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大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主要是运用工业化模块较高的营造方法转变了以往施工现场由于人工营造工艺所造成的弊端,进而指引建筑产品自身逐步走向低碳环保、绿色节能、高效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然在其众多施工环节之中仍然存有很多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而要想使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的把控水准有所提升与优化,便要合理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也就是BIM技术,其主要以实践中的工程监理工作为依托,研发出了以BIM为基础的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其中涉及到了数据管理、流程把控、现场质量把控以及文档管理等多个功能。经分析与实际运用后发现,BIM技术完全可以提供给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效果更佳的工艺支持。
关键词:BIM技术;质量监理;装配式建筑
引言
近年来,我国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准等均有了很大的提高,进而为工业化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而装配式建筑的修建手法是基于建筑工业化生产模式的指导思想,其运用工业化模块较高的营造方法转变了以往由于人工营造工艺所造成的弊端(比如说较大的环境污染、资源损耗高、生产效能较弱等),进而指引建筑产品与行业自身逐步走向低碳环保、绿色节能、高效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然而,对我国来说,当前装配式建筑项目仍处在初始阶段,项目建造期间的质量与安全问题非常明显,例如保温节能质量差等;另外,还有一项很明显的问题就是装配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临时防护等。本文中将主要就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把控期间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研讨BIM技术于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1、BIM 技术于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近况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架构技术为一种选用预制混凝土构件作核心构件,利用装配、连接,并和部分现浇方式互相结合而产生的混凝土架构。主要依照相对统一规范化的建筑产品规格加工制造房屋单元或是构建,之后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从而形成住宅。PC主要用于发展更为标准的功能模块与设计上模数的一致性,这样操作既容易统一管理还富有多种变化,又便于生产与施工,为设计提供更加多的自由空间。现今主要在工业和民用建筑、桥梁道路以及大型容器等多个项目领域中应用较为普遍,并拥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BIM技术起始于1974年左右,其是在充分考虑建筑自身属性的基础之上,运用信息技术对图形实施编辑与元素构成的处理,且提出了就建筑本身各个属性之间实行功能排列的发展趋势。BIM需要项目组织者对不同层面与视角的多种信息进行整合,以符合各个专业与功能获取信息的需求。
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架构的特征来说,BIM技术有着很大的优点,其以BIM技术为基础,搭建了交互形式的预制装配式住宅虚拟设计系统,于施工开始之前就构件实施虚拟三维检查探讨,提前找出各个环节中所存有的不同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施工开始后,可以对工期进度与成本等进行管理,并把工期把控、成本把控等整合进虚拟现实的技术之中。最后和安全与文档协议等管理相互配合,实现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方式。
2、装配式建筑不同施工环节中容易产生的质量安全问题
经过对某项目进行实地调差、材料搜集与统计等多个方法,对装配式建筑的架构系统、生产安装试试流程与特征等进行了研讨,其中包含了构件连接处的节点处理技术、防水与构件留洞等,深入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把控内容与手法。
2.1 在设计中存有的核心问题
各种项目中,设计图纸所要表示的深度有很大区别,且几乎均可符合构件生产与施工现场安装所需,然而在设计流程存在管理力度不足的情况,且设计交底时没有预留设计与PC深化设计的书面性交底资料,只凭借一次交底过程,施工时很难将设计意图与所需认知完全,只能依靠以往经验,因此存有很多风险。
2.2 施工期间由质量所引发的核心问题
2.2.1 预制构件外观质量良莠不齐
当前,市场上预制构件大多选用产品的方式,施工单位进行购置,在施工现场重点就其外观尺寸与质量等规格进行验收后,发现外观质量上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现浇架构外观质量多为劣等,容易导致预制构件和现浇架构两者间的尺寸把控不足,间隙增大,对防水施工与节点处置带来直接影响。
2.2.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质量安全意识
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观察与总结,项目管理者、监理者与构件安装工作人员均存有不同程度的缺乏PC经验的现象,更甚者还表现为难以理解PC工艺的情况。
1)项目管理者与监理者对现有和PC相关的部分制度与标准并不了解。
2)所编制的PC方案并不能满足实际应用、设计图纸上内容的要求,缺少专项性与完整性(比如说欠缺构件运送渠道、支撑方式等多个内容),多数都存有抄袭方案等问题。
3)管理人员在PC工艺上的熟悉程度严重不足,在施工现场中由于构件安装和现浇架构实施钢筋绑扎先后次序问题造成的工期延迟、质量差等问题层出不穷。
4)不能依照图纸进行施工,完全不依照方案进行施工等现象仍然存在。
2.2.3质量材料管理缺乏力度
