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ERP业务流程与控制体系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业务流程论文,外贸企业论文,体系论文,ER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ERP系统是大型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几乎涵盖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ERP系统的实施必然对企业原有的管理机制、控制流程等产生全面的影响,基于外贸企业经营的需要,全面或在一定范围内采用ERP系统加强企业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因此将企业财务管理思想与ERP系统的流程紧密结合、提升企业内控水平成为ERP系统实施的主要目标。本文着重于从ERP系统的流程设计出发,结合本企业实施经验探讨在ERP环境下外贸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基础流程规划
ERP系统实施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过程,在当前各外贸业务的ERP系统实施中,基本处于整合当前企业资源的第一阶段,业务与管理流程的整合是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对外贸企业而言,ERP系统实施的流程主要涵盖了外贸业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企业办公、决策支持等,其中在ERP实施第一阶段处于核心地位是外贸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流程的整合,其整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一体化运作的效率,也是未来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基础。
(一)外贸业务流程规划
外贸企业的业务流程,因经营产品、客户、地区的不同,会有一些差异,但依然有较多的共性。一般而言,外贸业务包含报价、成交、签订外销合同、组织货源、签订生产(或采购)合同、生产或采购、成品出入库、储运报关、资金收付、核销、退税等过程。上述流程的组织及管理,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侧重点。外贸企业不同于生产企业,其业务细节受客户、地区影响较大,系统中过于体现细节将难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变化。因此,在外贸企业的业务流程规划中,依据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需要,在业务流程中选取了合同签订、生产与采购、储运报关、资金收付作为业务流程的重要节点,进行较为细致的规划与设计,以下笔者以所在企业业务流程为例,简要进行介绍。
1.报价成交
外贸业务的起点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一般以报价成交开始,也有跳过该过程直接以签署合同开始的。基于此,外贸企业业务流程规划中仅仅将报价、成交过程作为一个业务人员用于辅助测算的工具,并不作硬性的条款与审核控制,系统为业务人员报价提供汇率、退税率、历史成交与采购信息、费用水平预测等资料辅助决策。如某报价经客户同意而成交,则该部分数据可为后续流程所使用,否则仅仅作为历史数据存档备查。
2.外销合同
外销合同决定了外贸业务的销售价格与数量,ERP系统中的外销合同,包含了实际业务中和外商签署的实际出口合同信息与相关的成本测算信息,系统中资金和物流控制,均以此为基础。因此业务人员必须录入真实合同中的关键数据,如客户、贸易国别、价格条件、付款方式、付款计划、合同金额、采购明细预算等。为提高效率,业务重点数据必须录入,后续控制所需数据可稍后补录。
依据合同数据,系统自动计算出该合同项下盈亏指标,按审批权限递交审批,合同必须经过审批后方能生效并提交签署,对部分符合预设条件的合同,系统设定自动审批通过。合同条款变更时,必须修改合同信息重新提交审批。
此处合同管理实际是对应财务管理中的“事前预算”部分,依据该部分内容系统按合同与具体款号商品生成盈亏预测表,涵盖按商品计算的利润指标,后续经济事项均以此为基础进行审核与控制。
3.组织生产与采购
外贸企业生产组织与物料采购所需一切单据,均须以外销合同为基础生成。业务部门提出物料采购的建议供货方与价格,采购部门负责具体采购,并登记料件入库、耗用、商检、测试、交期等信息形成物料采购流程信息,反馈业务人员以供安排生产或出运。同时依据建议采购量、采购与实际采购的价差、交期延误率等指标形成采购部门的考核数据。
采购过程中的价格与数量及其耗用信息全程均由系统按外销合同信息进行比对,如超出合同预算的合理范围即发出预警信息,并要求必须提交审批,该部分的控制对应财务管理中的“事中控制”。
4.成品出入库
基于外贸企业业务特点,成品出运实际为由供货商直送码头,事实上并不存在真正的出入库过程,因此该部分在系统中以登记相关信息,打印出运所需单据为主,并不作审核控制。
