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三个基本维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度论文,政治理论论文,实效性论文,课教学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关注及下发的一系列重要文件,进一步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新时期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思考。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探索和教育研究,现就实效性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理解。
一、以关爱生命为重的意义之维
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关爱学生的生命价值、引导学生思想与生命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归宿。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首要之维。
其一,从主体规定性的角度来说,人是寻求生命意义的存在物。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的区别时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1](P97) 这就是说,动物的活动只有一个尺度,就是它所属的那个种的本性、需要决定的尺度。人的活动却有两个尺度:一个是作为客体的物的尺度(即“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另一个是人的“内在的尺度”。
人类活动所遵循的“内在的尺度”,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理性与思想。正是由于理性所赋予人的反省与思考的能力,人能清醒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有限,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宝贵;正是由于理性所赋予人的主体性的特质,人才能赋予生命物质体的存在以价值。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那就仅仅是活着而己。所以,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生找到一个支点,就是为生命找到动力和源泉。
其二,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来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变化并逐渐成熟的阶段,也是最迫切关注思考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阶段。根据有关调查,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探求主要集中在“以生命存在与意义的追问”与“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探究”两个方面。前一个问题具体表现在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什么是生命存在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与快乐”、“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的思考;后一个问题则集中在对自我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归属、社会义务与社会价值等问题的探究上。由于学生心智的不成熟,人生与社会经验的局限,这些问题常常令他们感到迷茫与苦闷。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方面是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与成熟过程中不可避免和必须的,另一方面又直接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等的形成。[2](P273)
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充满关爱、智慧与启迪,应该满足学生生命与成长的真正需要,这可以说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怎样关爱才能落实“以关爱生命为重的意义之维”呢?这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其一,对象性的层面。教育活动是以有意识的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它不同于其他以物或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因而教育活动是教与学两类相依相存的活动复合构成的。……就学习过程而言,受教育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育者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客体,对这一主客体关系价值评价的焦点在于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就教授过程而言,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则是客体,对这一主客体关系价值评价的焦点在于,受教育者在多大程度和水平上达到了教育目的的要求。[3](P105) 不言而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因而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及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作一种职业或一种工作任务的话,那么其行为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这何以打动心灵、直抵生命?如果一个连自己的教学都不热爱的教师,课堂又何以具有感动生命、引导意义的力量与实效?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关爱学生生命存在与价值的意识。一个不了解学生真正需要的教师,难以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不知道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师,难以传道育人。因而德育教师必须“同情理解”学生困惑与迷茫之所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需要,直面学生对生命之意义的追问。这样才有可能通过德育帮助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之健康成长。实际上,教与学既是一个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过程既是滋养学生心灵的过程,又是丰富教师自身生命的过程。
其二,内容层面。关爱生命意义之维所关注的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应该在讲授相关内容时自觉渗透对生命本体的关注;二是课堂教学也应该同时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与利益联系起来。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关实践的内容时,我们讨论实践既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人的生命通过实践展开与丰富,人类文明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发展等思辨性的哲学问题;同时我们也从学生就业与发展的角度,讨论如何把握大学生活的实践性学习的问题。这就使他们明晰了书本知识学习、生活体验学习与实践能力学习之间的关系,既掌握了实践原理的真谛,亦对如何实践有了人生的自觉。又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笔者一方面与同学讨论人我关系、人际交往、人生责任、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人格成长等论题的“本然”(原理性、知识性层面)和“应然”(道德性、理想性层面),同时又将这些问题置于“实然”的角度分析,即直面学生如何将知转化为行的向度上可能遇到的挫折、障碍等并进行分析引导,使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
二、以发展为重的能力之维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第二个维度,是以发展为重的能力之维,即着力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培养。毫无疑问,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与我国意识形态的要求相联系。这种教育不单是要学生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价值选择,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有实践正确价值观的发展能力。因而,必须确立以发展为重的能力之维。
以发展为重的能力之维,包含两个基本涵义:一是以帮助学生发展为基点,二是重在发展能力的培养。前者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什么、怎样教,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性很强的课题,而是否有利于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和人生顺利发展才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客观标准,这也是现代道德教育的一条教育原则。[3](P166) 后者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培养学生内在的素质和思想行为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我们可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产生影响的两个基本要素的分析中得到这样的结论。
