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论文_文杰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论文_文杰

文杰

张家口市益源建筑垃圾处置和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经济建设对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材料科学应用日益广泛的背景下逐步增加。文中提出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的方案,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了墓础。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材料学科学生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等与现代材料生产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严重脱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系统化传授与验证为主线,而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质的培养零散,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严重缺乏。湖南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近几年在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方面作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注重理论、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安排的实验课多为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动手较少;设计型实践课安排少且要求简单,学生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特别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研究型、创新型实践教学严重缺乏,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其二,实习流于形式。以往实施的培养方案中虽然安排了3次企业现场实习,但由于怕影响生产和承担安全责任,能让学生顶岗或轮岗实习的企业落实困难,加之实习经费不足,学生实际实习时间大大缩短,学生实习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其三,教师缺乏工程经历。近年来,学校基于科学研究上档次上规模的要求,引进了一批高学历年轻教师,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及工程实践经验,使得师资队伍中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比重越来越小,这与工程教育要求严重不符。而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现行人事制度的限制,学校与企业间相互兼职难于操作。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整合与改进

2.1精简实验项目,加强独立设课

将原有实验项目精简与整合,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多样化的实验课程体系。分阶段是指按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将教学实验分成材料性质研究、材料制备方法与工艺过程实验、材料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等组成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陆续将各门实验独立设课,以专业的发展与人才需要为导向,设立与实际应用相符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分层次是指将实验分为课内必修实验和课外创新性项目实验,课内必修实验学生必须在要求时间内完成所有实验,而课外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给予一定的鼓励机制。

2.2完善的实验平台,多样化的实验种类

学生进入大三、大四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时间精力进行设计性实验,但由于原来实验原料的缺乏、实验设备的管理等方面存在弊端,阻碍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目前实验中心提供了完善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自由安排的时间内进行实验,加强了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与创新计划项目以及省挑战杯项目的积极性,参与的项目越多,学校投入的越多,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也加强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实验种类的多样化,应用型较强的创新性实验、竞赛性实验以及提前进入毕业论文等实验项目的设立同样大大加强了学生进入实验室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实际科研项目安排实验,学生可以提前进入毕业论文的实验阶段,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更解决了毕业论文时间过短,无法细致完成科研项目的弊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增加专业类实验

就目前来看,专业类实验在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大多教师都将基础知识作为重点来教育学生。据现如今社会需求的人才来看,专业性技术人才所需比重较大,该人才所具备的重要技能就是能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能够更快地适应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类的工作。专业类实验,一方面学生们可以巩固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训练提高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际的工程训练进一步了解现代新科技和新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者进行完美的结合,避免由于重视理论轻视教学的原因导致的人才流失。只有通过改革教学实践,增加专业类实验的方式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完成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4训练实践能力和完善实习体系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设计类的课程。该课程包括课程设计业绩毕业设计。在日常的课程设计中,学生主要针对课程中的某一专题单独进行设计,对这一专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及问题的解决。在之后的毕业设计中,学生可以学习并完成一个工程人员必须完成的训练,是一种基本能力的保证。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高等院校的设计课程基本是模仿类,学生缺少实践能力的创新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现场的临时突发状况是千变万化的,特别考验人的现场反应能力,但目前的高校的教学训练并不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因为如此,在实践中才更应该深化课程的设计性、创造性与综合性。

在校外的实习过程中,作为培养先进人才的组织机构,高校应当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工厂在生产线上与工人一起进行生产,在实践中了解企业文化,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的进行结合,有助于日后工作的进步。

2.5建立开放实验、实践平台

随着专业教改的进一步深化和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行业、服务于工程第一线的思想出发,构建了具有建材特色的校内实验、实践平台,这些平台,不仅是教学、科研的主要场所,也是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基地,是产学研结合的桥梁和钮带,使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教师与技术人员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和共同发展。

2.6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革新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课程设置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三个层次,通过提高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比例以及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面参与,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设计和实习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阶段,强化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观念和安全意识,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总结:加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适应市场,满足21世纪人才的需求。实验教学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地展开科研活动的能力和素质,大力推行综合设计实验,不断总结完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习改革的做法和经验,与国内众多高校共同探索21世纪本专业实习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肖秋国,申少华,刘清泉,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6).

[2]李明玲,高华敏,方海燕,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巢湖学院学报,2008,10(6)

[3]管航敏,陈红,董强,等.无机非金属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3)

论文作者: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设的实践论文_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