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过剩——张薰华教授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洪灾论文,根本原因论文,访谈录论文,人口论文,华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但是更深层次的思索却在我们的脑海中徘徊。本刊特约记者为此专程采访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薰华。张教授自小生长在长江边,对于故乡九江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今年夏天长江全流域暴发的特大洪水,张教授表示了深切关注。同时,作为环境资源方面的著名经济学家,张教授对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等问题有过深入的考察与研究,他的看法将带给我们独特的启示。
记者:今年夏天,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广大军民展开了与洪水为期三个月的殊死搏斗,最终取得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对此,您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张薰华:在这次严峻的抗洪抢险斗争中,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表现出来的排除万难、风雨同舟、夺取胜利的精神和第一线军民顽强拼搏的勇气,发扬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洪灾之后,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来发展经济。
记者:“吃一堑、长一智”,这次特大洪水给我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以及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深刻启示呢?
张薰华:发展经济靠伟大的抗洪精神还不够。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坚持把这项工作同河湖整治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发展经济走老路是不行的。现在专家们已经取得共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防灾兴利之本。但我认为根本的根本还在我国人口过剩。就长江而言,上游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上游水土流失,导致中下游河道湖泊淤积。于是,荆江成为“悬江”,高出地面6—14米;洞庭湖成为“悬湖”,高于地面数米; 千湖之省的湖北,三分之二的湖泊已堙没,残留的湖泊因湖底淤高,蓄水量也在减少。洪湖昔日浪打浪,如今一片草茫茫。于是围湖造田随之兴起,湖泊蓄水量愈来愈少。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在50年代还有2.2 万多平方公里,到80年代竟只剩下1.2万平方公里了。仅洞庭湖、鄱阳湖、 江汉湖群和云南高原的湖泊,50年代以来由于围垦和淤塞就丧失350 亿立方米以上的淡水贮量,超过了两座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这样,上游水土的流失,流到中下游,天然蓄调器(湖泊)又损毁了,水只能汇集到已被泥沙淤积抬高的行洪河道上,因而,即便是中等洪水也会形成大灾。
记者: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张薰华:我们这次取得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实事求是地讲,还只是治标的胜利,更重要的是要用这种精神来治本。既然人们说本在生态环境保护,那就是说在上游要退耕还林,保持水土不流失;在全流域要退田还湖,蓄调水量(来水时不发水灾,去水后不发旱灾);还要疏浚河道、平垸行洪。这也已取得共识,特别是这次洪灾使中央领导更注重了贯彻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将上述治本途径纳入了灾后重建方针,值得人民欣慰。
记者:环境保护政策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但执行过程中却总出现许多问题,不能一贯到底。究其根源,在于中国特殊的国情,这就不得不要对中国社会进行深入的解剖。对此,请您谈谈自己的看法。
张薰华:俗话说,正本还要清源。为什么上游地区要毁林造地?为什么全流域要围湖造田?这个源头问题不解决,退耕难,退田也难。这个源头问题,或者说洪灾的主因就是人口过剩,是人口相对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过剩。正是过剩人口压毁了生态环境,环境也就惩罚了人口。过剩人口不遏制,各种灾害就会接踵而来。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真正协调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记者:说到人口问题,还是先让您给我们谈谈人口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及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吧。
张薰华:人,作为自然的人,是动物,本应受动物相互吃与被吃的链结中相生相克的制约。但作为社会的人,却能消灭他的天敌,使生态链暂时断裂。人口数量因此可以暂时暴增,破坏生态平衡,损毁环境。但环境终将惩罚人口,迫使人口数量限于所能承载的范围以内。这是自然规律展示给我们的。
人,作为社会的人,他的主要活动是经济活动。人作为生产力的主体要素是他的劳动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体力与智力。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不在体力而在智力。智力则是随着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由体力为主体发展到以智力为主的。当人类以体力劳动为主时就会增加人口;而当人类以智力劳动为主时人口会自然减少。应该说,我们对待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合乎人口的自然规律和人口经济规律的。并且,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两者相辅相成、辩证发展——要控制数量就要提高素质,只有控制数量才能提高素质。
记者:我们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应该讲它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具体执行起来,是否按规律办事呢?而这和洪灾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张薰华:你问得很好,现行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完全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也背离了基本国策。一般说来,城市集中科教事业,人口文化素质较高,但目前还有相当多的市民素质不高,规定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中国的人口过剩主要在农村,十二亿多人口,九亿多在农村。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农地又难以规模经营,小农经济正是繁衍人口的经济。控制人口数量主要应在农村,而生育政策反而在农村放宽,因而,在农村实际上生三、四、五、六个的大有人在。这次洪灾中被救的小江珊,就是生活在湖北围湖造田的农家。她父母严重超生,生了五个孩子。她有两个姐姐,她已是超生的,还有两个超生弟弟。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农村绝不是少数。再就是少数民族的人口问题。少数民族之所以是“少数”,是适应所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如果少数民族过度增殖人口,脆弱的环境就会被压毁。内蒙古西北的古居延海、新疆的古楼兰,虽曾繁盛一时,但由于人口增加,绿地也就转化为沙漠,人也就成为环境难民流落他乡。所以,对少数民族人口也要贯彻基本国策,才是真正爱护他们。但计划生育政策却反其道而行,规定少数民族一对夫妻可以生三个,特殊情况下可以生四个。这不是对他们优惠,而是害了他们,因为会导致他们所处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优惠更应是一样地控制人口数量,在此基础上加大投资出力办好教育事业,提高他们的素质。
记者:结合长江特大洪灾的实际情况,请您谈谈人口问题怎样造成了这次洪灾的。
张薰华:我们先回头看看长江上游的人口,那里生活着的主要是农民和一些少数民族。以阿昌藏族羌族自治区的岷江上游河谷地带为例,那里由于人口过剩,毁林开荒开到坡度40—60度的绝壁上。据研究,每平方公里5—10度坡耕地年流失土壤1358吨,10—15度年流失2070吨, 15—20度年流失3733吨,20度以上则达到5542吨。在40—60度绝壁上流失量就更不必说了。5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的坡耕地已增加了50%,总面积达到1.252亩。四川省林业厅杨冬生教授说, 该省现在每年水土流失量达9亿吨,涌向三峡坝区的泥沙每年达6亿吨。再加上泥石流,流失就更严重。可见,在山坡上毁林开荒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这样,三峡建到再高也会被填满。为什么在绝壁上还要毁林种地呢,当地政府领导也认为是人口增加的缘故。当然毁林还涉及地方财政收入一些表面原因。现在退耕还林,不说在坡地上砍树容易种树难,而且退耕之后耕地少了,过剩人口的粮食又从何处来呢?
记者:那么长江中游情况怎样?
张薰华:再看看长江中游地区。由于上游来的泥沙淤积,荆江段已是河床高于地面,湖床高于四周盆地,一些民垸房屋低于湖面。而且淤洲、围湖后多属良田。这样,退田还湖就发生两方面问题。一是湖能不能还。因为有些已经被泥沙淤灭了不能再还了,除非在圩周边盆地再造新湖,而这些盆地却是膏腴的农田。二是还能不能退。这首先面临的是荆江南北湖区千百万人口往哪里去的重大问题。
记者:人口压力从根本上造成了这次特大洪灾,又对今后防洪斗争与环境保护构成了极大的掣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张薰华:正是因为人口过剩,才发生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现在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阻力还是来自过剩人口。况且,我们现在讲的还是人口的存量部分。我国人口每年还要新增一千多万,他们的生存空间又在那里呢。我们一定要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科学地调整计划生育效果,下狠力控制各族、城乡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社会经济才有可能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