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社会排斥是一种广泛受到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当个体被社会排斥后,会产生挫折从而增加个体的攻击行为。认知风格是个体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场依存的个体依赖环境感知信息。本研究探讨了认知风格作为调节变量在社会排斥下对个体攻击性产生的影响。实验选择54名大学生被试,发现社会排斥会增加场依存个体的攻击性,场依存的个体在社会排斥的情况下产生更强烈的攻击性,但同时也发现在没有被社会排斥的情况下,场独立的被试产生更强的攻击意向。
【关键词】社会排斥;认知风格;攻击性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268-02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会时刻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当个体被周围的环境排斥后或者感到自己正在被人排斥,会产生抑郁、焦虑、愤怒的心理,并且渴望得到社会接纳和认可,当这种希望不被满足时,便会由心理上的愤怒转化为行为上的攻击,而如果个体及其依赖环境信息处理问题,当被排斥后愤怒感便会增加,因此更加对外宣泄愤怒。
而根据是否依赖环境处理信息,可以将个体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是一个人格变量,该变量与个体活动密切相关,是一种个体根据某一固有属性进行重组信息和整理资料的方式(李寿欣,1999)。场独立的个体倾向于从内部参照获取信息,场依存的个体倾向于从外部获取信息。
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社会排斥和认知风格进行相关实验,探讨认知风格在社会排斥与攻击性之间的调节作用。
1.理论综述
1.1 社会排斥与攻击性
大量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社会排斥的境遇中,他内心感受到的社会疼痛拥有的生理机制与生理疼痛的神经机制相同,社会疼痛导致的大脑疼痛激活区域与生理疼痛导致的大脑疼痛激活的区域相同(Eisenberger,Lieberman,& Williams,2003)。有学者提出社会疼痛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排斥效应与生理疼痛一样可以保护个体免受社会排斥的威胁(Macdonald,Kingsbury,&Shaw,2005),受排斥的个体所缺失的社会需要往往通过叛逆的反社会行为来弥补。
1.2 认知风格与攻击性
认知风格是一个人格变量,该变量与个体活动密切相关,是一种个体根据某一固有属性进行重组信息和整理资料的方式。Witkin将认知风格分为两种,一种认知风格是场独立认知,另一种认知风格命名为场依存认知,他认为外部空间像是一个场,场独立的认知风格的人更喜欢运用内部标准,善于对外部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能够从复杂的外界情景中识别出不同的个体存在;而场依存者则喜欢运用外部标准进行参照,更愿意把内外情景看做一个整合体,不善于对外界材料进行加工(Witkin, Dyk,Faterson et al,1963)。
1.3 攻击性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攻击是指人们根据行为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行为作出的一种判断。关于攻击性的理论分为七种:本能论、社会生物解释、挫折—侵犯假说、社会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一般模式、互动理论(罗胜庆,2010)。攻击性行为的类型很多,本研究探讨社会排斥下的攻击行为,因此其攻击性属于反应性攻击(Dodge,1987),即个体在被激怒或受挫折的情境下,产生防御性的攻击行为,这些个体通常表现为充满敌意、冲动等特征,容易被同伴拒绝。
2.实验设计
2.1 实验假设
证明认知风格在社会排斥下的调节作用,认知风格会调节个体攻击性,场依存的个体在受到社会排斥的情况会表现出更强的攻击倾向。
2.2 实验被试
本实验的被试54人,均为大学生被试,非心理学相关专业,男生23人,女生31人,年龄分布在18~23岁,平均年龄20.7岁。被试自愿参加本实验,并发放被试费。
3.实验材料
认知风格问卷,相互认识范式,“辣椒酱”范式。
3.1 认知风格问卷
传统的测量认知风格的工具主要有棒框仪、镶嵌图形测验(GEFT)等,本实验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只能选择镶嵌图形测验等问卷形式的工具。但镶嵌图形测验的局限性日趋明显(陆梦菊,2006)。镶嵌图形测验主要是让被试在背景中准确找到指定的图形,分数高者定为场独立型被试,低者为场依存,但是这可能存在许多问题,以这种方法划分可能划分出来的是认知能力的高低而不是认知风格。而两者显然不能混为一谈。因此,认知风格的理想测量工具为认知风格问卷。问卷一部分测量场独立的认知风格,一部分测量场依存的认知风格,有效解决了镶嵌图形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曹海英,周叔麟,2006)编制认知风格问卷对认知风格进行了测量,并与GEFT图得分情况进行了比较,两项结果一致,因此本实验采用认知风格问卷进行实验。
3.2 相互认识范式
相互认识范式一般会让五名左右同性被试认识十五分钟,之后将每个人安排到不同的房间。让他们在之前的同伴中选择两位作为搭档共同完成后续任务,同时给被试不同的反馈,拒绝组的反馈是没有任何人选择他们,接受组的反馈是所有人都选择了他们。有文献显示,相互认识范式的拒绝反馈及时并且相对明确直观,比较符合真实的生活情境(程苏,2011),因此本实验选择此种范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辣椒酱”范式
实验2采用“辣椒酱”范式测量被试的攻击性水平,辣椒酱范式最早由Lieberman,Solomon,Greenberg和 McGregor(1999)提出,由被试给出的辣椒酱的数量判断攻击性的大小,辣椒酱数量越多,攻击性也越高。而McGregor等人(1998)的相关研究表明,这种范式测量出的攻击性水平与AQ量表测量出的攻击性水平显著相关,该范式具有良好的会聚效度。
4.实验程序
本实验为此研究的核心实验,采用2(排斥性质:排斥vs 接纳)*2(认知风格:场独立vs场依存)的两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社会排斥和认知风格,因变量为个体的攻击性。
先让被试填答认识风格问卷,然后告知其这是一个有关网络端沟通交流的实验,并且实验中的另一名异性搭档是完全陌生随机的。然后给一个问题进行与搭档的10分钟讨论。随后让被试撰写自我介绍,并上传给其搭档看,同时被试也可以收到搭档的自我介绍进行浏览。过5分钟时告诉社会排斥组,搭档看了他的信息后不愿与他进行网络交流,告诉接受组搭档看过他的信息后很愿意与他进行交流,但是因为网络终端出现一些问题暂时不能将实验进行下去,会在网络修复后再次进行实验。然后要求被试让“搭档”(搭档事先表示自己不喜欢吃辣椒)吃野山椒,数量为1到10,所吃辣椒数量为攻击性的行为指标。
