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新河镇灰埠小学 266715
写字与书法,血脉相连,书法是写字的升华。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校开展书法教育是从低年级开始的。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进行的:
一、提高知识,激发情趣
写字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而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长时间反复进行简单枯燥的书法练习的确是个苦差事。这就需要调动学生参与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是指人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使人入迷,欲罢不能。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索取知识是如此,精练书法更该如此。
1.说古道今,提高知识。我国是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和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操、文化修养的积淀和显示,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美德和智慧,它是中国人民劳动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审美艺术、造型艺术的真实展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弘扬民族文化,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把知名人士对中国书法的论述讲给学生听,借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与自豪感和对我国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大洋彼岸的美国教授评价说:“中国书法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高艺术,无声而有乐律,无色而有画意,是世界上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一门独特艺术,它代表了世界美学的最高艺术。”从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书法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还向学生们讲述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故事,使学生从中懂得“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道理。比如:“南宋时期抗金英雄岳飞,从小家境贫寒,没钱买纸笔练字,便在沙土堆上练字,不仅练就一笔好字,而且磨练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以此来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并为实现理想而刻苦努力的信心和勇气。
2.说字说意,激发情趣。中国字的特点是象形表意的。从历史到今天,虽然经过多次演变,但形、音、义的完善结合却始终不变。为了引发学生写字、爱字的兴趣,我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结构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比如“拔”字,是由提手和友字上面加一点组成的。于是我告诉学生,这个字讲的是小朋友们去拔萝卜,每人多出一点力,萝卜就拔出来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激起了孩子们对汉字的好奇探究之情,引发了他们喜欢汉字,想学好汉字的强烈愿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情境,因材施教
在学生认识汉字,提高了认识,喜欢探究汉字的基础上,我注意从班级管理入手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得以持久。
1.创设情境。每周一三五中午,每人写50个字,同时举办定期的评比、展览,评选出“书法之星”;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每周四的书法社团,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学校设有书法专栏,借以开阔眼界,提高书法能力。
2.因材施教。学生有学好字、写好字的良好愿望,但由于个性不同,认识能力不同,书法的水平也参差不齐。面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措施是:教学法,因材施教。
(1)教学法。汉字书写始终是手脑并用地去完成复杂的写字任务,这种细腻多变和韵律优美的书写动作,具有很高的培育智能的价值。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写字时,首先让学生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眼到,就是要看清字形结构;手到,就是一笔一画写得规范、准确;心到,即专心致志,心静平和。具体要求时:坐姿方面,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执笔:指实、掌虚、背竖、腕平、肘起。同时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力求使学生把字写工整、写匀称。比如:写“繁”字,笔画多,学生容易把字写得过长出格,我就以口诀的形式告诉他们写这个字的要领:“上紧下松,内紧外松。”写“夕”字,笔画虽少,但容易写歪,我就告诉他们“顺其斜势”。正确的书法口诀:“纵横占位力求准,呼应笔势尽分明”“五要领,两边线,加力减力善知变”。只有掌握好口诀,字就写好了。
(2)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和完成练习的任务的情况,我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办法,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成绩较好,完成作业速度快、质量高的学生,我让他们每天练习一篇硬笔书法,每周一篇软笔书法。对于速度较慢,传授知识困难的学生,我先从硬笔书法开始让他们练习。我鼓励他们宁可少写,但要好些,先保证质量,再求数量。由于采取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办法,使后进生练习书法的信心增强了,写字的水平也随之提高了。
三、刻苦练习,持之以恒
“业精于勤”,我告诉学生“字无百日功”。要写出一笔好字,就要在勤字上下功夫。勤看、勤写、勤思考。勤看,就是要注意向他人学习。不仅要向书法界的前辈学习、临帖、仿写等等,还要注意向身边的同学学习,看看别人的字为什么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和效仿。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日久天长虚心使人进步。勤写,让学生学习楷书形体的奠基者——三国时的钟繇,他学习书法非常刻苦,他曾抱犊入山学书三年,昼夜无间。夜里睡在床上,手指还可以在被上仿写,结果日子一长被子竟被划破了。白天他用手画地,前后左右画了一圈,直到无所不及的地方,然后才移动位置。由于勤奋刻苦,最终创立了楷书。这说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号召学生也要有刻苦练字的精神。勤思考,练写字,不单是手的功夫,也要会动脑筋思考,思考字形结构、布局疏密等。只有勤于动脑,又勤于动手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正所谓“字愈精神人愈灵”。
论文作者:徐云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书法论文; 学生论文; 汉字论文; 因材施教论文; 刻苦论文; 中国论文; 字形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10月第25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