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市场规模分析_国债论文

我国国债市场规模分析_国债论文

中国国债市场规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债论文,中国论文,市场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债规模概览

我国从80年代初恢复发行国债,国债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债的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债余额规模从1985年的237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4362亿元,10年内增长了近20倍。由此,引致出以下问题:如何看待我国国债的规模,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情况如何,目前国债发行是否过多,是否存在上限,上限为多少,国债规模的预期增长会怎样,等等。

90年代以来,我国国债发行的大致情况见表1。纵观90年代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轨迹,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1994年以前国债发行量较小,但缓步增长。1994年以前,国债发行量低于500亿元,规模不算大,占GDP的比重也低于2%。从国债发行量的增长率来看,呈缓步增长态势。

2、1994年到1997年之间,国债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一阶段国债规模一年内突破了1000亿元的大关,1994年的发行量是1993年的2.7倍,并逐步上升到1997年的2421.03亿元。从国债发行额占GDP的比重看,基本上在2%~3%之间,该指标在1994年比1993年增长了1倍,并达到1997年的3.23%。从增长率来看,年平均增长58.6%。1994年国债发行突然啬大有特殊原因:1994年以前国债发行规模的规定是,国家预算收入减去当年预算支出的差额,除去可以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部分后,再加上当年度到期国债的还本付息。而在1993年下半年,我国决定自1994年中央财政不再向银行透支,而靠发行长短期国债解决。因此,原来可以由透支解决的部分,现在要靠发行国债解决,从而导致国债发行量的急剧上升。

3、1998年国债发行量再一次大幅扩张。1998年国债发行额达到3808.7亿元,是1997年的1.57倍,1999年达到4015亿元。国债发行额占GDP的比重再次攀升到4%~5%之间。1998年国债规模的急剧扩张的原因是:1998年初,面对国内经济出现的需求不足,政府决定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作为国家预算内基础设施性建设专项投资,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二、国际上国债适度规模的通行指标及标准

1、债务负担率(政府债券余额/国内生产总值)

这一指标比较宽泛,可以用来反映国债发行潜力的大小。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国债负担率自1981年逐渐增大,最高水平为1998年的8.2%,按这一水平,我国国债负担率最高时也不到10%。再看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关数据: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五个国家大致相同的年份,其国债负担率介于25%~63%之间,大部分在40%~53%。直观的看,似乎可以得出能够大规模增发国债的结论,但仔细看,以1996年为例,我国国债发行规模是80年代的10倍,90年代的5倍,其增长速度十分罕见。但我国国债的债务负担率却不高,其原因在于我国的偿债规模越来越大,1996年安排国债发行1952.57亿元,而应偿还债务本息达1331.69亿元,这样债务余额的实际增量只有约620亿元。

2、债务依存度(政府的债务收入/财政支出)

国债依存度是反映政府还债压力大小以及政府财政支出对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的指标。债务依存度过高,表明财政状况脆弱,财政运行面临风险度提高。近几年,我国国债发行增长速度较快,均超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增长速度。1990年~1996年计,国债发行额年均增长38.74%,而同期中央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9.6%和22.04%,低于前者的差额分别为19.14%和16.7%,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财政对国债的依存度明显提高,1990年为6.02%,到1998年上升为29.65%;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上升速度更快,1990年为16.05%,到1998年则上升为71.12%。从国际上看,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的警戒线为15%~20%,中央财政的警戒线为25%~30%。可见,从债务依存度来看,我国财政对国债的负担是比较重的。

3、国债偿债率(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

国债偿债率表明一定时期财政收入中有多少用来偿还国债,它直接反映国债所引起的财政负担,国际上通常认为不超过10%为安全区域。我国90年代以来,随着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膨胀,加之债期较短,还本付息负担剧增,1990年为3.88%,1995年为12.44%,1997年为21.04%,1998年为23.68%。这一比例早已超过1096的警戒线。再从每年财政还本付息支出占债务收入的比例看,也显示相同的结论。1996年债务收入中有66.2%用于偿债还本付息,1997年这一比例为75.06%,1998年为60.42%。这充分说明我国已经步入借新债还旧债的高度债务时期。