1)大部分项目中所选用的混凝土构件质量把控与管理均存有很大安全问题。甚至有些项目没有依照要求就混凝土脱模、出厂强度等实行检验,或是存有验收记载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2)项目材料准备不齐全,且不能真实地表现出项目质量情况。隐蔽工程检验记载内容太过简单,没有明确记录设计变更状况与实质施工状况。
3)就构件吊装、定位、固定等行为与构件自身强度、变更位置等设计未能及时实时设计审查的情况比较突显。
4)预制构件没有详细、清晰、标准化的标示,依然存在手写的情况。
2.3安全环节中所存有的核心问题
2.3.1 安全交底落实力度不足
大部分工程中均存有交底记载没有依照分层或是分构件实施交底、交底记载缺少等多种问题,很多项目虽然有很多交底记录,在安全上的针对性不够,很难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架构建筑在施工安全上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
2.3.2 未明确制订安全专项方案
此方案主要从施工质量的角度出发,就叠合板、预制阳台板等水平型构件采用临时支撑的方式,大多数选用钢管顶托的方法,然而方案中却未对支撑点的详细位置、杆件所要采取的水平固定连接手法与相关计算进行规定,导致施工期间容易产生失稳的现象。
2.3.3 施工现场存有较为明显的安全管理问题
举例来讲,PC 构件进行吊装时未选用承载力度较高的工具,对PC构件要从三个位置共同进行起吊作业,然而施工现场大多选用两点起吊方式,并利用葫芦对其实施中心点的调整,这和设计严重不符,导致单点的承载力超出了设计值,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尤其是在钢丝绳、卸扣等专业吊具进行定时替换工作期间缺少管理上的相应台账记载内容,很难发挥其检验与追述的作用。
2.4 监理工作存有的核心问题
很多工程中的构件进行检验流程并未形成规范化,未制定构件进行检验比重,会有构件破损、质量不足等情况的出现,进场上报审批期间缺少相应质保材料,有的构件还会存在合格证填写错误等情况,缺少对其进场检验记载的内容。
3、以BIM技术为基础的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把控体系
3.1 二次开发平台概述
REVIT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工程软件,其于建筑领域的应用非常广,开放能力佳,能够依据用户具体需要选用不同方法实施研发。装配为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一项动态度较高的过程,实施进度把控则是施工过程中的要点,目前选用 REVIT 实施二次开发来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
3.2建立 BIM基础上的数据管控功能
二次研发平台当中的 BIM 模型融合全部施工进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包含模型、材料、位置、文件等相关信息。构建专门数据库,利用数据处理能够反应到全景模型当中直接呈现出来,把施工进程中出现的数据实行集中管控,达到施工进程当中BIM 模型相关的可视化检验。建立在REVIT基础上的二次研发平台当中的文件管控体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功能,分别是模型管控、模型可视化以及文档管控。
3.3 施工进程质量把控体系
在使用装配形式建筑方案的施工管控当中,监理的进程把控是工程管控当中的一大难点。原有的管控方法,仅是对文档与工程图纸的管控,不能直接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及其构件所在的地方。依据装配形式建筑的相关监理操作进程展开设计,一般包含下列一系列流程:
1)施工之前把控录入有关施工计划、监理方案、监理详细规定及其图纸会审等一系列重点工作,且可以本体系当中得到追踪审查核验。
2)构件驻场检验体系中可能录入有关构件驻场检验的相关数量与应用部位,构成构件资料 监督台账。
3)构件进入场地复查体系可以在施工现场对进场构件实行验收并且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可以在模型当中体现出来,在该模型当中利用指示灯进行提示,以前工序当中出现的问题,会在构件资料监督台账当中进行信息的确认。
4)检查结果以及验收状况可能把监理当场巡查和验收状况反馈应模型当中。
图1 施工仿拟工具
3.4 施工仿拟
借助 BIM 模型能够直观便捷的对施工进程实现模拟,便于查看各个时刻的建筑进程与相关动态数据。施工仿拟工具示意图如下图 1 所呈现,移动时间轴能够查看工程在各个时间里的状况,并且运用多种的颜色实行标记,代表构件在那时的状况。从这个界面退出工程状态也将停留在当下时间,便于观察工程在每个时间段的状况。利用该系统能够在任一时间查看任何时间点的相关模型状况,能够高效的观察并检验不达标的构件讯息。
4结语
1)针对当前我国重要装配形式建筑架构系统的调查研究以及相关分析工作,归纳出了装配形式建筑每个环节容易出现质量安全的相关情况,并且做出了一些相应的分析。
2)就上面所提到的容易出现的状况,在每个工程项目实际监理操作的前提下,构建装配形式建筑相关的BIM 讯息模型,借助BIM 模型,实现了一套装配形式建筑监理质量管控体系的研发,总共拥有四大模块,分别是数据管控、流程把控、现场把控以及文档管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监理部门的工作成效。
3)接下来的研究与分析将会把重点放在与监理相关的可视化以及讯息化管控方面,同时需要借助其在详细项目中的持续运用,来进行改进与完善,努力将该软件做到更系统化,进一步推广到各项监理进程当中。
参考文献
[1]肖阳,刘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6):104-107.
[2]于凯.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安全控制研究[J].施工技术,2017,46(S1):1114-1117.
[3]戴文莹.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研究[D].武汉大学,2017.
[4]白庶,张艳坤,韩凤,张德海,李微.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建筑经济,2015,36(11):106-109.
论文作者:张泽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模型论文; 项目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