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农村第三产业“瓶颈”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瓶颈论文,农村论文,对策研究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现就浙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问题作探讨研究。
一、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浙江省同全国一样,第三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基本上处于被抑制状态,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这样。从产值构成看,1978年,浙江农村社会总产值98.72亿元,而以运输业、商业饮食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仅5.15亿元,仅占5.2%;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率不到5%。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劳力转向第三产业。1992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1978亿元,其中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的产值85.79亿元,比1978年增长16.6倍,比1984年增长4.5倍。从1992年的现状分析:全省农村经济总收入1553.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18.2%,第二产业占71.4%,第三产业占10.4%。同1984年比较,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2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了2.3个百分点。从农村经济总收入的三个组成部分来看,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497.82亿元中,来自第一产业的占54.5%,来自第二产业的占24.3%,来自第三产业的占21.2%;在集体统一经营收入的12.34亿元中,来自第一产业的占51%,来自第二产业的占21%,来自第三产业的占28%;在乡镇企业总收入的1043.78亿元中,第二产业占94.5%,第三产业占5.5%。从劳动力就业的结构看,1992年全省农村共有劳动力2099.38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1338.56万人,占63.8%,比1984年减少5.7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446.15万人,占21.3%,比1984年增加0.3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193.46万人,占9.2%,比1984年增加5.3个百分点。
浙江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地域广阔性。改革初期,农村第三产业在摆脱抑制状态以后,一开始就突破了封闭的地域范围,呈现跨村、跨乡、跨县、跨省及至跨国活动的趋势,这与农业和农村工业的地域狭窄性形成鲜明对照。劳务输出已成为浙江的一大产业,全省农村约有100多万劳动力散布在全国各地,从事商业、建筑和各种服务业,有的还到境外、国外开展劳务活动。全国有许多城市和郊区出现的“温州村”、“浙人街”,都充分反映了浙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盛况。浙江农村劳务大军在外地所创的收入,远远超过现有的统计数字。这是浙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
2、就业多样性。浙江农村的第三产业行业多,可以吸纳多层次的人员就业,为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大批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第三产业组织灵活,有个体办、联户办、合股办、集体办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多样化的就业结构。劳动力以流通领域容纳最多,全省除50多万购销人员外,在3400多个各类市场中摆摊设点的多数也是农民;各公路沿线林立的餐馆、旅店,也大多是农民开设。农民运输已拓展到海、陆、空各个领域,苍南县有几位农民还办起了股份合作的“包机”公司,承包经营温州至全国有关城市的航空班机。农业社会化服务业方面,全省有900多个乡镇综合服务站,11368个乡镇农科站、农机站和畜牧兽医站,除国家农技干部外,还容纳发2.2万多个乡镇脱产农民技术员带动了5万多名村合作社不脱产的农民技术员。农民自我服务组织和服务专业户,在各地也有新发展。
3、城镇集聚性。浙江农村第三产业多数是依托小城镇的崛起而发展,农民离乡进镇,开店设摊,从事各种服务业,已经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1990年,全省城镇和乡村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共430多万人,其中聚集在城镇的有220多万人,占总数的53.1%,比农村的多11.6万人。而农村从事第三产业的也大多聚集在当地的小集镇上,小城镇已成为沟通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
4、市场导向性。农村第三产业是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发展的,建一个市场,就带动一大批第三产业,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规律。如绍兴柯桥镇,原来常住人口不足2万,建立中国轻纺城以后,现在每天进出市场的客商有5万多人,日成交额达1千多万元。围绕轻纺市场,不仅发展了一大批旅店、饮食店食品店和文娱活动场所,而且为市场配套服务的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运输市场、科技市场等要素市场也应运而生。市场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二、农村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从总体上看,浙江农村第三产业近几年虽然有所增长,但仍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农村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在1992年浙江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仅占4.3%,所占比重比1978年和1984年分别下降0.9和1.8个百分点。农村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率还不到10%,这显然太低了。
2、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浙东北地区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发展也比较快,浙西南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在全省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中,浙东北占2/3,浙西南只占1/3。从第三产业每个劳动力提供的经济总收入来看,1992年发达地区为930元,欠发达地区为651元,不发达地区仅393元,高低相差1.3倍。
3、生产要素市场还处于初创、起步阶段。房地产、劳务、技术市场还没有走上正规,而金融、信息、人才等要素市场尚在探索之中。尤其是农村的信息咨询服务业,还远远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求,许多农产品和加工品,由于不了解市场需求,生产上存在很大盲目性,经常大起大落,使农民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4、农村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很差。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文化教育的落后局面近年虽然有所改变,但还是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那些边远山区,这些方面已经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症结。
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展还不够快。不少村合作社的双层经营体制尚不健全,民办的农业技术专业协会、农技农机服务实体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延缓了农业市场化、集约化的进程。
浙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是思想上的偏见。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理论上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缺乏全面理解,认为只有第一、二产业才创造社会价值,第三产业部门不创造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因而贬低发展第三产业。
