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直觉认识论述评_叔本华论文

叔本华直觉认识论述评_叔本华论文

叔本华直观认识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识论论文,述评论文,直观论文,叔本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在认识论方面创建了直观认识论。叔氏所谓直观认识,是指与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的理性认识相对立的一类认识,他根据认识对象、认识内容和认识作用的不同,将直观认识分为三种:对于个别表象的科学直观,对于理念的艺术直观,和对于意志本体的哲学(道德)直观。这三种直观认识尽管存在差别,但共同的特征是它们在本质上都属于非理性的直觉认识。下面我们对这三种直观认识分别加以考察。

叔本华所说的个别表象实际指的就是世界上的个别客体。按照他的意志本体论,个别表象是世界本体意志的间接客体化,它们千差万别,处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之中,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由此造成不断的运动变化。叔本华认为人们对于个别表象的认识是为满足他们意志的欲望服务的,这些认识分为两类:直观认识和理性认识。叔本华继承了康德先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认为对于个别表象的直观认识是通过一定的先验认识形式而进行的,具体说来这些先验认识形式就是时间、空间和因果律,他把它们称作“根据律”。通过这三个根据律,人们认识了个别表象,并在此认识过程中构成了个别表象。由于作为意志间接客体化的个别表象是这样在直观认识中形成的,其时间、空间、因果联系等属性全部来自认识主体的先验认识形式,叔本华宣称:“整个客体的世界,无可移易的是表象,……它自始至终永远以主体为条件;这就是说它有先验的观念性。”(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1页。)

叔本华指出按上述方式进行的直观认识“决不是单纯的感觉,在直观中已现出悟性的活动。”(注:叔本华:“康德哲学批判”,《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46页。 )因为在直观中所认识的不单是表象的各种表面属性,还包括属性之间、表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这就不是凭感官所能把握的。感觉仅为直观认识提供材料,而要在这些材料之间建立起因果联系还要运用理智。叔本华说,“一切直观都是理智的”。(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才把直观认识叫作悟性认识。而表象世界相对于直观认识而存在,因此也可说“它只是由于悟性而存在……,它也只对悟性而存在。”(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8页。)

按照叔本华的看法,他所主张的悟性直观认识具有下列特征:首先,它是“直接的了知”。(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0页。)它不需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仅凭借根据律,便直接认识个别表象,以及它与其他表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其次,它是“整体性”的认识。它不像理性认识那样先对对象的部分进行认识,然后再通过综合把握整体,而是一下就“完整”、“深入”、“详尽”地认识整个对象。它不仅能认识对象与其他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还能认识其独有特性;不仅能把握对象的重要部分,还能洞悉它的一切细节。再次,它是“突然的顿悟”,(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0页。)而“不是抽象中漫长的推论连锁的产物”。(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0页。)它是在偶然的机会出现,立即一下把握认识对象的。由此可见,叔本华的悟性与康德的悟性根本不同,这种认识在本质上属于非理性的直觉认识。当然,这种认识中也包含某些理性的因素,例如,它需要依靠某些先天的认识形式才能进行,但是这不影响其非理性的本质。叔本华极力抬高非理性直观的作用,宣称“直观是一切真理的源泉,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7页。)一切科学所揭示的事物的因果联系,最初都是凭借悟性直观而获取,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抽象思维加以简洁化和系统化才形成为科学知识。由于悟性直观和科学有这种密切关系,可将它看作一种科学直观认识。

对于个别表象除了悟性直观认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理性认识,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所进行的认识。叔本华指出理性认识是在悟性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们获得多种个别表象的直观认识之后,通过抽象活动,舍弃同类表象中各自具有的“某些不同性质”,并将剩下的共同性质连在一起,于是便形成概念。概念是同类表象共同属性的概括,是“原本直观世界的摹写、复制”。“可以肯定,每一个真实的基本的概念……必定具有某种直觉的观念作为其最内在的核心或根据”。(注: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7页。)

叔本华认为,理性认识的特征与直观认识相反,这些特性造成了它自身的局限。理性认识是一种间接的认识,它缺乏直观认识所具有的直接性、鲜明性。同时,它也是一种普遍的、僵硬的认识。普遍的、僵硬的概念与具体的、个别的表象之间存在差距,它“永不能下达个别事物”,永远不能“精当地”表现个别事物在性质上的千差万别,这就好像“嵌合的碎片”永远不能毫无痕迹地从一个颜色过渡到另一个颜色一样。

