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局论文,出境旅游论文,因素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4)08-0092-04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档升位。其中,2012年我国入境旅游总人数达到1.32405亿人次,比“十五”期末提高了10%;出境旅游总人数达到8318.2万人次,比“十五”期末提高了168%。与此同时,国际旅游收入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出境旅游收入从2005年的192亿美元提高到2012年的1020亿美元,增幅达到431%。2012年我国出境旅游消费水平达到世界首位,比排名第二位的德国高出182亿美元。 然而,我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也形成了人口、消费规模均高速增长的“双高”局面,如此空前的扩张形势是我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无法相媲美的。于是,许多学者便会产生疑惑:我国出境旅游的高速发展会不会引致国内旅游市场的不平衡?以这个问题为出发点,戴学锋、巫宁等人展开了一系列讨论,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下面,本文基于这些研究基础,进一步分析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格局,并对引发这种发展格局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格局分析 (一)出境旅游规模高扩张的格局 出境旅游规模高扩张是我国旅游三大市场均衡的需要。当前已有一些学者对入境、国内和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年增长水平进行研究,并对未来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旅游经济正处于一种高速不平衡增长的阶段。从这一观点来看,只有积极对国内旅游市场采取干预措施,才有可能维持旅游三大市场的相对均衡。笔者认为,在成熟的旅游经济环境下,旅游市场追求的是内部三大市场基于较平衡的结构而平稳增长,不仅仅是单纯的旅游增长率平衡,而单纯的旅游增长率平衡极有可能深化旅游三大市场比例的非均衡性。从我国旅游三大市场的现状来看,比例不平衡现状一直没有得到良好回转,但是出境旅游规模的高速不平衡扩大可以认为是出境市场向平衡回笼。 从旅游人数的增长来看,2005-2012年,我国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规模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8%、15.13%和13.59%(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出境旅游规模的增速是三大旅游市场中最高的,且该增速远高于入境旅游增速。但从增速的角度来看,我国出境旅游存在较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性,即出现了规模“高增长”的发展格局(见图-1)。另一方面,从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路径来看,基本是以“入境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高速发展—出境旅游成为先导”的轨迹而发展的,1997年之前国内对出境旅游采取一定的限制性政策,后来出境旅游在我国不断发展起来,直至目前出境旅游规模的增速位居三大市场第一。但从规模量上出境旅游远低于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2012年我国出境旅游总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比重仅为2.62%,因此,出境旅游规模的高速增长并不成为破坏三大市场平衡的威胁因素。相反,成为调整旅游三大市场比例失衡的重要动力。 图-1 2005-2012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规模增长率变化趋势比较 (二)出境旅游“高消费”的格局 根据我国旅游市场收入的发展情况来看,出境旅游呈现了高消费的格局。虽然出境旅游在人口规模上远低于国内旅游,但是在收入规模上与国内旅游收入的差距却没有人口差距这么大。2005年出境旅游收入约为192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为1572.8亿元,2012年国际旅游收入为6438.8亿元,两年与国内旅游收入的比例均在30%左右。另一方面,从我国出境旅游消费的增长趋势来看,出境旅游保持了高速增长,除2007-2010年出境旅游消费增长处于低谷外,2005年、2006年、2011年和2012年的增长水平均高于国内旅游消费增长水平。相对而言,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率保持了平稳增长,2005-2012年旅游收入增长率基本维持在20%左右,但出境旅游收入的增长率相对波动较大。 与出境旅游人口规模的增长幅度相比,出境旅游收入的增长幅度明显处于更高水平。2012年我国出境旅游人口规模的增长率为18.4%,但出境旅游收入的增长率竟达到40.5%。由此,笔者认为,我国出境旅游的消费不仅保持了高速增长,甚至出现了“虚高”现象。这种高消费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出境旅游体系并不发达,总人口出境率实际较低,而且短期的再次出境率较低,使得国内居民的单次出境旅游花费较大,形成一种“透支型消费”的格局;第二,国内出境旅游市场竞争激烈,许多旅行社存在“报价低、自费高”的现象,加剧了我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的发展格局。 二、我国出境旅游格局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模型 (一)模型构建 从以上我国出境旅游发展格局的分析可知,当前我国出境旅游存在人口规模高速扩张、消费高速增加的格局。下面通过一定的定量方法,研究我国出境旅游发展格局的影响因素。在选取影响因素变量时,必须根据我国旅游经济及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选择。根据国内外关于出境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笔者选出了较为典型的变量,并将变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收入变量,包括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两个子变量;第二类是人口变量,包括人口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两个子变量;第三类是汇率变量,以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水平来衡量。考虑到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格局包括人口规模和消费水平两个方面,因此,在实证分析时,对这两种情况分别检验。首先,分别构建关于出境旅游人口规模和出境旅游收入的计量模型。 其中,代表出境旅游人口规模;代表国内居民收入水平;代表国内收入分配程度;代表人口规模;代表人口集聚程度;代表汇率水平;代表出境旅游消费水平;(i=1,2,…,5;j=1,2,3)分别为式(1)和式(2)的待定系数,分别为式(1)和式(2)的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1997-2012年我国整体层面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各变量的指标选取说明如下。 1.出境旅游人口规模。与前文保持一致,采用国内居民出境旅游总人数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国内居民收入水平。国内居民收入水平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两种,为体现代表性,本文采用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来衡量,具体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度量,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3.国内收入分配程度。收入分配程度体现了地区收入水平的不平衡性,是地区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文采用基尼系数来度量国内居民收入分配程度,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部分数据统计局没有直接公布,笔者从其他学者的总结中搜集得到。 4.人口规模。采用全国人口总数表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5.人口集聚程度。人口集聚程度反映了地区人口的密集程度,参考以往研究基础,采用我国的城市化指数来衡量。城市化指数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相关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6.汇率水平。采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衡量,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报告。 7.出境旅游消费水平。与前文保持一致,采用出境旅游收入来表示,数据通过网上收集和整理得到。由于出境旅游收入的数据以美元为单位,因此,需按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进行换算,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单位保持一致。 