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留孔洞、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李青泽,姚刚[1](2022)在《预制叠合板构件智能化识别与检测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制叠合板构件质量问题是导致施工现场预制构件不能顺利安装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化检测预制叠合板构件的方法。首先通过预制构件生产线上的摄像系统进行图像采集,然后通过滤除噪声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Canny算子对边缘特征进行提取,通过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对图像内部特征进行提取,并将提取出的信息与已储存信息进行对比。利用该方法对三块预制叠合板试件进行特征识别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以识别预制叠合板尺寸信息,识别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的数量、尺寸及位置信息,对预制叠合板特征信息进行检测,并判断构件是否合格,提高了出厂构件的合格率,从而减少了施工成本,降低了工期延误风险。
袁树翔[2](2020)在《基于物联网的装配式建筑精益管理应用与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现代网络科技和信息化技术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建筑业发展,为建筑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对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技术与管理的进一步深入,工程建造方式向精细化、信息化、绿色化、工业化“四化”融合方向发展,大力推进以精益建造和数字建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建造管理模式。论文主要进行的工作如下:(1)基于物联网和精益建造基础理论,对装配式建筑构件全产业链管理工作入手,对物联网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生产、采购、运输、施工各环节的应用加以阐述,以埋设无线射频芯片RFID的构件为基础管理对象,采集上传设计,原材料质量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出库检验,运输过程,装配过程,现场检验验收及运运维理全周期的质量数据,实现装配式建筑构件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和可追溯。(2)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程序和工艺要求,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系统的工作流和检验节点为评价指标,构建装配式建筑精益管理效果评价模型,运用精益管理的理论工具评价实施的效果。(3)以精益建造理论视角下采用优选决策的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从设计管理效果、生产管理效果、运输管理效果、施工管理效果和运维管理效果5个准则和相对应的20个子准则构建评价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SD软件对模型实证评价,验证项目取得的效果。通过精益管理理论下物联网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应用研究,就是借助物联网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结合精益建造的理论工具,将物资、资金、智力、劳动力等资源,通过精益管理实现建筑产品的转化,实现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管理目标,交付客户满意的建筑产品。论文研究对促进物联网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与项目精益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池斌[3](2020)在《村镇低层建筑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村镇现存主流结构形式的砌体结构,受历史、技术、社会管理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多为无专业设计、无专业施工、依照习惯经验自行建造的低层建筑。这类建筑正常使用期间尚能满足要求,一旦遭遇地震或其他灾害则极易出现损毁现象,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与此同时,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基材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经过多年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已成为现代砌体结构新的发展方向。随着建筑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推进,实现非原位砌筑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得到发展和应用,进一步体现出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目前,村镇低层砌体结构地震损毁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从损毁角度对结构性能和损伤机理研究仍不够深入,未能提出更适用于村镇建设、更符合村镇特点的新型结构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本文立足于村镇建设需求,基于实现村镇防灾减灾目标,采用震损资料分析、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村镇低层建筑中竖向承重墙的震损机理,提出了适宜于村镇低层建筑的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体系,并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归纳整理了多次地震村镇低层砌体结构中竖向承重墙的震损资料,总结了该类墙体的易损部位及其破坏特征,在普遍认为房屋地震损毁是结构整体性不足的共识下,对村镇低层砌体结构中竖向承重墙的震损机理开展了进一步分析。综合考虑建筑质量、地震剪力、构件承载力、构件稳定性等几方面因素和单层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得到了村镇低层砌体结构中竖向承重无筋砌体墙在地震剪力不大的前提下,由于正应力不足而发生平面内损毁,由于连接构造失效和稳定性较差而发生平面外倒塌的震损机理,为有针对性提出适用于村镇建设的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体系奠定技术理论基础。(2)针对村镇低层砌体结构竖向承重墙的震损机理特点、发展需要和目标需求,提出了结合装配式技术的预应力配筋砌块砌体墙结构体系,该方案通过对墙体施加轴向预应力增加其所受的竖向压应力,从而提高墙体的在平面抗震性能;通过竖向承重墙与填充墙的刚柔连接性能一体化设计,在保证结构正常使用阶段性能的前提下设置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区域,实现改善承重墙与填充墙在地震受力过程中协同工作性能的目的。(3)为研究竖向承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设计完成了8个试件试验,其中包含4个装配式连肢配筋砌块砌体承重墙拟静力试验和4个连肢配筋砌块砌体承重墙与填充一体化墙体拟静力试验,研究比较了预应力、承重结构截面形状和填充墙对竖向承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破坏形态不变的前提下,预应力提高了试件的初始刚度和峰值承载力;翼缘的存在提高了试件的初始刚度和峰值承载力,改变了试件的破坏形态;实现了填充墙在试验加载前期参与整体抗侧力工作,提高了试件的初始刚度和峰值承载力,在试件过峰值承载力后,由于预设区域破坏而实现填充墙与承重结构分离,在保护填充墙的同时降低填充墙对承重结构影响的设计目标,得到了期望的破坏状态。(4)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力学模型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工作,对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灌芯砌块砌体材料受压特点的软化拉压杆模型可有效预测剪跨比小于2.0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受剪承载力;建立了考虑界面模型的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本文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竖向压应力的增加提高了新型装配式砌体墙体的峰值承载力和初始刚度,而填充块受压强度的变化对其峰值承载力影响较小。结合本文完成的试验和数值模型研究工作,给出了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设计、施工与构造措施的初步建议。
