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戏曲舞蹈最初只是戏曲表演中艺术性的夸张动作,结合了唱念做打与戏曲音乐之后,戏曲舞蹈可以有效表现出戏剧冲突与高潮。再加上戏曲舞蹈在长期以来的戏曲表演艺术中已经全部渗透了,所有的演员在舞蹈上的动作全部舞蹈化,优美的动作加上艺术化表达的舞蹈音乐,这些都强化了戏曲表演艺术的渲染力。
关键词:戏曲表演;戏曲舞蹈;艺术价值
戏曲表演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戏曲舞蹈这种舞蹈形式,并成为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戏曲蕴含的巨大魅力,构成了戏曲表演的体系和特征。戏曲舞蹈结合了歌唱和舞蹈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具有体验派和表现派的特点,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戏剧体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
一、戏曲表演中舞蹈的重要作用
1、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生活化作用
戏曲演员在戏曲表演中的一切形态与动作都全盘舞蹈化。这也就意味着,从上台起,戏曲舞蹈的出场,亮相,走台,下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部都是戏曲舞蹈的内容。同时,戏曲艺术是对生活的艺术性展示,这也就决定了戏曲舞台上会有大量的生活场景。所有的日常行为动作,活动言谈,都通过戏曲表演艺术成为了舞蹈动作。可以说,戏曲舞台上,有言谈必有歌唱,有动作必有舞蹈。比如说,戏曲是一个固定的舞台,但通过不同的行为动作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境。如闺房独坐时穿针引线,开门后上楼织布,在外征杀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戏曲舞蹈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由此可知,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有着强烈的生活表现力。
当然,要达成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表现力,就取决于戏曲舞蹈对生活化动作的总结与演绎。唱念做打,不论是做还是打,戏曲舞蹈都是以艺术化的眼光进行处理的。所以戏曲舞蹈中的动作相较于生活里的实际,永远都要更为夸张,更为饱满,更为强烈与集中。这也体现了戏曲舞蹈取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性。为了创建出比生活实际动作更为有张力的戏曲舞蹈表演动作,一切的外部动作也就升华为了舞蹈艺术,成为了戏曲视觉艺术的一部分。当然,戏曲不仅仅只有戏曲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性表现。其艺术范围还涵盖了哑剧式的独舞。如结合了独舞与唱念的戏曲舞蹈,其艺术表现力集中为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无法说出口的台词与心理活动用背工与独舞表现了出来。这样的戏曲舞蹈更为纯粹,也有力地支持了戏曲表演艺术的渲染力。
从生活化的动作过渡为舞蹈身段与动作,这个过程主要取决于戏曲表演艺术的要求。如戏曲艺术中要表现一个开门的动作。不同于生活中的各种零碎小动作,戏曲舞蹈中的动作只选用了“拔闩”与“开门”。由此可知,在配合戏曲表演艺术的同时,这两个动作重点精练而具代表性。在具有标识意义的同时,通过放大动作力度,切合戏曲音乐后强化动作节奏从而形成一种虚拟的舞蹈动作。这种由生活提炼形成的舞蹈动作,逐渐形成了具有特定戏曲魅力的舞蹈身段。比如说《秋江》中的划船舞蹈动作,就是一种对生活动作的放大与固定。先是以无实物的表演展示出江上行船的环境与动作。戏曲演员以摆身扭腰撑杆的动作表现出了江上行船的环境,天气,以及行船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行船中人物的各种情感也逐渐带入。其中陈妙常一心想追的焦急心态,与划船老翁乐观幽默的性格跃然而出。戏曲动作的表现能力完全超出了戏曲舞台的布景能力,船下水的流动,江上风的吹动,船行进的速度都表现了出来。在戏曲舞台上,虽然只有老船翁手中一把道具桨,却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整个划船情境的状态。随着行船过程中,戏曲演员的表情与动作变化,观众还能看到接下来有人搭跳上船,船行无阻,顺流而下,以及浪逐渐起来,船行过险滩又遇漩的种种情景。而这些情境的表现,都是在于戏曲演员的舞蹈动作,如摆浪时的前扑后仰,遇险滩时的颠簸摇摆等等。可以说,这些戏曲内容如果没有戏曲舞蹈的动作与配合,根本无法呈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抒情化作用
把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精神气质和音容笑貌等转化为鲜明的外部形象,是戏曲表演在形象创造上的根本要求。戏曲表演的重点是抒情,抒情类舞蹈主要通过形体、动作、运动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戏曲舞蹈吸收了人物动作的精华,在进行叙事的同时,将人物的思想感情以舞蹈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使人物内心感情的表现更加生动。
