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园儿童游戏空间形态探析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园儿童游戏空间形态探析

王宇洁[1]2004年在《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园儿童游戏空间形态探析》文中指出小学校园的设计,从过去单调连栋教室的排列,发展至目前已有整体的规划、造型新颖的校舍。但在校园规划的相关研究中,大都只注意儿童上课学习的需要,对他们行为发展的需求、游戏活动的需要,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建立配套的机制。 小学是儿童身心成长及社会生活体验的重要场所,是一个人走入社会的开始,一个人从小学开始学到了参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并影响到其以后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儿童兴趣、游戏、认知、人格的全面发展。根据儿童行为发展和校园空间的互动关系,校园空间必须满足儿童活动的需要,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潜在的引导力量。为此,应建构以素质教育目标和儿童行为发展为依据的校园设计模式,为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游戏活动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本研究通过对现有小学游戏环境的大量实地调查和问卷访问,针对校园游戏活动空间的现实与问题,结合素质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参考国内外小学校园游戏活动空间建设的成功案例,提出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园游戏活动空间设计的适宜性对策,探寻其在素质教育发展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适宜性建设途径。 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小学校园游戏活动空间的现状。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找出小学校园儿童活动空间的特点以及目前建设中的不合理现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基础与突破点,以此来寻找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小学校园游戏环境的发展、建设规律。 ■小学校园儿童活动空间建设问题的分析。本文从建筑设计到使用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分别选取适当的样本,用发放问卷与个别访问来调查,分析建设面临的各种障碍及原因。 ■小学校园儿童游戏活动空间形态的设计研究。从建筑设计专业角度出发,具体探讨素质教育前提下,小学校园儿童游戏活动空间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指导现实的建设实践。

曹乔乔[2]2017年在《当代台湾小学建筑交往空间探析及其启示》文中指出当代台湾开放式教育模式推动了小学建筑空间由单一化到多元化的演变,在政策、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影响下进行的案例实践已取得丰富的成果。为满足儿童日益增长的交往需求,台湾地区小学建筑创造出了舒适宜人、充满活力的建筑交往空间形态。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小学建筑交往空间与教育、教学密不可分,论文选取小学建筑交往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理论归纳与实践解析,探究当代台湾小学建筑交往空间的特色与营造。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选题的背景、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二部分首先对交往空间进行解析,简述了台湾小学建筑的发展演变,得出不同时期的不同教育观念与建筑空间发展观。然后从社会化、人性化、个别化与模糊化方面进行开发原则的探究,论述交往空间的构成要素、营造原则以及运行方式。第叁部分综述台湾调研概况,分析其中的重点案例,对校园建筑整体性规划的布局、景观、空间以及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按区位针对内部交往空间、外部交往空间以及其过渡空间叁大类,探讨具体交往空间的设计手法,总结适应各交往空间的设计方法。第四部分总结小学建筑交往空间在整体规划、空间营造与细节设计方面的启示,并对两地实际案例进行设计实践分析,旨在提供借鉴与优化营造。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条路线,在对当代台湾小学建筑创作理论归纳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实例调研,总结出台湾地区小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方式和方法,进而从整体规划、空间营造和细节性设计叁个方面整合提炼出其建筑交往空间的特色和优势。最后选取大陆小学建筑的典型案例,进行了交往空间改造的优化性营造,当代台湾小学建筑交往空间探析与启示的研究必将为后续大陆台湾两地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促进作用。

