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学期刊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学论文,取向论文,中国论文,现状及论文,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CLASS NUMBER G255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近2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与此同时,全国的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经验。专业期刊发展的成绩和经验是伴随着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取得的,同时,它又对图书馆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很显然,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在图书馆事业即将进入实现跨世纪规划的时刻,总结回顾图书馆学期刊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展望发展方向,明确今后的工作,无论对整个图书馆事业还是对图书馆学期刊本身的发展,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1 目前是图书馆学期刊发展最好、最稳定的时期
1915年,我国创办了第一种图书馆学刊物《浙江公立图书馆年报》。从那时起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的30多年里,全国陆续出现过大约有100多种图书馆学专业期刊,其中只有少数几种办过几年、多期,而大部分是只办过几期或一两期,一般都是各图书馆自印自用,流布很少,多处于昙花一现的景况。新中国成立至今,全国出版过大约有190种图书馆学刊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近20年,发展迅猛,且状况稳定。当前出版的50多种期刊都有了10年以上的历史。例如,《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和《农业图书情报学刊》等,都已创办40多年,《图书馆杂志》、《江苏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知识》、《图书馆论坛》等20多种期刊,也都有了10~20多年的历史。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同时出版的图书馆学期刊一直保持在50种以上,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几年里最多,达到了90种左右。1990年和199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曾两次对各类期刊进行过整顿、调整。第一次调整后的1992年全国还有图书馆学现刊62种;第二次调整后的1998年还有50多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55种尚在出版发行的现刊,其中有29种期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机构注册、有正式刊号的公开向国内外发行的刊物。这50多种期刊大都具有了10至几十年的办刊经验,具有了比较好的办刊条件,有比较固定的作者和读者群,从数量到品种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专业期刊队伍,大体上是适应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之需的,不会出现大增大减的情况。目前图书馆学期刊发展已经从“文革”到70年代末的低谷、80年代中期的大发展和90年代初的过量发展,进入了平衡发展的最好发展时期,也是历史上最繁荣、最稳定的时期。
2 在图书馆事业建设和科研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的近50年里,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大约有54000多篇。这些论文中有许多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内容有较强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在指导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学研究、教育培养人才和积累信息资料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指导工作、促进事业发展方面,图书馆学刊物可以说是承担了“宣传部”的职责,发挥了喉舌作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每个阶段,开展的每项重要工作,从国家主管部门的计划、布署和指令,到各地各馆的具体动作,大多是首先在期刊上向广大专业工作者发出信息,告诉大家应如何去做的;事业取得的成就、经验,也最多的是通过期刊告诉了十几万专业员工,鼓舞了其士气的。正是有了期刊的这种宣传作用,才使得图书馆事业更加蓬蓬勃勃,生机盎然。它在图书馆事业中的宣传、鼓动作用,在目前是其他途径不可取代的。
