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

冯霞[1]2009年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不懈追求。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发展逻辑和独特的国情,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以“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研究”为题,以“发展模式”形成一种分析视角和分析框架,试图围绕“发展模式”范畴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选取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有关的主要问题,揭示中国民主政治的历史生长逻辑,探讨后发现代化国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路径,试图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在中国大地上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并且通过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史进程中诸多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未来趋势和正确方向。本文认为民主在中国生成、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是在中国独特的历史和现实中演进和发展的,它的成长始终是围绕中国现代化这个主题而进行的,同时它也是催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决定力量。今天中国的民主形态,不光是宏观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政治行动者的选择因素等多种历史合力影响的结果。中国的民主是围绕建立人民民主的国家而成长的,是围绕国体展开的,而不是围绕政体展开的,它是中国历史形成的,而不是制度生成的。历史的形态决定了中国民主的道路和模式,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民主生长的历史逻辑,也是当代中国民主发展的现实起点。在这一起点上,也即在长历史、超大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在面临国家现代化建设、现代社会发育和民主政治发展多重目标,国家权力与社会自治、国家权威与民主诉求多重矛盾的条件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题。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逐渐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发展模式,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形式。即“执政党主导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其内涵主要有三:一是基于市场经济、体现党政一体化的民主成长模式;二是基于现代法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模式;三是基于多党合作、体现共产党执政的协商民主模式。这一模式正以自身发展的逻辑迎接世界的潮流,吸引世界政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共性,彰显自身特有政治形态的个性,实现共性和个性的有机互动,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模式。

张西山[2]2011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文中认为政治学者安德鲁·海伍德认为:“政治问题的争论往往归结为关于‘术语’真正意义的争辩。”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下最流行、最热议的词汇之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我党新时期新阶段制度文化建设的主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反思和追问。这一反思和追问不仅表明这30年当中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解读,而且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终伴随着社会主义合法性论证的问题。人类文明的进步,本质上是制度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国模式”不只是物质力量、政治大国、军事强国的兴起,而且是文明中国的崛起,意味着一种新的制度文明之路在开拓。在探寻“中国模式”之谜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层动因时,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文化魅力和制度活力。文化是制度之母。一个繁荣昌明的现代化,都蕴含着强大的政制文明和醇厚的精神文化源流。制度文化既是一个生长的问题,也是一个选择与创制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选择和文化源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制度变迁有其自身的逻辑,而制度文化常常成为一种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的“路径依赖”。制度文明内在地蕴涵着价值理念、制度设计、机制程序。制度文化则是制度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维度,是制度的理念、灵魂和生命,它决定民主政治制度的最终确立良序运作。政治文明的最终标准是现代政治制度的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就是要建立一个以现代核心价值理念为灵魂,以市场经济、民主政制、公民社会、先进文化、和谐理念为基本支撑的现代制度文明秩序。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研究,建构制度文化的价值理念,对于拓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视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和学术意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制度文化的竞争。一个国家的落后,其背后和实的根源是制度的落后和文化的守旧。总结“社会主义三个三十年”中国制度文化的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可以归结为制度文化模式之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就是一部上下求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也是中国制度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如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西方到中国的现代转换,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诉求和理论逻辑。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从革命到改革、从计划到市场、从富强到文明、从封闭到开放、从斗争到和谐的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这是一个思想文化影响制度变迁、制度创新冲破观念束缚的进程,是一个突破观念藩篱和体制桎梏重围的探索之路。百年来梦寻与抗争,六十年共和国岁月,三十载改革开放风云,奠定社会主义辉煌伟业和制度基石,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留下了丰厚的制度文化经验和教训。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程及全局看,制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与时俱进、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课题。从经典社会主义到传统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演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真正使中国实现制度文化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都反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繁荣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模式的成功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制度文化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是一种具有优势和活力的中国制度模式,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它是一条不同于经典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重大创新,代表了当代中国制度文化现代化的科学路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模式”,作为执政精英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整合和动员能力非常重要,这也是独特的制度文化遗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中国成功之谜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新时期中国制度文化的转型变迁,在创新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实现了在结合中创路,在特色上挖掘,在模式上拓新,在后发中超越。这些制度文化的基本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领导是核心,解放思想是先导,改革开放是动力,改善民生是重点,制度创新是关键,社会和谐是本质,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道路是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涵着如何建立一种新的现代性来代替传统现代性的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就是中国的现代性生成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现代性(制度)和民族性(文化)的双重变奏,就是一个“未完成的现代性”。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我们已探索和塑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先进文化体制与和谐社会体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从制度文化的视阈看,作为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模式突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设计,人类制度文明的重大创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新觉醒。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体现了我党制度文化理念的与时俱进。中国模式研究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解读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学、中苏模式比较、制度经济学、国家社会理论、现代化历史、思想文化学、制度主义方法论等不同视角,本论题从中国文化传统和世界制度文明的双重视阈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文化源流、制度逻辑和思想条件,发掘并吸收中外传统制度文明的智慧活水,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主要内容是:第一,从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比较的视阈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导论、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旗帜、道路、理念、制度、模式等不同维度和层面。它既是价值理念,又是制度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内在张力和外在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是中国制度模式对世界制度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路,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之路。第二,社会主义运动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或道路选择的制度文化逻辑特点及其意义(第二、三、四章)。“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关键是发展问题,而发展问题的实质是制度创新与思想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现代性和民族性、继承性和创新性、普世性和自主性的统一,实现了西方制度文明成果与中华文化传统的有机整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政治智慧。实践理性、大同理想、民本思想、变革意识、和谐文化等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源流。中国制度文化变迁需要社会主义,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旗帜的制度文化创新的成功都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胜利。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我们党不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乎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的一脉相承与发展。在30年空前伟大的社会变革中,中国共产党体现了可贵的制度理性和文化自觉。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及现代性思考(第五、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政党推动制度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之路。“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关键要保证社会制度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制度公平正义问题。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我们要坚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实现制度文化的和谐,实现制度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和制度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积极建立更加健全、充满活力的制度文化体系。文化制造社会和谐,制度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市场伦理、政制文明、法治国家、公民社会、和谐理念蕴含着与时俱进、继承创新、不断超越的制度文化精神,凝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建设的现代性思考。人类制度文化变迁的规律表明,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人类制度文明是包括制度和文化的统一,民族性文化和现代性制度的协调互动成为未来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图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中国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坚持并创新自己的制度文明发展道路,创造更加优越和有效的制度文明。“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文化与制度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价值合理性和制度优越性。

