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讨论缓解黄河截流大计--在黄河截流生态环境影响与对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_黄河论文

集思广益--讨论缓解黄河截流大计--在黄河截流生态环境影响与对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_黄河论文

集思广益——共商缓解黄河断流大计——在黄河断流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河论文,集思广益论文,大计论文,生态环境论文,开幕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代表国家环境保护局热烈欢迎国家计委、水利部、国务院法制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和黄秉维、沈坩卿、钱迎倩等专家学者参加黄河断流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研讨会。这是一次多部门共同商量如何缓解黄河断流的研讨会,很重要。许多同志对黄河生态和水利问题都有过深入研究,情况熟悉;也有许多同志来自第一线,对黄河断流有深切感受。代表的广泛性和权威性,是我们开好这次会议的重要基础。

黄河下游自1972年出现自然断流以来,26年来共有20年发生过断流,平均5年4断。90年代以来,断流现象日趋严重,对断流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前不久,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联合召开过黄河断流及其对策专家座谈会,已经有过很多真知灼见。环保部门关心黄河断流问题,主要是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并始终认为黄河断流不是一个简单的水文现象,而是与沿岸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紧密相关。为此,在断流情况最严重的1995年,我局自然保护司以“黄河断流影响及其对策”为题,组织人力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多角度对黄河断流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国家环境保护局解振华局长对这项调查很重视,并且把调查结果向姜春云副总理、宋健国务委员等国务院领导同志作了汇报。姜春云副总理批示:“这是个重大问题,应当高度重视,及早研究对策。”

这次研讨会就是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请在这方面有研究的专家、学者、领导同志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以提出缓解黄河断流发展趋势的对策建议。为了准备好研讨会,去年我局开展了黄河断流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征文活动,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提供了很多文章,出版的论文集已发给大家。会前,我翻阅了一下,觉得论文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有些分析和建议是深刻和切合实际的。

黄河断流不是偶然现象,是和流域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密切相关,有着深刻的环境恶化背景。今年3 月美国戈尔副总统来华访问的时候,在北京举行了中美环境与发展讨论会,李鹏总理在会上讲话时指出:“本世纪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二是人口激增, 本世纪世界人口翻了两番, 还在以每年8000多万的速度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三是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留给子孙后代,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李鹏总理这段讲话很精辟,他概括了本世纪以来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有以下几个大的方面,一个是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类改造地球的能力越来越大;一个是人口的增加,对地球的压力越来越大;再一个是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母亲河,源远流长,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曾经有着“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豪迈气魄,如今却有向季节性河流演变的趋势。历史上,黄河的洪水和泥沙,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人民治黄以来取得连续50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重大胜利,保障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应该说这是我们水利建设方面取得的最伟大的一项成绩。但是,近些年来却又出现了断流灾害,从生态环境方面考察,黄河除了原来的泥沙、洪涝,现在又增加了断流、干旱频繁这样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和我们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现在,黄河的断流问题比较突出,引起大家关注,同时随着断流引起的河道萎缩,洪涝灾害的威胁也更大了,对防洪也不能掉以轻心。

世纪之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960万km[2] 的国土、 包括300多万km[2]的海域,如何更好地去保护,确实是一个非常紧迫、非常重大的课题。现在黄河断流大家看出来了,认为是个问题了,其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前几年专家呼吁的长江上游森林砍伐破坏问题,有人说长此下去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虽然有些专家不赞成这样讲,但无论怎么说,长江流域的生态破坏是很严重的。西北干旱地区本来就水少,水资源又过度开发,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如新疆塔里木河水资源开发,使下游很多湖泊干涸。前几年报纸披露由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内陆河溺水频繁断流使下游集水区东居延海和西居延海相继干涸,气候进一步干旱,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影响到著名的额济纳绿洲,整个绿色走廊几乎要消失了。受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科委带队曾于1995年到现场调研,据说去看的同志都落了泪,因为有的湖泊是最近几年急剧干涸,鱼、羊的尸体或骨头都还在那里摆着,触景生情,大家伤心。额济纳绿洲是沙漠中的明珠,又地处边疆,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额济纳绿洲是中国共产党和前苏联进行联系的重要通道。现在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实际上不在酒泉,而是在额济纳旗境内,当时为了给基地让地,牧民往里迁,是作出了牺牲的。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非常干旱的地区,沙漠、戈壁绵延不断,能够有这么一条绿色走廊,就是因为有发源于祁连山经河西走廊到额济纳的河流,上中游叫黑河,下游叫溺水。现在绿色走廊趋于衰败,东、西居延海干涸,究其原因,主要是中上游大量开发用水,造成溺水无水。解放初每年尚有12亿m[3]水进入内蒙古,现在仅2亿m[3]水。

还有黑龙江三江平原的开发、内蒙古的大开荒等,虽然经济效益好,生产了大量粮食,但破坏了湿地和草原等,环境问题也不少。而且这种经济上的收益也是不能长久的,将来引起草原退化、沙化,付出的代价会更大。所以,黄河断流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很有代表性地说明,我国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认真思考。

当前,世界上一个大的潮流,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政府也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此有明确的要求。所谓可持续发展,简单地说就是除了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要满足后代人的需要,给他们发展和生存创造条件。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就是要可持续发展。有些事情不光是影响子孙后代的问题,解决不好给当代人也会造成巨大损失,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很深刻。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付出的资源、环境的成本和代价,从我们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到我们的具体措施,进行认真的检讨,以使我们的发展得以持续。