戏曲表演中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主要通过神情、动作体现。戏曲表演还十分注重对人物内心感受的表现,举手投足都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舞蹈是戏曲表演中展现人物情感的重要方式,这对舞蹈演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戏曲舞蹈自身具有一套较为丰富的舞蹈词汇。例如,当舞蹈演员做出甩头发的动作时,观众会觉得这个人物此刻处于兴奋的状态,其人物魅力从中得到体现。舞蹈表演中长发甩动的动作,往往会使人产生迷恋和倾慕之情,因此人物会出现兴奋、激动、慌乱的状态,这是对人物心理的一种烘托。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句话在戏曲舞蹈表演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舞蹈演员可以通过眼神、道具、头发、手部动作等表现人物的神情意态,在情感的推动下,更加形象地表现人物内心。
3、创造艺术价值
有学者认为,戏曲表演艺术是一种理智的批判,能够使人产生共鸣,其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中国的戏曲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文字的说服力有限,文字并不能将戏曲表演的内容充分体现。利用舞蹈的方式对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同时能够赋予戏曲艺术舞蹈的美感。舞蹈中的动作、造型比文字和歌唱更具有现场感染力,能够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与戏曲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深刻理解戏曲舞蹈的内涵,加强对戏曲舞蹈的深层次认知,使戏曲舞蹈更具艺术性。在戏曲表演中利用舞蹈传情,能够实现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有效凝练,通过吸取杂技、武术等多种戏曲元素,能够有效提升戏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二、戏曲表演中舞蹈的运用原则
1、具有技巧性特征
戏曲舞蹈主要以打和做等动作为主,舞蹈演员必须熟练掌握戏曲表演技巧,从而更好地体现舞蹈的节奏性和技术性特征。舞蹈演员要每天坚持练习动作技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出来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在戏曲《活捉》的表演中,演员必须做到肩不动、膀不摇,同时保持优美的舞姿,要具备较强的节奏感,动作快而不乱,步伐轻盈稳健,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在欣赏时感受戏曲表演的艺术美,产生陶醉、忘我的感觉。因此,戏曲舞蹈具有技巧性特征,舞蹈演员要坚持练习基本功,以此增强戏曲表演的艺术效果。
2、利用歌舞演绎故事
在戏曲表演中,要积极利用各种舞蹈元素演绎故事情节。戏曲表演以唱、念、做、打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过戏曲舞蹈可以实现对故事情节的综合性表演,它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戏曲舞蹈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和表演、演唱结合起来,才能使艺术美得到最佳展现。从一定程度上说,戏曲舞蹈增加了戏曲表演的生活性,同时强化了艺术美。
戏曲舞蹈在不同的戏曲表演中是不同的,不同的戏曲舞蹈动作也有不同的意义,但是都在于塑造戏曲的艺术性。戏曲的内容大多是对生活的写照,戏曲舞蹈将这种写照用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具有审美和观赏性,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得到观众的喜爱和支持,也塑造了一个个优秀的戏曲人物形象。戏曲舞蹈因为戏曲表演而存在,戏曲表演又通过戏曲舞蹈而发展,才使戏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中的瑰宝。
参考文献
[1]冯此繁.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作用[J].明日风尚,2019(4).
[2]岳小俊.浅析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8(5).
[3]闫盈盈.论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J].牡丹,2018(9X).
论文作者:张和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戏曲论文; 舞蹈论文; 动作论文; 人物论文; 艺术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舞蹈演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