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配电网作为城市发展基础设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开展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一流配电网;建议
打造国际一流的坚强智能配电网,是国家电网公司解决“两头薄弱”问题,实现配电网升级换代的现实需要,国家电网公司坚持“全面覆盖、双创驱动、统筹推进、差异实施”原则,打造“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
1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配电网是由线路、杆塔、配电变压器、开关、无功补偿装置以及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通常电压等级在110k V及以下,但在负载率较大的特大型城市,220k V电网也有配电功能,目前国内配电网多是指35k 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
1.1 配网布局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电源布点的位置不合理,当前部分电力配网在该方面的工作不够完善,导致出现了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例如,由于规划问题而导致的电力布点不够均匀的情况、供电半径过长、线损过大的问题;其次,存在着电力配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故障、配网运行方式不灵活、安排调度难度大等问题,从而导致电网整体效能受到影响。一个规划良好的网络结构不但在建设过程中能够节省人力和物力,而且还能够简化后续的运行检修工作;最后,电网存在供电紧张的问题。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电网建设日益紧张,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加使得电网负荷较大。这时,只有通过扩大电网规模才能满足电力供应需要,但电网建设速度的滞后使得当前的电网不堪重负。
1.2 电力配网设计和建设中的问题
电力配网设计对配网后续的正常运行尤为重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否则将不能达到对应的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主站、设备等,还需要考虑配网供电方式和管理流程等。因为电力配网具有系统复杂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小的失误,将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故障。另外,管理工作方面的不到位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1.3 配电网管理与维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保证配电网能够正常的运行,需要做好配电网额度管理和维护工作,其中申报和线路管理与维护是其主要工作。否则,一旦管理和维护工作缺乏科学性,将会导致配电网的日常电力供应出现问题。当前,我国配电网络覆盖广泛,但是这也导致需要承担的配电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量较大,且管理和维护人员不足,导致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缺乏有效及时的维护和管理,使得大梁配电网都处于带病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配电网的安全运行状态。另外,配电网存在的线路老化、设备损耗等问题也较为严重,若不及时予以解决,将导致严重的电力事故。
1.4 电力配网自动化程度较低
现代电力配网的自动化程度直接影响到配电网的整体可靠性,这主要是因为通过配电网自动化改造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整个配电网进行实时的在线远程监控,从而保证配电网络始终处于最安全、可靠的状态下运行。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电力配网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趋势,不利于可靠性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打造一流配电网的措施
2.1加强电源点与线路规划合理性
电源点应科学合理,以此来降低线路建设成本,从而降低供电网络耗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而目前城市中的电源点数量少,导致其容量缺乏,这时就应建造新型线路,以补充供电缺失,且将电网规划纳入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供电公司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规划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在城市规划的同时统筹考虑配电网规划,依法取得电力规划红线。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按照“导线截面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变电站(室)土建一次建成”的原则,避免交叉改造、重复投资,从现有网架入手,解决配电网的薄弱环节,遵循优化网架结构,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要求,使10千伏架空线路联络率、电缆网环网率、“N-1”比例、开关无油化率、配电状态检修覆盖率、架空线路绝缘化率、节能配电变压器比例同步提升。
2.2加强配网馈线规划合理性
出线方向选择规划时,应强调其设计变电站出线方向的重要性,要尽可能把变电站不同主变出线确定于相关区域,也就是某个用电区域馈线应来自于不同的主变。若单台变电站,就应把不用的母线出线于相关区域上交叉。以此可有效确保用电地区中均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力来源,如果其间一个电源出线故障,则其他电源可进行供电;环网和联网方式选用时,应对环网接线方式严格选择,要尽可能地避免主回路电缆出现迂回,其间环网节点应适当,有效缩短主回路成环的建设周期。但应全面分析地区发展阶段性,环网接线模式应严格选择过渡方案。前期工作时,应全面分析单环网接线形式,再以地区实际的用电量变化,将其改变为多分段联络,以此提升线路使用率,若其间用电量增大,则要设置第二环,采用双环网接线形式。
2.3 加强配网自动化改造合理性
开关站实现可控,除信息采集与监控、馈线自动化等基本功能外,通过配网自动化建设支撑平台实现上下级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间的一体化运行和模型、数据、画面的源端维护与系统共享,满足配电网运行监控与运行状态管控双重业务需求,进而提升电网调度支撑配电网运行的管理水平与应急处置能力。
依据“做精核心区、做强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思路,根据供电区域、目标网架和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匹配不同的终端和通信建设模式,选择线路关键节点合理配置“三遥”终端,避免因大拆大建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2.4实现“大数据+自动化”智能配电
如果把主网比作人体的‘大动脉’,那么配电线路就是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随着用电负荷快速增长,配电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电故障抢修数量特别是居民侧抢修也呈上升趋势。配电自动化实现‘可观、可测、可控’,结合配电网大数据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的全景化展示,便于事故后网架重构和缩小停电范围。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考虑重要用户构成、用电负荷性质、可靠性需求、变电站供电范围的完整性、环境发展要求、与地方规划有效衔接等因素,将地区划分为A+、A、B、C、D五类供电区域。
根据分析显示,A+、A、B类供电区域(市内四区)的网架结构较为成熟,线路联络率较高,负荷转带能力强。可采用集中式故障处理模式,实现系统自动对线路故障段快速隔离和非故障段恢复供电。C、D类供电区域(外县区)包括一定面积的农村区域,此区域的线路联络率不高,局部线路负荷较重,采用集中式与就地式结合的故障处理模式。
配电网故障发生后,采用智能分布式快速处理自治区域内的故障,能够实现第一时间故障隔离、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同时通过终端传送各类信号,实时跟踪分析,判断故障处理是否执行成功;对线路检修、运行方式变化等非常规运行方式下的配电网故障,为调度员提供辅助决策,协助调度员进行故障快速处理。
2.4打造配电“全能”运维模式
通过配电自动化改造、智能通信网建设、用电采集系统升级等项目,建设完备的信息通信系统,实现地、县一体化调度,这将有利于提升电网整体调控水平。
实现所辖变电站集中监控,实施集中统一操作、维护、检修管理,大大提高了电网调控能力和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各区县调度利用统一配置配电自动化工作站,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快速定位线路故障,并运用馈线自动化,快速隔离故障线段,恢复非故障线段供电。
配电自动化管理信息延伸至各区县公司配电班组,使其能够通过配电自动化系统第一时间对区域内配电线路的实时运行状态、线路负荷情况及故障情况进行可视化监控,变被动抢修为主动式处理。
此外,配电自动化系统还可实现对配电设备运行、线路停电、检修及抢修等各类电网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和高效应用。通过对实时及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挖掘配电网运行薄弱环节,掌握低电压、重过载、重复停电等配电设备隐患点,为配电网运行提供关注重点,并对历史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展现配电网管理效益,为配电精益化管理提供辅助支持。
3 结束语
随着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深入推进,在电网建设、生产运行、经营管理、供电服务等方面都将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技术、信息和管理手段也将随之提升。一往无前,直抵目标,建设国际一流智能配电网,是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汪涛.对于城市配网建设的问题以及规划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148-149.
论文作者:李毓文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配电网论文; 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区域论文; 变电站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