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基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与对策论文_匡翠华

匡翠华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应急办 湖北天门 431700)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方法:系统收集2010—2017年天门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 对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参与处置的应急管理工作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建立,能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仍存在一定的困难。结论:在政府主导卫计委的指导下,形成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334-02

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由于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不可预知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国家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1]。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给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生命健康带来重大灾难,同时也会给国家各行业和整体经济的增长造成巨大冲击。本文拟通过对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和应急管理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查找卫生应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快速、有效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达到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2017年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登记本,详细信息见表1。

1.2 方法

分析医院应对突发事件处置现状,查找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1.2.1处置交通事故分析 处置25起交通事故中,伤员30~60人次有5起,20~30人次6起,10~20人次5起,10人次以下9起。医院急救中心应对10人次以下伤员的交通事故时,一般不会影响科室日常工作。急救中心调度人员按部就班的通知院前急救所有人员和车辆出警。应对无名氏或者重伤员,医院走绿色通道即可。应对10人次以上的伤员时,急救中心遵照医院的应急流程报告院应急办或总值班,应急办报告分管院长,分管院长视伤员情况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应急办上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并请求多部门支持和协调。

1.2.2处置中毒事件分析 处置18起中毒事件中,中毒者26人次,其中误服农药7起、口服农药自杀事件4起、使用喷雾器喷洒农药所致接触中毒7起。最多1起事件中毒4人,急诊科医生接诊过程中,能够根据农药性质及时给与洗胃、清洗、解毒药等处置病人。

1.2.3处置突发传染病事件分析 处置4起突发传染病,一起疑似H7N9禽流感1人次、一起输入性恶性疟疾1人次、一起学生结核19人次、一起疑似麻疹14人次。处置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H7N9核酸检测时限太长,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复核所需时间长,不能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1.2.4处置其他突发事件分析 处置烧伤事件时,主要存在的不足是医疗技术不能满足重症烧伤患者的要求;处置氯气泄漏事件急救车上氧气设施局限,不能满足大批量的中毒事件;处置其他事件时,伤员配合度不高。

2.应对措施

2.1 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2.1.1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从讲政治、讲大局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将其列为一项专门议题[2],对全院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重新调整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全面推进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严格实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初步形成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

2.1.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应急救援队定编规范[3],调整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员,开展各类应急处置训练和演练。同时成立了由医疗、护理、心理、检验、公卫等专业的应急救援专家组,专家的专业特长、个人信息存医院专家库。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专家库成员必须履行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危重症和疑难症会诊、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作用。

2.2 修订预案,认真培训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修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防汛抢险应急处置预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预案》、《重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火灾应急处置预案》等预案,全院各科室必须对上述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序和高效,提高医务人员对卫生应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3 完善装备,确保安全

完善应急设备和物资管理制度,应专人管理,定期清理,保证完好备用状态。

2.4 寻求支持,加大投入

合理优化的应急资源对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公共卫生事业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

2.5 加大宣传,提高素质

通过宣传栏、院刊等形式进行卫生应急急救及自救知识宣传,开展传染病等防控知识的健康讲座,提高公众防病治病的能力;通过医院的电视屏幕、健康教育宣传栏等详细讲解突发火灾时的紧急灭火及逃生的技能,提高广大公众的急救及自救能力。

3.结果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本地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专门为天门170万人民提供高端医疗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 在突发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医院的首要工作就是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这不仅需要医院拥有完善的救治流程和齐全的专业设备,还需要医护人员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4.结论

通过加强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急救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医院也能迅速、及时、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民众健康损害和经济损失,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超.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大家健康 2014,(9):331-332.

[2]王伟.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功能定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376-377.

[3]刘艳,杜相学.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相关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4,(11):60.

[4]刘卫忠.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立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 2010,17(1):142-143.

论文作者:匡翠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探讨基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与对策论文_匡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