傅秀玲[3]2011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政治发展模式是当代国内外政治发展理论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界和政界的密切关注,其完善和发展关乎人类政治文明的方向和进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历史整体性和模式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梳理和探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政治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典型类型及其内容特征,并从宏观角度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问题,分析其形成背景和因素,阐明其主要内涵与基本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完善的路径选择,以期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反思、完善与可持续发展。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展开政治发展模式的一般概述。对政治发展与政治发展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欧美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印度模式、前苏联模式等五种典型的政治发展模式类型进行了分析。政治发展模式是特定时空的具体适用,但就整体性而言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鲜明的时代性、一定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相对的稳定性。第二部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提出及其成因,集中论述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历史渊源;新中国60多年的基本国情和政治实践形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二战以来世界时代主题的变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形成契机。第三部分: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主要内涵与基本特征。主要内涵包括五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牢固根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制度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活力源泉;具有东方文化特点的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丰厚底蕴。基本特征表现为四点:政党、政府的主导性和权威性;政治改革进程的审慎性与渐进性;政治理论及实践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对外交往中的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通过论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体现了新中国60多年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它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的政治发展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是适合当代中国的正确选择。第四部分:论述提升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路径探索。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包括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稳定与和谐、可持续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积极构建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国内因素与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寻求和营造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国际环境;推动政治改革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论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既是对过去60多年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战略蓝图的基本构架,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与进步,同时对中国与世界政治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

张瑞岚[4]2014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是我国建国后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取得重要成就。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而政治体制改革更成为影响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梳理、总结和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考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本文写作的整体构想。此部分在界定“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思想”等核心概念以及与选题相关的其他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资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次,具体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至1989年:“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9至1997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7至2002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2002至2007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至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献分析,主要考察: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道路的思想,即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和途径的思想。首先,民主和法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基本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方面,通过研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思想,系统地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从立法、执法(执政)和法治观念的角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探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其次,研究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途径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政治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并为新形势下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徐仲伟[5]2012年在《一部研究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好书——读《宪政视野下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研究》有感》文中指出"政治发展"是西方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概念。他们认为,政治发展就是执掌政权的统治阶层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向着某种既定政治模式的过渡。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首先在中国提出"政治发展道路"问题并写入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党的

