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环保类新闻报道话语初探论文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环保类新闻报道话语初探

陈丽丽1,吴奕俊2

(1.广州航海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725;2.暨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 环保类新闻报道中的话语既能够反映生态意识现状,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受众的生态责任感和行为,进而影响生态环境。观察和梳理我国新闻媒体在环保类新闻报道中的话语模式,运用生态语言学“韩礼德模式”分析得出:我国的环保类新闻倾向于使用作格动词、名词化的动词和被动句式,体现出“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和较为淡薄的生态责任意识。新闻媒体应注意话语表达方式,引导受众建立正确的生态观,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生态话语体系。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新闻;语料库;环保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似乎取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的同时,空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日益频繁的气象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处理好工业现代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国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从“科学发展观”到“绿色治理观”,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的政府工作议题,又是新闻报道的热门话题。新闻媒体在传播环保理念和宣传环保方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舆论导向作用。环保类新闻报道中的话语既能够反映我国生态理念现状,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受众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进而影响生态环境。本文将运用生态语言学“韩礼德模式”对此加以分析。

一、生态语言学“韩礼德模式”

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与生态学学科交叉的产物。目前,生态语言学界公认最具影响力的两种研究模式分别为美国学者豪根(Einar Haugen)提出的“隐喻模式”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M.A.K.Halliday)提出的“非隐喻模式”[1]。豪根的“隐喻模式”将语言与产生和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与生物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作类比,其理论应用主要涉及保护语言多样性等课题;韩礼德的“非隐喻模式”(下称“韩礼德模式”)则强调语言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交叉学科,生态语言学借鉴了多个学科的理论模式。“韩礼德模式”对于语言的社会性、语言与现实和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观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有颇多相通之处。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语言创造意义,是构建现实的媒介,是人类作为物质存在与作为意识存在的矛盾体的结果。这种看法和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观一脉相承,阐述了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语言反映社会现实;另一方面,语言构建现实。语言通过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语音层实现意义潜势,能动地构建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并将其以经验的形式呈现出来。换言之,经验就是人们认同并以语言手段构建出的现实[2]。这种经验识解观与认知语言学对于思维、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的观点具有通约性[3]。人们可以选择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描述同一经验现象,而这种具有主观性的、灵活的选择不仅能够反映人们的思想,还能够塑造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指导人们的行为,进而对人类所处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韩礼德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观应用到语言学研究中,并强调语言学家必须“对社会负责”,语言就是“做事”方式。这就要求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现象和本质时不能脱离语言所处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以对社会环境实施干预为目标[4]。国内外语言学界多采用“韩礼德模式”,从话语批评角度揭示生态问题相关语篇和日常语言使用方式中有违生态和谐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呼吁人们反思自己的言行,爱护生态环境。

这一研究路径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治国理政重要内容的当下中国极富现实意义。国内外一些学者提出借鉴“天人合一”等道家、儒家传统文化思想[5],建构中国语境下的“和谐话语分析”模式[6],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舆论的引领者,新闻媒体在中国特色和谐话语建构和推广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保类新闻报道中的语言特点既能够反映我国政府机构和民众的生态理念现状,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的生态意识和行为,但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周文娟对黄国文等国内知名语言学家在中国语境下倡导的生态语言学理念和实践进行了总结[7];哈长辰、张炼对中美两国四家报纸中少量气候变化新闻报道展开了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8];徐歉[9]、李海霞[10]分别选取与环境相关的数篇英语新闻报道,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了这些报道中的话语特点。以上研究或局限于理论总结,缺乏应用实例;或囿于自建语料库规模过小,所选语料的代表性有所欠缺;或脱离中国语境,对我国环保类新闻话语特点关注不够。因此,本文将以更丰富、更能反映中国国情的环保类新闻语料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

二、运用“韩礼德模式”分析环保类新闻话语

(一)新闻媒体广泛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粗放型经济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枯竭、雾霾、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马来西亚的国家标准组织与国家标准认证组织是马来西亚标准部,马来西亚标准部主要通过可靠的标准化服务与认证服务使马来西亚标准在全球赢得竞争地位,从而争取各涉益方参与标准工作,其工作愿景是“使马来西亚标准被马来西亚采用,得到世界各地的认可”。

