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标准(哲学常识)教学体系的几点看法_课程标准论文

关于课程标准(哲学常识)教学体系的几点看法_课程标准论文

对《课程标准》(哲学常识)教学体系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课程标准论文,哲学论文,常识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标准》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里仅对哲学常识“教学内容”的体系谈点认识。

第一,统一的“三观”教育,是高二年级教学的根本内容。

《标准》在总的“教学目标”中提出三点要求,第一点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第二点和第三点以第一点为基础,是第一点的引伸。因此,《标准》规定的各课教学内容,就可以概括为“三观”教育。《标准》明确提出“价值观”范畴,强调“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的统一,这就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基本观点的教育,体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更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更符合中学生的思想实际。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范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意义、态度、价值、理想的根本观点。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这三个范畴有各自特定的含义,在教育中把它们加以区分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三观”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观问题上的应用和贯彻。只有在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观,才是自觉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也就不同。价值观泛指人们对一切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看法和评价标准,而人生观则专指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一种根本的看法。价值观包括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也是一种价值观。因此,“三观”是内在统一的。

第二,以世界观为主线,将人生观和价值观纳入世界观的体系之中。

如前所述,世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因此,“三观”教育的基础只能是世界观。以世界观教育为基础的“三观”教育,既要考虑“三观”的区别问题,又要考虑“三观”根本内容的有机结合问题,考虑如何把它们按一定的逻辑结构转化为一种教学体系。

马克思在创建自己哲学的时候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以往的哲学满足于解释世界(且不说解释的是否正确),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则是它的实践性。我们所理解的哲学,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显然,世界观教育的内容,不能停留于对世界的总体解释,而要关注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认知关系与实践关系,揭示人应当怎样认识世界、怎样改造世界。我们通常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就包含着这种意思。

这样,就有两个讲述世界观的思路。一是以在总体上解释世界、描述世界为主线,同时指出人们应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是以人们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线索,贯穿对世界的解释。无论是从中学生的理解水平出发,还是从对学生的教育实效来说,选择后一思路比较合适。

人们应当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观念上说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把握,一是人们对自身的把握。因而,以“人们应当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线索,必然要讲客观世界是怎样的,必然要讲人是怎样的,必然要讲人与世界的关系,讲人们按照什么样的价值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可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是可以融入于世界观内容中去的。

第三,各课相对独立,又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形成统一整体的教学体系。

“前言”规定的第一个教学内容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基本活动”。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视改造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示出来了,认识世界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改造世界。学习哲学,不仅是为了从总体上认识世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地是为了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了“前言”的这一规定,而后各题的内容就便于展开了。

第一题至第四题(下称前四题)的内容,可以说主要是讲述客观事物是怎样的,人们面对这样的客观事物应怎样认识它、改造它。这实际上就是讲人怎样按照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规律去规定自己的行动。

前四题的主要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事物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之中,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事物的变化发展经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就是关于客观事物本质、状态与规律的“解释”,把它作为依据用来衡量人的活动,就成为一把客观的尺子。这把尺子又是如何规定“人应当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呢?前四题所列出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处理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量变质变统一的观点、事物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

前四题虽然主要是讲“客观事物是怎样的”,但同时也讲人是怎样的。在第一题中,为了讲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就必须讲意识。离开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说不清物质,也说不清意识。此题规定了许多关于意识的教学内容。第二、三、四个题所说的联系、发展、规律、矛盾、内外因、量变和质变等等问题,其内容当然不仅指自然界和社会,肯定也包括思维在内。事实上,当讲述社会问题时,已经是在说人和人的活动了。不过,这是当作既成的客观因素去看待的。例如,人的变化发展也要经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这就是客观的。面对这一客观事实,人们也有一个怎样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的问题。为此,教学内容专列了一条“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从小事做起”。可见,前四题主要是讲“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因而人们应当怎样想,怎样做”;同时也讲了“人是怎样的,因而人们应当怎样想,怎样做”。

第五题至第八题(下称后四题)的内容,可以说主要是讲人是怎样的,人们面对自身应当怎样发挥自己的本质能力,提高自己的本质能力。这实际上是讲人怎样按照自己的属性、需求、能力等去规定自己的行动。

人是怎样的?人是“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能动的自然存在物”。马克思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改造对象的活动即是实践。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关系。马克思又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毛泽东明确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这些观点的基本思想构成了后四题所规定的主要内容,那就是:“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作用”,“社会实践及其作用”,等。这些就是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属性的“解释”,把它作为依据用来衡量人的活动,就成为一把“主观”的尺子,即“人是怎样的,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用这把尺子来看“人应当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后四题就规定了相关的主要内容:人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学会“想”(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做”(自觉投身社会实践),要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想”和“做”,要以对社会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指导“想”和“做”,要以崇高理想指导“想”和“做”,要依靠群众去“想”和“做”,等。

后四题主要讲“人是怎样的”,但决不是抽象地去讲人,而是把人放在客观的现实条件中去分析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来规定教学内容的。如果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就不可能说明“人区别于物的特点”;而价值观的一系列观点的展开,无不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之观点为直接指导;要论述人生目标的选择,必须搞清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必要性、必然性,在于社会实践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可见,后四题主要是讲“人是怎样的,因而人们应当怎样想、怎样做”;同时也讲了“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因而人们应当怎样想、怎样做”。

总之,《标准》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为开端,在各课中既“解释”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又指出了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指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把客观事物的因素和人自身的因素正确结合起来,最后以“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为结语,始终围绕“怎样想、怎样做”来安排各个课教学内容,使各课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不可分割地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

标签:;  ;  ;  ;  

关于课程标准(哲学常识)教学体系的几点看法_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