赵阳[6]2013年在《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比较优势和问题探析》文中指出政治发展模式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好的政治发展模式能够促成经济社会良好稳步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了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明显优势。但是,我国的政治发展模式目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政治发展模式优势的充分发挥,给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带来困难。研究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明确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优势,找到中国政治发展模式面临的问题并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政治发展模式至关重要。引言部分对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作了简要的说明,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部分主要是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模式以及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概念进行解读,并对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演进轨迹进行梳理,对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和阐述,以达到对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整体把握。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比较优势。与西方民主模式相比,中国的政党制度优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治优于资本主义法治;在政治发展的推动方式上,我国所选择的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优于一些国家所选择的激进式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发展的道路选择上,我国独立自主探寻的政治发展道路所取得的成效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套用西方民主模式所取得的成效。第三部分论述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执政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依法治国方面的问题以及公民政治参与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依法治党,优化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健全法律体系,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法治宣传,加快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稳步有序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进一步强调了坚持和完善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

张艳萍[7]2002年在《论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两次转型》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世界诸多国家政治发展模式转型的现实,吸引了政治发展学者的密切关注。50、60年代以来,流行一时的传统政治发展理论因其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严重的意识形态倾向和狭隘的经验研究方法等诸多局限性,已经不足以解释当今政治发展模式转型的动力、进程和前景。本文在批判继承传统政治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转型理论这一新的分析工具,从转型国家向民主过渡是政治发展模式的“自我转换”的视角,就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道路选择和模式转换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模式建构、价值取向和未来远景做出科学的理论探讨。 本文除引言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国际背景。论文把视野定位于民主化这一全球背景,运用转型理论对全球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进行探讨。论文从民主政治模式的国家及模式分类、民主政治模式建构与发展的特点、民主政治模式普世化的原因与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民主化是世界多数国家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一基本问题。尽管人们关于民主的内涵界定各异、民主政治模式存在多样性,但建构民主政治模式,由专制到民主、由不完善民主到完善民主的政治转型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政治发展的普遍途径,中国亦不能例外。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体和核心。论文通过两次转型的比较分析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从专制到民主是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第一次转型。文章首先对转型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简单的回顾,指出辛亥革命仅实现了由专制到“观念性民主模式”的转型,新中国的成立才真正实现了由民主模式替代专制模式。其次,梳理了转型的性质和途径。这次转型是一次社会制度的替代性转型,革命是实现转型的必由之路;根据地政权建设是实现红色政权由“非法”到“合法”、由地方到全国顺利过渡的制度安排;“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是政权更替的战略途径;“政治动员”是转型的动力机制。再次,概括了转型的内容,即由专制向现代民主模式的转变;国家权力主体由精英转向人民;由一党独裁转向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三个方面。最后,评价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论文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发展,必须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实现由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型。 第三部分,阐述了由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型。论文首先对转型的国内、国际背景进行了论述,指出民主与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两大基本原则,第二次转型的取向只能是建构更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其次,分析了转型的性质和途径.第二次转型是一次社会结构性转型,改革是转型的必由之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相互配套,协调发展;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渐进式改革五个方面.再次,对转型的内容做了归纳与总结,这就是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由权力过分集中转向权力配置合理化;由人治转向法治;由理想民主转向现实民主;由政治民主转向全面民主.最后,预测和评价了转型的目标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与其他民主实践模式的相互关系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是党际权力配置模式;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是国家权力的制度安排. 第四部分,是论文的落脚点与归宿.论述了两次转型对中国与世界的意义.指出 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两次转型对中国与世界政治发展均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次转型的成功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中国进入了更高类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态.第二次转型的实现将会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适合国情和时代精神.两次转型对世界民主化进程亦做出重大贡献,它将为世界政治的民主化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和经验.

陈红太[8]2004年在《中国政治传统与现代公民政治》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当代中国政治、现代西方政治在哲学基础、制度规范、权力结构、社会基础、政治过程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形态与特性。其中,当代中国政治与中国传统政治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而当代中国政治与现代西方政治却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特征。创建中国的现代公民政治不可能照搬现代西方的政治模式。正确地总结中国传统和当代的政治发展的成功经验,参鉴现代西方政治模式的内在规律和合理性,创建本土化的政治发展模式,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当是最明智的选择。