这次会议,我们主要的任务,一是通过研讨进一步认识黄河断流的经济、社会影响特别是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为环保部门召开这次会议,要有我们的角度和立足点,我们希望更侧重于黄河断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黄河断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因为断流地区没有水喝,没有水用,大家容易感受到。我看黄委会的材料,去年、前年断流期间山东为了争取上游放水,向中央防汛指挥部又是加急电报,又是特急电报,一而再,再而三,采取了很多措施,即便如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很大。这方面水利部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可以介绍。当然这次会议还可以谈,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我希望更重要的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因为黄河断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更长远,可能更隐蔽,也更不受人们重视,但将来危害可能会更大。我们就是要通过研讨,进一步认识黄河断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底有哪些,影响有多大。这方面可能有些看法大家是一致的,有些看法不同,这没有关系,这次会不是要统一认识,而是通过大家切磋交流来共同提高认识。

从会议材料来看,黄河断流的生态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断流对渤海湾的影响。断流对渤海湾营养物质、海洋盐度、海水温度、海洋生物多样性、生物生产力、鱼类洄游等,会带来一系列影响。第二是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是候鸟的中转站。国际上很重视湿地保护,有专门的湿地保护公约,我国也加入了。中国还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根据公约要求,国家制定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行动计划里确定了一批重点的保护对象,其中就有黄河三角洲湿地。黄河断流对这块湿地会带来直接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盐碱化,草场退化,海岸蚀退等。第三是黄河断流对下游地区的影响。黄河断流后将造成沿岸土地的沙质荒漠化、引黄灌溉农田面积减少、粮食减产等。据统计,断流地区1992年粮食减产10亿kg,损失13亿元人民币;1995年粮食减产15亿kg,损失20亿元人民币。第四是黄河断流后对黄河水生生物及其他造成影响。黄河中的珍稀鱼类因为断流可能都已经绝迹了。黄河断流还使污染加剧,也影响了地下水的补给和河床泥沙淤积等。这些问题,希望大家在研讨会上充分交换意见,把黄河断流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明确、更全面地归纳出来。这是我们找出原因、提出对策的基础。

任务之二是进一步认识导致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有些看法是一致的,有些问题有不同分析,但总的来看,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综合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自7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偏旱,降水量有所减少,导致黄河本身水量减少,但这可能不是断流的主要原因。而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如水库增多,目前干流和支流水库设计拦蓄能力达600亿m[3],有效拦蓄超过300亿m[3],由于水库的调蓄影响了下游的水量;地下水过量开采,目前年开采120~130亿m[3],一部分地面水补给地下,造成黄河水量减少; 农田灌溉引水增多, 原来是190亿m[3],现在实际上达到300亿m[3],还有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增加了10多亿m[3];水土保持也对黄河断流产生影响,水土保持好了,洪水蓄起来了,据测算每年截流40亿m[3]。综合因素中有黄河中上游晋、陕、甘、青、宁、蒙6省区生态环境质量愈来愈差, 这可能是造成黄河断流的重要因素。国家科委组织的一项研究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中上游6 省是全国30个省区中生态环境质量最差的。如森林覆盖率,青海只有0.4%, 甘肃4.3%,宁夏1.5%,山西8.1%,内蒙古高一点,有12.1%, 但它不在这个地区,在东部。这一地带包括陕北,森林覆盖率在全国是最低的,全国平均现在达到13.92%。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自然蓄水能力差, 水土涵养能力差,水就可能是暴涨、暴落。再者,就是整个地区干旱,多风沙,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成了一条悬河,河床高于地面,大堤以外水都进不了黄河,直接通过其他河流入海,这700km 就没有任何水补给了,只是从黄河向外引水。作为一条正常河流,700km 应该有大量水补充,断流也不至于这么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人为显著改变河流自然环境的原因不能忽视。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要进一步认识,以利研究断流深层次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否则我们就永远走不出同一条河流洪涝与断流威胁并存的怪圈。

任务之三是实事求是提出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建议。科学的对策建议来源于对黄河断流问题的深入研究分析,研究黄河断流就是对开发利用黄河的主要经济社会活动及其影响进行认真的分析,这种分析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要一分为二地观察问题,提出建议。如水电工程能发电灌溉,但又改变了河流水文生态,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灌溉可以提高农业产量,但掌握不好会浪费水资源,还造成土地盐碱化;泥沙量大会淤积河道,引起洪水泛滥,但又为河口地带营造大片的新生国土,等等。许多事物的好与坏、是与非实际上就是一个“度”的问题,把握好了“度”就是一件好事,把握不好“度”就会把好事变成坏事,性质就要发生变化。因此当我们研究黄河断流这一重大命题的时候,一定要辩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而不是形而上学地看问题。

同志们,这次研讨会是国家环境保护局致力于研究缓解黄河断流问题的第一次会议,是参与,也是呼吁,更是责任,意义重大。会议的顺利召开,得益于在座各位专家和各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要达到会议预期目的,更需要全体代表广开言路,贡献聪明才智。会议时间紧,任务重,科学性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预祝会议取得预期成果。

谢谢!

标签:;  ;  ;  ;  ;  ;  ;  

集思广益--讨论缓解黄河截流大计--在黄河截流生态环境影响与对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_黄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