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有待修改_课程目标论文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有待修改_课程目标论文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需要修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语文论文,课程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融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加切合语文教学的实际,越发接近语文课程的本质。它必将指导高中语文教育,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然而,细细品读,你就会发现它还很不成熟,不尽完美,特别是其中的“课程目标”,更是有点不伦不类。

首先是缺乏总说。或者说,缺乏总目标。语文是个大学科,理应有它的课程总目标。可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在阐述“课程目标”时,只是讲“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根本就没有讲到课程的总目标。没有总目标,无论怎么说,总是一种缺憾,总是一种遗憾。而说起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主要有三点:一是语文素养。千目标万目标,语文素养是第一目标。所以,高中语文课程必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语文能力。可以说,没有能力就没有素养,素养的高低就体现在能力的强弱上。因此,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三是语文发展。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不可能永远呆在学校。因而,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为学生的语文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特性不强。仔细阅读“课程目标”,你会觉得共性的东西太多,而语文特性的东西太少。具体一点,就是语文性不强,语文味不足。比如“积累·整合”,语文要积累,这话一点不错。但是,仅仅是语文要积累吗?当然不是。语文要积累,其他哪门学科不需要积累?再说,“整合”,只能说它具有文科味,却不能说它具有语文味。因为政治、历史和地理,哪一科不需要整合?又如“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不光语文要这样,别的学科都需要这样。难道别的学科不需要思考、领悟,不需要应用、拓展,不需要发现、创新?有的恐怕比语文的目标更高,要求更严。像应用,数学、物理和化学就更为重视。像创新,政治、历史和地理就要求更高。说到最后,恐怕只有“感受·鉴赏”为语文所独有,为语文之特性。

再次是关系不明。“课程目标”在阐述五个方面时,每个方面都用两个词来表达,且两词中间都用圆点来连接。搞不清楚用圆点来连接表示的是什么关系。因为按照标点用法,圆点是间隔号,表示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或表示书名与篇名之间的分界。显然,两个词语之间既不是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也不是书名与篇名之间的分界。所以,间隔号的使用是错误的。退一步讲,即便是使用正确,也只能表示两个词语之间的分界,并没有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让读者摸不着头脑。比如说“积累·整合”,是表示积累与整合,是表示为积累而整合,还是表示通过积累来整合?是表示先积累后整合,是表示在积累基础上整合,还是表示只有积累才能整合?是表示因积累而整合,是表示只要积累就能整合,还是表示要积累更要整合?显然,我是说不清楚的,但作为编者,你们是否说得清楚呢?

再者是次序不当。“课程目标”是按照“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次序排列的。细细一看,你就会发现,它们的排列顺序并不恰当。按照常理,在第一层次目标里,先是思考领悟。因为万事思为先,一切悟为首。离开了思,还能谈什么语文学习?离开了悟,还能谈什么语文教学?再就是积累整合。思考之后,再进行积累,当然又是一次巩固;领悟之后,再进行整合,自然又是一次提高。接下来,才是感受鉴赏。顺序上,当然是先感受后鉴赏。因为只有感受文学作品,感受艺术魅力,才能提高鉴赏能力,提升审美能力。此后,才是第二层次的目标。第一是发现创新。要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能力,善于从习惯中发现问题,从平常中发现矛盾;要培养学生敢于求新的精神,用欣赏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力图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第二是应用拓展。第一要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应用到其他领域。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强化所学效果。第二要拓展语文的学习空间,参与各种文化的交流,从而拓展知识面,扩大视野度。

末次是不能并列。在内容上,五个方面存在交叉,不能并列;特别是词语之间,相互交融,不能独立。比如思考、感受和领悟,不论是感受,还是领悟,都必须思考。因为思考是个总开关,是个总闸门。感受是领悟的前提,是领悟的基础。没有感受,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也就谈不上感受。领悟需要思考和感受,而鉴赏也需要思考、感受。它们之间相互渗透,难以彻底切开。又如拓展、发现与创新,有时,发现就是一种拓展,拓展就是一种发现;有时,拓展就是一种创新,创新就是一种拓展;有时,发现就是一种创新,创新就是一种发现。它们之间相互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再如积累、整合和应用,有时,积累的过程就是整合的过程,整合的过程也就是积累的过程;有时,整合的过程就是一种应用的过程,应用的过程就是一种整合的过程。它们之间藕断丝连,难以断然分界。

