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例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例

胡锡琴[1]2001年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大开发是当前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西部地区是欧亚大陆的脊梁,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这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同时是众多民族和文化的大观园。从经济前景看,西部是自然资源储量极其丰富的地带,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国际关系看,西部是多国汇聚、国境相邻的要冲,无疑将成为国际多边经贸合作的热点地区;从生态环境看,西部地区既是我国的生态环境屏障区又是全国生态脆弱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愈扩大,已经严重阻碍了全国各地区的持续协调发展。西部开发就是要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与重建为基础,谋求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开发在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中进行,要实现西部大开发,必须要处理好一组辩证关系:生态环境建设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备的基础条件,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同时,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将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相应的物质和技术支持。要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拟应树立社会生态经济复合体的新观念,遵循其内在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生态环境哲学为指导思想,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将西部地区建成我国生态文明的试验区。当前,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是实现西部开发的重要法制保障。 西部开发同时也是我国跨世纪的反贫困战略,尤其是消除西部地区的生态性贫困,走出“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环境(Environment)”(PPE)怪圈对于西部贫困地区尤为重要。 本文认为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最佳选择,但西部决不能照搬其它地区的发展模式,而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探求出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并着重以四川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例进行了深入论述。

彭一然[2]2016年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是能够修复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是在反思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探索一条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必然的历史选择和现实选择,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科学、客观、系统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现有实践,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找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不足能够为中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导。由此可见,系统研究生态文明理论,探索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很有必要。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实践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较多不足和研究空白。本文在深入梳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生态文明理论,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经验,以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子系统、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为导向,构建包含“总指数—子系统—分项指标—基础指标”的中国省级层面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框架。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的基础上,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域(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下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社会子系统的建设水平分别予以评价,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了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予以评价,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最终,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策略。经过研究,本文获得以下成果和结论:(1)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哲学观、历史观、经济观、文化观、社会观等角度对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了综合研究,形成多元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明确生态文明内涵、特征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2)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分析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建设水平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的省际、区际和区域内部差异较大,呈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阶梯递减格局;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下子系统的建设水平发展不均衡,存在一定的短板;中国省域生态经济子系统、生态社会子系统建设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具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3)利用系统分析归纳法从组织、决策、信息、协同、保障等方面设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机制,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层面设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策略框架。本文对于生态文明理论的多元系统分析,丰富了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为系统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实现了对中国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动态评价,丰富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评价方法。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机制和发展策略的研究为中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

杨筠[3]2005年在《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说人类社会曾经历了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那么,现在整个世界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不仅对经济运行产生作用和反作用,而且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寻求平衡点,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成为学术界和各国政府,以至联合国所关注的世纪性和世界性的重大战略问题。 对于我国而言,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压力、重大的责任和艰巨的任务,区域生态建设是区域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本文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总论部分中,总结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和忽略生态建设的利弊得失,借鉴国外生态经济区域发展的实例,结合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了中国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即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区域生态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和谐社会就是生态与经济发展的效益聚合,就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区域,区域生态建设在我国的整体区域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第叁章至第八章的分论中,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生态公共产品、西部区域生态重建和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再开发等方面,探析了生态建设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具体关系。生态区域建设中,全面发展是前提,协调发展是中心,可持续发展是根本,切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是两个关键;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转变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区域产业生态化和区域生态产业化,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叁个主要生态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都有相应的功能显示。区域空间结构调整中,生态城市、城乡生态经济一体化、区域生态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国际化的生态发展是关键;根据生态公共产品价格实现体系的缺陷,提出了四种基本途径的建议: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