4、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

这是用来反映国债购买能力的指标,是从国债的需求面来度量国债的规模。90年代以来,该指标大致在2.5%~5.28%之间,最低时是1993年2.51%,最高时是1994年5.28%。这个指标的局限在于不能因为此指标数据额较低,便得出我国居民应债能力较高的结论,原因在于居民储蓄总额高并不代表居民会把储蓄用来购买国债,由于我国系列福利保障制度改革、预期收入不理想、人口基数大等原因,居民购买国债的需求很难大幅提高。

三、国债规模的空间

从上述指标来看,债务负担率和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两个指标反映出我国国债的发行潜力还是比较大的,而债务依存度、国债偿债率两个指标却得出相反的结论。由于各个指标的侧重点不同,因而不必要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到扩张我国国债规模空间的理论依据。

债务负担率和国债余额占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重两个指标分别从国债的供给与需求方面给出了增发国债的潜力状况。应该说,两者都是从长期和整体上反映国债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和贡献,它们所反映的经济含义还是有指导意义的。只不过它们并不能指导近期国债政策的操作,原因在于它们没有考虑到国债借以发行的主体——政府的偿债能力。而后面两个指标则分别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给出了财政对国债的依赖程度和偿还能力,因而这两个指标对于指导中短期国债政策十分有用。那么上述对4个指标的分析应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从长期来讲,我国国债规模的增长潜力还是巨大的,但近期受制于政府的财政能力,国债规模的增长空间不大。

现在问题的焦点集中在政府偿债能力上,应当指出,债务依存度、国债偿债率两个指标仅仅是以财政预算内财力为基础进行的,而且缺乏对我国财政状况和债务结构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如果考虑到以上因素,情况恐怕会有不同。

首先,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权为10%~13%之间(如表2),是世界各国中最低的,因此在必要时候,国家有迅速、大量提高财政收入的极大潜力。

其次,伴随着政府预算内财力的滑坡,我国政府各种预算外的收入不断增加,数量惊人。有人估计大约为5000多亿元(贾康1998),占GDP的5%(林光丰,王凤鸣1997);有的人估计我国政府的实际财政收入为GDP的25%(樊纲1995),那么按此估算,我国实际财政收入就应该是目前水平的2倍,而偿债率指标就是目前的一半,即:1997年为10.5%,1998年为11.9%,基本在国际警戒线10%周围。

最后,从表3我国1981~1996年发行的国债的期限结构可以看出,我国国债主要集中在3年期和5年期,整体平均年限为3.51年。而相比发达国家,它们主要是长期债务,如10~20年,因此,我国国债的偿还主要集中在中短期。从长期来讲,发行新债,以及通过新债还旧债的潜力十分巨大。

表1 90年代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概览

单位:亿元

年份 国债发行额 GDP国债发行额/GDP(%)

1991 281.27

21617.8

1.3

1992 460.77

26638.1  1.73

1993 381.32

34634.4

1.1

1994 1028.57  46759.4

2.2

1995 1510.86  58478.1  2.72

1996 1847.77  67884.6  2.69

1997 2421.03  74772.4  3.23

1998 3808.7

 79553  4.79

1999 401582054  4.89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0年第1期

表2 政府财政收入状况(1993~1999)

年份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亿元)

4349

5218

6242

7408

8651

9876 11377

/GDP(%)

12.56  11.16  10.67  10.91  11.57  12.41 13.87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1999中国财政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表3 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

期限3个月

6个月

1年2年

 3年

 5年

金额

 143.99

268.92 536.17

356.96 3772.84 1425.11

所占分额% 2.02

 3.78

7.54

 5.02

53.07

 20.04

期限6年

 7年

 8年9年

 10年

合计

金额

 35.29

245.52

35.29

35.29

254.46 7109.84

所占分额% 0.5

 3.45

 0.5

 0.5

 3.58100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市场论》,袁东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P130页。

标签:;  ;  ;  

我国国债市场规模分析_国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