在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及专业教育方面,应当说图书馆学期刊是主力军。从50年代初到1997年,全国发表的图书馆学论文大约有6万多篇,其中的90%(54000篇)是在各种图书馆学期刊上发表的,也就是说,全国有90%以上的专业科研成果是通过专业期刊与广大专业工作者,特别是教学和科研工作者见面和交流的,而且其交流速度比图书更快捷,交流面更广泛。这一大规模的交流的结果是,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科研及教学。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如果没有几十种图书馆学期刊的媒介作用,专业教育和科研是寸步难行的。
从培育人才和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方面来说,图书馆学期刊担当了广阔园地职能。有一个很简单的事实:作为事业骨干的全国2000多名具有副研究馆员以上专业职称的专业工作者中,没有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过文章而晋升的恐怕几乎是没有的。可以自豪地说,他们都是经过专业期刊这块园地培育成长起来的。近几年来,有40%以上的在校硕士研究生和95%以上的在读博士研究生,都在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过论文,接受过刊物的培养,从中吸取营养而成才。在80年代初的业务学习热潮中,在80年代末的《中图法》使用的普及热潮中,在90年代以来的现代化研究热潮中,都有成千上万的专业干部通过专业期刊发表论述,使之成了专家和业务骨干。
在积累图书馆学研究的信息资料方面,专业期刊起到了资料库的作用。我们对每个时期图书馆事业进行的总结或研究,其信息资料大多是来自各类专业期刊。如果没有了图书馆学期刊这个资料库,便很难讲清楚事业发展的历史。图书馆学期刊的这些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图书馆界领导、专家和广大同仁的承认。
3 发展的特点
当前的专业期刊尽管尚有不少缺憾,例如刊物质量还有待提高,许多刊物的编辑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大部分刊物还存在经费不足等等问题,但从总体上讲,图书馆学专业期刊的发展是蓬勃向上的。在目前的发展中表现出了如下一些特点。
3.1 布局逐步走向合理
70年代末,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没有图书馆学刊物,到80年代中期(1984年以前),全国尚有1/3的省市和自治区没有图书馆学刊物。而目前,除了西藏和新建的海南省、重庆市之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了1~2种刊物,有些发达地区,如江苏、湖南等省市已有2~3种期刊,首都北京则有17种之多。这就形成了以北京为集中点而辐射全国的图书馆学专业期刊网,而且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各大地区都有了办得很出色的骨干期刊,布局匀称,结构稳定。这种合理布局是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调整、巩固而逐渐形成的。90年代初是期刊种数最多的时期。1991年前,全国有图书馆学专业期刊80多种,有的经济和文化并不发达的地区也往往会有2~3种。实际上,刊物并不是越多越好,种类多了,力量难以集中,质量反而不好提高。经过近10年的自我调整,这些地方的刊物数量减下来了,保留下来的反而办得更精了。这是从全国地域分布的角度来看,图书馆学期刊布局结构正在逐步合理化。如果从我国公共图书馆、科学和专业图书馆,以及学校、军队等不同的图书馆系统来看,这些系统也基本上是按照本系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特点在全国不同地区办起了自己的图书馆学期刊。其中属于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刊物有近30种,均匀地分布于各省市区;属于科学和专业系统的期刊有10多种,如中科院的3种,农业、医学、冶金、纺织、煤炭等专业系统的有8种,分布于专业科研集中的北京、上海等地;大中小学系统图书馆办的刊物也有10多种,均匀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等地。也就是说,从不同图书馆系统所办期刊的布局来看,也是适应事业需要的,比较合理的。当然,布局的合理性也是在随着形势、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图书馆学期刊正在不断地适应着事业发展的变化而逐渐在变化自己的布局,使之不断趋于合理。
3.2 类型多样,逐步走向齐备
专业期刊类型的多样化,能更好地为事业发展和科研教学服务。目前,图书馆学专业期刊有比较多的类型,并逐渐向更齐备的方向发展。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会有不同的刊物类型:从期刊报道内容的大的方面来划分,有图书馆学类的,有图书情报学类的,有图书情报、档案、出版发行内容兼具类的,还有专门内容的图书情报技术类和图书情报动态类的,等等;如果从报道信息的文献级次来划分,则有论文(一次文献)类的和文摘(二次文献)类的,等等;如果从主办的系统及其论文作者主体划分,则有公共图书馆系统类、科学和专业系统类、学校系统类及军队系统类的,等等。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刊物的类型还会有发展,会越来越齐备。这对于专业期刊本身的平衡发展,对于更好地为图书馆事业及其科研、教学服务,都是极有意义的。