赵刚印[9]2006年在《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所涉及到的层级和范围正在呈逐步提升和扩大的趋势,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动向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许多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也同中国一样,正位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初始阶段或者积极推进中的某一节点上,对它们来说,如何在保持稳定政治秩序的同时,不断拓展参与渠道、提高参与效能以及公民适应社会政治体系的能力,也是十分紧迫的问题。本论文从对公众政治参与跨国比较的视角,将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置于现代化发展这一广阔历史进程,在比较中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发展演进的共性与规律,评估公民政治参与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效应,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展望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前景。 论文由导论和四章内容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对公民政治参与的研究现状、论文选题的缘起、论文的基本结构以及理论工具与分析方法。 第一章主要对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与社会条件进行分析。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都离不开具体的自然状况、历史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国家政制和政治文化等具体的政治生态环境,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印两国公民政治参与都植根于各自古老、辽阔而又多彩的国土以及多重的历史环境与现实条件。本章通过对公民参与所处的多重历史环境与现实条件的比较分析,探讨社会环境系统的变化对政治参与这一政治行为提出的特定要求,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制度以使之保持对社会环境必要的适应性,实现同政治生态环境系统间保持良性互动状态进行了分析。 第二章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政治体制、政党政治、选举制度和公民社会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不同影响。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是以特定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机制为依托的,政治结构的构成状况及其功能直接作用于政治参与本身。本章通过对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织的印度家长式分权结构和中国带有某些威权主义特征的一元化权力结构的比较分析,从宪政差异性、代议民主质量的角度探讨两国政治参与制度化的差异。通过对印度竞争性政党政治与中国协商性政党政治的比较分析,探讨政党制度、政党政治的发育程度以及政党运行模式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影响。通过探讨“东方专制主义”在中国和印度的不同表现和对社会运行

王惠君[10]2000年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西方价值取向为核心的政治发展理论成为西方政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理论以西方的价值观念、思维逻辑和行为准则审视刚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并进而主张民族独立国家以西方为样板,建构西方式政治发展模式。但是,实践证明,照搬照抄西方政治发展模式的作法不但没有加速民族独立国家经济的发展及政治的稳定,反而与民族独立国家的传统文化和固有的政治发展逻辑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政治发展理论被迫修正。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出现了自主地把外来因素与国内因素相嫁接的“土洋结合”的政治发展实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理论研究。逐渐探索和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发展模式成为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理性选择。尽管到目前为止,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仍在探索和艰难的实践之中,其模式的建构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很不成熟,也不够完善,有的甚至还未成型,但却显示了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活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此学术界已给予高度的评价和深人的研究。但是,多数学者仍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政治发展模式问题进行探讨,宏观性研究却很薄弱。因此,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政治发展模式理论。应该说,这一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重构具有现实意义。 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理论基础。论文从宏观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政治发展模式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政治发展模式问题是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从理论上构筑的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发展所呈现的标准形式。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战略目标。政治动力机制、政治演进路径及主流政治文化是其主要内容。其中,政治制度构成政治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规定和决定着政治发展模式的其他方面;政治体制、政治战略目标、政治动力机制、政治演进路径及政治文化是政治发展模式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的侧面和方向作用于政治发展模式。政治发展模式的内容决定了它的三大 二基本特征:鲜明的阶级性、一定的民族性和社会性、相对的稳定性。论文对政治发展模式类型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指出其中分类标准的局限性和缺陷,提出了政治发展模式类型的划分应以政治制度的本质属性为依据的观点和结论。 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和核心。论文首先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汐国经验是其建立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政治、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其次,梳理和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演进的历史轨迹,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历程、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作了客观的介绍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五大主要特征:二.始终以党和政府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2.政治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未发生重大变化;3.政治动力机制由阶级斗争转向政治体制改革;4.政治演进路径从革命型转向建设型;5.政治文化结构由一元化转向以一元化为主导多种亚文化共存的结构。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结论和归宿。基于以上分析,论文提出了必须重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观点。要重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首先必须明确模式的价值取向问题。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是当代中国惟一正确的选择。其次,分析了影响政治发展模式重构的因素。有利因素主要在于:良好的国际国内形势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重构提供了环境支持;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管理经验及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重构提供了基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为政治发展模式的重构提供了思想和物质条件。不利因素是:传统的政治文化中的糟粕和各种习惯势力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重构的阻力;初级阶段的国情是制约政治发展模式重构的现实因素;对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认识误区也不利于政治发展模式的重构。抓住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加速政治发展模式重构的步伐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最后,对重构当代政治发展模式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政治制度,即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及其他政治制度,这是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实现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处理好中央与 ·二·地方的关系,是构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关键和核心;必须实现政

参考文献:

[1].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研究[D]. 冯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 张西山.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研究[D]. 傅秀玲. 山东理工大学. 2011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 张瑞岚. 武汉大学. 2014

[5]. 一部研究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好书——读《宪政视野下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研究》有感[J]. 徐仲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比较优势和问题探析[D]. 赵阳. 浙江工商大学. 2013

[7]. 论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两次转型[D]. 张艳萍. 陕西师范大学. 2002

[8]. 中国政治传统与现代公民政治[J]. 陈红太. 文史哲. 2004

[9]. 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D]. 赵刚印.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10].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 王惠君.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