庹量[3]2014年在《基于交往行为模式下的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是受到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教育逐渐把教育的重心放到对儿童的健康身心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上来。但当今大部分小学校园仍旧是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来设计的,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城市小学开始投入建设,但建设方和设计师们更多的是一味追求建筑新颖的外观和基本的功能需求,忽略了儿童对空间的心理需求以及设计出来的建筑能否满足开放式教育理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新型教育理念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力求以小学生的交往行为模式作为依据,研究他们的行为心理需求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总结出一定的设计方法,为今后小学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依据。作者试图通过对国内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进行实地考虑调研来总结出小学公共空间在使用中所表现出的一般性问题,但当分别从他们的校园总体布局、室内外公共空间使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这些问题往往同时表现出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点。普遍性表现在很多典型的一般性使用问题,如环境空间氛围单调、空间尺度不够亲切、缺乏细节设计等,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提出一定的改善办法。特殊性表现在由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和地域环境的差异,所表现出的问题而有所差异,需根据问题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由于本文所研究的范畴仅仅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的,无法跨越其他领域对这些问题提出全面的解决办法,仅能对普遍性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首先作者重点分析了小学生所特有的交往行为模式和小学校园公共空间的关系,其中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1)小学生的交往心理和行为方式随着年龄的成长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儿童在交往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与自己同龄的伙伴作为交往对象,同时交往的方式也会不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分别针对不同年级的儿童分别设置活动场地,低年级的活动场地应将安全性放在首位,针对高年级则更多在于培养他们的相互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2)空间往往是连续性的,小学校园公共空间根据所处的位置不同,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需要分别掌握不同空间的特点,应首先对其进行分类,小学校园公共空间分类方式很多,主要可根据空间区域、空间开放性和交往步骤对公共空间进行分类。而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了根据空间的区域将其分为教学区外公共空间、教学区内公共空间、过渡公共空间叁类进行研究。(3)空间环境与心理行为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交往行为模式是使用者生理及心理对小学公共空间设计本身提出的内在要求,促使建筑师提出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反之,公共空间中的整体环境也会对使用者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接着作者具体分析了小学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手法。通过前文的分析总结出若干小学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易达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舒适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然后根据在不同空间中小学生不同的交往行为特点和空间类型,针对性的提出营造适合儿童交往活动的空间氛围的设计策略,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最后将之前的理论与设计方法运用于实践,对研究的理论进行检验与总结。

李宽[4]2009年在《城乡小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室外空间环境作为小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儿童的行为与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儿童兴趣、游戏、认知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建筑师和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广泛地关注校园空间环境的优化与建设问题,注意到其质量和儿童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的空间能促进儿童合作和建设性的行为。本文明确地界定了所研究课题——小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的概念及范围,阐明了小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的基础,在对成都地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学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其使用者——小学生、老师及家长的行为心理需求着手,分析当前小学校园中室外空间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本课题的另一个侧重点是对城乡小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城乡小学在这一方面的一些差异和差距。着眼点并非陈列差距以体现资源分配不均和投入不足等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城乡小学使用者行为活动的调研,力求分析得出最适合各自行为活动的室外空间,尊重差异而非排斥差距。

唐静[5]2010年在《可持续小学建筑的个性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国际日益激烈的知识、人才竞争使得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空前高度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通过发展地方化、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一改缺乏灵活的僵局,为配合教育办学品质的提升,小学建筑的设计也应在满足数量、功能等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更高的平台;同时可持续的建筑观念以及当下世界建筑设计的多元化局面也对小学建筑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以上多方面时代背景因素的影响下,小学建筑的发展呈现出对特色化、个性化的需求。本文以此角度出发探讨在小学建筑设计中如何走适合自身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道路,避免千校一面的局面,对当前小学建筑的发展具有现实参考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教育改革后一些新建小学及师生的调研,和对现今国内外优秀小学建筑的设计实例分析,首先归纳出影响小学建筑个性化设计的主要元素,即地域特性、教育理念、设计理念,建立起对个性化设计研究的理论构架;在此基础上研究总结国内外优秀小学建筑的设计经验,探讨得出从地域特性、教育理念角度对小学建筑实体、建筑空间进行个性化设计可采用的途径,并从后现代以来建筑设计理念多元化、个性化的局面中挖掘出对小学建筑个性化设计的启发;综合这叁方面的深入研究最终建立起一套小学建筑个性化设计的方法体系,以期对现今小学建筑的创作、建设有所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李淑娟[6]2005年在《行为空间互动下的小学校园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小学生通常为7~14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正是培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学校校园是他们初次接触社会生活环境的主要场所,他们的行为发展深受校园空间环境的影响。与中学、大学相比,小学校园规模小、建设量大、发展速度快,长期以来小学校园建设就存在着重量不重质的情况,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校园设计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设计依据也仅仅是现有的规范和设计者的个人观点,总以来说还是没有能跟上教育发展的相应速度。可以说,教育体制的演变是推动校园发展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动力,由于具体的使用方式等的变化而使学校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本文从教育体制、教育理念的发展、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理念变迁的过程,指出对儿童行为心理的关注已经日渐深入到校园设计当中。在进行校园规划设计,尤其是小学校园的设计时,我们可以从儿童行为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理论研究中得到启示,儿童行为能力和校园空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空间影响行为发展,行为左右空间内涵。儿童行为由教育以及天生的需求,引出发展方向,经中间环节的刺激以及中介历程的衍化,产生对空间的开创性要求,达到他们所需要的空间模式。在校园空间的建构过程中,透过对空间技能可变性的变项研究,以及校园空间有使用者行为加入的空间构成历程,最终对儿童行为产生了规范,因此校园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应在“行为”与“空间”互动的模式下进行,才能符合以“人”作为空间主体的要求。由此,提出在新形势下小学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应更多的遵从以下原则,即:整体性;弹性生长;人文尺度;游戏性;生活化;社会适应性。