胡碧玉[4]2004年在《流域经济论》文中研究指明流域经济是一种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流域人、财、物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 人类的文明,最早均起始于大江大河之畔,世界四大古代文明都发源于一些着名的河流两岸。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流域及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经济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流域经济更注重对“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缺乏对流域经济这个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的诸多要素的系统分析;对流域产业带的分析更多的是以“叁角洲”为边界,而缺乏上中下游的产业合理布局与利益互动互补的研究;对流域开发的模式有所研究,但很少用要素禀赋和分工协作的原理,进行流域经济开发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研究;对流域综合开发中上中下游经济差距的形成机制和利益互补机制的研究也薄弱。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众多江河的国家之一,今天对流域经济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已成为我国合理布局生产力,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开发模式,促进我国江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研究基础,借鉴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尤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规范分析方法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以宏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观分析为主等方法,对流域经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论文的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分析了作为整个论文分析基础的基本理论,即:流域经济的内涵、特征、开发模式等问题,借以为论文其它章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叁章,分析了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目标及模式,对流域经济的作用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切合我国实际的“增长链”开发模式。第四章,论文分析流域经济产业带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着重运用分工与协作理论,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的原则,对流域进行产业合理布局,并对流域主导产业的选择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五章,论文论述流域经济与城市的合理布局问题,着重分析城市增长极的作用、产权改革、经营城市等问题。第六章,论文分析了流域经济与“叁农”出路问题,着重分析了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统筹,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增收等问题,力求探讨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促进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七章,论文分析了流域经济差异与非均衡协调发展,着重探讨了流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差异和实现流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第八章,论文论述了流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用五个统筹的理论,指导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着重探讨流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九章,论文进一步揭示了流域经济开发中市场的失灵,指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流域经济开发中的作用,以及在我国流域经济开发中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最后,论文进行流域经济实证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为例,对嘉陵江流域经济的开发开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具体探讨。 与同类型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索: 1、从宏观理论分析的角度对流域经济问题作系统、全面的研究。克服了以往国内外学者对流域经济的研究仅限于注重对“水域”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对流域经济这个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的开发战略目标和模式、产业布局、城市布局、流域经济与“叁农”出路、流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析较少的不足,把流域经济的开发战略目标和模式、产业布局、城市布局、“叁农”、经济利益补偿、可持续发展等纳入了分析框架,使流域经济问题的研究更系统、完整和全面化。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提出了增长链开发模式。突破己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创新,提出增长链开发模式。增长链开发模式它是一种梯度开发模式与点-轴一面开发模式并举的综合开发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把梯度开发模式与点一轴一面开发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流域经济开发中,增长极开发、梯度开发与点轴面开发模式并存,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所形成的点状开发、点轴面所形成的带状开发与整个流域经济上中下游总体上的合理分工、梯度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带状的巨大增长链。利用流域经济中河流系统自身拥有的特殊功能来有效地组织流域经济,使河流经济的开发进程与流域经济的发展布局之间始终保持着协调的关系,这必将有利于实现流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 3、提出了建立流域经济上中下游的利益补偿机制。流域经济系统是一种以自然河流水系为基础,流域人、财、物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针对流域开发是个系统工程,提出流域经济的开发必须?

