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风湿患者疼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_徐左成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风湿患者疼痛症状和提高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本院治疗的40例风湿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疼痛症状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风湿患者的疼痛评分为(2.23±0.14)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4.56±0.37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较对照组(70.00%)明显更高(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在风湿患者中可明显改善疼痛症状,同时还可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风湿;疼痛;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300-02

风湿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病,会降低患者的免疫能力,出现失眠、疼痛等多种不良症状,甚至失去运动功能[1],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疼痛是风湿患者最明显的临床症状,会对日常行走能力和心理状态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药物止痛的同时还需采取相应措施使疼痛程度减轻。为了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风湿患者疼痛和满意度的影响,本文将40例风湿患者作为对象展开研究,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本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风湿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40例患者分成以下两组。

观察组(n=20)——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2:8;年龄范围(42~76)岁,平均年龄(59.53±7.12)岁;包括13例类风湿关节炎和7例强直性脊柱炎。

对照组(n=20)——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1:9;年龄范围(41~78)岁,平均年龄(59.22±7.34)岁;包括12例类风湿关节炎和8例强直性脊柱炎。

观察组和对照组风湿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

1.2 方法

一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入院后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以及院内环境和相关制度,协助患者完成各项身体检查,做好病情观察工作,定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等身体指标,告知住院期间的有关事项,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一组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组)。入院后通过主动沟通交流的方式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案,多数患者存在明显的疼痛症状,因此要及时采取对应的止痛措施稳定患者焦躁情绪,将疾病的病因、疼痛原因以及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内容详细向患者说明。指导患者选择舒适的休息体位,教会其正确的翻身方法和咳嗽方法,减少疼痛刺激。谨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等药物服用,强调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定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以便随时调整止痛方案。在饮食方面,告知患者要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等微量元素的摄入量,通过正确饮食来缓解疼痛症状和关节肿胀症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播放轻松的音乐来转移患者注意力,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出院后进行持续的电话随访,每周一次,和患者保持联系,告知患者科学的饮食原则以及运动项目,定期举办知识讲座通知患者参加。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十分制,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轻微。

出院时向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对本次获得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调查表中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选项,统计各组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满意概率之和),回收率为100.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疼痛评分用(x-±s)表示,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 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疼痛改善情况

如表1所示,两组风湿患者在接受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均较高,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值<0.05。

表1 对比2组风湿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情况(x-±s)

注:数据组间对比(P<0.05)。

3.讨论

关节长期进行性的发展病变称为风湿,会导致关节畸形、僵直等多种不良症状,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会丧失行走能力。疼痛是风湿患者最明显的症状,长期疼痛不但会损害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心理状态造成一定影响[3],部分患者长期受疾病的困扰会丧失治愈信心,在饮食、运动以及用药等多方面存在不合理情况。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4]。首先在患者入院时热情的接待,能够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在患者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可帮助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以便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操作,在心理方面,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而采取相应手段进行干预,可稳定患者的不良心理,疼痛属于复杂的心理、生理活动,主要因伤害性刺激引发,疼痛症状会引发焦虑、暴躁情绪,不良的心理情绪又会加重疼痛程度,形成一个恶性循环[5-6],因此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再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出院后对患者持续一段时间的电话随访,能够了解患者疾病的恢复情况,及时纠正其在饮食、运动等方面的不良行为,改善预后。

结果部分显示,观察组风湿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值<0.05,说明人性化护理在改善风湿患者疼痛症状方面的效果较为理想,与此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值<0.05。

总之,为风湿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程景华.风湿病疼痛护理的有效性观察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9):4174-4175.

[2]卢璠萍.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5):187-188.

[3]黄映华,张伟勇,郭粉莲.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5,29(12):4461-4463.

[4]毕桂红.全程护理干预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7):116-117.

[5]甘佳.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运用全面护理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5035-5036.

[6]刘春威,李再荣,王庆双.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4,38(8):975-976.

论文作者:徐左成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对风湿患者疼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_徐左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