3.3 特色越来越鲜明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图书馆学期刊迅猛发展,但却形成了“群雄纷起”、“百刊一面”的局面。当时曾有人担心,百八十种期刊象所有的图书馆都排满了书架一样,成了一个面目,长期下去,会多么难堪!甚至有人曾动了要人为地给各刊规定报道内容的念头。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这种情况就大有改变了,就连占期刊数量最多的30多家综合性期刊,也已明显地露出了各自的特色来了。它们之中,有的有突出理论研究的特色,有的有突出实践研究的特色,有的有偏重于业务工作的特色;有的以高深研讨为报道目标,有的则以普及专业知识为宗旨;有的兼顾国内、国外,也有的侧重于为本地区作者、读者服务,等等。例如,《中国图书馆学报》,就是在综合性报道基础上比较多地刊载深入基础理论研究和把实践研究从理论角度予以总结的论文,突出理论研究和交流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图书情报工作》则兼顾图书馆和情报工作的研究,始终如一地为促进图书情报一体化而呼喊,形成了自己在图书馆界和情报界都拥有广大读者的特色;《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情报动态》则形成了集中报道一类内容、人无我有的特色;《大学图书馆学报》等则形成了侧重刊载关于高校图书馆业务研究高水平论文的特色;而《图书馆》和《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则具有在为本省区服务基础上面对全国作者和读者,反映迅速、灵敏的特色,等等。特别值得学习的是《图书馆杂志》,她的文章不一定讲求长篇阔论,而是集中了更多的力量去组织贴近多数图书馆工作者的言论,坚持大量刊载实际应用研究的内容,使刊物贴近读者,人人爱读,因而也成为发行量第一的期刊。讲求实用,贴近读者,就是《图书馆杂志》的特色。这一特色是难能可贵的,是各刊都应当研究和学习的。特色上的百花齐放和不断出新,使我们的图书馆学刊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4 骨干刊物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10多年前,国内只有少数几种图书馆学期刊被专业界看好,而至今,则已经有近20种专业期刊可以说已在读者和作者心目中生了根。现有的50多种期刊中,有十五、六种办得比较精,有较好的水平。在1989、1993、1995和1998年的4次优秀期刊评定中,前两次分别有11种、9种,后两次各有12种刊物被评为优秀期刊,而且4次评选均榜上有名的就有8种,3次榜上有名的有3种,这11种期刊就占了4次评出的14种优秀期刊的85%,说明近10年来,优秀期刊的队伍是比较稳定的。另外,全国还有14种图书馆学期刊被选定为国家核心期刊,而这14种期刊又全都曾被评选为优秀期刊,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再一次说明目前在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期刊骨干队伍。这10多种优秀和核心期刊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国各大地区,如东北有《图书馆建设》等,华北有《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大学图书馆学报》和《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等,华东有《图书馆杂志》等,中南有《图书馆》、《图书馆论坛》等,西北有《图书与情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等,西南有《四川图书馆学报》等,可以说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图书馆学专业骨干期刊的网络,已初步建设起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专业期刊的骨干队伍。这对于很好地完成事业发展和科研教学赋于专业期刊的任务,起到了骨干支撑的作用,对全国图书馆学期刊的发展也会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5 办刊质量正向高精方向发展
刊物质量的提高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是表现在发表的论文内容更富有学术性、科学性和创造性上。这固然与科研发展水平有关,但与刊物的组织稿件、选择稿件和大量的作者工作是分不开的。从期刊报道内容来看,前些年,人们总认为期刊的文章多是些传统图书馆工作中的采、编、流、用等业务内容,多数人一看即懂,而如今谈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谈发展战略,研究信息理论及其产业,研究自动化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文章越来越多。许多文章已经不是人们一看就懂,就能照着去做的,而是要一个领域里的专家才能与之交流的,论文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强。这一点,我们做编辑工作的人是深有体会的。一般的专业编辑,已往往很难胜任稿件审编工作了,经常要请专家帮忙。就连有相当专业水准的人,也不敢说自己全能弄懂期刊中的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了。期刊质量水平提高的表现之二,是发文量、引文量、被引量以及论文被摘、被转载数量等质量指标都在不断上升。