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分配的偏态模式及其修正_偏态分布论文

居民收入分布的偏态格局及其矫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局论文,居民收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城乡收入分布格局的现状

当一批富裕者拉动中国消费的时候,月收入两百元的贫困家庭并不罕见,大多数研究者认可的0.45的基尼系数,显示我国的收入差距已不容忽视。尽管基尼系数给出了贫富差距的数量界限,但不能反映总收入在各阶层中的分配比例,以及收入差距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根据收入分布格局的现状,我们能更清醒,更深刻地认识和解答相关的分配问题。

根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笔者将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和城镇居民家庭情况中的数据加以整理,结果见图1、图2、图3。

图1 2001年农村居民收入分布

图2 2001年城市居民收入分布

图3 2001年居民收入分布

2001年城镇居民调查户数为43840户,平均每户家庭3.1人,总数为135991人。农村居民调查户数为68190户,平均每户4.15人。总数为301399人。城镇采用可支配收入,农村采用纯收入。图1显示农村居民收入大多集中在1000元~3000元之间,接近正态分布即中等收入者居多。图2显示城镇居民收入大多集中在3000元~5000元之间,远离正态分布即多数人处于中低收入水平。图3将城镇和农村综合起来,整个收入分布格局明显呈偏态。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而农村人口为全国的62%,因此低收入者占据了大部分。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为调查人口的76.19%;中间部分偏小即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9000元之间的为18.32%,整个收入分布格局严重偏左。

二、偏态收入分布格局的成因

传统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严重,它的实施既损害效率又破坏公平。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分配机制的变化,使单一按劳分配向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转变,有效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调动起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但也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考察全国的收入状况发现,尽管不同阶层的收入都在增长,但是收入越高的组别增长越快,收入越低的组别反而增长越慢,这样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口集中在中、低收入的层面上。从表面上看,收入分布格局偏左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组别收入增长的速度不同,但往深处看,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民收入过低,以及城镇居民分化程度过大。

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城市和农村人为地分割开来。在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下,农业的剩余产品全部用于工业积累,而工业化的好处大都与农业无关,使农民的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经济体制改革为农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但仍未根本改变农村的不利地位。因此,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别一直存在。从绝对数看,1998—2000年我国城镇人均收入分别为5458元。5888元和6316元,而同期农村人均收入分别为2162元、2210元和2253元,城镇人均收入分别是农村人均收入的2.52倍,2.66倍和2.80倍,到2001年扩大为2.90倍。从相对数看(见表1),在收入最低组中,农村户数占99.58%,而在收入最高组中,农村户数只占11.88%,可见,低收入户大多集中在农村。由于绝大部分的农民都属于中低收入阶层,因此整个收入分布格局偏左就不足为奇了。

表1全国家户十等分组中城乡家户各占的比例(%)

资料来源:邬丽萍:《建国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状况分析》,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5)。

2.在城镇居民中,依然存在就业和收入的二元状态。在二元状态中,一元是非国有经济部门。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使集体、私营和三资企业等有了很大发展,不仅职工的工资稳定增长,而且收入呈多元化,除工资外还有股息和利息等,因而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加大。另一元是国有经济部门。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职工是典型的中等收入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既有企业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经济结构调整、市场需求变化等外部原因),使职工的收入增长缓慢,有些甚至下降。调查表明,国有企业职工已成为目前失业、转岗和内退的主体。随着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原有的中等收入者开始分化,小部分人进入富裕阶层,而有些人的收入状况恶化,形成新的贫民阶层。因此,在城镇内部仍然是中、低收入者比重较大,收入分布格局呈金字塔状。

以上两方面因素使我国收入分布格局远离正态分布,出现明显偏左的倾向。理想的收入分布格局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即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比重小,而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大。正态分布的收入分布格局,不仅能形成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而且能减轻不同阶层之间的摩擦,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可以断言,我国的收入偏态格局如不及时调整,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双重危害。

三、偏态收入分布格局的危害

1.偏态收入分布格局会形成不合理的消费结构。每一种收入水平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消费需求,最好的消费结构是高、中、低收入者的比例合理,分别占有一定的市场。目前,我国的消费需求虽然已形成多层次的结构,但是低层消费不能向中层消费过渡,使高层消费和低层消费的差异明显,而中层消费的比例过小,这样的消费结构不符合产品供给的要求。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新产品刚刚问世时,成本和价格较高,主要的销售对象是少数高收入者;当产品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规模效益使成本下降,从而价格降低,中等收入者成为主要的消费者;当产品生产进入衰退阶段,其价格又同低收入者的需求相适应。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供给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如果需求也呈正态分布,则需求总能同供给相匹配,不会出现产品的相对过剩。目前,我国缺乏相当规模的中等收入人群,大部分处于低收入阶层,造成需求结构明显偏左,出现较为严重的消费断层。

2.偏态收入分布格局使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提高呈递减趋势,这一规律在收入分布格局呈偏态时更加明显。因为对于高收入家庭而言,消费需求大多已得到满足,未满足的部分市场又难以提供,所以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很快。中、低收入群体尽管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但由于收入的份额与人口的比重不相称,受到现实购买力的限制,因此不能形成与社会总产出相一致的消费需求。这样,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趋势,导致消费需求增长缓慢。