刘聪[4](2020)在《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新型生产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髙、环境污染低、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等诸多优点。目前,我国既有的建筑业模式,无论从人力成本、环境代价还是发展阶段,都必须向工业化、智能化、装配化转型。因此,国家与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与扶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虽然已有不少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并落地,但主流是先完成施工图,再根据施工图进行构件拆分、生产制造和施工组织。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构件拆分混乱、构件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建造速度慢、效率低、施工质量差、建设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住宅的推广。此外,既有的居住空间限定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设计,以围合特定功能的空间为主要目的,忽略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住宅的空间设计和装配施工两方面分别对提升建造效率制定优化方法。住宅空间设计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法的更新,装配施工解决方案主要为装配工序及竖向转运的优化。论文综述了住宅设计和建造优化设计的工作,总结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如何从空间限定方面来提高建造效率。二、如何提高构件智能装配的效率。三、如何提高施工现场构件转运的效率。综述发现,既有住宅空间设计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空间限定,只能在运营阶段采用局部改造的方式来重新限定空间。另外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的定位布置依然依赖于人工经验的方式,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去模拟计算。因此,本文共7个章节,从构件组合空间设计、构件优化、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方面入手,通过大空间来限定组合空间构件的类型和数量,采用独立、简洁的构件便于拆装,利用智能优化算法解决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定位布置的优化问题。论文第1章综述了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智能建造相关前沿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建造体系,目的是提高钢筋混凝土住宅的建造效率。论文第2章总结了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明确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形成大构件,组合成大而规整的空间,进而控制构件类型和数量。论文第3章提出了基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现浇和分级装配形成大构件的具体技术,并以项目案例佐证减少构件种类和数量对建造效率的提升,包括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减少构件种类11种,减少混凝土方量20.5%)。论文第4章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分析,从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混凝土,模板,钢筋和脚手架)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阐述与预制工业化相比,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在建造大空间住宅方面的优势。论文第5章从构件优化上,提出了采用独立、简单直接的构件几何形状、并行的装配顺序、尽可能采用高耐久性的构件。论文第6章建立了装配过程的构件重量、数量、安装难度和工时等评价指标,创新优化算法,快速得到最佳装配顺序,并以BIM仿真模拟来控制现场施工。论文第7章利用BIM模型获取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以及可选的塔吊定位点坐标信息,建立多目标择优模型,用萤火虫算法来确定最佳的塔吊定位布置。该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从空间限定上,提出了采用规整大空间优化来控制结构构件类型和数量的方法。构件类型越少、数量越少,就越有利于制造、转运和装配构件。第二,基于机械产品装配顺序优化方法,建立了体现建筑构件装配特性的评价指标,在既有遗传算法基础上引入模拟退火程序模块,利用创新后的智能优化算法快速高效地得到构件装配顺序,形成清晰的装配过程仿真视频控制现场施工。第三,针对BIM软件只能获取构件相对坐标的现状,形成了BIM模型与CAD地形图结合获取构件定位世界坐标的关键技术。通过厘清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和可选的塔吊定位点之间的传递关系,以及各定位点与塔吊运行的协同关系,形成塔吊定位优化模型,应用萤火虫算法解决了实际项目中的竖向转运定位布置优化问题。论文共计10万余字,图表135幅。
沈楷程[5](2020)在《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建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施环节多,系统中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以现场为重心的建造管理已经不适用于装配式建造,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装配式建造的发展,装配式建造还缺乏完善的计划控制体系,存在大量返工风险。因此,从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角度出发,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造的过程优化方法与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论文界定了返工风险,并从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和工艺流程的角度全面梳理了装配式建造过程的范围。基于文献调研、访谈调研和项目资料,从设计、生产和施工装配三个阶段识别返工风险因素,从人工、材料设备、工艺、环境四个方面得到41类返工因素,作为返工风险分类结果。论文从返工频率、返工成本和返工工期三个维度详细分析了返工影响,其中,设计是建造过程中返工影响最大的阶段,生产阶段的返工对成本有显着的影响。通过构建期望影响函数识别了返工影响较大的13个核心工作,包括设计阶段的所有过程,生产阶段20%的过程和施工阶段23.1%的过程,为后续过程优化和构建管理体系奠定基础。论文基于并行工程理论,从装配式建造过程的特点出发,构建了DSM模型来分析装配式建造过程中的依赖关系,结合图论识别并优化了耦合任务,减少任务之间的耦合迭代。针对返工风险传播方式,建立了以最小化成本和工期为目标的过程优化模型,将DSM模型与自适应遗传算法相结合,对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改进精益项目交付体系构建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目标、内外环境和主体,评估了返工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自留、降低、转移等应对策略和监控措施,以指导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规范管理。论文将上述成果应用于装配式建造项目中,梳理了案例的基本情况和返工问题,改进了建造过程,从优化结果看出模型减少了返工对成本和工期的影响。评估项目返工风险并分析其监控措施,提出了应对策略和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和返工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论文所确定的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和构建的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深化了智能优化方法在建造过程中的应用,拓展了工程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所提出的返工风险管理体系,对科学指导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预测,提升项目建造的管理效率,丰富装配式建造的管理体系具有应用价值。
