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亿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电力能源需求,我国加强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力度,国内水利水电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水利水电类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供应,还能够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一定的生活生产保障,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近几年,随着现代建设施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就此详细的探讨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现代化,以期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水利水电项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代化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代化概述
1.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历史背景
我国政府早在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要提出了要建设现代化的经济社会,这一理念在1974年得到了再一次的重申,并且进一步落实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政府及相关的工作人员一直都很重视国内相关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利水电建筑项目作为极其重要的一种基础设施项目,其工程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影响着我国国内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为了进一步实现我国水利水电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工程施工的基础上充分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测绘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为传统的水利输电工程施工技术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技术保障。
1.2水利现代化的内涵
所谓的水利现代化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结合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系统发展的理念,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时,相关的施工人员综合考虑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施工工艺与科学技术,并且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整个项目进行综合的规划与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资源的损耗与浪费。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对于环境的影响,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于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用技术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有以下几种:
2.1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种应用十分普遍的技术,其是对预应力岩锚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拉锚的一种统称,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将其分为锚孔以及锚束两种不同的类型。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预应力锚固技术能够有效的固定建筑,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与相关的GPS技术进行结合,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建筑的建筑质量,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进行项目的施工。
2.2施工导流技术
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实际的施工中,进行施工导流时必须要结合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以及地形因素,充分的分析好施工中的每一个施工细节,合理的应用现代化技术,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的安全与可靠。在进行施工道路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修筑围堰,通过围堰来实现合理的导流施工,不过为了确保导流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围堰的施工时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好导流过程中水流冲击力对于围堰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围堰施工技术,确保围堰结构的稳定。
2.3Inventor软件
Inventor软件是一种现代化的三维机械设计工具,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中,合理的应用Inventor软件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水利水电工作作为一种大型的建筑工程,其内部的结构十分复杂,并且涉及到了建筑内部刚结构、工程设施的船墩、变坡水槽等机械设备,其中涉及大量的建筑信息以及力学数据,利用Inventor软件能够有效的而降低工程设计的难度。在实际的施工中发现,Inventor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的进行工程的施工设计,进一步掌握工程的施工设计要点,提高项目的设计水平。
2.4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全程是Computer Aid Design也就是所谓的CAD,这一技术在现代建筑、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内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CAD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对图形计算方法的全面革新,有效的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合理的应用CAD技术能够帮助相关的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更好的认识、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技术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工程施工的要点,利用CAD与Auto Lisp语言来实现对一些简单常用的计算程序的编译,提高项目施工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2.5GPS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也就是所谓的全定位技术,其本质上是利用卫星技术以及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的一种高精度快速定位技术,在早期GPS技术更多的是应用在军事方面,后来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其在建筑领域内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合理的应用GPS定位技术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进行工程的定位,并且还能够更加准确可靠的实现对建筑状态的检测,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确性以及可靠度。
图1 GPS定位技术
3现代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必备技术
3.1初始的碾压原材
碾压混凝土指的是将一些偏干偏硬的混合土体进行碾压后进行浇筑,进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近年来,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因此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中,合理的应用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结构的强度,进一步改善工程的原材料,增添一些建筑的成效,增加的成本也不高。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相对于一些常规的建筑原材料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流程更加接近土石坝的施工流程,因此其实际的应用性更强,并且在碾压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了坍落度,混合可得更为干硬的物体;设定了更薄的布设料层。碾压混凝土在进行制备时会在其中添加砂石、凝胶、气泡、水等多种不同的材料,这样能够实现对不同材料的有效利用,不过这些材料的配比并不是随意的,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否则会对于项目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原材在经过碾压以后整体会更加的粘稠,其中含量大量的粉煤灰以及少了的水泥,在施工时适量的添加这两张材料能够控制好碾压混凝土的粘稠度。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新型施工材料,碾压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根据其材料的不同具体的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掺合类的混凝土、砂卵石类的原材、高粉煤灰特性等,在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施工中有着不同的应用。
3.2导流以及围堰
水利施工之中常用导流方式,不可脱离必备的闸坝。导流显示出来的成效关联着总体的施工,归属常用措施。解决导流疑难,就要增设必备的围堰予以保护。详细而言,为保障预设的建造质量,构建起来的围堰有着临时的平衡特性,属于挡水物体。围堰占到了偏大的河床,缩减过水的总面积。若河道经由的水流速率偏快、单宽流量偏大,则带来突发态势下的围堰冲击。对于此,要慎重考量围堰应有的抵抗冲击特性、增添防渗特性及稳定特性。
水利施工依托导流手段来调控河床,它是有效对策。导流关乎设定好的总进度,关系着安全性。施工流程要慎重调配人力、各类的财物等,平衡多重利益。这是由于,导流关乎供应过来的水电、防洪以及搬运,关乎多重的部门利益。通常来看,导流要考虑区段固有的地形、区域自然状态、环境以及地质。为了提快总的进度、缩减施工造价,就要明晰区段现有的地形特性。在最大范畴内,满足进度需要。
3.3填筑水利类的坝体
流水作业关系着后续的填筑坝体,是建造的侧重点。流水作业之后,要同步予以卸料。预设适宜的作业流程、工序的数目等。填筑坝体时,依照设定出来的工序妥善予以作业。设定铺料流程、填筑的总面积、施工必备的总强度,考量季节的变更。坝体流水作业应能细分方位、大小及工作段,符合日常流程内的机械作业,考量坝体面积。季节更替时,为规避损耗掉的偏多热能,还要调控填筑的时段,在最大范畴内缩减循环作业必备的时段。
3.4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国内很多的地区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坝施工时还是以土石坝为主,因为其整体的造价相对较低,不过土石坝相对于对于其他的大坝而言防渗性能要差得多,针对这一情况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就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合理的应用土坝防渗加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坝结构的稳定性,延长水利水电建筑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土坝的防渗性能,施工人员应当在保持大坝结构完好的基础上对大坝的内部进行灌浆施工,利用灌浆来填充坝体内的孔隙,避免水分渗入坝体内部。在设置灌浆孔时一定要确保孔穿透坝体并且能够到达坝基所在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对大坝的防渗加固。
3.5外加剂的使用
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材料之一,在实际的施工中不同的项目区域对于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在这一情况下,为了确保混凝土能够满足工程不同项目的施工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合理的应用外加剂。对于一些外表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添加外加剂后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提高混凝土的粘着性;对于一些承重结构的中的混凝土通过添加外加剂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进而提高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结语: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全面充分的分析,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了解,并且合理的应用现代化施工技术来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与控制,提高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了众多的技术内容,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着眼于实际,合理的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从大局入手,加强对技术问题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新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代化综述[J].江西建材,2014,13(24):133-133.
[2]李海涛.探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代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30):215-216.
[3]王欣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代化概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9(6):79-79.
[4]雷雅迪.探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代化[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6(5):220-221.
[5]刘吉华.浅析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J].广东科技,2012,21(23):156-157.
论文作者:张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围堰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