为适应信息量的迅速增加,目前已有《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馆杂志》等办成了月刊,还有10多家刊物由90年代初的季刊改为了双月刊,以加快、加大信息交流、报道。大部分刊物都很重视用稿的引文情况,有50%以上的期刊论文有引文。目前每年被国内文摘刊物摘录、转载论文的期刊有近30家。根据对国内权威的文摘刊物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情报学》1994~1996转载及引文情况的统计,《中国图书馆学报》平均每年有22篇论文被转载,有88篇次的论文被引用;《图书情报工作》每年平均有17篇论文被转载,有53篇次的论文被引用,这与《报刊复印资料》对其他学科论文的转载和被引用的情况的统计相比较,是名列前茅的。此外,我们也有一些期刊的论文被国外著名期刊摘录,如上述两刊论文就有许多被《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图书馆文献》、《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最新连续出版物题录》等收录。期刊质量提高的表现之三,是编校质量不断进步,版面正规、规范,差错率减少,装帧越来越好。目前有近20种期刊比较好地执行了编辑规范,有几种刊物,可以说从封面到目次、书眉、文前、文后,均能按规范要求去做,任何一篇文章单独复印后,其所有信息源都很全,基本上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在装璜设计方面,质量也在提高,有不少刊物,象《北京图书馆馆刊》,从外观整体设计、装帧,到文中用纸,与其他专业刊物相比,也属上乘。总之,图书馆学期刊的质量,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
4 取得的经验
总结近几年来图书馆学期刊的办刊情况,有如下一些经验值得记取。
4.1 要建设一个好的编辑部
目前,图书馆学期刊的编辑部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有专职主编和编辑,设置比较健全;另一种是有一两名专职编辑,而主编是挂名不务实,这种情况不少;还有一种是主编及编辑人员基本上全部兼职,这种情况占少数。事实证明,凡是办得好的刊物,都是有一个机构健全、有较高专业和编辑业务水平的编辑部在辛勤地工作。这也是办刊的最基本的要求。大家知道,甘肃、宁夏地处西北边远地区,从图书馆事业发展和科研力量来看,都远不如内地一些省市,但甘肃的《图书与情报》和宁夏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却办得很出色,连续4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得力的、运转正常的编辑部,是他们辛辛苦苦地在经营刊物,所以才能把远在北京、上海,甚至于全国各地优秀作者的好的论文组织到自己的刊物上去。我们每次评选出的10几种优秀期刊,大体上也都是编辑部建设得力,编辑力量较强的;而办得平常的那些刊物,其编辑部建设也多不尽如人意。所以要办好刊物,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建设一个好的、工作得力的编辑部,要有有文字功力,知识结构合理,尤其是懂专业的编辑来经营刊物。
4.2 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
作者是刊物的衣食父母。没有高水平的作者,就不会有高水平的文章,也就办不成高水平的刊物。进一步说,没有作者,也就没有刊物了。上面说到的《图书与情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以及湖南的《图书馆》、上海的《图书馆杂志》、天津的《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等,是近几年来地方专业期刊发表全国各地作者文章最多的期刊。他们很注重在全国各地发展作者,建设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把高水平的文章提供给自己。有的地方的领导有这样的观念:我们办刊就是为地方服务的,为本地、甚至是为本单位的人开园地、发文章的。从一个角度讲,这也没有错,但这样办刊的作者面窄,供选择的优秀文章就少,刊物不能更广泛地从更多的高水平的作者手里去讨文章,只是自己门前有什么就收获什么,这种刊物是办不好的。
4.3 要有领导支持,要加强全国行业的统一协调引导
领导重视,从而在人力、物力、财力,一至于具体编辑工作上予以支持和关心,是办好刊物的重要条件。领导重视和支持,不是兼个主编了事,而是要从心里关心和支持刊物工作。多年来,广东《图书馆论坛》、湖南《图书馆》、黑龙江《图书馆建设》、《大学图书馆学报》、科学院的《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上海《图书馆杂志》和《中国图书馆学报》等等,主办单位领导都非常重视办刊,从各方面予以关心、爱护和支持。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选拔出得力骨干主持办刊,并从政策上支持刊物,让编辑部有充分的活动余地,把刊物推向市场,成绩显著。上海馆领导亲自给刊物定位,确定办刊方针,使刊物办得有声有色。这些刊物成为优秀期刊,是和领导的支持分不开的。另外,全国性的协调引导也很重要。这种协调引导,有较高层次的组织领导,也有一般的组织引导活动。近10几年来,学会组织的经验交流、制订并执行编辑规范、评选和表彰先进等活动,就是在学会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一种全国性的协调和引导。它对于图书馆学期刊的整体化、标准化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的不断发展进步,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希望这种协调、引导能不断加强。同时,也希望能有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图书馆的领导出面组织的更有力的、高层次的协调领导。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也要刊物自己去争取,编辑部要做锣鼓手,在领导那里多敲锣打鼓,争取关心和支持,改善办刊条件。
