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对策_农业论文

农业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对策_农业论文

农业高职专业设置现状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论文,对策论文,专业设置论文,现状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林类高职院校49所,开设75个专业类别,基本覆盖了我国农林类各个方面,从华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六大区域来看,专业设置具有很好的区域特色,但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据中国教育与人口资源问题报告的数据,2000年我国每10万人口中城市与农村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比为:大学为18:1、高中4:1、初中1:1,只有小学人口比是农村高于城镇。可见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匮乏。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只有88万人,而初中文化程度以下占了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个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个技术人员。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引进、推广与应用,是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这些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需要大批高素质实用技术人才,这正是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任务。安徽与其它省份农业高职教育相比,其显著特点之一是没有专门的农业高职学院,涉农高职学院一般是由农业中专单独升格或与其它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由于受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影响,此类学院积极向工科发展,重点向计算机类、贸易类、财会类等专业拓宽,忽视甚至放弃了农林类专业的发展。这将严重危害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而研究农业高职专业设置问题,对于积极发展农业高职教育,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一、安徽省农业高职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特色不明显

安徽省由于没有专门的农业高职,现有涉农高职9所,从各所涉农高职学院专业情况看,多数学院有农林类专业,但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群,几所农林类专业相对较多的学院,专业群结构性也不是很好(见表1)。

表1 安徽省涉农高职专业设置情况

院校专业

黄山学院 园林

蚌埠高等专科学校 食品工程

芜湖职业技术学校 生物技术,园艺,农产品检测,种于工程,

城市园林,动物科学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园艺工程,农业技术与管理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现代园艺技术,种子工程,园林,

动物科学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微生物工程,观赏园艺,农业技术应用与推广,

食品工艺与检验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

资料来源:2004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报考指南

资料显示,黄山学院、蚌埠高等专科学校、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园林专业和食品工程专业,但由于专业太少,不能形成自己的专业群;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虽有相对较多的专业,但专业绝对量太少,形不成3个以上专业互相依托的支撑,这些学院的专业群也不明显,一般集中在种子、园艺、动物科学、加工四类专业。安徽是农业大省,据统计,2004年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9%。其中农业产值38.47亿元,增长2.0%;林业产值20.91亿元,增长3.5%;牧业产值127.17亿元,增长2.5%;渔业产值45.48亿元,增长1.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85亿元,增长1.5%。而农业高职专业设置中没有林业、渔业、畜牧类专业,专业严重缺项,专业设置表现出很大的跟风性和急功近利性,缺乏特色专业。

(二)专业设置缺乏区域性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种宜牧,具有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按地理位置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区、沿江圩区和皖南山区五大农业区。全省2200小时的日照等值线横穿江淮地区中部,线北日照丰富,对棉花、小麦等作物生长极为有利;线南日照较少,适宜林茶生产。

各农业区域由于地形、气候不同,适宜生产和开发的农业项目不同,全省除适宜发展粮食、畜牧业之外,各地有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农业,蚕桑、茶叶是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支柱产业,阜阳、宿州等地适宜中草药材、实用林的开发。此外,砀山酥梨、三潭枇杷、怀远石榴、来安花红、徽州雪梨等都是安徽的特色农业。但是在我省农业高职专业设置中,却没有林业(果树)、蚕桑、茶叶、中草药材等相关专业。

今年6月安徽省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建设生态省区的目标,而农业高职学校普遍缺乏生态专业。

由于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减少了对生源的吸引力,削弱了学院的办学规模;另一方面,削弱了农业高职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降低了农业高职在社会经济中的生存地位,影响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专业设置相对滞后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一成不变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新时期需求。”安徽省农业高职设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有些地方甚至很严重。笔者分区域选择了安徽省砀山张新庄中学、安徽省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和安徽省怀宁三桥职业高级中学,从每校选择200名非农类高中生,对高职涉农专业招生滑坡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不愿学农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困难(详见表2)。就业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专业设置的问题,因为农业是需要人才的。从调查看,就业困难和专业设置不好两项分值约占总分值的40%,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是否学农。