在叔本华看来,理性认识的作用远不及直观认识。它不是真理的源泉,它没有“真正扩大我们的认识,而只是赋予认识另外一个形式”。(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3页。)它的作用不过是帮助我们把知识记忆在脑中,或传达给别人,或借以思考、制定计划,以进一步运用知识。许多事情不用理性知识而用直观知识可以完成得更好。例如,“发明复杂灵巧的机器”的人往往不是拥有大量理性知识的学者,而是具有丰富直观知识的能工巧匠;另外,在紧急关头的当机立断,对于各种阴谋诡计的识破,往往靠的也是直观认识。

理念,是叔本华从柏拉图哲学中引进的概念,但它在叔本华意志哲学中所起的作用却与在柏拉图哲学中不一样。按照叔本华哲学,意志客体化为个别表象需以理念作为中介,理念是意志本体的“直接的、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体性”。(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4页。)通过理念, 意志客体化分为若干等级,理念为每一等级的表象确立一个“永恒的形式”或“标准模式”,规定该类表象的共同本质,个别表象不过是该类理念的摹本。

叔本华指出,对理念的认识也必须是直观认识,但是,不论从认识对象、认识内容、认识方法上看,对理念的直观都不同于对个别表象的直观。叔本华把对于理念的直观认识称作艺术直观(艺术观审),指出“艺术的唯一源泉就是对理念的认识,它唯一的目标就是传达这一认识”。(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8页。)而艺术之所以与认识理念有关, 是因为理念所追求的美“即存在于这些理念中”。(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80页。)按照叔本华的观点, 理念作为同类表象的标准模式“圆满地实现了意志的客体化”,是以“美而纯粹”的形式出现的表象,所以它体现了“美”。但是,叔本华又指出,现实存在的只是个别表象,只有通过个别表象,才能认识理念,把握其内在的美,而这就是艺术观审所要实现的任务。

怎样才能对理念进行艺术直观?叔本华指出,与认识个别表象的目的不同,认识理念的目的不是为了给意志服务,而是为了把握理念自身,这就决定了对理念的直观认识不能像认识个别表象那样通过根据律而进行。因为那样所认识者与其说是对象,不如说是对象所依靠的根据律所规定的关系。

在叔本华看来,对理念的直观认识非但不为意志服务,意志完全就是进行这种直观的障碍。意志使人心有旁骛,不能专心致志于直观。故要直观认识理念一定要竭力克制自己的意志、欲望,乃至达到完全忘记意志、忘记自己的地步,使主体成为“纯粹的、无意志的、无痛苦的、无时间的主体”,(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0页。)主体完全“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 ,“整个意识完全为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自失于对象之中”。(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0页。)

当主体达到上述状况时,叔本华说客体也会相应变化。表面看来这时人所面对的仍是个别表象,但实际上它已是作为同类表象的理念的代表而出现在主体面前,就是说“我们在对象中看到的已不是个别事物,而是认识到一个理念”。(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292页。)叔本华强调主客体的上述变化是同时“突然发生的”,“理念和认识的纯粹主体作为相互的对应物总是同时进入意识”。(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2页。)而出现这种情况后, 主体和客体就合二为一,它们之间“已不容区分”,“两者完全相互充满、相互渗透”。(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2页。)至此,对理念的直观认识就算完成。

叔本华把对于理念的直观认识称作“体会理念”,说一旦获得了这种体会,就能把原本看来平淡无奇、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物,提升为理念、提升为完美的事物,从而把握该事物的美。如果认识者把对于美的这种体会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例如绘画、雕塑等表现出来,于是就创造出一件上好的艺术作品。

虽然从形式上看对于理念的直观认识是一种个人的认识活动,但它的内容却是超越个人、超越时空的,它们不会随空间、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叔本华举例说,从狱室中或从王宫中观看日落,其美的享受效果是一样的。而人们一旦把握了理念,就意味着把握住了表象世界中永恒的东西,因此一件表现理念的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它能使“时间的齿轮停顿”, (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9页。)保持为“常住的现在”。

叔本华认为对于理念的艺术直观,在人的心理上能产生特别的作用。由于他把人的意志看作人生痛苦的根源,而在进行艺术直观时意志被加以克制,因此这时人能摆脱痛苦。“在欲求的那一条道路上永远寻求而又永远不可得的安宁就会在转眼之间自动的光临,而我们也就得到十足的愉悦了。”(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274页。)当然这种摆脱是暂时的,随着艺术观审的中止,痛苦又会重新袭来。由于艺术能使得“人生中最令人愉快和唯一纯洁无罪的一面”得到“上升、加强和更完美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叔本华把艺术称作“人生的花朵”。(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69页。)

为什么人能直观认识理念?叔本华认为由于人还具有一种不同于先验根据律的先验的直观理念的能力。每个人可以说都具有这种能力,但只有少数天才“在更高程度上和持续的长久上具有这种能力”。叔本华把这类天才人物吹得神乎其神。