刘叶[7]2015年在《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校园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小学校园空间对儿童的认知、言语、情感、个性、社会性等行为发展都有着潜在的影响力。但是,长期以来小学校园建设过于标准化、程式化,缺少从儿童发展、需求的角度进行设计。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将“趣味性”贯穿整个小学校园空间设计之中,进行尊重儿童本性发展的设计尝试,意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及塑造活泼开放的趣味性空间,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空间,并对其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小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环境行为学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小学校园空间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求证趣味性设计在小学校园空间设计中的必然性和客观性。笔者对部分地区的小学校园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从室内外空间功能和空间氛围这两方面分析学校的空间趣味性设计问题和需求。基于以上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本文提出符合儿童发展的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方法。有趣味性的小学校园空间,可以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并带来愉悦的情绪,多样有趣的学习空间可以陶冶儿童的心灵,丰富和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情趣,激发儿童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本文通过承德市平泉县城北小学(新建)的实际设计案例,考察分析了城北小学校园的空间现状后提出适宜该学校的设计优化思路。本文对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推导和实践应用,试图为创造一个多层次、多功能而又富有趣味变化的小学校园空间提供更多的参考。

江潇[8]2017年在《小学生课间游戏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内外已有的游戏理论,游戏与人类自身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以学习为重心的小学生而言,游戏依旧不可或缺,它能够增进同伴之间的友谊,促进社会技能的学习以及调节身心状态。此外,游戏所具有的休闲性是关乎个体未来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无论是对当下个人社会化的良好发展还是对个体一生的生活品质的提升而言,游戏对于小学生各方面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对福建省福州市W小学的低、中、高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课间游戏现状的调查。研究前期主要采用文献法对“游戏”“课间生活”“课间游戏”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和搜集;研究后期采用质性研究,通过编制小学生课间游戏调查问卷及对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的访谈,认识到当下小学生课间游戏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及精神层面存在的不足,据此提出改善小学生课间游戏现状的策略。最终,本研究得出以下的结论:1.小学生课间游戏时间没有保障。教师拖堂和家长附加的课外学习任务使得原本较充裕的课间游戏时间被挤占。2.小学生课间游戏空间被限定。学生仅能在教室周围活动,活动空间狭小。3.小学生课间游戏安全教育不到位。学校多于意识层面对小学生进行课间游戏安全教育,缺乏游戏中自我保护的技能指导。4.小学生缺乏正确游戏观的指导,教师和家长忽视休闲的重要性,缺乏对学生游戏观的指引,部分学生不能够正确看待课间游戏的意义与价值。5.小学生的课间游戏类型由动到静,由身到心。年级上,中低年级学生的游戏项目多是运动游戏,高年级学生总体上参与课间游戏的人数较中低年级有所减少,在教室内活动或玩游戏的学生较多且游戏类型以益智类游戏居多;性别上,男同学的课间游戏的大肢体活动游戏多于女生。6.小学生课间游戏中的童谣、儿歌等民间游戏由盛转衰。随年级升高,民间游戏逐渐淡出小学生课间游戏。7.探究小学生课间游戏在物质、制度和精神叁个层面的特点及原因,提出构建小学生课间游戏应然状态的策略。