5.储运报关
该部分主要为单储部门依据业务信息制单及复核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储运报关流程中单据处于核心地位,其准确性决定了业务后续事项的顺利与否。故而在此节点,系统强化了数据核查与流程管理,保证业务数据与单证数据、实际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并对报关、收汇等单据建立分类跟踪预警体系,形成储运进程、单据流程的一览信息,提高单储部门的管理效能。
6.资金收付
外销业务资金收付主要包含收汇结算和国内结算,与财务部门的关联度较大,故该流程与财务流程紧密相关,主要置于财务流程中规划,与财务流程相对独立的主要是结算核价过程。
所谓结算核价,即是成品出运后,供货商依据采购或加工合同向外贸企业收取货款前双方就成品加工或采购的价格作最终确认的过程。存在该过程的原因主要为采购及加工过程中,因工艺、设计缺陷、单耗变化、客户要求改变等原因导致实际成本与合同发生差异而需要重新确定成品采购单价。外贸业务的核价,是对此前业务成本信息的汇总,在业务流程中实际处于“事后决算”的地位。相对外销合同而言,核价单所需信息要求更为准确详尽,系统按合同、款号、商品种类等汇总在此之前发生的所有成本与外销价格信息,由业务人员与相应数据比对后修改确认。分类采购单价、费用水平、单耗、单品利润、相关在产品成本预算等主要控制指标均在合同范围内自动生成,并作为供货商开票结算的依据;否则,则需按权限提交审批或重新核价。
7.核销、退税
核销与退税属于业务流程的后续流程,不影响外销业务进行,但对业务利润的实现有实质性的影响。核销主要涉及报关、收汇、出运等单据的汇总比对,退税主要涉及报关、结算数据的比对匹配。该流程主要以纸质单据的手工匹配为主,信息系统对其效率的提高帮助并不大,故而该部分流程任务主要以单据匹配结果数据导入及差异分析为主,确保后续业务核算中退税金额与实际入账金额一致。
(二)外贸财务流程规划
财务系统的设计首要原则是遵循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相对而言财务系统的流程较为标准化,以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报表体系为主,结合业务流程获取相关信息,为财务管理目标服务。事实上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具有较大不同:业务流程有一条明确的主线,所有的子流程均围绕这一主线展开,以线性管理为主;而财务流程则具有模块化的特点,针对一个管理目标,形成了多个管理流程,不同流程间并不必然具有联系。因此,本文不再就凭证、账务体系介绍财务流程,而就外贸企业为实现特定管理目标而设的若干主要财务流程作概要介绍。
1.资金流程
本流程的主要目标在于资金流量管理,结合了预算管理的部分理念,按资金流动的不同性质,分为流入、流出、结存、计划等4个主要的子流程进行操作,其中计划流程贯穿始终,起到数据采集与分析的作用。
对外贸企业而言,资金流入的主要渠道为外汇收入,外汇权益的产生源于商品报关出运,因此该流程的起点为业务流程中的储运报关。由单储人员管理信用证、制单、交单、收汇登记,业务人员分拆认定,财务人员审核无误后制证。主要控制点分为收汇计划、收汇认定、逾期管理、数据修正等过程。流程中依据业务储运状态、收汇方式、各节点时间属性等自动生成不同的管控数据,并随业务进程的变化动态更新,实现从总体至明细,按客户、合同、运编号、国别地区等不同维度收汇执行情况的管控,分析差异,提供业务操作及决策依据。除收汇外,其他资金流入按其重要性也分别建立管控流程,如信贷资源、国内收款等,在资金流入流程中,贯穿始终的是计划与执行情况的配套管理。
资金流出主要为采购款和费用支付等,该项流程的起点为申请人提出付款申请。为防范风险,本流程控制点适当前移至付款依据,即由申请人在付款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付款申请,在各审批点根据不同的付款依据提供相关审核信息,辅助审核人决策。本流程的重点在于付款依据上,针对发票、合同、协议等付款依据分类,分析相应的数据需求,将其置入付款申请中,在不增加申请人工作量的前提下,实现付款的链式管理。系统按照历史数据及业务员付款信息、单证系统交单信息、储运信息及其他相关的资金类信息预测未来某一时点企业资金状况,设定预警指标,就未来资金状况超限提出警示,为企业相关人员制定资金使用或筹资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资金结存主要为存款分布及使用状况等,受限于银行数据实时获取权限尚未开放,当前仅能通过导入银行数据,按日就银行存贷款信息形成一览表、总资金变动图、分银行、币种资金变动情况,并通过汇总历史数据,生成存款状况、汇率等数据的历史变动图表。
2.往来流程
(1)国内往来
国内往来管理流程的核心是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与监控,预防坏账风险,由此目标出发,将往来管理流程分解为基础查询、账龄分析、原因分析、信用额度管理4个子流程。