陈山林[6](2020)在《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推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及其PC构件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管理标准不丰富,质量管理体系尚待完善,PC构件质量很大程度受生产过程中质量把控不足的影响较大。如何科学有效地对PC构件生产质量进行评价,保证PC构件的生产质量显得非常有意义。本研究以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为研究对象,依据当前PC构件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PC构件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最终提取出11道PC构件关键生产工序。其次,使用因果分析法和6MIE法对每道PC构件关键生产工序进行分析,共提取34个PC构件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再次,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影响因素准则层权重、指标层权重及生产质量影响因素综合权重。最终在此基础上建立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模型。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浙江ZMZY科技有限公司PC构件生产质量进行评价。依据评价过程数据及结果对浙江ZMZY科技有限公司PC构件生产质量潜在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生产质量改进对策建议。研究对于提高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对于政府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进行行业监督规范提供一定借鉴思路。
陈凌峰[7](2020)在《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工业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建筑工业化、标准化的需求愈发强烈,传统建筑业需要进行行业变革尽快实现工业化发展,进行装配式施工,实现转型升级以满足社会需求。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装配式建筑有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传统建筑企业为了寻求长远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尝试应用装配式设计,进行装配式施工。虽然政府层面相继出台不少装配式建筑相关利好政策,不断助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但目前较低的技术水平仍然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然而,建筑信息化也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另一大重要抓手,BIM作为建筑信息化的代表,BIM技术的应用将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带来极大促进作用。BIM技术因其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参数化和动态性等特点,在建筑信息化管理方面有着不错的成绩。本次研究是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建筑信息化的应用优势,提出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中,用于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问题。首先,了解装配式建筑和BIM的发展背景,分析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中的可行性及研究意义。运用文献查阅法、项目资料分析、专家询问法、实地调查等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和BIM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在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便后续开展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共分为绪论、基础理论部分、建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案例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BIM的应用建议及结论与展望。其次,在清楚阐述了建筑信息化概念及优势、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分类及技术特点,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念、内涵等相关理论分析了解后,从BIM可视化实现高精度装配化、BIM碰撞检查降低节点碰撞风险、基于BIM技术的节点施工模拟、BIM破解装配式建筑协同难点等角度构建BIM建筑信息化与装配化的内在联系,为后续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提供重要依据。然后,基于前述章节的研究现状分析、理论知识铺垫,构建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指导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在体系系统性、动态性、协同性和可扩展性等构建原则的指导下,结合TQM理论、PDCA循环和BIM技术,构建了以TQM理论为思想、以BIM技术为工具、以PDCA循环为流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理论体系。再次,在所创建的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结合咸宁综合楼装配式项目进行分析,提出项目施工重难点,并运用质量管理体系对预制构件厂生产、施工现场吊装和机电专业等方面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并提出项目碰撞检测、项目构件信息统计、项目进度计划信息等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信息质量管理内容。一方面检验理论体系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分析总结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经验。最后,结合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提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BIM的应用建议,并总结本次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及今后对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结合的深入研究的展望。
陈文杰[8](2020)在《PC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集成设计效率和降低设计误差,优化PC构件生产流程和施工工艺,提高装配式建筑建造效率,促进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问题,其中之一是PC构件设计、生产和施工各环节各参与单位没有形成共享的BIM数据平台,PC构件各阶段的成果无法实现同步和协同;另外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各项关键技术中的BIM应用分散而未成体系,导致BIM应用效果不明显。为提高PC装配式住宅建造质量和效率,有必要面向工业化建筑体系提高PC构件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中的BIM技术应用水平,并构建PC装配式住宅BIM技术应用体系以解决装配式施工阶段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国内外装配建筑发展现状和主要障碍,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识别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主要质量影响因素。其次,面向工业化建筑体系构建PC构件设计、生产、施工单位间的BIM共享模型平台,建立三方之间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机制和方式,实现PC构件标准化深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吊装施工建造一体化。再者,运用系统方法构建PC装配式住宅“5+2”工业化BIM技术建造体系,将内浇体系中的铝合金模板深化设计与拼装关键技术,以及对外挂体系中的PC构件吊装有限元分析、PC构件吊装技术、构件关键节点连接、ALC内隔墙板施工方案等采用BIM一揽子解决方案;最后,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验证PC构件建造一体化和“5+2”建造体系在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精益化建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不仅揭示PC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拓展基于BIM技术的组织间协同创新、工业化建筑体系及建造方式的研究;还可以帮助主要参建单位解决装配式住宅的技术难点和优化技术方案,提高管理效率和工程质量,提升BIM技术在装配式住宅建造中的应用水平。