第一,主体性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否有实效,关键在于是否满足了学生的真正需要。显然,无论是从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还是从教育使命与时代的要求,追求发展都是当代大学生最根本的需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德育教师,是那些不仅告诉他们“怎么做”,而且能告诉他们“为什么”的人。他们不仅希望在大学期间积累更多的知识,更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大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习的期待实际上应和着这样一个德育原理:思想道德教育与其他一般知识教育不同,它是人类价值认识的结果,同时接受主体又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性。价值认识不同于科学认识。科学认识是不依赖于主体自身特殊性的,而价值认识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是在需要动机的杠杆下进行的。人是活动的主体,而作为主体活生生的人,不仅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有一定的情感,并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人的活动。如果道德教育不能满足接受主体的内在需要,无法激发他们的需要情感,他们就会对教育采取抵触的态度。这样,再正确的原则,再好的教本,在教育的意义上,都是无济于事的。[3](P165)
第二,时代性要素。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社会、经济与生活多样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竞争日趋激烈,挑战与机会并存、机遇与风险同在。时代的这些特质对大学生群体提出了素质培养与能力发展的更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把握时代的这种趋势,在因势利导中着力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培养,才可能收到实效。
人格是人的主体意识、精神价值、主体能力、品质行为的总和,是个人存在的表现方式,而拥有一个主体性人格是个体是否健康发展的标志。从主体性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即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与主体性格来说,主体意识的核心是人的生存意义与自身价值认同的自我赋予性和确证性;主体能力是指个体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适应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自我发展和创造的能力等;主体性格则是人的主体性的外在表现,它表现为个体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其中主体意识为核心,主体性格为表征,主体能力为基础。因而,主体能力发展的过程,就是主体性人格确立的发展过程、人的生命展开与丰富的过程、人的本质与价值体现的过程,是一个成为自在自为的人的过程。[4]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地、长远地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就必须深入到大学生主体性人格构建的层面,即素质和能力的层面,而不是就事论事地教给他们技能技巧和具体的结论。
以发展为重的能力之维,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这一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应该具有对自身教学效能肯定的能力。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其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从教育学的视角看,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2](P50) 如果一个教师缺乏自信,那么他的讲授是难于达到好的效果的。其次是指教师必须具有承担课程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水平,具有较为广阔的知识背景与学科视野,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与分析水平,具有对整个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突出重点与条理清晰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才能使其自信具有坚实的支撑,才能很好地把握与驾驭所教内容,才能教会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分析与思考。再次是指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对课堂教学组织、反馈与调整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最后是指教师还应该具有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提高的能力,通过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与加强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教师应该在对学生知识背景与思维水平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与领会思想的理解力;学会认清是非的分辨力;学会在价值多样与各种机会中找到适合自身特点与发展需要的选择力;学会在竞争中调试自身心理的平衡力;学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良好相处的协调力;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与自我发展的竞争力等。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才是学生自身不断发展的保证与基础。如我们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时,一方面通过与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史比较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用问题层层追问的方法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哲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根据1994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随堂调查发现,凡是通过教学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多样性的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师,学生的评价都是很高的。
三、以心灵为重的情感之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必伴随人的知、情、意、行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过程。在知行的转化过程中,情感承担着“催化剂”与“调节器”的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指出的:“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P117) 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确立以心灵为重的情感之维。做到这一点,有两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教师必须对学生保持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所谓教师对学生的平等态度,即教师不能因个人的喜好对学生产生厚此薄彼的态度,更不能因功利性的需要而将学生分类。所谓教师对学生尊重的态度,就是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教学,师生的基本关系应建立在人格的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笔者从课堂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受欢迎的德育教师的评价中都隐含着对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平等、尊重态度的肯定。如有些学生说:“在学习和交流中,老师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从老师期待的眼神中,我们看到她对每一个同学的尊重”;“老师亲切、鼓励的态度使我们获得了独立思想的勇气”;“老师注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使我心中不由产生对老师一种特殊的敬仰”。显然,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学习,会使老师讲授的道理更有效地入自己之耳、之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负载人文的关怀与情感的感召。
第二,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的储存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的工具。教育从最本真的意义而言,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以心灵为重的情感之维,要求教师需要有关爱之心,关爱每一个生命;需要有信任之心,信任每一个心灵;需要有平等之心,善待每一个学生;要学会宽容,允许别人犯错与改正;要学会耐心,认真解答问题与困惑;要学会分享,分享痛苦与喜悦;要学会感谢,感谢生活与他人;要学会奉献,服务社会与国家;要学会等待;等待生命的成长与绽放……这些既是对教师的希望,也是对学生的期待,更是生命与心灵丰富的内在要求。
秉持这样的理念,我们在课堂内外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尽可能回复每一封学生的邮件;感谢每一封来自学生的贺卡,倾听学生每一次心灵的述说,分享每一个生命成长的痛苦与喜悦。笔者2003年12月18日收到一位学生的来信,信中这样写道:“心的交流和启迪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吗?第一次走近您的课堂就被您的语言您的理念吸引,因为很久很久没有人和我们说要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了,而课堂也已经只是一个传授和学习技能的场所,是您用心经营了一个美丽感性而动人的课堂。内在的才是永远的——您如是说。是的,当心灵不再有召唤,当灵魂不再有渴望,当没有一件事可以让自己感动的时候,我们还会需要更多的技能吗?老师,您有过那种感受吗?就是在一直的找寻中突然被人一语道破,那是怎样的一种欣喜和感动,我无法言说。感恩,惜福,为心灵找到最舒适的状态——我会努力去做的,但是要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不只需要心态,更需要历练。”这封信说明,师生之间的尊重与信任构成了情感之维的支点,也成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观前提。
多年来,我们着重于以关爱生命为重的意义之维、以发展为重的能力之维与以心灵为重的情感之维这三个基本维度来进行教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