徐小玲[5]2007年在《叁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全球变化的加剧,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显着增强,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需要互动双赢。作为典型的生态敏感区和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叁江源地区是影响全国甚至世界生态安全的“生态阀”,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滞后的地区,生态恶化形势严峻,生态难民逐年增多,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展叁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研究,探讨该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人类活动的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互动模式、产业政策等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应用实测数据、实地入户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运用Excel、SPSS软件和图表分析法、多元回归方法、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判别函数、问卷调查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分析叁江源地区生态变化特征,模拟径流量变化并分析其人为影响程度,评价各县的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及叁者之间的互动程度并判别其互动关系类型,探讨经济与生态互动机制、互动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有意义的结论:(1)近47年来叁江源地区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蒸发量呈微弱减少趋势,不同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趋势不同。平均升温率为0.0195℃/a,升温0.7℃。冷季和暖季分别升温0.8℃和0.5℃,冷季升温贡献率达61.54%。气温由外向内递减。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449mm/a,减少28.8mm。干季降水量平均递增率为0.3436mm/a,湿季降水量平均递减率为0.459mm/a。湿季降水减少贡献率达92.55%。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蒸发量平均递减率为0.635mm/a。干湿季蒸发量平均递减率分别为0.6471mm/a和0.3815mm/a,湿季蒸发减少贡献率70.15%。蒸发量在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黄河源区由北向南递减。近47年气候趋于暖湿,90年代以来气候趋于暖干,近5年来气候趋于暖湿。(2)根据径流量累积曲线,1982年以前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较小。用多元线性回归模拟径流量,1958~1982年黄河沿和吉迈年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87.6827+0.0129x_1+3.2988x_2-0.0615x_3、y=164.8666+0.076x_1+4.6895x_2-0.116x_3(x_1、x_2、x_3分别为源区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气温、蒸发量),唐乃亥、直门达月径流量模型分别为y=44.969+2.4826x_1-0.059x_2-0.2293x_3、y=13.634+1.0854x_1+0.0965x_2-0.1203x_3(x_1、x_2、x_3分别为兴海/玉树县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1983年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具有增大趋势,吉迈和唐乃亥人为影响程度都低于50%,黄河沿多数年份人为影响程度为50%~80%,表明黄河源区影响径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东部是自然因素,西部是人为因素,即径流量的人为影响存在西强东弱的区域差异,越靠近源头地区经流量的人为影响越强烈。(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叁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脆弱度从外围向中部增强,贫困程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西南向东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中部向周围增强,人类活动强度长江、澜沧江源区由东南向西北减弱,黄河源区由东北向西南减弱。玛多、称多、曲麻莱3县属极度脆弱型(脆弱度0.8~1.0),治多、甘德、玛沁3县属强度脆弱型(0.6~0.8),泽库、达日、杂多3县为中度脆弱型(0.4~0.6),同德、久治、河南、兴海、班玛5县为轻度脆弱型(0.1~0.4),玉树、囊谦2县为微度脆弱型(-0.2~0.1)。杂多1县属极度贫困型(贫困程度0.5~0.6),达日、治多、称多、泽库4县属强度贫困型(0.4~0.5),甘德、曲麻莱2县属中度贫困型(0.3~0.4),囊谦、同德、河南、兴海、班玛5县属轻度贫困型(0.2~0.3),久治、玉树、玛多、玛沁4县属微度贫困型(-0.6~0.2)。同德、玛沁、泽库、兴海4县属人类活动极强型(活动强度1.4~0.8),河南、班玛、玉树3县属人类活动很强型(0.8~0.5),甘德、久治、囊谦3县属人类活动较强型(0.5~0.4),称多、玛多、达日3县属人类活动较弱型(0.4~0.2),曲麻莱、杂多、治多3县属人类活动微弱型(0.2~-0.1)。(4)初步探讨了生态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关系等有关理论问题,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从多角度对互动类型作了划分,对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路径、阶段、动力、条件、途径等互动结构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中两者的互动途径主要包括产业互动、制度互动和投入互动。(5)根据叁江源地区各县生态脆弱度与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程度判别函数C_(xy)=(x+y)/(x~2+y~2)~(1/2)(x、y分别为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人类活动强度),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呈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生态脆弱性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脆弱不协调型,囊谦1县属贫困不协调型,其他13县属极不协调型;人类活动强度与贫困性的互动关系类型,玛沁、玛多2县属人为干扰贫困型,治多1县属自然贫困型,其他13县属人为加剧贫困型;生态脆弱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关系类型,囊谦1县属人为干扰脆弱型,治多1县属自然脆弱型,其余14县属人为加剧脆弱型。(6)叁江源地区需要建立起产业置换与生态置换机制、社会化投融资与多元经营机制、生态补偿与利益驱动机制、信息技术传递和公众参与机制、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区域互动与创新机制等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机制。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制度政策创新+区域互动+生态工程+社会协调+产业置换”叁江源模式为:以政府体制调整和制度政策与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及科学的规划设计为互动节点,以生态产业为互动纽带,通过社会化投融资和系列政策支持,加强与西宁、拉萨、格尔木的区域合作互动,形成以该区为中心、以3市为顶点的叁角形互动网络,实施生态移民、生态补偿、生态购买等系列生态工程,实现生态资本产权化和生态建设产业化发展,加强后续产业开发、职业技能培训、小城镇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信息技术传递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置换和产业生态化改造,发展区域特色生态产业,由区域互动与投入互动到制度互动再到产业互动,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7)依托长江、黄河、澜沧江沿线、唐蕃古道旅游专线(214国道)和世界屋脊汽车探险旅游线(109国道),加强沿线小城镇建设,培育空间或产业增长极,形成“叁江两线”交叉型经济发展格局。开发地区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中藏药材业、畜产品加工业、特色种植业、草业、绿色食品业、水产养殖业为代表的特色生物产业,以民族手工业、民族商贸业、民族文化业为代表的民族产业,以矿产、沼气、水电、太阳能、风能开发为代表的生态能源业,建立起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创新点:(1)叁江源地区原本是人类影响较弱的区域,但近年来人为影响加剧,本文通过模拟黄河源区天然径流量,评价其人为影响程度,认为东部人为影响程度低于50%,西部人为影响程度一般在50%~80%。(2)通过对互动结构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互动发展观、互动链、互动圈、互动网、平衡互动等新概念。(3)通过对叁江源地区的区域环境与发展水平的系统分析,评价了生态脆弱度、贫困程度与人类活动强度的互动度,并判别叁者间的互动关系类型,认为该区生态与经济及人类活动间存在较强的负向互动关系,急需建立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机制和互动模式。(4)通过区域结构分析,根据环状分布特点以及周边叁大城市的叁角形辐射环境,提出了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叁江源模式与“叁江两线”交叉型特色生态经济的发展格局。