4.1 实验结果
认知风格问卷分为30道题目,前15道测量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后15道测量场独立型认知风格,以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自评,1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然后前15道题计总分,后15道题计总分进行比较。因为认知风格是一种相对变量,所以如果前15道题得分高于后15道题,则记为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如果后15道题得分高于前15道题,则记为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相互认识范式将被试分为排斥组和对照组,并以被试给搭档的辣椒数记攻击性的大小。分组后,在实验组,场独立型被试数为14,场依存型被试数为16;在对照组,场独立型被试数为10,场依存型被试数为14。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5.讨论与结论
5.1 认知风格和社会排斥的主效应
根据实验的结果,社会排斥的主效应并不显著,个体在受到社会排斥的情况下并没有产生更强的攻击性,但社会排斥与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显著,考虑到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被试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个不同组别,场依存的被试在被排斥后的攻击性较场独立的高,场独立被试减弱了这种攻击效应;场独立的被试在没有被排斥的情况下攻击性较场依存的高,场依存被试减弱了相应的攻击效应,导致在总体看来,无论排斥与否,攻击性都被中和了。因此社会排斥的主效应并不显著。
5.2 认知风格与社会排斥的交互作用
社会排斥与认知风格的交互作用显著,在社会排斥下,场依存的被试攻击性更加明显,这与研究假设相符。这一结果支持了个体攻击性由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决定这一说法。
场独立型个体加工处理信息时,主要依据内部标准,而对环境信息不太敏感;而场依存的个体关注环境信息,易受外界影响。有研究表明,场依存型个体倾向于意识提取,场独立个体倾向于自动提取(曾晓青,刘建平,陈美荣,2010),因此,在被社会排斥的情况下,场依存的被试有意识的感知外在的敌意,产生更强的攻击性。
因此,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社会排斥与个体攻击性成显著相关关系,个体受到的社会排斥越大,产生的攻击性越强。(2)在被社会排斥的情况下,场依存的个体产生更强的攻击性,在没有被排斥的情况下,场独立的个体产生更强的攻击性。
6.研究展望与改进
本研究通过对社会排斥和认知风格以及攻击性的相关研究给当前的理论提供了参考,在实验进行中,有被试在实验后寻求大学生心理问题量表或者追问“搭档”的个人信息的情况,虽然是不记名进行实验,但还是显示出大学生在受到社会排斥后的相关反应。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聚焦在追踪实验上。研究如何使攻击性水平高的个体在受到社会排斥后降低攻击性倾向。
认知风格虽然作为调节变量影响攻击性,但以往的研究也显示,认知风格和攻击性之间是存在相关性的,虽然此实验认知风格的主效应不显著,但是并不影响进一步对认知风格与攻击性水平之间的研究。王爱芬(2011)曾做过大学生的幽默风格与认知风格和攻击性之间的研究;陈雪(2013)做过大学生归隐风格、宽恕和攻击性之间的相关研究。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关注到认知风格和攻击性之间的研究。
同时,本研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未来进行进一步实验时需要注意。
(1)实验中因变量辣椒数量设计的太少,导致平均数很低,实验统计时产生的差异不明显,效果没有预期的明显,如果进一步研究,将辣椒数从10改到100,使因变量的指标变大,让被试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2)实验被试数量较少,产生的随机因素增大,影响实验结果。在对照组中,场独立型被试为10人,因此对照组的简单效应显著存在一些质疑。如果进一步研究,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进行实验,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论。
(3)做好被试的解释工作,社会排斥容易唤起被试的消极程序,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事先隐藏了实验的目的,因此为了避免消极情绪对被试的持续影响,未来进行实验过后要向被试解释清楚。
【参考文献】
[1]蔡强,吴寅,刘金婷.(2012).社会排斥及其神经机制[J].心理研究,04(5),3-9.
[2]程苏,刘璐,郑涌.(2011).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19(6),905-915.
[3]杜建政,夏冰丽.(2008).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心理科学进展,6(06),981-986.
[4]苗胜男,庞巍巍.(2015).社会排斥后的社会疼痛和生理疼痛共享神经生理机制[J].社会心理科学.30(10),23-26.
[5]刘璐.(2012).社会排斥对攻击性的影响——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J].西南大学.
[6]郭冰冰.(2014).社会排斥归因对内隐攻击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
[7]李冬.(2013).小学生认知风格在不同材料方式启动下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
[8]李寿欣,宋广文.(1999).场依存——独立性认知方式:理论演进及其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9-64.
论文作者:钱天月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攻击性论文; 认知论文; 风格论文; 社会论文; 个体论文; 范式论文; 独立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