3.偏态收入分布格局不利于社会稳定。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财富的积累和公平观念的普及,社会阶层呈现出橄榄形,即顶层的巨富和底层的赤贫都是极少数,而中间是比重最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橄榄形的收入分布格局不仅可使社会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而且能有效地减轻不同阶层之间的摩擦,成为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在任何社会,高收入者总是少数,当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的多数时,低收入者必然成为少数,这样的社会较为稳定。反之,当中等收入者为少数时,低收入者就会显著增加,这样不仅不利于社会保障和扶贫政策的实施,而且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因此,我国偏态的收入分布格局必须加以调整,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使之成为社会稳定的主体。

四、中等收入者的合理界定

我国有多少人属于中等收入者?由于标准不一,各方估计差异很大。有人认为,中等收入者是占社会大多数的那一部分人群,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根据前面的分析,在我国按收入差距五等分计算,占社会大多数的不是中等收入人群,而是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人群。这里,我们以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分布现状为依据来对中等收入者进行界定(见表2)。

表21999年城镇家庭收入分布状况

资料来源:林其屏:《中国中产阶层的系统考察》,载《社会科学论坛》,2001(8)。

在低收入户中,大约有10%的贫困户,其余21.79%的低收入户和32.36%的中下收入户基本上满足了温饱,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及高收入户中的一部分已达到小康,而处于最高收入的是富裕群体。因此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大致可将社会分成四个收入群体:一是贫困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二是温饱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至3万元以下,三是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至20万元以下;四是富裕家庭,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笔者认为这种划分是较为合理和符合实际的。在我国,中等收入者应该是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但还不很富裕的那部分人群。

中等收入阶层除了收入标准之外,还有职业特征。在我国,大量的从事技术、管理和担任公职的人员是中等收入阶层的主体,他们一般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操作管理技能,所从事的工作和取得的收入都较为稳定。

无论从收入分层还是职业分层来看,我国属于中等收入者的人口比例都太小。占人口大多数的群体包括产业工人、商业职员、农业劳动者等,他们中的多数人能否迈上一个台阶,是决定中等收入者规模能否扩大的关键。按照以上提出的中等收入者的标准,现阶段大约有10%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55%的人口属于温饱阶段,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约占30%,富裕收入者仅为5%。如果能将贫困人口的比例降到5%,将温饱状态的人口从55%降到25%,小康水平的比例提高到65%,这样一种收入分布格局将是比较合理的。要达此目标,必须限制高收入者,减少低收入者,大力培育和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群体。

五、扩大中等收入者的途径

1.要拆除城乡之间的种种壁垒,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占我国人口64%的是农民,他们的收入普遍较低。从统计数据看,2000年城镇困难户的人均年收入为2678.3元,比农村人均年纯收入2253.39元要高18.9%,扣除生活费用上的差异,城镇困难户的生活水平也大体相当于农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因此,如果能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将会使低收入阶层中的大部分人摆脱贫困,这样既能使低收入者的比重降低,又能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要想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最根本的是要拆除城乡之间生产要素配置的壁垒,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低收益地区向高收益地区转移,不但流动人口的收入会提高,而且农业劳动者也能从专业化生产中获益。只有这样,农民的整体收入才会增加,从而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格局。

2.利用产业政策调节收入分布格局。目前城市贫困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农村贫困人口刚刚减少了4000万,而城市又新增了1000万贫困人口,他们大多集中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商业部门。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1998年全国筹集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政府财政支出占52.2%,其中中央财政占14.1%;1999年该指标为政府财政占50.7%,其中中央财政占38.2%;2000年该指标为政府财政占57.6%,其中中央财政高达45%,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承受的财政压力呈上升趋势,长此以往,难以为继。我国政府的征税能力较弱,仅仅依靠转移支付来摆脱贫困是不现实的,而合理的产业政策可起到调节收入的积极效果。为了减少由失业引起的贫困,必须通过长期的大规模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来缓解。因此,要大力发展个体和私营经济,全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要发展吸纳劳动力多的第三产业,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机会,这样才能减少失业造成的贫困。

3.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职能。社会阶层的收入分布格局是经过多次分配才形成的。党的十六大强调了初次分配讲效率、再分配讲公平的政策原则。初次分配讲效率在我国已得到认可和实施,而再分配讲公平还做得不够。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养老、医疗、住房、实物福利等几项人均收入,富裕户比贫困户高87%,其中养老金高4.2倍,医疗保险高62%,住房补贴高61%,实物福利高38%。2000年全国征缴的个人所得税约660亿元,其中43%是工薪阶层缴纳的,也就是说,我国收入分布格局的严重偏态,是政府再分配功能弱化的表现。要想纠正这种不合理状态,必须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职能,通过规范的税收、合理的支出以及保障体制,来解决市场的初次分配与社会再分配的失衡问题。

4.大力发展教育。詹姆斯·米德在《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认为,基础教育的普及是最为重要的平等化因素。因为基础教育的经费由税收承担,普及基础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再分配,它为低收入者的子女获得就业机会,改变贫穷状况创造前提条件。因此,国家财政应保障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使有学习愿望和能力的适龄儿童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此外,还应重视非学历教育,包括在职培训、职前训练、农技推广、电视教育等,这些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少、见效快,对低收入和失去正规教育机会的人群最为有利。从长远看,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根本途径是普及教育,政府应为全民创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消除因教育不平等而导致的收入不平等。

标签:;  ;  ;  ;  ;  ;  ;  

居民收入分配的偏态模式及其修正_偏态分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