王芳[9]2007年在《面向社区的开放式小学校校园空间构成初探》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初等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各界人士已经认识到小学校面向社区开放的必要性。小学校如何向社区开放,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开放式小学校空间构成的问题,可以解决我国当前小学校师资力量短缺、用地受到限制等问题,同时也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终身教育的场所,共同构筑人人都爱护的小学校校园,让小学校伴随着人的童年、青年、中年乃至老年,让小学校成为社区保留传统风貌的精神家园。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国外开放式小学校的发展历史及校园空间构成特征,为国内小学校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策略;(2)小学校外部空间层次分析及周边环境分析,营建一个安全良好的校外环境;(3)儿童和社区居民的行为规律,共同建构面向社区的开放式小学校园模式;(4)论述国内小学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开放“度”,分析了面向社区的开放式的小学校存在的可行性及发展的前景。

王玮[10]2016年在《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承认儿童是拥有权利的积极主体,承认儿童是研究儿童问题的专家。但一直以来校园以教师的教学为核心,儿童总是处于被动、被安排的角色。而所谓的校园营造则更是建筑设计者的工作,是行政的程序、是专业的考虑,而非从真正符合使用者需求,以儿童参与来进行考量。参与既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一项儿童基本权利,也是学界广泛倡导的一种现代儿童观的重要准则。虽然,儿童应该在影响其自身利益的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我国目前并未有系统地让儿童参与到校园空间营造中来,儿童参与的权利和能力问题仍备受争议。本研究首先,在可持续发展伦理、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童年的社会建构背景下,运用多学科交叉关联分析,通过系统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从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建筑景观学等跨学科领域,明确环境景观之教育考量、与儿童关系及儿童参与环境景观设计依据。确立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哲学立论、社会学立论、心理学立论、教育学立论、生态学立论。其次为进一步补充和丰富校园环境景观本体论认识,通过校园环境景观物元和功能承载“物理”构建,儿童权利观、身体观、教育观和自然观的“事理”关照,儿童具身性、知觉系统、认知发展、需要层次及敏感期规律的“人理”理解,将“物理-事理-人理” WSR方法引入校园景观环境系统分析之中,实现从“物玩、境游、人戏”的“大景观”整体上把握校园环境景观对象体系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基于可持续校园设计和校园环境景观的现场调研,构建起校园环境景观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评价分析,提出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关键议题。重点构建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包括:儿童感知质量差距模型的构建及分析、人-参与&设计-工具-环境&景观-目的“五位一体”的参与式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框架搭建及分析、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层次阶梯构建及分析、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过程梳理、参与式设计中儿童的能力与发展分析,并结合国外案例解读和启示分析进行实证和印证,补充和完善校园环境景观创设方法论认识。再有,提出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行动相关概念问题,并以作者主持参与的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实践为例,阐述研究缘起、相关概况、问题识别、行动过程,总结分析其中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问题与经验,通过实践案例检视环境景观创设,探索和完善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实践论认识。最后,总结全文,提出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有待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校园营造是事关儿童切身利益的事务,对校园环境景观和儿童本身都有积极影响。儿童参与的问题不单单是拥有权利、维护权利、行使权利这样一件简单的事,它事关儿童综合的、全面的、健康的发展,是一个民主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针对于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有助于转变传统设计范式,丰富并完善参与式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本体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认识;实现儿童参与校园空间营造设计目的,使校园环境景观体现儿童友好型校园内涵、价值和意义,使校园环境景观成为儿童的户外自然游憩学习场所,满足儿童成长、发展和创造体验需要;并能够结合素质教育、公民意识、创新培养、社群实践、院校合作、社区融合、公益发展多目标考量,从而为我国城乡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式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参考和实践借鉴。

参考文献:

[1].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园儿童游戏空间形态探析[D]. 王宇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 当代台湾小学建筑交往空间探析及其启示[D]. 曹乔乔. 吉林建筑大学. 2017

[3]. 基于交往行为模式下的小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庹量. 重庆大学. 2014

[4]. 城乡小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比较研究[D]. 李宽. 西南交通大学. 2009

[5]. 可持续小学建筑的个性化设计研究[D]. 唐静. 西南交通大学. 2010

[6]. 行为空间互动下的小学校园设计[D]. 李淑娟. 天津大学. 2005

[7]. 小学校园空间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 刘叶. 燕山大学. 2015

[8]. 小学生课间游戏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 江潇. 福建师范大学. 2017

[9]. 面向社区的开放式小学校校园空间构成初探[D]. 王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10]. 儿童参与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 王玮. 西南交通大学. 2016

标签:;  ;  ;  ;  ;  ;  

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园儿童游戏空间形态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