正因如此,“课程目标”必须进行修改。愚以为,可作如下修改:

总目标: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注重为学生语文的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地说,有六个分目标。

一是发展语言思维。就语文课程目标而言,发展语言思维是重中之重,核中之核。因为语文课程应当为学生的语文发展奠定基础,而学生语文发展的核心是语言思维的发展。可以说,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才是根本性的发展,才是实质性的发展。而语言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要发展形象思维。其中,尤其要发展语言的创造性思维。要着力发展语言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讲究语言想象的奇特性,追求语言联想的丰富性。二是要发展抽象思维。其中,特别要发展语言的辩证思维。要努力发展语言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讲求语言判断的准确性,力图语言推理的科学性。

二是深化语言感悟。因为语言感悟是语言思维的发展,是语言思考的深化;是语言悟性的体现,是语言内功的表现;是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语文功底深浅的象征。具体地说,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语言感悟,就没有语言感悟的深入。所以,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学生的质疑探究的精神。力图养成语言思维的严密性,形成语言思考的批判性。二要启发学生深刻领悟。没有领悟就没有语言感悟,就没有语言感悟的深刻。因此,要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在切磋中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力争提高语言感悟的准确性,追求语言领悟的深刻性。

三是积累语言基础。因为语文水平不光取决于语言思维,还取决于语言基础;语文功底不只来自于语言感悟,还来自于语言基础。没有语言基础的量变,就很难有语言水平的质变;没有语言基础的深厚,就很难有语言功底的飞跃。拓展一点,不仅要积累语文知识基础,积累阅读知识基础,还要积累鉴赏理论基础,积累写作理论基础。特别要积累名言警句,熟记优美语段,坚持每周练笔(随笔)。反正,一切与语文有关的,都在积累之列。只是在积累过程中,要注重分条梳理,讲究条理清晰;注重科学整理,力图科学有序。注重归纳引申,摸索内在规律;注重概括提炼,挖掘闪光之处。力图摸出学习语文的规律,形成学习语文的方法。

四是鉴赏语言魅力。就语言魅力而言,不外乎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所以,鉴赏语言魅力,首先必须鉴赏思想魅力。要积极引导学生体味自然的多姿,体会人生的多彩;感受作品的美感,陶冶自己的性情;追求高尚的情趣,提升审美的境界。进而,培养生活乐趣,提高道德修养。其次必须鉴赏艺术魅力。而鉴赏艺术魅力主要应该鉴赏语言技巧。因为大凡优秀作品,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大多优秀在语言技巧上;大凡杰出作品,无论是古代的、现代的,还是中国的、外国的,多数杰出在语言技巧上。所以,抓住了语言技巧,也就抓住了鉴赏艺术魅力的核心;鉴赏了语言技巧,也就鉴赏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五是创新语言表达。大家知道,语言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当今社会,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同等重要。但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必须力图创新。因为创新会使口头表达更富有生命力,会使书面表达更具有战斗力。就口头表达而言,不仅要引导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追求,善于进行交际,踊跃发表己见,而且要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敢于求新,阐述独特之见,力图新人耳目。从书面表达来说,不但要敢于质疑优秀作品,力争获得新的体现和发现,写出富有新意的读书心得,而且要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创出新颖的优秀作品。

六是拓展语言运用。因为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语文的范围就是生活的范围;只要有生活存在就会有语文存在。所以,必须关注生活语言,注重语言运用;必须向生活学习语言,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拓展开来,一是要做到积极运用。不仅要做到运用的正确和准确,做到运用的熟练和有效,而且要做到在运用中开阔语文眼界,在拓展中扩大语文视野,更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将自己的喜爱发展为特长。二是要进行综合应用。不仅要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注重多元文化传统,而且要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更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

显然,要想实施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就必须以总目标为总纲,以分目标为细目。也就是说,必须以语文素养为统帅,活化语言思维,点化语言感悟;必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强化语言基础,体味语言魅力;必须以语言发展为根本,扩大语言运用,创新语言表达。一句话,必须用总目标来贯串分目标,用总目标来指导分目标。如此,才能完善课程目标的理论,深化语文教学的改革,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加速中国教育的腾飞。

标签:;  ;  ;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有待修改_课程目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