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主题 体现特色 注重实效——辽宁省抚顺市六措并举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抚顺市论文,辽宁省论文,实效论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注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辽宁省抚顺市紧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借助雷锋精神发祥地优势,着力从六方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以推进和落实,未成年人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突出一个教育。在全市中小学生当中开展了“雷锋在我心中,我做雷锋传人”“续写雷锋日记”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弘扬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小雷锋相约雷锋城”“万朵鲜花献雷锋”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及“抚顺小雷锋”和“抚顺小雷锋标兵”“雷锋式少年”和“少年雷锋团”等评选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了解雷锋、崇尚雷锋、争做雷锋,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创新一个载体。在全市创新开展了“科学小博士、文体小明星、文明小使者、勤俭小模范、环保小卫士”为主要内容的“五小”评选活动。活动中,一些学校把“五小”活动融入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了科技小发明、电子技师和航模制作等活动,先后有20余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中取得了佳绩;一些学校把“五小”活动融入于“节约之家”等项活动之中,学生用卖废品的钱帮助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一些学校将“五小”活动延伸到家庭之中,举办了“擦擦俱乐部”(擦地、擦门等)、“我向父母学一招”等家务劳动比赛;一些学校还把活动拓展到社会之中,开展了“绿地认领”环境保护活动、社区雏鹰假日志愿服务等活动,全市未成年人学习、科技、文明、勤俭、环保等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
构建一个网络。创新开展了家庭、学校、社会和未成年人自我相结合“3+1”教育模式,建立了决策机制、管理体制和保障体系,组织编写了《我成长我快乐—“3+1”教育网络实施手册》,在学校各班级成立了学生自治组织,设立小小副校长、小小班主任,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在社区依托社区未成年人学校,设立了“小社区主任”“小楼洞长”,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等项活动。
深化一个活动。开展了作一场报告、参加一次主题班会、组织一次校外实践活动等内容的“八个一”活动。活动中,一些学校聘请当代雷锋郭明义、全国学雷锋典型乔安山等担任德育副校长,还有一些学校聘请“五老”人员、街道社区典型、各行各业先进工作者担任德育副校长,为加强全市未成年德育工作聚集了丰富资源。活动开展2年来,道德模范累计做专场事迹报告1000余场(次),开展各种主题、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300余次,全市中小学生共撰写体会文章4万余篇,18万余名中小学生从中受益,形成了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鲜活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良好局面。
打造一个基地。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教育转化工作,抚顺市与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创建了“阳光教育基地”。通过选派教师开展法制教育、组织志愿者结对帮扶、刑后跟踪帮教等举措,使“阳光教育基地”在抚顺与省未管所之间架起了一座“爱心桥”,不仅促进了抚顺籍服刑学员的加速改造,而且还为未管所全体服刑人员做出了示范和引领。“阳光教育基地”做法先后荣获辽宁省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奖,辽宁省综合治理创新奖。
做到一个关爱。抚顺市把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作为加强未成年人德育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到紧抓不懈、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加大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关爱力度,开展了“代理家长”“春蕾助学”“领个孩子回家过年”“大手拉小手,爱心暖童心”关爱农民工子女圆梦等项活动,一批贫困家庭女孩、孤儿和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和温暖,获得了有效救助;在网上开通了“助学超市”,通过“寻亲结对帮扶”,使困难家庭孩子避免了因贫辍学;开通了12355青少年心理服务平台,成立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障中心,建立了“阳光心理工作坊”,及时解决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完善了抚顺市未成年人法律服务中心和援助热线,借助社会力量重点对“问题生”和“边缘生”进行教育和挽救,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