任志刚[9](2020)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较于传统混凝土施工,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节能环保、节约人力、缩短施工周期等优点,在美国、日本等一些经济的发达国家广泛使用。随着建筑工业化转型的逐步加快,我国掀起一轮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热潮。然而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起步较晚,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经验相对匮乏,形成的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着缺陷,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风险隐患。而这些质量风险可能会影响建筑物自身的使用实用性、耐久性,更有甚者会危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因此,在推广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同时,探寻一种科学、直观的质量风险管理方法,对于补充完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风险具有积极的研究价值。论文通过查阅研究国内外质量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工程领域内相关研究成果,梳理总结质量风险的管理基础理论;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为背景,从施工的流程的各个阶段入手,运用生产流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质量风险因素识别。针对已识别出的质量风险因素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各个质量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以及质量风险发生时可能造成的严重程度;根据风险等级矩阵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同时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根据有效性分析的结果确定出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贝叶斯网络基础理论以及专家知识建立贝叶斯结构网络;根据已整理的调查问卷数据,使用GeNIe 2.0软件对已建立的贝叶斯结构网络进行参数学习,形成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分析模型;最后,在已构建的贝叶斯网络上进行逆向推理,对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影响较大的质量风险因素分析。最后借助工程实际案例,对基于贝叶斯网络在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质量风险分析模型的应用进行进一步验证。通过识别项目中质量风险因素,构建适合于该项目的贝叶斯网络,并对该项目的质量风险等级进行评价;运用贝叶斯网络进行逆向推理分析,分析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影响较大的质量风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施工质量风险响应管控措施。因此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分析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对于实施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中的质量风险管控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刘鑫[10](2020)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建筑业在以全现浇混凝土结构为主要建筑结构形式的粗放型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等显着问题,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装配式建筑则展现出能有效降低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建筑垃圾,缩短项目工期,提升建筑质量等优点,因此在我国推进装配式建筑的落地及发展十分必要。国务院在制定的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中强调,力争使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达到30%。但在我国现今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中,相关参与主体缺乏质量管理理念和责任意识,PC构件吊装不当,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强度不足,抗震性能不佳等问题十分突出。论文选取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作为研究对象,从施工承包商视角出发,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试图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以期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首先阐述和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出了论文的研究对象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研究内容为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主体为施工单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具有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的三阶段控制原理、PDCA循环原理及基于BIM&RFID技术的质量管理原理,奠定了论文的研究基础;其次,通过文献研究、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专家访谈选取出了科学合理的质量影响因素,并基于AHP结构构建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体系;而后设计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初始测量量表,并使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了信度检验及效度检验,得到了正式测量量表,实现了对质量影响因素的有效释义;最后,基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的模糊性及其评定过程的灰色性,构建了基于组合赋权(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研究,评定出所研究项目的施工质量水平接近良好,给出了针对该项目的质量改进措施以及从技术、经济、组织、合同入手的适用于所有项目的普适性质量改进措施。通过论文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构建了包含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共3个一级指标及16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体系;第二,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初始测量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及效度检验,得到了正式的质量影响因素测量量表,较好地解释了各二级指标的含义,为采取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第三,通过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应主要关注权重较大的影响因素;第四,得到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预留孔洞、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留孔洞、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预制叠合板构件智能化识别与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