目前对学生最有吸引力的专业是生态农业、生物科学、经济管理、农业信息、园艺和园林。相比较,生态农业是建设生态安徽的基础专业,经济管理是培养农村经纪人和农业企业管理人才的专业,农业信息是现代农业的方向专业,而这3个专业,安徽省农业高职院校均未开设。

表2 高职涉农专业招生滑坡原因及专业设置调查

调查项目 砀山张新庄中学

明光职业高级中学 怀宁三桥职业高级中学

行业艰难14.86 14.04 12.50

行业收益低 16.01 15.83 10.17

专业设置不好13.25 13.48 15.73

就业困难22.59 21.92 23.89

社会地位低 13.02 13.92 14.46

前途不好12.14 12.57 13.44

其他原因8.238.24 10.21

经济管理/生生态农业/环保生物科学/农业信息/

对你有吸引力 态农业/畜牧 (绿化)农业/园园艺/园林/林学

的专业/种植技术/

艺/养殖/种植

果树育种与管

理/园林/蔬

菜栽培

备注:表中数值是统计后的百分比

二、安徽省农业高职专业设置对策

合理的专业布局在农业高职教育的发展及其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如何设置和建设高职涉农专业,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一方面,农业需要人才,另一方面人们不愿意从事农业,症结在于农业是艰苦行业,是弱势事业,工作环境的不舒适和经济效益的低下是人们没有热情的根本原因。改变这种现象的关键措施是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安徽农村是率先实行个人承包的地区,也是中国税改费的试点地区,中央已提出免除农业税,还经济利益给农民。相对于政府对农村的扶持,政府对农业高职教育的扶持显得较滞后。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对农业教育实行免费,而我国依然无视农业行业的艰苦性,与其它行业同等对待,无疑极大地打击了人们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使农业高职生源匮乏。因此,政府要转变观念,加大对农业高职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现阶段以大幅度降低或免收学费的形式,吸引部分学生和农民到学校系统地学习农业技术,政府按学生数量给予学校经费补贴,鼓励涉农高职加强农业专业建设。

(二)与时俱进设置专业

在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基础转型、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组织转型和农业发展观念转型四个方面。过去我们重视农业类职业教育需求的内部结构,考虑到农民对养殖、经济作物栽培和园艺等产业类职业技术发展的需求,但相对忽略了农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整体要求,相对忽略了农村持续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学校专业设置应该在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指导下,充分考虑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充分考虑由教育市场决定的供给因素,结合学校办学资源因素,确定专业设置。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专业设置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应有所发展。与江苏分行业设置高职相比,安徽省是分区域设置高职,有利于把高职做大,但是在强调为区域服务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特色专业,也很难办出特色学校。根据安徽省特点,在现有的农业高职格局中,不同的农业高职要根据区域特点,确定自己的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笔者认为,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和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主,可以重点建立9大农业专业群,如蒙城的黄牛、亳州的中药、阜阳的畜牧兽医和中草药专业群,宿州的作物生产、园艺园林和生态农业专业群,芜湖的林业、茶蚕和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群。

表3 具体专业设置(近5年)设想

专业群专业1 专业2 专业3

专业4

生态农业

环境保护技术观光农业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其他

作物生产

种子工程农产品加工与检验 农业经济管理其它

畜牧兽医

动物医学特种动物养殖 饲料与动物营养 其它

林业技术

木材加工技术林产化工技术 旅游林业其它

水产养殖

特种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与开发水生动物疾病防治其它

园艺园林

现代园艺城市园林 设施栽培其它

中草药 中草药栽培 中草药开发与利用 中草药加工与营销其它

茶蚕

茶叶培育与改良 茶叶加工与销售养蚕及产品开发技术 其它

农业生物

农业微生物 食用菌生产与加工 农业资源利用技术其它

(三)配套改革 确保培养质量

农业高职专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专业设置确定后要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农业季节性明显,因而要缩短农业高职的学制,由3年变2年。对种植专业的学期也要调整,学期要与作物生长季节同步,改2个大学期为3个小学期,或改变原来学期放假的时间。切实加大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开发区域经济教材和实用校本课程,探索特色教学,注意专业跟踪评价,时刻围绕经济发展需求和大众需求办好专业。

标签:;  ;  ;  ;  ;  

农业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与对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