭借(见方立1993,p143)。),而原型角色特征在语法模式内得不到形式上的表达。从理论上讲,缺少一个表达层次无疑是符合简洁性原则的。第二个需要注意的特点是,谓项必须是及物动词。原则明确规定,论元选择只限于有语法主语和宾语的谓项。这条规定自然地排除了非及物动词。因为,按照间接层级排列顺序,主语最先出现(在最左端),而非及物谓词只需要一个补语即可得到饱和,没有别的补语与它竞争主语位置,所以不存在主、宾语论元选择问题。Dowty用(10)说明这一点。

(10)a.Water filled the tank/b.The tank filled,with water/c.*The tank filled water.

例(10-b)中的water并不是filled的直接宾语,而是介词with的宾语,如果去掉with,句子就不成立。由此推断,(10-a)和(10-b)中的fill在词库中属于两个不同的词,一个是及物的,一个是不及物的。Dowty提出的论元选择原则只针对前者。对于被动式动词,他并不认为是从主动式动词派生来的,它们也属于词库中不同的词条,有着不同的次语类化要求。这是因为,被动式动词往往只需要一个补语(主语)即可以满足,对第二补语的要求不一定是强制性的。而主动式及物动词对第二补语的要求是强制性的。这种把被动式动词作非及物性处理似乎避开了两个论元选择哪一个做主语的问题。

5 HPSG框架内的联接理论

Wechsler(1991,1995)在HPSG(中心语驱动短语结构语法)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一套联接理论。该理论的语义基础是情景语义学。Wechsler不认为单独存在一个题元表达层次,因为,有了题元表达层次就需要把题元角色的帽子硬戴在所有的参与者角色的头上。根据Wechsler的联接理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词汇语义直接向次语类化映射。Wechsler(1991:139)明确指出:我一直认为,一个动词的语义内容同它的论元结构的联系是直接的,并没有这样一个中间层次:首先把所有的(参与者)角色都归入题元角色类,然后再根据这个角色类制定论元结构规则。同样,词汇概念结构这样的中间层次也不存在。从最终结果来看,通过把(参与者)角色塞进一套题元角色类或词汇概念结构的某个位置,从而把所有的论元角色归入一个统一的表达层次,这样做没有必要。

实际上,Wechsler提出的联接方法是直接以动词语义内容为基础的。这种方法不仅回避了传统题元角色和题元层级所带来的问题,而且也使得联接过程更加简捷、有效。根据Wechsler提出的模式,动词的语义角色和实现这些角色的句法论元各自按一定顺序排列,其中,同构条件要求这两个序列匹配起来。他提出了一些制约语义规则排序的语义规则。这些语义规则包括意识规则、核心角色规则和部分规则。意识规则里的意识指的是,在一种关系中,一个参与者对另外一个参与者的存在具有意识性。根据意识规则,如果一个动词的词汇语义蕴涵着一个参与者对另一个参与者有意识,那么,在语义角色单上,第二个参与者必须位于第一参与者之后。这一规则主要是为了描写心理动词,知觉动词以及意愿动词的联接制约机制。此类动词数量很大,心理动词有want,believe,like,hate等;知觉动词有hear,see等;自主动词有murder,kill,break等。Wechsler通过下列句子的蕴涵关系来说明意识规则的作用:

在(11-a)和(11-b)里,John分别对the cat和Mary有意识,而the cat和Mary对John则不一定有意识。正是因为部分动词具有这种蕴涵关系,才使得根据意识性特征来确定语义角色的句法位置成为可能。在Wechsler的理论里,意识这个概念被引申为感知关系。根据意识规则,如果(12)列出的词汇蕴涵关系成立,则(13)是合格的词条描写:

如果插入具体的动词like,则:

根据同构条件规则,题元角色依次同次语类化所要求的句法论元联接:

核心角色规则的描写对象是表示情景的动词,在情境中遭受了影响的参与者角色是核心角色。核心角色在语义角色单上必须排在非核心角色之后。这类动词包括像infect,dissolve,absorb,metabolize等非自主性的致使动词。核心规则的表述是:如果ROLEI是[-nuclear],ROLE2是[+nuclear],则(17)是合格的词条描写:

部分规则所涉及的动词数量比较少,主要是像contain,include等这样的包含类动词。根据部分规则,作宾语的参与者角色属于作主语的参与者角色的一部分。规则表述如下:如果(15)的词汇蕴涵关系成立,则(16)为合格的词条描写。

Wechsler用了大量的例子证明,上面三个联接规则所适用的动词范围十分广泛。一般情况下,它们可以准确地预见语义角色向句法论元的映射顺序。但是,并不是说这些规则覆盖了所有的动词。正如Verhagen(1993)指出的那样,三规则并不是对所有的动词都适用,对于像hit,touch,encounter等一类动词,意识和部分规则就不适用。核心角色规则是否适用也不清楚。不过,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样的动词,它们的语义角色向句法论元映射时,造成三规则对联接顺序限制方面的矛盾。另外,Wechsler的联接模式主要建立在不带介词的名词短语NP论元顺序的基础上。动词的语义角色应该实现为NP论元还是实现为介词短语形式的PP间接语,对此,他并没有在他的理论中做出明确的说明。

收稿日期:2003-05-16

标签:;  ;  ;  ;  ;  

关联理论的发展与现状_直接宾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