1.1 试件生产 |
1.2 试验方案及测试方法 |
1.2.1 试验方案 |
1.2.2 识别方法 |
1.2.3 检测流程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1 图像预处理 |
2.2 图像识别与分析 |
3 结论 |
(2)基于物联网的装配式建筑精益管理应用与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 |
2.1 物联网 |
2.1.1 物联网的发展 |
2.1.2 物联网中的RFID技术 |
2.2 精益建造理论 |
2.3 装配式建筑概述 |
2.3.1 装配式建筑产业政策背景 |
2.3.2 装配式建筑施工基本特点 |
2.4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
2.4.1 ANP理论与方法 |
2.4.2 ANP网络结构 |
2.4.3 ANP算法步骤 |
2.5 ANP计算工具-Super Decision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精益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流程 |
3.1.1 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3.2.1 评价指标构建方法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分析 |
3.3 装配式精益管理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2 构建评价指标依存和反馈关系 |
3.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4 SD软件计算各指标权重 |
3.3.5 评价指标权重调查及打分专家基本情况 |
3.3.6 应用SD软件构造指标体系 |
3.3.7 构造ANP超矩阵计算权重 |
3.4 评价方法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项目基本情况 |
4.1.1 项目概况 |
4.1.2 装配式建筑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
4.1.3 质量追溯 |
4.2 A项目装配式建筑精益管理效果评价 |
4.2.1 精益建造管理效果评价步骤 |
4.2.2 专家评价资料的收集 |
4.2.3 精益管理效果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
4.2.4 计算确定A项目精益管理效果评价最终得分 |
4.3 精益管理效果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装配式建筑项目精益管理效果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调查 |
附录Ⅱ: A项目精益管理效果评价调查 |
致谢 |
(3)村镇低层建筑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村镇低层建筑抗震防灾研究现状 |
1.2.2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3 承重墙与非承重墙连接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村镇低层砌体结构承重墙震损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村镇低层砌体结构震损现象调研 |
2.3 村镇低层砌体结构中承重墙震损现象总结与分析 |
2.3.1 承重墙开裂现象总结与分析 |
2.3.2 承重墙倒塌现象总结与分析 |
2.4 村镇低层砌体结构承重墙震损原因力学分析 |
2.4.1 承重墙开裂成因分析 |
2.4.2 承重墙倒塌成因力学分析 |
2.4.3 竖向压应力对承重墙抗震性能影响讨论 |
2.5 村镇低层砌体结构承重墙震损机理数值模型验证 |
2.5.1 结构模型介绍 |
2.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5.3 模态计算与分析 |
2.5.4 地震作用下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 |
3.1 引言 |
3.2 村镇低层建筑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设计 |
3.2.1 村镇低层砌块砌体结构工程实践 |
3.2.2 村镇低层砌块砌体结构的结构设计方案 |
3.3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试验设计与试件制作 |
3.3.1 新型装配式砌块砌体墙试验设计概况 |
3.3.2 砌块砌体承重墙设计 |
3.3.3 刚柔连接型填充墙设计与构造 |
3.3.4 预应力配筋砌块砌体承重墙设计与构造 |
3.3.5 新型装配式砌块砌体墙材料性能试验 |
3.3.6 新型装配式砌块砌体墙试件制作 |
3.4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
3.4.1 新型装配式砌块砌体结构试验装置 |
3.4.2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试验方案 |
3.5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过程描述 |
3.5.1 试件描述定义 |
3.5.2 试件BMF与BMFP试验过程描述 |
3.5.3 试件BMFT与BMFTP试验过程描述 |
3.5.4 试件IMF与IMFP试验过程描述 |
3.5.5 试件IMFT与IMFTP试验过程描述 |
3.5.6 试验特征点数据汇总 |
3.6 试件试验破坏状态与村镇低层砌体结构震损现象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试验破坏形态分析 |
4.2.1 无填充部分试件组 |
4.2.2 有填充部分试件组 |
4.2.3 填充部分对承重结构破坏形态影响分析 |
4.3 试件抗震性能典型参数分析 |
4.3.1 滞回曲线对比 |
4.3.2 初始刚度与刚度退化 |
4.3.3 位移延性系数 |
4.3.4 耗能与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4.3.5 试件局部变形规律 |
4.3.6 无填充部分试件组刚度计算模型讨论 |
4.4 性能水平评价指标 |
4.4.1 抗倒塌性能分析 |
4.4.2 基于位移的性能指标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型分析与设计建议 |
5.1 引言 |
5.2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受剪性能模型分析 |
5.2.1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受剪破坏特征总结 |
5.2.2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软化拉压杆模型构建 |
5.2.3 软化拉压杆模型试验验证 |
5.2.4 软化拉压杆模型与已有计算公式对比 |
5.3 配筋砌块砌体承重墙有限元模型验证 |
5.3.1 材料本构模型 |
5.3.2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
5.3.3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
5.3.4 模拟结果验证 |
5.4 刚柔连接型填充墙-砌体承重组合墙有限元模型验证 |
5.4.1 材料本构关系 |
5.4.2 相互作用关系 |
5.4.3 网格划分与加载方式 |
5.4.4 模拟结果验证 |
5.5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参数分析 |
5.5.1 竖向压应力影响 |
5.5.2 填充块强度影响 |
5.6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建议 |
5.6.1 一般设计建议 |
5.6.2 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各组分布置原则 |
5.6.3 预应力配筋砌块砌体承重墙设计建议 |
5.6.4 刚柔连接型填充墙-砌体承重组合墙设计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对象 |
1.3.1 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 |
1.3.2 从构件设计提高建造效率 |
1.3.3 从优化装配顺序提高建造效率 |
1.3.4 从优化竖向转运提高建造效率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 |
2.1 空间限定的理论研究 |
2.1.1 空间适应性研究 |
2.1.2 开放式建筑理论 |
2.1.3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理念 |
2.1.4 工程全寿命期分析空间限定的内在原因 |
2.1.5 空间限定概念的提出 |
2.2 空间限定的要素 |
2.2.1 外围护要素 |
2.2.2 室内空间限定方法 |
2.2.3 空间限定建造技术 |
2.3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分析 |
2.3.1 设计阶段的问题 |
2.3.2 建造阶段的问题 |