大数据分析工具“百度指数”的“媒体指数”功能可反映新闻媒体对指定关键词的关注程度及报道频率变化情况。通过搜索关键词“环保”(如图1)可见,自2011年至2018年,媒体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报道一直热度不减。其中,2013年下半年和2018年下半年媒体对环保问题的报道频率达到高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媒体语言词汇历时变化图表中关于“环保”词条的报道词频数和文本数也印证了这一点(见图2)。第一次舆情高峰恰逢2013年初,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正式运行,细颗粒物(PM2.5)首次成为气象部门霾预警指标;而2012年雾霾天数达124天,为2002年至2012年10年间最多。第二次舆情高峰出现在2018年“两会”之后。2018年3月“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五年环保工作情况。同月,生态环境部成立。

回来星雨将此事讲给袁安李离听,两位男同学也叹惜了半天,没想到一代棋王,还是一个情种啊,可惜与人家仙凡相殊,罗敷又自有夫,那夜仙姑仙婆下棋,仙姑父不知云游在宇内何处,他要是碰巧回来看到棋圣大人的偷窥,还不打得他满地找牙齿。

电力企业大多数资金投资于长期性基础建设项目,只有当企业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净现值大于企业投资成本时,企业才可能从中获利。然而,电力企业的产品公用性特点和国家垄断性质,决定了其未来的现金流难以预测。一方面,电力能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为保障我国各行业和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我国的电价不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而是依赖于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控和监督;另一方面,部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出于国家服务群众等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的需求,使得电力投资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特征。因此,我国电力企业的特殊性使得其资金投资的实际收益难以预测。

(二)结合传媒语料库分析环保类新闻话语

通过分析环保类新闻语料,可以了解我国新闻媒体的语言使用情况是否符合生态利益。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开发的媒体语言语料库(下称MLC)包括2008至2013六年间34039个广播、电视节目的转写文本,其文本来源囊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湖南电视台等中央及地方级权威新闻媒体,涉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鲁豫有约》等流通度大且播出时间具有连续性的节目,总字符数达241316530个,语料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012—2017年,空气污染持续占领“两会”环保类最热门话题[11]。2018年3月8日,《人民日报》公布 90 个“两会”热词,其中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跻身前十名。因此,本研究以“污染”作为关键词,借助语料库分析工具AntConc对MLC内的新闻语料进行检索,分析我国媒体在环保类新闻中的语言使用情况,从而解读此类新闻话语中折射出的生态观。

以“污染”作为关键词在MLC中检索并提取出14110条结果,将其整理为目标语料库。运用AntConc中的“Keyword List”(关键词表)功能,将此目标语料库与参照语料库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目标语料库的关键词表,并借此了解目标语料的用语特色[12]52。除去涉及新闻媒体机构名称和节目名称的词条,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纵横”“中国之声”等,目标语料库中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如表1所示。

2.合理用药。产前7~10 d,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10 ml;可长期在母猪饲料或饮水中添加2%的小苏打。

图1 2011-2018年媒体对环保问题的报道频率

图2 “环保”词条的报道词频数和文本数

表1 目标语料库中排名前20位的关键词

观察上述关键词表不难发现,新闻媒体在关于“污染”的环保类新闻中主要涉及关于污染程度的表述,如:严重/重/重度/高;关于污染成因的表述,如:造成/受/受到/被;关于造成污染治理对策的表述,如:治理/防治/问题/事件;关于污染影响领域的表述,如:空气/天气/土壤/地下水。

1.关于污染程度的表述

2.关于污染成因的表述

使用“Concordance”(语境共现)功能对关键词“严重/重/重度/高”进行检索,得出3143条结果。将结果分类排序后,观察检索词在语境共现行中的周边词语,可以凸显出该词与其“相伴词”在形式、意义和功能层面的搭配模式[12]14。这些表示污染程度的关键词在MLC中的高频搭配模式如下:

例 5:由于 /c 担心 /v 浮油 /n 给 /p 水产/n 造成 /v【污染 /v】,/w 路易斯安 /nr 那 /r州/n 关闭 /v……(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 \中国新闻 \2010-05-02)

本研究根据感知价值理论的相关文献,在以前研究者采用的调查问卷基础上结合无现金支付自身的特征,归纳消费者使用无现金支付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变量作为问卷设计的依据,最后形成了消费者无现金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量表。量表的所有题项均采用Likert 5级量表,用1-5表示不同意到非常同意5个选项。

例 1 :反映 /v 这 /r 一 /m 段 /q 的 /u 河水 /n 【污染/v】严重/a……(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新闻热线\2013-04-12)

例 2:珠三角 /ns 首次 /d 出现 /v 空气 /n质量 /n 重度 /b【污染 /v】的 /u 地区 /n。/w(深圳电视台\新闻广场\新闻广场\2012-03-16)

从及物性分析的角度来看以上两个例句,句子中的动词“污染”前的名词“河水”和“空气质量”显然并非“污染”这一动作的施事者(行动者),而是受事者(目标)。据此,我们可将以上例句的划线部分改写为“某污染成因(例如居民生活污水)严重污染河水”和“某污染成因(例如工厂排放废气)重度污染空气质量”,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其语义和功能。改写后的句式符合典型事件模型,即施事者为主语,动词为谓语,施事者的动作对作为宾语的受试者产生作用[13]。然而,在以上环保类新闻的常用句式中,受事者(河水、空气质量)却占据了作格动词“污染”之前的主语位置,并且从语义角度来说,这样的句子并不会引起歧义。根据韩礼德的作格分析理论[14],对句子中所有行为过程的分析都是以过程的源头(the source of the process)为基础的,重点是要确定该过程是由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引起的。根据这一观点,句子中的过程必须有一个直接参与过程的关键参与者,又称“介质”(medium)。没有介质,这个过程就无法实现。行为过程和必不可少的介质构成句子的“核心”部分。在及物性分析中,“污染”这一动词是及物的,而必不可少的“介质”(关键参与者)就是受事者(目标)。在以上例句中,“河水”和“空气质量”是介质,“污染”是过程,“河水+污染”和“空气质量+污染”构成两个例句中的小句的核心;这一核心可以根据语境需要和说话者的意图与该过程的其他参与者(例如作为施事者的某污染成因)或环境成分进一步构成复杂小句(居民生活污水严重污染河水/工厂排放废气重度污染空气质量)。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 412亿m3,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资源量约2 100 m3,为世界平均值的28%。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总量不足和水质恶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大“瓶颈”。

(2)污染成因 +“污染”+“严重 /重 /高”(如例 3、例 4)

例 3:四环 /ns 的 /u 部分 /mq道路 /n,/w噪音 /n【污染 /v】明显 /a 比较 /d 严重 /a。/w(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新闻纵横\2011-06-03)

例 4:目前 /t 湖南省 /ns 农产品 /n 产地 /n 重金属/n 【污染/v】日趋/d 严重/a。/w(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央广新闻\2013-03-26)

A statist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spring-summer precipitation in Jilin Province using self-organizing maps

以上例句中的动词“污染”名词化了。例句3可改写为“……噪音造成的污染(现象/问题)明显比较严重”;例句4可改写为“……重金属造成的污染(现象/问题)日趋严重”。“污染”这一动词在此类例句中已经由行为动作转化为一种状态,被“去施事(deagentivity)”化:句子中的“污染”过程被转化为无施事者的名词结构,掩盖了施事者的身份。

动词名词化现象在描写污染对策的新闻话语中频繁出现。名词化的动词不再表示动态的动作过程,而被物化为事件或现象的参与者,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新闻语篇观点的主观化,提高其客观性和权威性[16]。但是,新闻语篇中过多地使用名词化的动词会令话语“去人格化”,抹去动作实施者的痕迹,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事实真相,反而令新闻语篇失去公正性。

(2)以护理后,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作为观察指标。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低,则证明恢复情况越好;

使用“Concordance”(语境共现)功能对涉及污染成因的高频词“造成/受/受到/被”进行检索后发现以下常见搭配模式:

例 6:海岸线 /n 受到 /v 了 /u 泄漏 /v 原油 /n 的 /u【污 染 /v】,/w 沿 岸 /f 各 /r 州 /n 蒙受/v(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中国新闻\2010-06-08)

①系统覆盖范围和用户较广。在管理内容上覆盖了水利、供水、排水、水文四大行业;在管理范围上覆盖了国家、直辖市、区(县)三级管理;在建设范围上覆盖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等方面集成;在用户使用上覆盖了水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科研规划部门、社会公众等。

(1)污染影响领域+“污染”+“严重/重/高”(如例1)或污染影响领域+“重度/严重/重 /高”+“污染”(如例 2)

(2)污染影响领域+受到/受/被+污染成因+污染(如例 6)

(1)污染成因+对/给+污染影响领域+造成+污染(如例 5)

例如可采用运输组织规模。增加用于运输的车辆,则反应时间缩短,运输的频率大幅度提高,运输的服务水平有效增长,但同时也造成车辆的利用率降低。确实车辆的规模是取得运输效益的重要环节。

在新闻语篇中分析污染成因时常用的这两种句式里,“污染”这一动作的施事者通常是无生命的物体,比如,例 3、例 4、例 5、例 6中的噪音、重金属、浮油、泄露原油,而真正应当为环境污染负责的人类施事者身份和人类行为却没有体现出来,不利于受众认识人类行为导致环境污染这一真相。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句所描述的过程可以只包含“核心”部分,这一“核心”部分(河水+污染/空气质量+污染)被说话者和听话者理解为自生性(self-engendering)的[15]。尽管在现实中,“河水/空气质量污染”很可能是外力使然,但是,在以上环保类新闻的常用句式中,这一过程常被表征为自生性的。从表面上看,这一句式并不会令句子产生歧义,但是,作为小句的非“核心”成分,“污染”过程的施事者(污染成因)在这些小句中被说话者藏匿或抑制了,无形中掩盖了造成污染的原因,仿佛“污染”这一动作是在没有人力参与的情况下也能够自行完成的。

式中,b0、b1、b2、…bi为待估的回归系数,i为样本序号,ui为随机误差。若随机误差总体服从N(0,σ2)分布且相互独立,则可在总体的观测样本下以最小二乘法估计待定系数b0、b1、b2、…bk。

另外,新闻媒体在描述污染程度、污染成因时多用被动句,或将无生命的物体作为主语。许多学者认为,汉语被动句的“被动意义”多表达人们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情[17]。“污染、伤害、袭击”之类的谓语动词因其本身含有较强的消极语义,常用于汉语被动句。这种句式使用特点体现出语言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在描述对人类有用的现象时,人类多为句子中的主动施事者,无生命的物体则为受事者,但在有关灾害的语句中则不然[18]。在描述生态问题时,新闻媒体使用被动句会令施事者“隐身”,不利于受众认识人类在环保问题上的主体责任。如果要让人们对环境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则在描述此类问题的话语中应当让造成环境问题的社会行为者“显形”。

3.关于污染治理对策的表述

对涉及污染治理对策的关键词“治理/防治”进行语料库检索,得出1260条结果。这两个关键词在MLC中的高频搭配模式如下:

污染影响领域 +“污染”+“防治 /治理”+“对策”(如例7)或“对策”+“防治/治理”+污染成因 +“污染”(如例8)

例 7:水污染 /n 防治 /v 、/w 土壤 /n【污染 /v】综合 /v 治理 /v 立法 /v 也 /d 加快 /v……(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2013-12-04)

例8:净化/v 工程/n 以/c 防治/v PM2.5/x 【污染/v】为/v 重点/n,/w 努力/v 提高/v……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新闻广播\新闻909\天津新闻 \2013-08-09)

在以上例句中同样可以观察到动词“污染”名词化的现象。例句7可改写为“针对防治水污染(问题)、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问题)的立法……”,例句8则可改写为“……防治PM2.5造成的污染(问题)”。通过将“污染”这一动词名词化,句子中的“污染”过程被转化为无施事者的名词结构,掩盖了施事者的身份。