基础查询侧重于数据获取,按考核单元、部门、客户等主要核算项组合统计分析国内往来情况,该查询又分为业务数据查询及财务数据查询,查询结果分析可逐层穿透,直至原始单据,在任一穿透过程均提供财务与业务数据的比对,分析差异并查明原因,保证后续分析中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账龄管理主要侧重于当前往来款形成的时间分析,针对核销后的往来数据,按预设的核算项统计超标往来项目,并向特定人员提供预警信息。
原因分析重点关注往来的历史形成,提供相应的明细信息,并可直接人工查询。
信用额度管理,即依据历史交易情况,针对某客户或业务人员设立一定的信用额度,往来欠款记录必须限定在额度范围内。该流程主要包含信用额度的计算及额度使用状况动态管理。
(2)国外往来
国外往来主要为收付汇管理,该流程贯穿于整个业务与财务操作进程中,其中财务部分主要为制证与往来分析,包含基础查询、账龄分析、分拆认定管理、汇差处理等。其中基础查询与账龄分析类似于国内往来管理,不再赘述。
分拆认定管理主要为复核外汇收支与对应合同、储运编号的分拆认定情况,其准确性决定了收入及成本核算的准确程度,同时可以按合同、储运编号、客户等考核项反映应收应付状况。
汇差处理主要为外汇实际收付日与记账日、损益认定日之间由于时间差异导致的汇率差,按往来账与成本收入入账时的数额追溯调整。通过自动化处理极大地降低了追溯原始会计记录的工作量,提高了汇差认定的准确性。
3.库存流程
因外贸企业主要出口业务基本都属于零库存业务,其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动态管理库存的进销及结存状况,及时发现库存流转中的异常情况。
国产原材料主要用于生产工厂间调拨或直接销售,其管理流程始于业务部门的采购预算,生产类材料的管理包含于采购预算、订单采购、入库、耗用、核价等业务流程及开具发票、账务处理等财务流程中,其管理全程采用预算管理模式,即以预算单全程控制订购、耗用及结算情况,按合同号、订单号、商品等核算项跟踪购入原材料的预算、使用、结算、结余、单位用量情况,在各个业务环节设定预警指标,对超量订购、超预算耗用、超期未用材料进行预警及监控。
进口原材料管理主要用于进料加工,其管理流程始于外销进料合同,其流程类似于国产原材料,所不同的是基于进口材料手册核销的需要,系统中按合同号、手册号建立进口原材料台账,跟踪进口材料的预算、进口、付汇、使用、结算、结余情况,并设置进口材料分摊子流程,将合同项下进口材料分摊至对应运编号项下,并按实际付汇汇率折算出进料成本直接或追溯计入相关出口运编号项下,同时设定预警指标,对超期未分摊、未核销的进料进行监控。
成品管理主要用于出口销售及国内内销,基于外贸企业成品零库存的特点,该流程相对简单,按合同号、运编号、考核单元等维度统计成品的购入、结算、结余情况,设定预警指标,对超期成品进行预警提示。
4.损益流程
损益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是财务分析的重要构成部分,经过需求分析,外贸企业损益管理的主要维度为损益区间、利润中心、考核项。
损益区间是指参与分析的损益数据所处的时间段,时间段可以是时间段、月份列表、年度列表等。利润中心指损益的核算项,可以是公司、业务部门、业务组、业务员、客户、合同号、运编号等。考核项指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费用等,损益管理的基本途径是针对上述维度分类组合,形成所需数据源,通过表单化形式显示,就数据结果分类统计,并可查询数据明细直至凭证,形成类似下列主要损益管理流程:
(1)就设定时间按考核单元、客户、运编号、合同号、业务类别分析:利润、销售收入、成本、出口、换汇成本、单位利润、进口、投资收益、内销、费用的构成状况、收汇情况、国内往来情况。
(2)就本年所有月度按考核单元、客户、运编号、合同号、业务类别分析:利润、销售收入、成本、出口、换汇成本、进口、投资收益、内销、费用、收汇情况、国内往来情况的构成状况。
(3)按杜邦方式建立先整体后逐级明细的业务信息管理平台,包含产品、客户、国别、资金、销售、利润、代理利润、留存利润、在手业务、工厂结算等内容;结合业务信息,按考核单元分析本月报关、本年报关、本月财务出口、本年财务出口、工厂未结算报关金额、未收汇金额,并可实现逐级查询。
(4)建立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包含资金、利润、销售、趋势预测及经营性指标、财务指标的同比、环比分析。
(5)按业务完整性原则决定业务利润考核,按不同业务类型设定单票业务完成标志,依据考核区间将已完成业务生成业务考核数据,同时将未完成业务结转下一考核区间。
上述管理流程可基于基础数据源任意组合,以满足不同的管理目标。
财务流程的设计,实质上分为基础数据流程与财务管理流程,基础数据流程的任务是与其他业务流程相对接,获取其他业务流程数据并进行财务加工,形成符合财务规范的数据结构,生成符合标准化的财务报表;财务管理流程则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特定的管理目标而设置,其核心是对全系统的数据进行组合分析,按管理目标进行再加工。
二、控制体系
ERP系统的控制体系设置,实质上是基于管理目标,对相关流程中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并进行预警。控制体系随企业管理目标的变化而不断修正,本文仅就当前外贸企业已建立的若干管理控制体系做简要介绍。
(一)管控模型
笔者梳理出适应于外贸企业当前管理的5大管控模型:
1.实现财务控制点前移