2.4 解决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空间优化的建造效率提升方法 |
3.1 大空间住宅概念的引入 |
3.1.1 大空间概念 |
3.1.2 构件组合 |
3.1.3 工业化建造方法 |
3.2 大空间住宅的实现技术 |
3.2.1 大跨度构件技术发展现状 |
3.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大空间工业化建造技术 |
3.2.3 分级装配 |
3.3 构件组合空间设计 |
3.3.1 大空间平面布局 |
3.3.2 规则均匀的结构布置 |
3.3.3 模块化功能空间 |
3.3.4 三级管线设备空间 |
3.4 案例分析:燕子矶保障性住房C-04栋 |
3.4.1 工程概况 |
3.4.2 空间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技术分析 |
4.1 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四大关键因素 |
4.1.1 混凝土工程 |
4.1.2 模板工程 |
4.1.3 钢筋工程 |
4.1.4 脚手架工程 |
4.2 层次分析法(AHP) |
4.2.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一致性检验 |
4.3 层次分析法步骤 |
4.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建模原则 |
4.4 层次分析对比结果 |
4.4.1 层次分析数值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装配和拆卸的构件设计方法 |
5.1 面向装配的设计(DFA)方法 |
5.1.1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原则 |
5.1.2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
5.1.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
5.2 面向拆卸的设计(DFD)方法 |
5.2.1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原则 |
5.2.2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
5.2.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
5.3 提高构件装配与拆卸效率的技术措施 |
5.3.1 制约拆装效率的主要因素 |
5.3.2 提高构件装配和拆卸效率的关键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装配顺序智能优化研究 |
6.1 智能优化算法介绍和优缺点分析 |
6.1.1 遗传算法 |
6.1.2 蚁群算法 |
6.1.3 退火算法 |
6.1.4 粒子群算法 |
6.2 问题表述 |
6.3 解决方法 |
6.3.1 路线图 |
6.3.2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
6.4 解决问题 |
6.4.1 建立装配顺序数学模型 |
6.4.2 优化算法参数设定与输出结果 |
6.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拟退火优化结果 |
6.5 Matlab程序模拟仿真 |
6.5.1 用Matlab导出装配顺序 |
6.5.2 生成模拟仿真装配过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竖向转运定位布置智能优化研究 |
7.1 竖向转运 |
7.2 BIM获取世界坐标信息 |
7.2.1 IFC坐标转换的弊端 |
7.2.2 BIM与 CAD结合获取世界坐标 |
7.3 解决方法 |
7.3.1 路线图 |
7.3.2 萤火虫算法 |
7.4 条件预设 |
7.5 解决问题 |
7.5.1 建立塔吊运行数学模型 |
7.5.2 设定萤火虫算法参数 |
7.5.3 设定塔吊运行参数 |
7.6 确定每台塔吊的最佳位置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成果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后记 |
作者简介 |
(5)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装配式建造研究现状 |
1.2.2 返工风险研究现状 |
1.2.3 并行工程和精益建造理论研究现状 |
1.2.4 过程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1.2.5 文献总结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识别 |
2.1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研究的界定 |
2.1.1 返工风险的定义 |
2.1.2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的范围 |
2.1.3 返工风险研究框架 |
2.2 返工风险识别的方法和过程 |
2.2.1 返工风险识别的方法与依据 |
2.2.2 访谈调研 |
2.2.3 项目资料分析 |
2.3 返工风险分类 |
2.3.1 返工风险分类原则 |
2.3.2 返工风险分类过程 |
2.3.3 返工风险分类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造全过程返工风险影响分析 |
3.1 返工风险影响分析维度和调研过程 |
3.1.1 影响分析维度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过程 |
3.2 访谈设计及调研 |
3.2.1 访谈设计 |
3.2.2 正式调研及数据统计 |
3.3 返工影响分析 |
3.3.1 返工频率 |
3.3.2 返工成本 |
3.3.3 返工工期 |
3.3.4 期望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造过程优化 |
4.1 过程优化对象及方法 |
4.1.1 过程优化对象 |
4.1.2 过程优化方法 |
4.2 耦合任务优化 |
4.2.1 依赖关系识别 |
4.2.2 耦合任务集识别 |
4.2.3 耦合任务集优化模型 |
4.2.4 应用验证1 |
4.3 基于返工风险影响的过程优化模型构建 |
4.3.1 返工风险传播关系 |
4.3.2 返工矩阵的定义 |
4.3.3 模型参数 |
4.4 优化算法及求解过程 |
4.4.1 遗传算法在DSM中的应用 |
4.4.2 目标函数及适应度函数 |
4.4.3 遗传编码及种群 |
4.4.4 遗传算子 |
4.4.5 终止条件 |
4.4.6 算法流程 |
4.4.7 应用验证2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式建造返工风险管理体系 |
5.1 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 |
5.1.1 构建返工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
5.1.2 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维度 |
5.1.3 返工风险管理体系框架 |
5.2 返工风险评估和应对 |
5.2.1 风险评估要素 |
5.2.2 返工风险评估方法 |
5.2.3 返工风险应对 |
5.3 返工风险监控与学习 |
5.3.1 返工风险监控 |
5.3.2 返工风险学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基本信息 |
6.1.2 项目主要进度安排 |
6.1.3 责任主体 |
6.1.4 项目返工问题 |
6.2 耦合任务优化模型应用 |
6.2.1 项目建造过程依赖关系识别 |
6.2.2 项目耦合任务集识别 |
6.2.3 项目耦合任务优化 |
6.3 返工风险过程优化模型应用 |
6.3.1 初始参数 |
6.3.2 模型仿真 |
6.4 项目返工风险管理体系应用 |
6.4.1 项目返工风险评估 |
6.4.2 项目返工风险应对 |
6.4.3 项目返工风险监控和学习 |
6.4.4 项目返工风险管理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访谈专家信息 |
附录 B 装配式建筑项目返工影响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主要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主要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2 理论与方法 |
2.1 生产质量 |
2.1.1 生产质量概念 |
2.1.2 生产质量与产品质量的区别 |
2.2 质量管理理论 |
2.2.1 质量检验阶段 |
2.2.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
2.2.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2.2.4 质量管理的标准化阶段 |
2.2.5 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3.1 6MIE分析方法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流程分析 |
3.1 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流程梳理 |
3.2 装配式建筑PC构件关键生产工序识别 |
3.2.1 调查问卷设计发放与样本构成 |
