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汨罗市罗江镇黄市中学 湖南 岳阳 414400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思维导图在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上的运用方法。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且有意义,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学习的效率,初中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展开教学。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创设情境 知识体系 发散思维
人们常说的思维导图也可以叫做心智图,是一种有利于记忆和理解的思维模式。运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增强自己思维的延展性,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养成一种固有思维,因此,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在课堂上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学习中,由于知识点多,生活中覆盖面广,思维导图的方式就可以使学生更加明晰、直观地理解并掌握。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1.思维导图运用的意义。
思维导图在初中教育教学上很有意义,这样的学习方式也非常实用。在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经过一番充分的备课。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知识点分散,涉及面广泛,想要上好一堂课,课前的备课是非常有难度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这个时候思维导图就可以帮助老师进行备课,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书本中一些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可以避免讲课过程中遗漏知识点。还可以在处理知识点的同时联想出知识点可以运用的例子,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可以让教师的备课更加充分。
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更加容易地让学生找到课堂的中心。尤其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学生由于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课堂上的知识也理解得不是很清楚,所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就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便于理解记忆,不会让学生感到上完课却不知道这节课的主题。
2.思维导图运用的策略。
在初中教育教学当中要培养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力。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将这节课的中心内容写出来,然后按照思维导图的模式来发散性地开始讲解其他内容。让学生学会在围绕这一中心的前提下展开思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下会改变学生学习的单一性、直线性,在原本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很难去想到更多的知识,不利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在课堂上不能死板地教授知识,要灵活地传授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首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示范,带领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观察学生是否在准确地找到主体以及思维发散的方向,只要找到中心内容,便可以从这一中心展开全方位的思考。
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提高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效率和质量,可以将书中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有机的联系。思维导图有两个非常大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有利于记忆,另一个好处便是可以帮助理解。事实上,在逐渐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后,不仅在学习上可以运用,在生活上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同学对于同一个知识点有了不同观点,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找出两者的共同点一起商量进而解决问题。就是把自己的想法从一个点开始联想,然后再整体思考一下。这样就可以清晰地梳理出自己的思路,以便于发现新思路。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逻辑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逐渐练出来的,不是谁都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会有那样清晰的头脑。我们需要逐步的去学习,如何让画思维导图,如何让自己的思维导图看起来更加清晰,多次使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会逐渐改变学生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学习氛围和学习心态,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会更加直观也更容易理解。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方向展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上,思维导图的模式是经常使用的,在未来的初中教育教学问题上,思维导图的方式会给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上带来很大的方便。这样的教学模式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备课和讲课。在学生逐渐学会使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时,在课堂上就可以主动让学生在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在思维导图上做一个呈现,学生在这样的基础下会对这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认识,在接下来老师的讲课会更加轻松,学生也会更加容易接受并且理解。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上有意义的,这样的思维方式会增强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能力,在思维导图的结构上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道德理论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强化对思维导图使用,就可以在生活中方方面面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思维导图可以给我们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很大便利。思维导图非常有利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可以将分散、不容易理解记忆和抽象的知识直观的联系在一起,变得形象生动更容易理解。
参考文献
[1]李巧琴 思维导图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7,(3),77-78。
[2]于福忠 思维导图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当代教研论丛,2015,(7),115-115。
论文作者:徐景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思维论文; 初中论文; 方式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论文; 知识点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