4.4 在学术活动和市场经营活动中办刊,搞好经营,增强力量
这条经验在目前对于多数图书馆学期刊来说,可能体会少一点,但大家也都会认识到其重要性。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事业不接触经营,不接近市场,都是不能存在的。我们的期刊,如果光靠行政支持,在今天形势下肯定力量是不足的。应当学习经营,加强经营,增强实力,让刊物办得更出色。《图书情报工作》和《现代图书情报技术》近几年下了很大力量把学术活动和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刊物办到了科研和学术实践中去,把刊物推到市场中去,力争自己养活自己,效果很好,刊物更有生机,质量更高,读者更多,可以说是很红火的。在这方面,《图书馆论坛》等也在实践,效果也较明显。我们应当学习这样的经验,为自己创造有力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5 今后的发展路向
5.1 要更加努力地提高期刊质量,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
期刊质量包括其内容的学术水平和编辑出版质量。质量是办刊的永恒主题。没有了质量,刊物就会死亡。省市级以上的、较大型的刊物,内容方面要在突出特色基础上向综合性、多方面发展,内容太单一、太狭窄,不利于期刊发展。一些小型的和专业馆系统的刊物,在突出专业馆系统业务特色基础上,也应扩大视野,广采稿源,加强与不同专业馆业务之间的衔接和交流。提高质量,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组稿、选稿和编审稿件的工作,尤其是组稿,它包括了编辑部紧密联系学术界,直接从中选择作者,建设作者队伍,并从中采取优秀稿件等一系列复杂活动,也是保证和提高刊物内在质量的最重要、最有力的办刊活动。选稿、编稿要站得高,看得远,审稿要细,编校要认真,才能使质量不断提高。
5.2 要在突出特色上下功夫,建设各具特色的骨干期刊队伍
特色是一个刊物的旗子。它能有力地向读者昭示和推荐自己,吸引作者和读者。刊物特色包括许多方面,有内容方面的,有期刊类型方面的,也有技术技巧方面的,等等。前面说到多数刊物内容要向综合的、多方面发展的问题。内容的综合性、多方面性与突出特色并不矛盾。内容的侧重是特色之一,但不是全部。不是说报道内容广泛了,就没有内容特色了。同一内容,各刊都有文章,应象人之五官,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例如,同是文献分类这一内容,你注重于分类理论的研究,我则可精做分类方法的文章,做得读者专门去你的期刊里去寻找解决分类方法问题的办法,你的特色也就有了。再说,同是分类理论,也可以有深浅、粗细、水平高低之不同,也有特色可出。特色是刊物质量的重要方面,又是几十家期刊能共同生存,更好发挥作用的条件。大家都应当在已有基础上去做突出特色的工作。别人没有的,你有,读者就喜欢,你就在这方面成了骨干刊。创办出一批具有多方特色的期刊,就会在全国形成各具特色的骨干期刊队伍。
5.3 加强规范化、整体化,与国内和国际办刊标准接轨
编辑规范化和专业刊的整体化,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问题,而且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条件之一。图书馆学刊物是研究信息交流的,更应该在规范、统一方面做得好一些。刊物的整体性,更能显示其发展力量,形成总体合力,为专业建设做贡献。期刊装帧设计,尤其是版面的规范化、标准化,有助于读者认识、使用刊物,这在自动化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就更为重要了。所以,要继续修订和执行编辑规范,使我们的专业期刊能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5.4 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对外交流,争取有更多的期刊走出国门
目前,全国只有五六种期刊在国外有订户。《中国图书馆学报》在30几个国家和地区有200多个订户,《图书情报工作》等也在国外有不少订户。但总的来看,这种对外的交流太少了。我们应当在这方面多做努力,加强宣传,使更多的期刊走出国门,为宣传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扩大国际影响做更多的工作。应当争取把更多的国外同行的好文章约集到自己的刊物上来发表,为图书馆学的国际交流,为更好地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服务而努力。这应当作为全国图书馆学期刊共同的奋斗目标。
标签:图书馆论文;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论文;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图书馆学报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大学图书馆学报论文; 图书馆论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