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对新冠疫情下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情况的影响论文_周华

【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叙事护理模式对神经内科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受试人员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医护人员只接受家人、同事、朋友关心,为期2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医院心理护理小组叙事护理干预,为期2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对两组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医护人员在焦虑、抑郁方面状况明显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干预效果显著(P <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疫情面前,运用叙事护理模式对医务人员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有效预防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叙事护理

研究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为“新冠肺炎”(COV- ID-19),是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中东呼吸综合征之后一种以发热、乏力、干咳为 主要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于2019 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下,全国人民开启了全方位“战疫”模式。 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建医疗队,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有10人分别前往武汉、天津海河医院以及本院发热门诊支援。由于医护人员工作高风险、高强度等特点,容易造成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支持措施,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危机抵抗力和适应力,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叙事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倾听患者的故事,提取关键信息,帮助患者重构生活经历和痛苦体验,并发现干预要点,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的一种实践模式。本文尝试运用叙事护理对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天津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自愿参加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医护人员48名, 其中男性14人,女性34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22人。平均年龄(33.16±4.20)岁,平均工龄(11.35±0.94)年。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受试48名医护人员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试验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医护人员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研究工具 2020 年 1月 1 日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电子问卷形式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收集原始资料。调查问卷发出与收回有效率100%。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研究人员自行编制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在编、月收入和职称等。

1.2.2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3 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标准额:标准分低于 50 分为正常,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在2020 年 1 月 1日- 3月 3 日期间只接受科室常规管理模式管理;试验组 2020 年 1 月 1 日- 3月 3 日期间除接受科室常规护理管理之外,还要每天接受心理小组叙事护理干预。1)收集叙事事件:叙事护理专家与心理小组成员每周利用业余时间采用一对多进行网上叙事指导,日常工作间隙心理小组成员可以面对面对医护人员访谈。引导医护人员说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是否各方面的负面情况以及工作状态。2)评价叙事内容:叙事专家对医护人员讲述的信息进行整合、筛选,并给予及时反馈。3)制作叙事素材:能够清楚理解医护人员叙事的内容,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记录故事,理解叙事中的情感,为他们的故事所动容。4) 解构:能够从医护人员的叙事故事中分析出现存的问题、需求。5)改写:医护人员在此过程分享的不是心理问题,而是爱好、力量、梦想、在意的东西等。改写对话没有固定标准,目的是构成新的自我认同,然后把新的自我认同迁移到现在或者未来,此过程一体两面,既有解构,又有改写。6)外部见证人:在取得阶段性进步时,会请到医护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等可以对医护人员起到积极作用的人,来见证其成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采用 χ2 检验、t 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叙事护理模式干预前后焦虑情况比较(见表 1)。

表1 两组叙事护理模式干预后焦虑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 < 0.05

讨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广泛、强烈的冲击。经过调查问卷研究显示,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作为心理小组的成员,我们采用叙事护理模式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效果。叙事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领域,叙事是一种新兴的、具有说服力的方式。叙事护理模式的应用,充分挖掘了医护人员自身资源优势,激发了其工作潜能,提升了职业荣誉与幸福感,降低了焦虑、抑郁情绪。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叙事护理模式合理地干预医务人员的心理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1]黄辉,刘义兰.叙事护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J].中华护

理杂志,2016,51(2):196-200.

[2]陈昌惠.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增刊 ):235-238.

[3]成巧梅,张海涛,卢金晶,等.叙事护理干预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护士进修杂志,2017, 32(23):2168-2170.

[4]刘 阳,郭新荣,刘 丽,郭爱华.叙事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焦虑、抑郁、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 [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Vol.34 No.3 Jun. 557-559.

[5]吕扬,贾燕瑞,高凤莉.参与救治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 92-95.

论文作者:周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叙事护理对新冠疫情下神经内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情况的影响论文_周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