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江苏农村居民储蓄的因素及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江苏论文,因素论文,农村论文,居民储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农村居民储蓄一直呈急剧上升态势,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对江苏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影响江苏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促进江苏的居民消费和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指的农村居民储蓄主要是指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扣除消费支出、手持现金、居民投资之后的余额。也就是指居民在银行、信用社等各种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
一、影响江苏农村居民储蓄的因素分析
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包括可支配收入、利率水平、通货膨胀以及未能投资于其它金融资产的机会成本等等。那么具体到江苏农村居民储蓄,又有哪些影响因素呢?
1.居民收入与居民储蓄
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居民储蓄与收入呈正相关。从江苏省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续增加,江苏农村居民储蓄也随之大幅度上升(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居民储蓄的状况,居民收入增快的年份,居民储蓄的增长幅度也较大。另外,还可以看到,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图1 居民收入水平与居民储蓄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据《江苏统计年鉴》各年有关费料整理。
2.居民消费与居民储蓄
一般来讲,在居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与居民储蓄是互为消长的关系。江苏省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地处偏僻,消息闭塞,很难受到城市高消费的影响,农村居民除了在住房婚丧嫁娶等一些重要仪式上过于注重外,并无较高消费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农村制度变迁中,农村居民在生活中不稳定因素增加,预期未来支出的项目(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也在增加。因
而,农村居民在维持自己普通生活标准下尽量把剩余进行储蓄,以为未来消费和预防意外事故之用。
3.居民投资与居民储蓄
江苏农村居民高储蓄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居民投资的渠道不畅,居民投资金额较小。为什么江苏农村居民的投资渠道不畅呢?其根本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有价证券:一方面是由于有价证券为金融性投资,风险很高,农村居民缺乏金融投资的意识;此外,与城镇居民比较,农村居民更缺乏市场经济的知识与实际投资动作能力,收入的有限使其对风险的抵抗力和心理承受力也更差,因而偏好于稳妥的储蓄方式。另一方面,农村地处偏远而闭塞,投资环境欠佳,信息流通不畅,也没有证券交易机构。如国债发行数量小,特别是分布在广阔农村的农户来说,购买国债更是困难。②实业投资做起来难:一是江苏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对实业投资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三是一般居民不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四是负担较重。
4.生命周期与居民储蓄
根据莫迪利安尼的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从江苏省情况来看,人口结
构的变化对江苏省储蓄的增长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图2 江苏人口结构比重变化表(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江苏统计年鉴》资料整理。
从图中可以看出,少年人口(0~14岁)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90年的24.6%到2002年的18.8%。由于家庭少年人口没有收入,而需要消费,所以少年人口比重是居民储蓄的一个减函数。因此,随着江苏省少年人口的减少,将有利于居民储蓄的增加。
成年人口(15~64岁)是现行居民储蓄的主力军。这部分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增加居民总储蓄。江苏省成年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68.7%上升到2002年的71.3%,这也是导致江苏农村居民储蓄大幅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增加也是居民储蓄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1990年江苏老年人口的比重为6.7%,而2002年江苏老年人口的比重达9.9%。老年人口的增加对于江苏农村居民储蓄增加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①江苏老年人退休后,他们的货币收入并没有因此减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减少;②按消费与年龄增长呈反比例的原理,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其消费减少了,但他们收入并没有减少,其结果老年人不仅不会有负储蓄,还会有一定的正储蓄。
5.经济政策与居民储蓄
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等都会对居民储蓄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率的变动、物价的变动、征收利息税等都会影响到居民的储蓄行为。利率越高,居民储蓄存款增加的幅度越大。当然,在分析利率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时主要看实际利率的变化情况,另外还要看到利率政策变化的滞后效应。
近几年来,由于江苏省的物价基本稳定,虽然我国连续八次下调人民币的存款利率,但江苏农村居民储蓄仍在不断增加,但是其增长的幅度从1993年开始缓慢下降,由此可见货币政策和价格政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效应。财政政策也会影响居民储蓄状况,自1999年11月开始开征利息税以来,江苏农村居民可持现金和购买有价证券或者消费的数量大幅增加,而储蓄存款的数量没有显著的增长。
二、江苏农村居民储蓄的实证研究
1.居民储蓄函数的形式