周鹏[6]2013年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活动迅速扩展,地区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全球问题,全球生态经济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占有较少,资源环境发展失衡,土地可使用率较低等因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农牧民存在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一些地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要打破这一怪圈,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建设工程,把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建设要求。“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移民作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被广泛实施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移民的可持续安置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举措。生态移民问题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目的于全面总结我国生态移民历史经验,探讨西部地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农牧区、农牧民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口迁移定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理论、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为基础,以实地调研、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为研究方法,在比较全面梳理国内外学界生态移民研究已有成果及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国家《生态移民建设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生态移民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区位条件和现实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移民模式的探索来选择适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我国生态移民理论,为后续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现生态移民可持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移民过程及后续发展的耦合机制和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段炼[7]2009年在《叁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浪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理论框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内外新一轮“区域规划”或“城市地区(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等行动,从实践方面也宣示了原有的国家/行政区区域层级体系已为当今以空间功能结点为枢纽、以流的通道为关联、以流量的大小为主辅的城乡经济社会网络体系逐渐取代这一趋势的出现。因此,作为区域空间功能结点的各级各类城镇建设,其向外辐射影响的规模大小、职能强弱及其空间联结完善度已超越传统的向内统一认知的空间完形、景观多样和人们心理行为感知度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世界性的城镇化进程对于区域自然资源、人类居住环境和城乡空间单元等物质形态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产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居住拥挤、城乡冲突加剧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两大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人居环境科学的诞生,并相应产生了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五大层级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系。其中,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及其所涉及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PRED)之间的关系协调,即以城镇化的区域推进所涉及到的人口、产业和空间叁大问题为导向进行综合融贯的研究,以实现区域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关于叁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选题研究即是由此产生。叁峡区域是叁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一个特定区域,其优良人居环境建设的质量事关叁峡工程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经过十余年的举国投入和区域人民的艰苦奋斗,叁峡区域已完成了相关的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建任务;但欠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严酷的资源环境条件构成区域人居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速提挡”的瓶颈,而且随着国家投入的结束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确立使叁峡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压力骤增,也使其区域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新的战略选择。因此,论文结合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指向,总结和梳理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区域资源环境等学科的最新动向,以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为核心,构建了叁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人口、产业、空间“叁位一体”分析框架;同时,论文采用史论文案法对叁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纵向梳理,并结合横向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调查,完成了“资源环境容量制约下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缓解人地矛盾”、“结构优化基础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破解产业空虚化”、“基于地域格局特点的快速城镇化进程重组城乡空间结构”叁方面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策略提出。第一,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支撑,而城镇化推进的本质特征即是城乡人口的迁移与再分布,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据人口容量确立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论文结合叁峡地域开发背景中的人口增长及空间分布进程,在阐明叁峡区域人地矛盾历史源流的基础上,运用相对值评价模型完成了叁峡区域区县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评价;同时,论文分析了叁峡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与特征,并通过各区县城镇化发展与其人口容量之间的协调度指数计算,提出了人口集聚区、稳定区和疏散区中各区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第二,经济增长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城镇化进程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市场的竞争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其竞争力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论文以叁峡区域资源禀赋和历史时期产业发展的分析入手,在对现状产业空虚化与结构同质化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对策,并结合区县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实践提出了构建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议和空间布局结构。第叁,城镇化的推进与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空间结构的演进紧密相关,因此空间资源既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载体,其结构构型也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状态的指示器。论文结合叁峡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与历史进程,在对其区县城镇化空间分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峡西、峡中和峡东叁地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重组策略;并在整合叁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的“V”型—“W”型—“U”型模式演进序列基础上编制了叁峡区域空间的发展战略构想。叁峡区域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对叁峡区域转型期人居环境建设的尝试性探索,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于中国大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论文最后以区域人口再分布方案及相关区县产业集群建设和空间结构重组案例,冀望对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容框架体系作进一步的完善。