叔本华竭力抬高这种直觉认识,而贬低理性对认识理念、创作艺术的作用。理性认识通过概念进行,表面看来,概念与理念相似,都是普遍性的规定,但叔本华指出二者有本质差别。理念是意志的直接客体化,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确定的,它规定了同类表象的共同本质,“可称之为事前统一性”;而概念是在个别表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而产生的,它所代表的是同类表象的共同性质,“可称之为事后统一性”,其含义是主观的,是随不同的认识主体而变化的。由于二者以上的差别,因此不能运用理性概念去认识理念,把握事物内在的美,从事艺术创作。叔本华指出,“概念,尽管它对于生活是这样有益,对于科学是这样有用,这样富于后果,对于艺术却永远是不生发的”。(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26页。)从概念出发创作的作品必然是“矫揉造作”的“摹仿”,“东施效颦”,就像是用机器加工出的产品,原来放进去的成份在里面依然存在,仍可以从混合物里找出来。

意志,在叔本华哲学中有两义:一为人的意志,一为世界本体的意志。叔本华认为两个意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同为“不能遏止的盲目的冲动”,“一个无尽的追求”,(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 235页。)但二者之间有重大差别:个人意志为本体意志的客体化、个体化,它的欲求具有明显的个性,对于本体意志来说,它不过是“具有特征的意志现象”。(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3页。)

叔本华认为,个人意志是通过对它的直观得以认识的。对于人的身体活动有两种认识方式,一是外部认识,即把身体当作外部世界众多表象中的一个,通过根据律对它进行直观认识。另一是内部认识,即对身体活动的自我意识。通过自我意识可以知道,身体活动受自我支配,这个自我不是认识主体,而是意志。因为“认识的认识是不存在的”,“你认识到了你在认识与你在认识只是字面上的不同而已”。(注: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6页。 )当意识把自我当作认识对象时,这个自我“完全是作为一个想要的人”,“想要”即是欲望、意志。叔本华强调自我意识是一种“最直接的意识”。“在这个意识里,每个人直接地,没有一切形式,甚至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形式,就在本质上认识到他自己的个体,因为在这里认识者和被认识者完全合一了”。(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7页。)这就是一种既不同于对个别表象、 也不同于对理念的直观认识。俄罗斯学者贝霍夫斯基直截了当地把它称作“直觉”:“……这还不是理智的直觉,而是直接的自我意识,是一种与外在的、客观的世界无涉,而与自我‘直观的’‘自在之物’相关的直觉”。(注:贝霍夫斯基:《叔本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在叔本华的哲学中,作为世界本体的意志,其地位要比个人意志高得多,它不仅是世界万物统一的基础,运动的源泉,还是人的价值法则、伦理道德的基础。对于世界本体的意志的认识也要依靠直观,但是这种直观认识不同于对个人意志的直观,并且是针对个人意志而发,因为个人意志对于人的道德起着与世界本体意志不同的作用。

在叔本华看来,个人意志决定着人的性格,决定着他一生的欲求是追求正义、善良,还是喜爱邪恶、偏私,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是想做一个好人还是做一个坏人。“每一个人都是由于他的意志而是他”。(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01页。)但个人意志所决定的性格终其一生都不会改变,这也就是说,仅仅根据个人意志,无从发挥道德的作用。不幸的是,个人意志决定大多数人总是自私的。意志的本质是欲求,在个人意志的驱策下,很多人不择手段来满足欲求:“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都想一切为自己,要占有一切,……控制一切,而凡是抗拒他的,他就想加以毁灭”。(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55页。)他指出,这种利己主义造成了“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造成贪婪、冷酷、残忍、奸诈、欺骗等“恶事恶行”。另外,个人意志还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个人意志具有欲望,欲望没有满足前内心痛苦;为实现欲望要遭遇各种困难,会带来许多痛苦;欲望满足之后,空虚无聊就会袭来,这又是一种痛苦;于是又产生新的欲望,接下去上面所说的各种痛苦又一一重复出现。因此叔本华说,“痛苦是生命本质上的东西”,(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36页。)人生的痛苦是“无法衡量的,没有终止的” 。(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24页。)

