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车县人民医院 新疆 阿克苏 842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与检测。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行留置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营养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其临床各项营养指标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行留置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患者身体营养情况,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鼻肠管;肠内营养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170-02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急性创伤性病症,它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与代谢功能降低,进而出现营养不良,使得临床治疗工作难度增加;因此在对其展开机械通气治疗中给予有效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积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将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及检测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患者,经颅脑CE与MRI检查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6.5±15.5)岁,以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7.5±14.5)岁,均留置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本次研究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刻展开对症支持治疗,并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其中对照组行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行留置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入院或是手术结束后48h内,连接营养泵与营养管,并以营养泵将混悬液匀速持续泵入患者体内,用输液增温器控制营养剂温度在37~40℃之间[1];并设置初始滴速20~40ml/h,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在38h后增加至1500ml/d。注意观察患者胃腔残留量,若出现反流则要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同时观察其胃内容状况来调整喂养量。
1.3 评判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方式下进行营养支持后;(1)各项营养指标前后变化情况,包括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2)机械通气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对比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对比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对比(x-±s)
3.讨论
近年来,因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导致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该疾病作为危急重症,不仅会导致患者肺通气与肺换气障碍,还会降低其机体免疫力;因此在对该类患者治疗中其机械通气时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肠内营养支持能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维持患者肠道黏膜的完整性[2];还能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当前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主要分为鼻胃管与鼻肠管两种;前者置管方便,应用广泛,但容易发生误吸、反流等不良反应,无法长时间给予营养支持。后者在具有操作方便优势的基础上提高了安全性,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预防营养支持出现中断,其稳定性更好,有利于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营养支持。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经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后,其HB、Alb水平高于对照组,BUN水平则于对照组,这表明其经空肠营养能进一步提高患者营养水平,并维持营养稳定;治疗后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则明显缩短。因而鼻肠管肠内营养方式对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行留置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其营养支持效果良好,能确保患者营养稳定,并促使其尽早脱离危险,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祁绍艳,王文涛,楚紫栋,等.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86-88.
[2]陈飞翔,徐超,张存海.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效果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57-60.
论文作者:姜兴,肖昆,周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营养论文; 患者论文; 肠管论文; 颅脑论文; 损伤论文; 机械论文; 两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