张俊飚[8]2002年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充分地融结和考虑贫困地区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主要内容。为此,本文在研究时,紧紧抓住了贫困、贫困地区、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将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实现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并将之贯穿于论文的始终。致力于全面和深层次地解析中西部贫困地区与可持续发展各个要素(即PREE)之间的关系,归纳和总结典型贫困地区在现实发展中所存在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寻找和研制可将之推广的基本路径,以实现点与面的结合。同时,将对相关要素的分析纳入到制度的范畴,探索制度创新的方法和通过制度创新来引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层次的不断提升,为理性判断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提供铺垫。为此,本文运用了调查研究方法、计量分析方法、数理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等,对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的主体结构主要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导言,主要对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在本选题领域所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评述。第二章是对我国贫困问题的演变轨迹进行分析。首先对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进而对我国贫困地区的空间变异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变异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又展开了对政府的扶贫政策和贫困人口的数量变化过程的分析,以全面了解我国贫困问题在过去和目前的基本状况。第叁、四、五、六章则分别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集中探讨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一系列核心要素,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各个要素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和如何围绕可持续发展来做好各个要素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第七、八章主要就现实发展中存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或者符合可持续发展思路的一些典型地区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进行了总结性的描述和归纳,同时对这些经验与做法如何顺利地推广到面上进行了探讨。第九章则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将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到制度的层面,探讨制度因素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影响,并就如何实现制度创新以推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看,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其一是提出脱贫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其二是提出了新的贫困的概念,拓展了贫困的内涵与外延;其叁是提出了可持续脱贫的新概念,认为可持续脱贫是指原有贫困人口稳定离开既定贫困标准线以后所处