(1)通过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保证了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使用价值。
(2)ERP系统依据财务制度、财务管理经验,在业务流程中设定财务控制预警点。
(3)通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业务数据,按照提前设计的财务管控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预警,实现在线的财务监管和财务干涉,实现财务控制点前移。
2.成本预算、票据管理、资金控制模型
(1)合同签署时制作《预算单》,实现单品成本预测和盈亏预测。
(2)结算时,在预算单的基础上制作核价单,实现预算与实际两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3)对单耗和加工成本进行控制,对待生产、待采购部分,进行可能单耗和成本的预测。
(4)确定和供货商的结算方式,从而确定双方往来票据金额和应付款项金额,并以此数据作为控制额度,实现对付款时的智能控制和催票管理。
3.基于单项业务的销售费用预算和控制模型
(1)通过《合同盈亏预测表》,预估直接销售费用,如国际运保费、国内费用等。
(2)在实际费用支出时,与预算进行比对,并根据控制模型自动预警或强行止付。
4.单项业务资金风险控制模型
(1)基于单项业务,自动进行资金盈余的计算和控制,如果单项业务的资金盈余小于0,则自动预警或者强行止付。
(2)单项业务资金亏损时,可使用考核单位滚存利润支付,在保证资金风险控制的同时,保证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
5.经营驾驶舱决策模型的建立
总结和提炼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围绕进出口业务量、资金、库存、利润核算等关键指标,实现时间、部门、客户、国别多维度的分析,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不同层面的决策分析内容。
(二)进销存管理
1.销售管理
综合ERP中的报价成交、订购、发运、开票、收款、流程的完整销售流程,区分普通销售、委托代销、分期收款、直运、零售、销售调拨等多种类型的销售业务,对销售价格和信用进行三维管理,形成销售及信用管理网络(见图1)。
图1 销售及信用三维管理网络
通过基于销售订单的全流程预算管理,监控订单进行过程中的利润水平变化,及时对利润造成重大影响的因素变动进行预警;同时以订单为核心,对其相应的票据、应收、资金状况进行一体化管理,保证应收应付款项的发生与实际权益的变动相一致,避免因代收代付、委托收支、预收预付等经济事项导致的或有经济纠纷。
2.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包含了从询价、订货、到货、入库、开票到采购结算等流程,区分普通采购、受托代销、分期付款、直运等多种类型的采购业务,对采购价格进行严格控制,对采购时间进行精细管理,对采购单据进行上下追溯,形成采购管理网络(如图2)。其管理核心是控制采购成本、管理物料周转进程,动态监测采购进程中物料、票据与资金的匹配状态,监控采购成本异动,通过物料与票据周转进程严格控制预付款,并随时与采购进程比对,保障资金安全。
图2 采购管理网络
3.库存管理与核算
外贸企业业务以零库存出口业务为主,故对存货的管理要求相对较低,仅需满足企业日常出入库、盘点、调拨、耗用等业务需要,并对库存量、库存成本、周期盘点、库龄进行实时反映和监控。财务主要从资金的角度管理存货的出入库业务,核算企业的入库成本、出库成本、结余成本,反映和监督存货的入库、耗用、结存和资金占用情况。按存货、部门、仓库进行核算,支持多种计价方式,自动进行出入库成本调整,处理各种异常;自动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形成完整的存货账簿,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为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供管理基础。
(三)流动资金管理
1.管理模型
实现流动资金管理的流程模块主要涉及以下8项流程:(1)账户管理:银行账户与内部核算账户管理。(2)票据管理:对票据的购置、领用、作废、报销、催办等进行管理。含对托收单据、承兑汇票、信用证、保证金等各环节进行管理。(3)融资管理:对贷款、贴现、保函、背书、信托资金划转等进行管理。(4)结算管理:内部结算、外部结算。(5)资金成本核算:针对筹资支出,核算各级核算单位的资金成本。(6)额度管理:对客户、各级核算单位实际资金额度进行管理。(7)资金预测:汇总资金收支预算情况,预测未来资金状况。(8)资金决策及报表管理。上述流程最终形成资金管理网络(见图3)。
2.主要控制手段
(1)付款计划包括:对应付款、预付款、应付票据等应付款项及工资和应付费用进行综合管理,并对所有付款事项进行控制;对编制预算或事先预测的付款项目,提供实际付款金额和预算金额的比较,并进行控制;对超预算的付款事项进行预警管理;依据历史现金流出信息,预测未来以日、周或月为单位现金流出;应付管理模块中对供货商账户进行控制,提供账户分析、预警报告、逾期清单以及灵活的信函功能,提供多种形式的对账单和账户清单。