由于以上变量存在量纲上的差异性,本文对部分数值较大的指标变量进行对数处理,具体在前面的式(1)和式(2)已给出。 三、我国出境旅游格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为使本文的实证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首先需对所选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只有当所有变量满足同阶平稳时,回归结果才有客观解释效果。采用单位根方法对各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 从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所有变量均满足水平不平稳、一阶差分平稳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所有变量是一阶单整的,满足平稳序列特征,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为尽量消除异方差带来的偏差,本文对两个计量模型均采用加权的回归方法进行估计,结果由表-4给出。 从模型一的回归结果可知,收入水平、人口规模和人口密集度这三个变量对我国出境旅游人口规模的系数都显著为正,尤其是人口规模和人口密集度这两变量的系数显著性程度为1%的水平,充分表明我国出境旅游人口规模的增长受到国内人口规模和城市人口密集程度的提高。当前,我国各区域人口都不断向大中城市集中,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生活娱乐方式不断高端化,促进了国内出境旅游规模的提高。另外,收入分配程度的系数为负且显著,说明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是制约出境旅游规模提高的重要因素。 从模型二的回归结果可知,收入水平、汇率水平这两个变量对我国出境旅游消费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表明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民币的升值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境旅游消费水平。另一方面,收入分配程度的系数为负且显著,表明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也是制约我国出境旅游消费的重要因素。这个结果也表明了当前我国迫切需采取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不断缓解区域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分配不断公平公正化。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研究发现,居民收入水平、人口规模和人口集聚程度都是促进出境旅游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而收入分配差距较明显地制约了出境旅游规模扩张;居民收入水平和汇率水平都是促进出境旅游高消费的重要因素,而收入分配差距也比较明显地制约了出境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 根据本文的研究,笔者最后提出以下发展我国出境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正确看待出境旅游发展格局,积极探索有利条件 虽然目前我国出境旅游存在规模高扩张、消费高增长的格局,但这并不构成旅游市场不平衡的威胁因素,相反可能对旅游市场的平衡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因此,我们要审视当前出境旅游的发展格局,不断利用出境旅游快速发展的形势,积极转化为促进我国旅游发展的机遇条件,促进旅游产业优化升级。 (二)积极制定并出台出境旅游的相关规章制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针对我国出境旅游不成熟的现状,国家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要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推进国内旅游,适当带动出境旅游的方针政策,不断探索适合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控制”的出境旅游发展模式。在这个方针的遵循过程中,国家要积极制定并出台促进我国出境旅游健康发展,推动我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旅游市场不断融合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关于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主要侧重于规范我国境内的旅游经营机构,在规范境外旅游合作机构方面还较为薄弱,使得本国公民的权益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受到限制。为此,国家要积极制定并出台符合境内外旅游共同发展的政策制度,全面规范旅游经营行为,加大虚假旅游宣传的惩治力度;实行明码标价制,坚决抵制出境旅游社团采用模糊标语误导旅游消费者;加大旅行社的出境旅游产品创新设计力度,提高出境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三)切实提高出境旅游的文明程度,凸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虽然我国出境旅游人口规模和消费水平都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国内部分出境旅游消费者的不文明行为仍屡屡可见,不懂礼仪、不守秩序、随地吐痰、场地喧哗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和整体形象提升都抹上污色。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公民的素质教育,培养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行为准则,提高公民思想意识,在培养过程中积极引导公民建立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全民旅游消费行为更上新台阶。出境旅行社等组织也要切实提高自身的健康旅游意识,一是要加强导游的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二是要加强旅游消费者的出游前培训,不断向消费者灌输健康的旅游意识和旅游方式,促进消费者对不良旅游、盲目购物等的抵制力。 (四)支持和鼓励国内旅游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 当前,我国出境旅游快速发展,国家也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本土旅游企业不断“走出去”提供了现实上和政策上的机遇。一是要实现地域上的走出去。本土旅游企业要加大与国外旅游企业的合作,不断扩大自身的辐射力,提高自身经营范围,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格局。二是要实现观念上的走出去。积极发展“干中学”模式,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了解国外旅游市场相关信息,并结合自身固有的观念,形成“学以致用、中外结合”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实现技术上的走出去。现代旅游的发展少不了技术的提升,因此,国内旅游企业要积极加大技术上的“走出去”战略,不断与外国先进旅游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从中吸取良好经验,努力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四是要实现品牌上的走出去。积极实施品牌走出去战略,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与国外旅游团体合作加强旅游产品研发投入,扩大经营业态,打响国内旅游品牌,提升本土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五)积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出境旅游消费者层次 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对我国出境旅游人口规模和旅游收入水平都有重要影响,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并不完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严重的收入不平衡现象,对出境旅游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国家要积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调整各阶层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不断完善农村建设,不断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从而优化我国出境旅游消费者的层次,带动我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出境旅游发展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_收入分配论文
我国出境旅游发展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_收入分配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