陈岚[9]2010年在《基于生态准则的成都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城市发展正面临着生态危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成都,其形态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的生态调节功能趋于脆弱。在此背景下,以成都为实证的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无疑对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现代平原城市的形态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形态的动态性出发,综合运用生态学、形态学、环境学、人文社会学、经济学、景观学、系统论等多学科理论以及相关的比较分析法、计量法、归纳法、假设演绎法、叁维空间虚拟等方法,试图初步建立起有关城市形态分析的理论框架与科学评价体系。本文对城市形态的概念与特征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并立足自然与社会环境,系统地分析成都城市形态演变的生态进程及其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继而,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计算成都城市形态的紧凑度,分析空间发展制约,动态掌握空间形态扩展趋势,并比较研究几种典型形态发展模式的优劣,以探讨成都城市形态模式的合理性选择。另外,尝试初步确立城市形态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计算分析,对成都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综合评价,并确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总结当前国内外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与实践经验,同时,通过对比研究,对未来成都城市的用地与人口规模进行假设和演绎,以期建立科学的城市形态发展模型,并且利用软件建模进行空间的虚拟。由此,探索城市形态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成都应发展绿色集约、多核轴向、区域化发展的可持续城市模式,创建具有川西自然景观特色的生态田园绿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生态准则的成都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

蔡竞[10]2002年在《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尽管西部各地致力于区域经济增长,但受制于交通闭塞、通信落后,加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因而整体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总数少,发展不平衡,未能形成具有聚集效应、释放能量大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可以说,城市化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尤其是西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围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去选择适宜的城市化路径和方针;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如何合理发展大中小型城市(镇);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如何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如何建立科学的制度支持系统和指标体系……,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出发,以四川城市化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并力求将发展的路径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冀望能有助于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以实现推动一、二、叁产业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融共长的目标。本论文共分为9章。论文最开始为总论部分。点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各种代表性理论:西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观点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第一章: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与西方的发展历程,对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认为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可持续发展模式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青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具指导意义,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历程中所走过的弯路,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原则,并且指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经济系<WP=4>统的高度统一。第二章: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界定了城市、城镇的不同涵义,简略回顾了城市的产生过程、发展阶段及其动力机制,概括了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几种经济规律,重点回顾与展望了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第叁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及东部、西部与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论文从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等几方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对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部、西部及西南地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比较,重在说明四川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与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迫切性和长期性。第四章: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加快城市化的有利因素颇多,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总体趋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度加大、四川经济发展加快且人口增长趋缓等等。但是,四川城市化发展也面临许多不利挑战:体制性障碍未能消除,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不利的区位制约,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很不合理等。第五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实施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加快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重点设计了四川城镇的发展规划:城镇空间规划和城镇人口规划,包括建制规划、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建立了城镇建设的各项指标:用地、园林绿化、能源、道路交通、给排水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指标体系。第六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与路径选择。首先,提出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追求水资源和土地等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人口素质上加大力度。其次,根据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了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最后,结合我国尤其是四川实际,提出要改善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主张。第七章: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四川叁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西部科技城--绵阳、资源开发型城市--攀枝花为例,阐述了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发展途径。第八章: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该章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归宿所在。论文对加快四川城市化发展,重点从以下几<WP=5>方面进行了展开:要通过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视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以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增强城镇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要建立规模合理、等级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要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本研究似有如下主要创新之处:1. 论文选题具现实性、前瞻性与综合性。在我国,对于城市化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开展过不少的论证,出台过一些政策性文

参考文献:

[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胡锡琴. 成都理工大学. 2001

[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D]. 彭一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

[3]. 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杨筠. 四川大学. 2005

[4]. 流域经济论[D]. 胡碧玉. 四川大学. 2004

[5]. 叁江源地区生态脆弱变化及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 徐小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07

[6].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

[7]. 叁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 段炼. 重庆大学. 2009

[8]. 中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 2002

[9]. 基于生态准则的成都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岚. 天津大学. 2010

[10]. 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D]. 蔡竞. 西南财经大学. 200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四川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