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创新_团支部论文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创新_团支部论文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习型组织论文,共青团工作论文,理论论文,高校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16(2006)11-0078-03

学习型组织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博士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提出的,他认为,学习型组织是“能持续地扩展自己的能力以开创未来的一种组织”,在这种组织中,“人们可以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真正期望的结果的能力,新的扩张性的方式得到培育,集体抱负得以释放,而且人们可以不断了解如何共同学习”。它包括相互关联的五项技术,即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典型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扁平的网状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尽可能地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下层单位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组织结构中,从最高决策层到最低的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这样能够保证上下级之间不断沟通。

高校共青团工作对象是处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这是一个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知识更新快、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在当前高校青年学生成才目标多样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等情况下,高校共青团必须不断学习新理论、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不断用新思维、新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必须努力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团组织战斗力,增强为青年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善于学习的共青团干部、以团队为基础的创新组织、积极活跃的团支部、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管理模式、强有力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学习型组织的构成要素。这六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网状的组织结构,这种网状组织结构的工作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关键、两个载体、三项机制。

一个关键:善于学习的共青团干部

各级团干部应努力学习、带头学习,善于学习,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从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干部要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要成为学习型人才。团干部要认真学习科学理论,做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要通过学习做到理论上清楚、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正派,组织团员青年学习政治理论,培养他们坚定的信仰;团干部要通过向书本、实践、同行、青年的学习,培养包括政治导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宣传鼓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策划创意能力等综合能力;在活动中率先垂范、带头学习,通过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勤学修身知识,学以致用、学用一致,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中增强服务团员青年的能力,适应新时期对团干部的新要求。

其次,各级团的干部在工作中,要转变作风,要善于接纳不同意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要始终保持与团员青年的密切联系。校、院团委专职干部要建立起联系基层的制度,把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放在团的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开展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努力为青年学生搭建各种平台,把广大青年发动起来,在工作中充当生力军。

第三,共青团干部要树立起服务意识,团的干部要做青年友,而不是青年官,要主动深入青年学生中,热情服务青年学生,团的岗位是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奉献的岗位。

两个载体:积极活跃的团支部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创新组织

1.积极活跃的团支部。团支部是团的最基层组织,与广大团员青年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是团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显示终端。团支部在团的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团的上级组织无法替代的。离开了团支部,团的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和独立活动,特别是大量的经常性工作就失去了落脚点,再好的工作设想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活跃团的工作,关键是活跃团支部。

第一,建设学习型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团支部的主观能动性,为本支部团员青年搭建好理论学习、专业学习、思维创新、文化娱乐的平台,以理想信念和集体观念凝聚人心。校、院两级团委要积极帮助和指导团支部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积极将支部的创新活动、先进文化在全团组织内推广,提升基层团支部的主观能动性,凝聚全校共青团的共同愿景。

第二,建设学习型团组织,要构筑合理的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学习型团支部、学习型团小组等各类学习型组织,构筑纵横交错、上下结合的学习组织网络,充分调动团支部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基石作用。这类学习型小组可以以宿舍为单位、以实验室为单位、以课题组为单位、以学科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如SRTP(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小组,通过树立一个共同目标或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形成学习型团小组,并不断吸收支部成员参与,促进学习型小组不断壮大。

2.以团队为基础的创新组织。在遵循《团章》原则规定的前提下,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扶持建立团委领导或联系的学习型青年组织,促使共青团组织向“扁平化”结构转变。如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建立校团委直接领导下的以公寓为单位的团组织,以公寓为学习平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运转。建立校团委直接领导下的自我指导的团队,如大学生创业团队,这是由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技能的成员为完成一项共同任务所组成团队。通过学习型团组织创建,建立多元化、网络化的青年工作体系,最广泛地把青年学生凝聚到团组织周围,不断扩大党在青年学生中的群众基础。

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创建学习型社团,注重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社团组织作为高校团委“一体两翼”的工作载体之一,建设学习型社团,注重搭建团组织横向交流平台,打破系统之间的隔阂,也有利于建设扁平化的共青团组织。高校社团组织通过组织联系、阵地联系、活动联系等多种渠道,促进团内资源和信息跨级别、跨区域、跨部门的流动、共享,构建网络化、区域型的服务大平台,树立共同学习目标,放大共青团的内部资源,延长团组织的工作手臂,这也是学习型团组织工作模式创新的重要形式。

三项机制: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管理模式及强有力的校园文化

1.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这是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共青团工作模式创新的重要载体。“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贯穿组织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创建学习型团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各类学习载体的作用,切实增强创建活动的实效性。

高校共青团积极构建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通过组织学术报告会、学术沙龙、百家讲坛、经验交流会、征文和演讲比赛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团员青年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参照创建学习型组织成功团队的模式,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综合运用团校培训、学习研讨、学习小组、专题讲座等各种学习媒介和载体,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促进信息流动,建立平等互动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要完善各项制度,通过制定学习制度、检查和评比制度,出台具体的考核奖励办法等,鼓励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激发学习原动力,强化学习效果。

2.“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管理模式。按照传统,管理一般是自上而下的,然而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一种参与式战略,组织具有渗透性边界,常常与其他组织联系起来,组织中的成员能够识别出需要和发现解决办法,可以直接参与决策的制定,从而使组织具有更多机会获得新鲜的战略需要和发展方向的信息。

高校大学生,其自我意识已趋于成熟,独立意向比较强烈,观察力、理解力、意志力也在提升,希望能自主地在自我控制的状态下选择社会化的途径和过程。通过“三自”管理,可由青年学生自己发现在成长中的存在问题,调整奋斗目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要素,制定对策。团员青年成才的自我调整是深入所在的集体组织——团支部的文化氛围、精神风貌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个人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导向机制导为班级团支部共同愿望,最终形成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共同目标,达到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协调发展,壮大团组织的影响力及提高有效覆盖面。

3.强有力的校园文化。学习型组织建设归根到底是对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改造问题,其核心在于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的着眼点就在于改造传统的等级权利制组织文化为民主开放的学习型组织文化。一般地,学习型组织所共有的组织文化特点应体现在平等民主、反思开放、合作创新等方面。

建设学习型高校团组织,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具有凝聚人、激励人、约束人的一种强有力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首先强调的是一种集体观念、双赢合作和开放的心态,同时要尊重人性、精诚团结,要善于合作、相互搭台;要营造开放互信的环境,并且强调创新发展。

标签:;  ;  ;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模式创新_团支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