怎样才能克服由个人意志带来的不道德行为和人生的痛苦?叔本华认为,理性认识对此是无能为力的。理性认识不能改变人的欲求,人的性格。它的作用充其量不过是为意志服务,在意志已确定的欲求的总目标下,决定如何实现这种欲求。他说:“德性和天才一样都不是可以教得会的,概念对于德性是不生发的,只能作工具用。”(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2页。) “人们不能以伦理学的演讲或传道说教来造就一个有美德的人,正如所有的美学,从亚里士多德起没有造就一个诗人一样”。(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04页。 )事实上,个人意志对于道德的干扰破坏只有通过对世界本体意志的直观才能得到解决,只有通过这种直观才能建立起道德观念。他指出,“美德必然是从直观认识中产生的,直观认识才在别人和自己的个体之中看到了同一的本质”。(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04页。)在直观中, 认识者“无庸作逻辑的推论而直接认识到他自己这现象的本体也就是别人那现象的本体,这本体就是构成一切事物中的那生命意志”,(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11页。)认识到, 自己与他人、他物一样只是生命意志客体化中的一个现象,由此而把握一切现象中的同一性:“我们真正的自我不仅是在自己本人中,不仅在这一个别现象中,而且也在一切有生之物中”。(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12页。)有了这种认识, 人就再不会强调自己的独特性,更不会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了。

对意志本体的直观认识必将对个体意志产生道德影响。最重要的是,人将会有同情心,他“自然把一切有生之物的无穷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也必然要把全世界的创痛作为自己所有的[创痛]”。(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19页。)叔本华认为,“只有这种同情才是一切自发的公正和一切真诚的仁爱之基础。只有发自于同情的行为才有其道德价值”。(注:Schopenhauer,On the Basis of Morality,The Bobbs-Merrill Company,Inc1965 p.144.)出于同情,人愿意分担别人的痛苦, 愿意为减轻痛苦而给予别人以支持和帮助,并把自己的欲望限制在不否定别人的意志、不给别人增加痛苦的限度内,使自己成为充满仁爱之心、行为公正的有德之士。

对意志本体的直观能够帮助人,在德行的基础上最终从人生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由于认识到意志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人就能从不断追逐欲望的醉生梦死中清醒过来,对个体意志加以自我否定、自我扬弃:不断克制自己的欲望,实行“清心寡欲”,以至最后彻底否定个体意志,达到一种“没有意志、没有现象、没有世界”的神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便完全、永久地从痛苦中摆脱出来,获得“那高于一切理性的心境和平,那古镜无波的情绪”,“那深深的宁静,不可动摇的自得和愉悦”。(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63页。)叔本华说这种境界相当于佛教的 “涅槃”,或印度教的“归于梵天”。

至于这种直观本体意志的认识能力从何而来,叔本华的回答是:少数人天生就具有这种直观认识的能力,他们是宗教中所谓的圣者和历史上的一些高超人物,如圣芳济·冯·阿西西、菲利波·奈瑞、巴斯伽尔等;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认识能力则是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其中个人亲身经历的苦难对它的产生具有特别的作用。“人们在激烈的挣扎抗拒中经过苦难继续增长的一切阶段,而陷于绝望的边缘之后,才突然转向自己的内心,认识了自己和这世界”。(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38页。 )但对于这一突然转变的过程叔本华没有详加论述。

如果把运用逻辑形式的认识称作理性认识,那么应当承认,人类除了理性认识之外还有另一类非理性认识。但是,长期以来,在西方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理性主义认识论,按照这种哲学,似乎理性认识统治了一切。在这种形势下,叔本华提出另一种非理性的直觉认识,强调它的重要性,无疑是具有反传统的划时代的意义的,它拓宽和加深了哲学对于认识领域的研究,尽管叔本华对理性认识的看法是形而上学的,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尽管他的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包含着许多错误的观点,但是叔本华的上述历史功绩却是不应抹杀的。而且,就对于非理性直觉认识的看法来说,叔本华的直观认识论中也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例如,它不是笼统地谈论直观(觉),而是按认识对象、认识方法、认识作用的不同将直观认识分为三种,将它们与科学、艺术、道德联系起来,分别论述其特征,这种既广泛又深入地研究直觉认识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其次,它对每一种直觉认识的论述也不同程度正确地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包含某些合理因素。在这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尚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叔本华的直观认识论对后世的西方哲学有较大的影响。现代西方哲学诸流派关于直觉的理论大多从它而出。例如法国著名的直觉主义哲学家柏格森,竭力贬低理性认识,推崇非理性的直觉认识,这种态度就是直接承袭于叔本华。柏格森批判理性认识的诸缺陷,诸如片面而缺乏整体性,普泛而不能适用于个别事物,只能实用而不能把握世界本质等等,这些观点都来自于叔本华对理性认识的批判。而柏格森对直觉认识特征的描述,如抛弃一切理性认识形式而进行“直接的理智交融”,“完满地”、“单纯地”把握对象,非功利地以“慎思明辨”、把握世界本质为目的等等,与叔本华所说的直观认识的特征有某些相似。除了柏格森之外,叔本华对尼采、胡塞尔、马利坦等的直觉理论也有明显的影响。历史表明,叔本华确系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奠基人。

标签:;  ;  ;  ;  

叔本华直觉认识论述评_叔本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