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
摘要:本论文基于若尔盖草原的生态环境变迁与当地藏族牧民生产生活现状之田野考察,以社会结构变迁为视角,从部落制的游牧时代开始梳理分析当时的政治、经济与生态间的互动关系,由此逐渐过渡到国家和市场主导下的游牧生产,通过对比分析民主改革前后若尔盖游牧生活机制的变迁,基于此地本身自然环境中所蕴含的脆弱性,在结合近年来各种生态问题的突发丛生,从而展开对当代青藏高原东缘安多牧区的游牧生态机制的脆弱性诱发因素和弹韧性营造过程的考察。
关键词:游牧;若尔盖;部落;社会结构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名称:牧民的生存寰宇:若尔盖牧区生态灾难背后的社会结构变迁考察研究,编号:CX2018SP207)
文化是人类的适应方式,作为人类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与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长期相互影响和互动嵌入之产物,游牧生态机制所呈现的流动性、交互性、共生性等文化生态特征在形塑了游牧社会一定的脆弱性之同时,也赋予了其相当的弹韧性。伴随着20世纪以来牧区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游牧社会部落制的社会结构被不断地改造和消解,其原有的游牧生活机制也发生了剧烈的变迁,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问题、文化传承困局和生态环境危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部落制的游牧实践
历史上若尔盖草原活动着12个说藏语安多方言且信奉格鲁派藏传佛教的游牧部落,在部落中各自设有翁波、洪波和少数格波参加的议事机构,他们共同商讨和推选大部落的翁波、决定对外械斗、主持各部落联合祭神山活动以及游牧的一套生产体系。在部落制的社会结构中,首先,草场基本上是部落所公有的生产资料,部落首领掌握着草场的管理权,格波和寨首遵照首领指定的范围安排草场、制定放牧路线、决定迁入冬草场的日期和各牧户放牧的地点等。其次,考虑到部落和寺庙的关系,部落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与寺庙的依附关系也极为密切,每一个部落至少有一座从属于翁波的寺庙,寺庙里的活佛、囊佐等也多系翁波的亲属,而像郎木格尔底寺和求吉寺甚至统辖了邻近部落,直接派人管理和收取赋税。最后,一些部落与草原周围从事山地农耕且信奉苯教的“绒瓦”(Rong-wa)藏民村落结成了“兄弟关系”,二者间通过交换生产作物形成一种交互共生的关系,构成当地游牧生态机制核心的重要部分。
从以上三个方面,不难发现和理解在若尔盖牧区,尤其是在部落制的时代背景下,一套“水—草—畜—人”和谐共处的游牧生态体系。而正是从草原游牧生态机制的流动性、交互性、共生性等特征,来还原早期部落制社会结构下,游牧社会文化体系与草原自然生态系统间相互嵌入同构共生的过程形态,也是本文的背景介绍。
二、国家和市场化下的游牧实践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若尔盖牧区先后经历了民主改革、草场集体化、草场承包到户、围栏放牧和牧民定居工程等一系列历史变迁和市场观念的进入之后,原有的游牧社会结构被不断消解,若尔盖的草原游牧生态机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以部落为单位的均质空间,被以现代国家治理下“乡—村”的层级单位取代,首先从草原社区的“边界”入手,以往神山作为部落与部落之间神圣的空间所在,也是区别于其他部落的显圣界限,到现代“边界”概念的不断清晰化和“科学化”,正是在“边界”的设置、重建与再分中,现代国家权力得以生成并扎根,与此同时开展各种集体性和改革性的游牧实践。其次,分析牧民 “产权”观念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所有家畜被承包到户;第二阶段为1980年代末至今的草场承包到户,从上述两个阶段出发,考察草原牧区的制度形态,并结合民主改革之后国家在此地的权利实践,其与土地沙化、湿地萎缩、草场退化、鼠害泛滥、疫情频发等生态恶化问题间的关系。
三、若尔盖草原游牧生态机制的变迁与反思
当具体的灾变场景已经客观呈现之时,政府和民间都努力做出了各方面的应灾实践,但都收效甚微,而灾难趋势却有进一步扩大之嫌。讨论与反思政府主导的围栏放牧、牧民定居和工程治沙三个方面,政府实施的环保政策与基层牧民的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然后,重新返回到游牧部落传统的社会结构的语境中对比分析,考察若尔盖草原游牧生态机制的变迁过程与态势,对其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后果展开精准化的脆弱性辨析,并探讨在地化的弹韧性之营造可能。从反思国家建构与科学实践的关系来分析游牧生态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市场化背景下牧民个人生计取向和情感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当下的生态治理时代中,牧区管理与建设中的迷惑与悖论三个方面,反思科学实践对草原生态社会的影响,以此来认识总结草原牧区地方生活世界的可持续性所面临的时代境遇与现实挑战。
四、结语
随着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关于牧区游牧生态机制的变化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对藏族游牧社会变迁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在讨论问题时主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将问题背后的深层社会机制化约为自然环境的变化和适应,且此类研究多集中于气候干旱地区,其所形成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高寒湿地草原地区。从游牧生态机制核心的部落制度出发,将致力于在安多牧区独特的草原游牧生态机制中去分析还原传统游牧部落制度下藏族牧民的地方生活世界之面貌,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出发,认识到传统游牧部落制度与草原的交互性生态关系,结合当下游牧社会部落制度转型和消解的现实,对牧区所发生的具体灾难进行反思和再认识,这将能丰富和扩展当前学界对草原游牧生态机制的类型认识与比较研究。通过对若尔盖草原典型性灾难场景开展深入的考察,在揭示牧区社会结构变迁诱发草原生态危机的社会人文肇因之同时,探讨当代中国建设一种弹韧性应对和消解灾害的游牧生态机制之可能。
[张原、汤芸.藏彝走廊的自然灾害与灾难应对本土实践的人类学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3)]
[托马斯•哈定:《文化与进化》,韩建军、商戈令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9),第20页。]
[四川省编辑组,2009,《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131]
[格勒、张建世、刘一民等《藏北牧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第267页。]
论文作者:多吉党增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若尔盖论文; 部落论文; 生态论文; 牧区论文; 草原论文; 社会论文; 牧民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