研究居民储蓄函数的形式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结合这几年江苏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个变量:
(1)收入水平。从理论上可以认为,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的不可获得性,本文将江苏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居民收入水平做为指标。只有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有可能进行储蓄,而且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收入水平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消费越少,储蓄越多。
(2)生活消费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住房装饰、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
(3)利率水平。利率作为消费的机会成本也对储蓄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理论上说,利率水平越高,消费的机会成本越大,居民就会压缩当前消费,增加储蓄;反之,利率水平越低,消费的机会成本越小,当前消费就会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本文采用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做为指标。
(4)物价水平。物价水平也可以影响消费和储蓄。物价水平越高,相同消费水平所需支出的货币越多,在货币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能供储蓄的货币就越少。同时,物价水平也决定了实际利率,既定的名义利率下,物价水平与实际利率负相关,即物价水平越高,实际利率越低;物价水平越低,实际利率越高。本文采用农村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作为衡量物价水平的指标。
(5)农村居民抚养系数:为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占15~64岁人口的比重。
(6)其他因素。居民储蓄行为的决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虽然它只表现为存不存钱、存多少钱。从这几年的中国经济改革情况来看,政府机构改革、下岗分流,使居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这些方面的数据不易获取或本身就无法用数据来表达,本文用随机变量来处理这些因素。利用上述变量,本文的江苏农村居民储蓄函数表示为:
2.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OLS统计方法,对上述江苏农村居民储蓄函数选用1990~2002年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S=969.7883+0.32561-0.2072X-8.0278R-19.2363F
(3.192)(5.623)(-2.578)(-2.244)(-2.91)
=0.997,D.W=2.086,F=689.849
(2-1)
上式中,括号内数值为t检验值。方程的各项检验值表明,该方程对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解释能力比较强。居民储蓄中,99.7%的部分都可以从模型中得到说明。各个变量的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t检验,表明各个变量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确实存在。D.W.检验值为2.086,表明方程不存在自相关。
实证结果表明:
(1)收入水平对居民储蓄有明显的作用。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储蓄相应也越高,两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这与一般理论一致。1994年以来,江苏农村居民储蓄迅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就是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还会有持续的增长,如果其他因素不变的话,居民储蓄仍会有相应的增长。要抑制储蓄、刺激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是关键。
(2)各时期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与居民储蓄有明显的作用,两者之间成负相关关系。
(3)名义利率与居民储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名义利率的降低,不但不会减少储蓄,反而会增加储蓄,这似乎与理论相矛盾。但考虑到近几年来江苏省物价水平持续下跌,虽然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下调存款利率,但由于利率下降速度小于物价的跌幅,实际利率并没有下降,因此用名义利率得出的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的本质。如果用实际利率来代替名义利率,利用同样的数据(实际利率z=r-p),将居民储蓄和实际利率等数据作回归分析(见式2-2),它表明居民储蓄与实际利率水平正相关,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可以增加储蓄。
S′=769.36+0.41581-0.3331X+0.6263Z-15.572F
(2.042)(8.138)(-4.745)(0.441)(-1.873)
(2-2)
=0.995,D.W=1.72,F=432.95
(4)物价水平对居民储蓄有负面影响,这与理论观点是一致的。
(5)居民抚养系数对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负影响。当然,江苏农村居民的储蓄动机比较复杂,出于养老、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目的而进行储蓄的情况非常普遍,居民储蓄并非仅仅出于利息的考虑。
三、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影响江苏农村居民储蓄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其次是实际利率水平,再次是通货膨胀、名义利率、居民抚养系数和消费等因素。此外,江苏农村居民自90年代以来对经济环境的反映已具有相当的理性,储蓄行为对实际利率比较敏感,不存在“货币幻觉”。储蓄增多,反映出居民的即期消费欲望不足,说明扩大消费还存在一些障碍。特别是在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比较缓慢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刺激消费,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还有很多因素需要探讨,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加强,需要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