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新技术
引言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装置的运行将直接影响电气事故的发生和控制,甚至可能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致使整个电力系统瘫痪。因此,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1继电保护概述
继电保护装置是通过一系列的自动化装置实现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其主要工作原理为:当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时,继电保护装置通过电气量发生的变化,对电力系统是否发生故障以及发生故障的范围和类别进行鉴定,并在确定故障发生时发出报警信号或是直接将故障部分从系统中切除,让维护人员能够及时找出故障部位并进行维修。
2系统的运维现状
2.1设备维修的时效性问题
智能变电站的维修工作通常是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这也是常见的设备维修方式,但总体上来讲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事故已经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难以挽回,对于设备的维修也难以保证下次不会出现同样的故障,再加上智能变电站的环境比较特殊且复杂,导致了智能变电站设备维修的时效性较差。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对继电保护系统的依赖性较强,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系统的保养和维护还是没有做到位,无法消除潜在隐患。
2.2自然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尤其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如果继电保护装置遭到了雷击,装置将会被直接破坏,严重的情况下会波及到其他装置,导致电厂设备出现大面积损坏。同时,雷电击中发电设备,可能会产生高频电流,进而产生高阻抗条件,这时发电厂的继电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的运营是否正常的鉴定可靠性会大大下降,并且继电保护装置自身的反应灵敏性和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
2.3设备管理问题
前期的设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计、计划、装置与测试等环节,后期则主要包括使用、维护、升级等方面。智能变电站在对设备的管理上存在偏差,在设备使用期间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管理,但在后期的维护中却舍不得投资;还有一些智能变电站在系统设计上也存在问题,继电设施与维修设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导致变电站对运维不够重视,变电站内的维修部门也仅仅是对故障进行维修或更换,不会积极的进行的创新和改造,长此以往,设备难以满足智能变电站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整个供电系统都造成影响。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及策略
3.1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采购部门与维修部门的联系,两个部门要相互配合以完成继电保护设施的采购以及后期维护工作,从而有效提高继电保护设施的使用效率,延长该设施的使用寿命,提高变电站的经济效益。具体的执行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相关制度的精细化,将工作细分,做好各项协调工作,有效降低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情况;其次,要完善工作的分配情况,将责任明确到每个人,通过责任落实消除管理漏洞;最后,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及考核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适当奖励,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稳定推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对配电屏的巡视检查
通常,配电屏上会出现电气元件的名称、标记和数量等内容。工作人员有必要记录配电屏上显示内容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并检查其操纵按键的位置,如发现与实际操作不符,要马上通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对于配电屏上的信号灯指示是否正确,隔离开关、熔断器、互感器等触点有无松动,配电屏有无异常的发热情况等,都是检查配电屏的必要工作。对于二次回路,有必要检查电线或绝缘层是否有任何损坏和老化问题。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必须及时更换它们。同时,需要检查绝缘电阻,需要了解仪表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操作异常和拨号玻璃松动的问题。检查过程中,应及时清理灰尘,防止因灰尘中的金属物质引起的电气短路和其他故障发生。
3.3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智能变电站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组成部分就是变压器,其作用能够对所有的元件进行相应的保护,另外在安装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时,比较完善的一种运行模式通常情况下为安装模式,通过科学的使用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出来。
3.4电缆调试
对于二次回路调试而言,电缆调试必不可少,具体包括:对开关控制回路进行调试,如断路器位置的指示灯是否颜色正常、控制回路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等,若发现红绿灯全部亮起或熄灭,则应立即关闭直流电源分析原因;对信号控制回路进行调试,保证主变本体、刀闸、开关等信号控制回路至智能终端的控制回路连接的正确性以及采集端子正确等;同时还要对开关状态信号、事故跳闸信号等内容进行调试,一旦发现工况异常,必须马上切断电源查找原因,以免对设备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3.5日常维护定量化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尤其是后期的维护工作应作为培训的重点。对相关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严格规定,禁止违规操作,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因为变电站中的部分设备是需要24h不间断运行的,这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案,在保证员工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使检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因为设备的复杂性以及相关制度不够完善,造成检修不及时,影响系统运行。这就需要员工认真细致地做好故障记录,通过对故障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后期出现同样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6安装微机保护装置
微机保护装置是一种集测量、控制、保护和通信于一体的经济型保护装置,是为配电网终端的高压配电室量身定做的。它以三段式电流保护为核心,具有电网参数监控和采集功能,可节省传统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计、频率计以及电能表等设备,并能够通过通信端口将测量数据和保护信息传输到上位机,从而方便地实现配电网自动化。该设备根据配电网供电的特点,集成了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的功能,可灵活实现进线待机切换和母分离待机切换功能。
结束语
在智能变电装技术快速进行发展的同时,不仅对继电保护过程中的可靠性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灵敏性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对常规性的继电保护配制方法进行优化和升级,根据智能变电站作为电网建设时候的核心,并且组织过程中模式和有关结构系统的研究,可以全面的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整体技术水平,对于促进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闫立君.变电所继电保护改造调试技术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06):62-63.
[2]徐亚男,徐奎公.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自动化应用,2019(03):122-123.
[3]冯陈粮,顾明远.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电子测试,2019(06):82-83.
[4]周烨.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要求及新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199.
[5]晁岳振,杨绍辉,刘天晓.探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207.
论文作者:王东旭、刘小满、张瑞泽、马程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变电站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设备论文; 回路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