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医院西院区 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主要包含:有287例(44.84%)头孢菌素类药物、有79例(12.34%)大环内酯类药物、169例(26.41%)青霉素类药物及105例(16.41%)其他类抗菌药物等。其中,有16例(5.57%)头孢菌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有37例(46.84%)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有18例(10.65%)青霉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结论:就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来说,若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则非常容易导致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中应及时的进行改进,从而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不良反应
现阶段,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已经逐渐的变成困扰各大医院机构的关键问题,我国作为抗菌药物第一使用国,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耐药性及滥用抗菌药物等已经面临着巨大的问题[1]。由于受到多因素影响,导致临床应用还具有着诸多不合理现象,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贻误病情,从而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本研究中为了探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对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有340例男性,300例女性,患者年龄为6-74岁,平均年龄为(46.2±2.1)岁。抗菌药物种类主要包含头孢菌素类(287例)、大环内酯类(79例)、青霉素类(169例)及其他类抗菌药物(105例)等。全部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 评价标准
依照“处方管理办法”与“新编药物学”第17版中的有关标准,对处方中包含的药物使用种类、开具时间、药物使用方法以及患者诊断结果等情况进行评价。若发生以下任一情况则认为是不合理用药:(1)所选药物治疗功能不符合患者诊断结果,且药物联合应用缺乏合理性。(2)需要进行皮试的抗菌药物并未注明。(3)开具药物用量已经超出3d的急诊需求量。(4)开具药物种类已经超过5种。(5)处方中药物用量、规格、品名及用法等书写不够标准与清晰[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实施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同时点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64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主要包含:有287例(44.84%)头孢菌素类药物、有79例(12.34%)大环内酯类药物、169例(26.41%)青霉素类药物及105例(16.41%)其他类抗菌药物等。其中,有16例(5.57%)头孢菌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有37例(46.84%)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有18例(10.65%)青霉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
3. 讨论
抗菌药物是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常用的药物,由于受到多因素影响,导致临床应用还具有着诸多不合理现象,从而导致患者负担增加,卫生资源浪费,且促使药源性疾病、特异性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增加,严重的话还会贻误病情,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4]。因此,临床中尽早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游戏的改善患者临床治疗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5]。相关研究证实,就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来说,若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则非常容易导致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中应及时的进行改进,从而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64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主要包含:有287例(44.84%)头孢菌素类药物、有79例(12.34%)大环内酯类药物、169例(26.41%)青霉素类药物及105例(16.41%)其他类抗菌药物等。其中,有16例(5.57%)头孢菌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有37例(46.84%)大环内酯类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有18例(10.65%)青霉素类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
结语:
总而言之,就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来说,若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则非常容易导致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中应及时的进行改进,从而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勇斌,关小彬,黄亮,成杰辉,周件贵.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干预对我院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2,51(05):11-14.
[2]赵刚,严江,褚金华,钱学兰.医院2014年12月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4, 12 (01): 72 - 74.
[3]Li Xiangtao, Wang Laicheng, Wang Yuyang, Lv Dongmei. The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2015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utpatient intravenous infusion center of antibacterial drugs in Jiangsu Province Pharmaceutical Conference and the t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iangsu province pharmacist week [C].2015, 36 (11): 68 - 69.
[4]王志辉,刘会平.加强各级医疗单位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4, 12 (01): 72 - 74.
[5]Zhang Jianhua, Hu Yuchun, Sun Xiangdong, Wang Yinghao, Yang Chunlin, Wang Jianhe, song Qian Liu, Jiao, Xiaolan, Xu Qia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in rural area of Ningbo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J]. China pharmacy, 2014, 9 (05): 616 - 619.
[6]徐秀华,屈马静,唐志立,张莉,李海平.我院2011年157例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2011,51(05):11-14.
论文作者:颜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药物论文; 患者论文; 不合理论文; 头孢菌素论文; 类药物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情况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