二是体制上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村经济计划统制和自给自足的烙印很深,使得第三产业发展受到旧体制严重制约,基础极为薄弱。因此,在80年代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过程中,条条框框比较多,该放宽的政策没有及时放开,该扶持的措施没有及时出台,有些问题至今仍在妨碍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是结构上的不合理。我省农村第三产业不仅份额小,而且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存在着“单腿走路”的不平衡现象。急需发展的主要行业不是规模太小就是完全没有,如直接为农村商品经济服务的信息咨询还没有形成行业;第二层次即综合技术服务和农村金融保险业各不到1万人,简直不成比例;第三层次即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缓慢。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在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中存在重效益重产值而忽视基础行业的倾向。
四是投资上的忽视。要发展第三产业,需要注入大量资金,可是10多年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论是份额还是比重都很小,投入第三产业更是微乎其微。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近几年绝对数虽有所增长,但比例却在下降。以1992年与1987年相比,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2倍多,而第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却由15.94%下降到14.37%,下降了1.57个百分点。
五是政策上的束缚。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上,受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农民与城里人形成一种身份差别。在农村资金的流动上,存在另一种“农转非”,即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倾向。在产品流通上,存在着农村市场培育不够,地区内部封闭,多头管、分割市场等现象较严重。市场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市场法规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重叠,权利义务不统一,因而不少地方的“市场热”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距甚远。
六是人员素质的低下。农村有文化、有能力、懂管理、会经营、素质较高的人员,大都从事乡村工业和企业化、集团化经营,第三产业管理人员与之相比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从事小商小贩、旅馆饭店、小修小补、走乡串户的人员素质更差。
三、制约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瓶颈”的探析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有二条基本规律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深刻认识和高度关注:其一,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普遍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日益起到加速推进的作用;其二,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据统计资料,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达80%左右,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占45%左右。而我国由于城市化水平低,1991年只有28%,以致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2%。浙江省城市化的步伐也不快,第三产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低于全国水平。我省农村的实际情况也说明:哪里的小城镇建设步子大、速度快,哪里的第三产业发展也快。从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规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速度,是加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城镇建设进展缓慢,是制约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这是因为:
1、城镇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载体。从我们的国情、省情出发,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离土离乡搞劳物输出固然是一条出路,但容纳量终究有限,过多地涌向各大中城市,无法就业,还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更为重要的出路是就地消化,在农村有规划地发展一批小城镇,让农民进镇办厂、开店、设摊和从事各种服务业,发展二、三产业。这方面容纳的劳动力是很大的,而且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需要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同时,这也是城镇建设本身的需要,如果第三产业滞后,必然要影响城镇功能的增强和完善。由此可见,农村城镇的发展将为第三产业的迅速成长提供绝佳的经济舞台。
2、城镇是各类市场的聚集地。以城镇为中心培育和发展农村各类市场,这是把农村经济调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轨道上来的重要举措。农村城镇建设与市场发展互为依存、相互促进,是加速农村第三产业的一条捷径。农村改革十几年来的实践表明,通过举办各类市场,吸引农民和经济实体进城务工经商,从事二、三产业,从而带动城镇迅速兴起,而城镇的发展又为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育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省一大批城镇走的就是“办市场兴城镇,建城镇兴三产”这样一条成功的路子。
3、城镇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点。农村地域分散,一些带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的建设,如果分散到各个村落去办,不仅投资无力,而且不可能产生良好效益,反而会造成极大浪费。因此,必须集中在农村的小城镇上建设,只要城镇布局合理,就可以带动和受益广大乡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第三产业自身的特点来考察,也都需要依托城镇这块阵地,依靠城镇地理区位的优越条件和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来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适宜的环境,才能获得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4、城镇是科技、教育、文卫的中心。农村城镇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使之成为既是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又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中心。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也将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依托城镇的有利条件,兴办有关这方面的的各种活动场所,就可以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从全省整个层面来看,农村城镇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城镇数量不少,而规模多数偏少,1992年镇区平均人口仅2.02万人。二是就多数城镇而言,层次普遍较低,表现为基础设施差,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市场简陋,卫生不良,脏乱差较为普遍,难以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三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城镇发展非常缓,同发达地区差距逐渐拉大。
由此可见,我省农村第三产业之所以远远滞后农村工业化进程,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其深层原因在于我省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农村城镇化滞后是制约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突破农村第三产业“瓶颈”的对策思路