3.2.2 信效度检验 |
3.2.3 主成分分析及关键生产工序提取 |
3.3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分析 |
4.1 评价指标识别原则及方法 |
4.1.1 评价指标识别原则 |
4.1.2 评价指标识别方法 |
4.2 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识别 |
4.2.1 评价指标识别思路 |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 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1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
4.3.2 层次分析法应用原理及步骤 |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模型 |
5.1 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 构建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模型 |
5.2.1 构建评价因素集 |
5.2.2 确定权重和评语 |
5.2.3 建立隶属度矩阵 |
5.2.4 模糊综合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浙江ZMZY公司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及对策建议 |
6.1 浙江ZMZY公司概况 |
6.2 浙江ZMZY公司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 |
6.2.1 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确定 |
6.2.2 评价主体确定 |
6.2.3 模糊综合评价统计 |
6.2.4 评价结果分析 |
6.3 装配式建筑PC构件质量管理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7)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4.4 本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建筑信息化理论 |
2.1.1 建筑信息化概念 |
2.1.2 建筑信息化优势 |
2.2 装配化理论 |
2.2.1 装配化概念与分类 |
2.2.2 装配化技术特点 |
2.3 质量管理理论 |
2.3.1 质量管理概念 |
2.3.2 质量管理内涵 |
2.3.3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
2.4 建筑信息化与装配化联系 |
2.4.1 BIM可视化实现高精度装配化 |
2.4.2 BIM碰撞检查降低节点碰撞风险 |
2.4.3 基于BIM技术的节点施工模拟 |
2.4.4 BIM破解装配式建筑协同难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3.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原则 |
3.1.1 系统性 |
3.1.2 动态性 |
3.1.3 协同性 |
3.1.4 可扩展性 |
3.2 基于BIM的施工质量管理理论架构 |
3.2.1 TQM理论 |
3.2.2 PDCA原理 |
3.3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
3.3.1 以施工BIM为主 |
3.3.2 全员参与 |
3.3.3 数据提供信息平台 |
3.3.4 全方位管理 |
3.3.5 多个PDCA循环流程 |
3.4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内容 |
3.4.1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
3.4.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机电设备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
3.5 基于BIM的质量信息管理 |
3.5.1 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信息 |
3.5.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信息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IM的咸宁综合楼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应用研究 |
4.1 咸宁综合楼项目概述 |
4.2 项目重难点 |
4.2.1 装配整体式住宅PC施工各项难题 |
4.2.2 大型机械数量多,交叉作业面广 |
4.2.3 塔吊作业面小 |
4.2.4 各方沟通交流频繁 |
4.3 咸宁综合楼项目BIM应用平台 |
4.3.1 Autodesk平台 |
4.3.2 Glodon BIM5D平台 |
4.3.3 项目BIM模型构建 |
4.4 施工质量管理BIM应用 |
4.4.1 基于BIM的构件预制厂施工质量管理 |
4.4.2 基于BIM的现场吊装施工质量管理 |
4.4.3 基于BIM的机电设备施工质量管理 |
4.5 施工质量管理信息BIM应用 |
4.5.1 项目碰撞检测 |
4.5.2 项目构件统计 |
4.5.3 优化项目进度计划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建议 |
5.1 装配式建筑施工前BIM应用建议 |
5.1.1 鼓励各参与方积极参与 |
5.1.2 制定统一BIM应用标准 |
5.2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应用建议 |
5.2.1 组建多层级BIM技术管理团队 |
5.2.2 保证BIM信息数据质量,加强现场质量管理 |
5.2.3 鼓励使用新技术,促进新技术与BIM相结合 |
5.3 装配式建筑施工后BIM应用建议 |
5.3.1 充分利用BIM信息库 |
5.3.2 为运维阶段提供基础数据 |
5.3.3 充分考虑BIM应用风险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PC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政策 |
1.1.2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
1.1.3 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 |
1.1.4 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建筑工业化BIM应用现状与主要障碍因素研究 |
1.3.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BIM技术应用 |
1.3.3 BIM技术在PC构件设计-生产-施工中的应用 |
1.3.4 施工阶段关键技术BIM应用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建造方式分析 |
2.1.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类型与选用 |
2.1.2 装配式建筑建造方式的特点与选择 |
2.2 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BIM技术应用 |
2.2.1 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主要质量问题分析 |
2.2.2 PC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质量影响因素识别 |
2.2.3 影响程度调查及数据来源 |
2.2.4 影响程度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 |
2.3 PC装配式建筑体系的BIM技术应用 |
2.3.1 建筑信息模型与数字化建造 |
2.3.2 PC装配式建筑体系的BIM技术应用 |
2.3.3 PC装配式建造体系的BIM技术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IM技术的PC构件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 |
3.1 基于BIM技术的PC构件深化设计、生产与施工一体化架构 |
3.2 基于BIM技术的PC构件深化设计与生产一体化 |
3.2.1 PC构件深化设计与生产一体化 |
3.2.2 户型PC构件拆分 |
3.2.3 创建PC构件BIM族库 |
3.3 基于BIM技术的PC构件标准化生产与施工一体化 |
3.3.1 PC构件标准化生产与施工一体化 |
3.3.2 PC构件模具设计与拼装模拟 |
3.3.3 PC构件生产工艺流程优化 |
3.4 基于BIM技术的PC构件深化设计与施工一体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IM技术的PC装配式住宅“5+2”建造体系 |
4.1 PC装配式住宅“5+2”工业化BIM建造体系 |
4.2 PC装配式住宅内浇技术BIM应用分析 |
4.3 PC装配式住宅外挂技术BIM应用分析 |
4.3.1 基于BIM技术的PC构件吊装有限元验算 |
4.3.2 基于BIM技术的PC构件吊运和安装 |
4.3.3 基于BIM技术的PC构件关键节点连接 |
4.4 ALC内隔墙板单元体BIM施工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BIM技术在PC构件一体化建造中的应用 |