进一步观察动词“防治/治理”的前后词语搭配,笔者发现,涉及污染对策或治理措施的新闻报道话语大多强调权威意见和政府机构的作为,例如,立法、净化工程,很少提到民众的责任,不利于塑造受众的生态责任意识。

三、结 语

韩礼德等语言学家提倡建立“绿色语法”,例如将名词模式转化为小句模式,明确过程与参与者[19],从而让语言使用者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纠正错误的生态意识。虽然语言有其自然进化的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人力所能干预,但是语言学家仍有义务引导世人认识人类通过语言表达意义的行为可能对其所处的生态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20]。通过观察和梳理新闻媒体在环保类新闻报道中的话语模式,笔者希望能让新闻媒体认识到语言使用对我们的生态观、行为方式和自然生态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环保类新闻中尽可能地使用符合生态整体利益的语言,培养受众的生态责任感,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和谐话语。本研究选取的语料受限于有声媒体报道语篇,不足之处仍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完善。

参考文献:

[1] 黄国文,赵蕊华.生态话语分析的缘起、目标、原则与方法 [J].现代外语,2017(5):586.

[2] 何远秀,杨炳钧.韩礼德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观与方法论 [J].东南学术,2014(5):23.

[3] 唐青叶.功能与认知研究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4(2):77.

[4] 黄国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到生态语言学[J].外语教学,2017(5):4.

[5] 何伟,魏榕.生态语言学:整体化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语言科学》主编苏内·沃克·斯特芬森博士访谈录 [J].国外社会科学,2017(4) :150.

[6] 赵蕊华,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研究与和谐话语分析—黄国文教授访谈录[J].当代外语研究,2017(4):16.

[7] 周文娟.中国语境下生态语言学研究的理念与实践—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7 (3): 24.

[8] 哈长辰,张炼.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的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J].教育文化论坛, 2018 (4): 111.

[9] 徐歉.英语新闻报道的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以偷猎大象为例[D].吉林大学,2014.

[10] 李海霞.英语环境新闻报道中“利益指向性”的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D].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

[11] 韦正峥,金笛等.2018年两会期间生态环保话题舆情分析[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5): 87.

[12] 何安平.语料库辅助英语教学入门[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3] Langacker,R.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358.

[14]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 esearch Press,2000:162.

[15] 刘辰诞.汉语可逆句的作格分析视角[J].外语教学,2018 (1):10.

[16] 徐佳.汉译英时政语篇中的动词名词化//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4.

[17] 姚俊,宋杰.“被”字反讽句的认知与解读[J] .外语学刊,2012(1):56.

[18] 王晋军.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域[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56.

[19] Halliday, M.A.K.& Martin, J.R.Writing Science:Literacy and Discursive Power[M].Pittsburgh,PAZ: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3:21.

[20] 辛志英, 黄国文.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话语分析[J].外语教学,2013(3):56.

A Study on Discourse of Environmental News Re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Linguistics

CHEN Li-li1, WU Yi-Jun2
(1.Guangzhou Maritime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25;2.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2)

Abstract: The discourse in environmental news reports not only reflect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ecological awareness, but also can shape the sense of eco-accountability and behavior of the audience to a certain extent, thus aff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ccording to "Halliday model" of ecological linguistics,by observing and sorting out the discourse patterns of China's news media in news reports concern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found that ergative verbs, nominalized verbs and passive voice are frequently applied in news on environmental issues.It reflects the "anthropocentrism" tendency and the relatively weak sense of ecological responsibility.Therefore, the news medi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expression, guide the audience to establish a correct ecological outlook, and construct a harmonious ecological discourse syste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ecolinguistics; news; corp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2X(2019)01-0093-06

收稿日期: 2018-11-14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项目“哲学视角下生态语言学研究”(批准号 :XJZX201705)。

作者简介: 陈丽丽,广州航海学院助教。

吴奕俊,暨南大学讲师。

[责任编辑:刘 昱]

标签:;  ;  ;  ;  ;  ;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环保类新闻报道话语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