从总体上说,我们应该把农村第三产业和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上新的生长点,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突破“瓶颈”的约束、加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措施来抓。具体地说,着重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努力:
1、要把加快县级城市和建制镇建设作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重点。
县城和建制镇既是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又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基点。让县城发展成中小城市,扩大建制镇的规模,增强建制镇的城市功能,这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当前,应该充分利用撤县建市的机遇,加快把县所在地的城关镇按城市建设的规划要求建成拥有10-20万城镇居民的名符其实的城市。同时还要让一批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已成为当地经济中心的大型建制镇也按小城市的规格进行建设。力争到2000年浙江全省争取能建成100个拥有10-20万城市人口的中小城市。这样就可以使近1000万农民稳定地变成市民。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强建制镇的实力,搞好建制镇建设的统一规划,努力增加建制镇的城市功能,使建制镇成为乡镇工业的聚集地和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成国农村的经济、文教中心和服务行业的中心。
2、城镇要以工为小区建设和市场建设为两翼,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乡镇工业的聚集和市场的繁荣是小城镇经济和第三产业腾飞的两只有力的翅膀。要充分利用目前相当一部分建制镇已经搞了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小区的现实条件,加速吸引乡镇工业企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小区聚集。要克服开发区建设贪大求洋的版面性,把招商引资的重点转向当地农村的乡镇企业。开发区和工业小区要利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以优惠的政策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和齐全配套的服务设施,吸引农民到区里来开办新企业或把老企业搬迁到小区中来。这是促进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为农村第三产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最重要的途径。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因地制宜地加快市场建设。要结合当地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各种专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商品市场。并且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育金融、房地产、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各类市场的中介组织。要改革城镇用地制度,把小城镇土地作为筹集城镇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繁荣小城镇的重要资源来开发。
3、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基础性的第三产业,改善城镇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化的水准。
要按照现代城市功能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特别是进城农民的力量,统筹规划,加快农村小城镇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房地产业、文体卫生、科技教育等基础性三产的建设,努力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和生产质量。让这些基础性、先导性三产的发展来带动工业和商业性服务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以往由国家独家兴办的旧模式,建立多元投资机制。
4、以小城镇为依托,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为“三农”服务的第三产业。
要让小城镇成为农村第三产业的聚集中心,除了大力发展为小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外,还应该大力发展以周围村庄农民、农业和家庭工业为服务对象的第三产业。对周围村庄农民形成一种经济的向心力。当前,着重要发展以下三方面的服务产业: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机械、科技推广、信息咨询、教育培训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业;二是为家庭工业服务的产业,重点是要根据家庭工业一村一品、一乡几品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特点,在小城镇发展专业小商品批发市场、原辅材料供应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促进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三是面向广大农民的、方便农民生活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服务产业。重点要发展商业零售服务业、文化娱乐、体育卫生、邮电通讯、信用储蓄、社会保险等服务事业。
5、要让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成为小城镇的主人和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形成“农民城镇农民建”的城镇发展机制。
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必须走外延扩大的路子,一方面要广泛吸引周围农民到小城镇定居和从事非农产业,使这些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及其家庭成员成为常住的城镇人口;另一方面又要用这些进城农民的资金来加快城镇建设,也就是要大力推广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苍南龙港镇的“农民城镇农民建”的经验,形成进城镇农民越多,城镇建设资金越多,城镇建设越快,吸纳农民进城能力越强的良性循环。
6、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突破制约小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的诸多政策约束,形成小城镇建设与第三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
首先是进一步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把原来按农业人口和城镇居民人口来划分的户籍管理制度,改成按地域常住人口和非常住人口来划分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次要全面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促进乡镇企业产权的流动和重新组合,为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工业小区聚集创造更好的条件。再次是要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使第三产业的绝大多数单位逐步实现由福利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做到经营方式企业化,并理顺和放开第三产业的价格,做到价格形成市场化,加强第三产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逐步提高其整体素质。建议有关部门抓紧制订《第三产业法》,以促使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规范化。此外,还要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按照“稳制活田、三权分离”的原则,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鼓励已经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放弃承包经营土地,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从长远来说,应当努力实现让更多的农民稳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迁移,让更多的土地向少数高素质的专业农户的集中,加快农村社会化分工,加快农民身份的分化,从而形成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农村现代化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