图3 资金管理网络
(2)收款计划包括:对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出口退税以及其他应收款的综合管理,并对所有收款事项进行反映;建立账龄分析制度和坏账确认、收款确认及催账机制;提供历史的现金流入信息,并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入;结合应付的现金流出管理,提供历史的现金流量信息,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
(3)资金头寸管理包括:实时查询企业内部各级核算单位资金存量、资金来源及分布管理;集成账务系统、资金系统、应收/应付系统、业务系统相关流程数据,实时查询资金成本并计入相关考核单位;对外建立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的数据处理的接口,及时接收汇率、利率、资金变动等外部信息,及时核对账务与实际资金信息差异。
(四)审批管理
外贸企业审批流程应与用户权限管理紧密结合,严格按照逐级审批权限,同级业务员不得互相修改查询他人数据。
系统按其业务部门、业务员、合同号建立索引存放数据。实现数据的灵活输入、输出和处理,并按层次性数据设置权限。不同部门、不同业务员间不能互访数据,但上级可访问下级(部门、人员)数据,所有者可访问其合同执行的后续数据(单证、核算等);设有部门经理、主管经理签字权限,签字后数据将不能进行删改。
系统按其审批性质分为业务审批(合同协议审批、外运单审批、核销单领用审批)、付款审批(出口费用付款审批、内购货款付款审批、进口开证审批、进口付款审批)。业务审批实际上涉及业务的各个环节。
对同一合同、单证或付款等内容,可同时进行多人汇审,并签署个人意见。
审批功能设置时除考虑到职务上的差别,还应考虑到不同人员审批金额与审批类型(不同类型的合同、不同性质的付款)的不同,比如超过部门经理审批金额上限或换汇水平的合同会自动转交上级主管审核。
根据企业的实际管理设定自行定义审批内容,在各个审批环节,分析其审批所需信息,提供迅捷的快捷查询功能,浏览历史业务信息、客户往来信息、成本盈利水平比对信息、预算与实际进程信息、资金信息等等,为审批人作出准确判断提供信息保障。同时依据预设的风险管控条件,在单项业务的各审批环节自动提供风险提示信息,如委托付款、代开发票、超限额付款等信息,将风险管控贯穿于整个审批流程中。
(五)决策分析体系
通过建立的决策分析体系,使经营管理层可以及时、准确地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有效分析,以此评价和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经营绩效、财务风险、获利能力等,实现控制点的前移。
ERP系统提供自定义功能及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实现各个业务环节、业务内容的动态实时的数据挖掘、获取、汇总,以及时、准确地进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动态实时地获得企业的真实经济运行状况。
基于此管理目标,系统建立了KPI(绩效管理)分析体系,基于ERP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外贸企业可基于不同的管理目标快速制定出基于自身企业管理体系的KPI分析体系,如:财务比率分析(标准财务比率、理想财务报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多期比较分析;结构百分比分析;趋势分析等。
通过上述KPI分析体系模版,以杜邦比率分析、企业绩效评价、获利能力评价、成本差异、异常财务指标、现金流量分析为手段,建立决策分析体系(见图4)。
图4 决策分析体系
在外贸企业的ERP系统中,财务系统具有核心地位,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数据归集与处理中心,一个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对于在ERP环境下的企业商业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并对企业成本领先战略体系和全面成本管理系统予以保障。作为企业谋求新市场条件下竞争优势的先进管理手段,ERP系统所涉及的方面和应当实现的目标是不断扩展的,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开发、保持和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erp论文; 企业流程管理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采购合同论文; 财务流程论文; 预算控制论文; 财务系统论文; 资金预算论文; 成本预测论文; 目标成本论文; 销售预测论文; 管理成本论文; 客户分析论文; 预算调整论文; 业务管理论文; 相关成本论文; 财务预警论文; 预测控制论文; 成本分析论文; 预算执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