5.2.1 基于一体化的PC构件深化设计 |
5.2.2 基于一体化的PC构件标准化生产 |
5.3 PC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关键技术BIM应用 |
5.3.1 PC构件吊装有限元验算 |
5.3.2 PC构件吊装施工仿真 |
5.3.3 PC构件关键连接节点施工仿真 |
5.4 BIM技术应用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9)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装配式建筑的理论概述 |
2.1.1 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 |
2.1.2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
2.2 质量风险管理概述 |
2.2.1 质量风险的基本含义 |
2.2.2 质量风险的特点 |
2.2.3 质量风险管理 |
2.3 贝叶斯网络理论概述 |
2.3.1 贝叶斯网络理论的发展 |
2.3.2 贝叶斯网络的基本概念 |
2.4 基于贝叶斯网络风险分析的可行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因素的识别 |
3.1 风险因素识别的方法 |
3.1.1 风险因素识别的方法对比 |
3.1.2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的选择 |
3.2 风险因素的识别 |
3.2.1 生产准备阶段的质量风险因素识别 |
3.2.2 构件制作阶段的质量风险因素识别 |
3.2.3 构件运输、堆放阶段的质量风险因素识别 |
3.2.4 构件现场施工阶段的质量风险因素识别 |
3.2.5 现浇混凝土施工阶段的质量风险因素识别 |
3.2.6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风险因素识别 |
3.3 基于调查问卷法的风险因素的分析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2 调查问卷的结果 |
3.3.3 调查问卷可靠性分析 |
3.3.4 风险因素识别的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施工质量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 |
4.1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步骤 |
4.1.1 贝叶斯网络变量的定义 |
4.1.2 贝叶斯网络的学习 |
4.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施工质量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 |
4.2.1 贝叶斯网络结构的建立 |
4.2.2 贝叶斯网络的参数学习 |
4.2.3 逆向推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某装配式建筑项目实例介绍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主要特点 |
5.2 施工质量风险因素 |
5.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项目施工质量风险分析 |
5.3.1 网络的结构学习 |
5.3.2 网络的参数学习 |
5.3.3 逆向推理分析 |
5.4 施工质量风险的响应 |
5.4.1 轴线定位风险 |
5.4.2 预埋件安装风险 |
5.4.3 构件安装精度控制风险 |
5.4.4 隐蔽质量验收风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因素重要性调查问卷 |
(10)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 |
2.1.1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与分类 |
2.1.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特点 |
2.1.3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 |
2.2 论文研究理论基础 |
2.2.1 三阶段控制原理 |
2.2.2 PDCA循环原理 |
2.2.3 基于BIM&RFID技术的质量管理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3.1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 |
3.1.1 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目的及原则 |
3.1.2 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思路 |
3.2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选取 |
3.2.1 质量影响因素选取维度的确立 |
3.2.2 质量影响因素识别 |
3.2.3 质量影响因素筛选 |
3.3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测量量表设计 |
4.1 质量影响因素测量量表设计 |
4.1.1 量表设计程序 |
4.1.2 量表设计 |
4.2 质量影响因素测量量表信度及效度检验 |
4.2.1 问卷制作及发放 |
4.2.2 基于SPSS软件的信度检验过程 |
4.2.3 基于SPSS软件的效度检验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5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构建 |
5.1 相关原理概述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原理概述 |
5.1.2 影响因素赋权方法概述 |
5.1.3 层次分析法原理概述 |
5.1.4 熵权法原理概述 |
5.2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赋权过程 |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赋权过程 |
5.2.2 基于熵权法的赋权过程 |
5.2.3 赋权结果整合 |
5.3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6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实例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简介 |
6.1.2 项目建设内容 |
6.1.3 项目施工实况 |
6.2 质量影响因素对项目质量影响程度评价 |
6.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改进措施 |
6.4.1 针对性质量改进措施 |
6.4.2 普适性质量改进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专家访谈记录表 |
附录B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释义调查问卷 |
附录C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重要性评分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预留孔洞、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制叠合板构件智能化识别与检测方法[J]. 杨阳,李青泽,姚刚.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22
- [2]基于物联网的装配式建筑精益管理应用与效果评价研究[D]. 袁树翔. 扬州大学, 2020(04)
- [3]村镇低层建筑新型装配式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池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D]. 刘聪. 东南大学, 2020(02)
- [5]装配式建造过程返工风险研究[D]. 沈楷程. 清华大学, 2020(01)
- [6]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质量评价研究[D]. 陈山林. 浙江大学, 2020(01)
- [7]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 陈凌峰.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8]PC装配式住宅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研究[D]. 陈文杰. 广州大学, 2020(02)
- [9]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研究[D]. 任志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10]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及应用研究[D]. 刘鑫. 西华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