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
摘要:矿山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产生是由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既有外部的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质等,也有内部的原因,包括施工技术问题、工人素质问题以及机械设备问题等。由于许多现实原因,矿山建筑施工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都让矿山建筑施工存在缺漏,导致后期出现大量的风险,发生安全事故。而如何去应对这些风险,保障矿山环境稳定,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矿山建筑;施工安全;不利因素;预防措施
1、前言
作为一个资源储量丰富、资源类型众多的国家,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大多数分布在山区,地质环境复杂,再加上自然侵蚀以及地壳运动,和后期的开采带来的岩土变化,让矿山建筑施工存在极大的风险,不仅仅有来自于外部环境的风险还有来自于施工过程的风险。而矿山建筑施工中一旦遇到安全风险,会直接威胁到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就必须要对矿山建筑施工进行研究,对当前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防止措施,以此来保障矿山建筑施工环境的安全,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为矿产建筑提供稳定的施工环境。
2、矿山建筑施工安全不利因素分析
2.1人为因素
对于矿山建筑施工来说,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施工工人的操作失误而导致的。第一,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较差,专业技能不足,管理经验缺乏,导致现场管理混乱,不管是在机械的调动、材料的进场、人员的配备还是在现场的管理监督上都存在很大缺陷,导致整体管理质量较差,纪律松散,安全事故频发。第二,由于施工工人的专业素质欠缺而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在建筑施工中,作业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不强,而且缺乏统一的培训和专业的管理,不管是自我安全意识还是质量意识都较为薄弱,而这让这些工人在进行施工时敷衍了事,纪律散乱,操作不合规现象屡有发生。。
2.2施工机械设备质量问题和工人操作问题
随着技术的突破以及矿山环境的变化,大量的机电设备进入到矿山作业中,这些设备的应用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矿山作业的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极大的解放了人力;另一方面也给矿山作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因素,这些机电设备在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故障,而一旦出现机械故障不仅会影响到矿山施工进度,同时也会严重的威胁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设备内部的零件以及螺丝等在长期摩擦下出现了松动,或者是污浊,亦或者是在初期的制作安装上存在不合规操作,就会导致在运行中出现配合关系变化,造成机械设备运行不稳,功率下降。在长期的运行中,机电设备的部分零件发生了结构变化,尺寸和性能出现了变化,因此会导致整个设备的运行出现问题。
2.3安全防护用品使用不到位
目前,安全意识薄弱是导致矿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安全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例如工人没有正确的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方法不合理,设备使用不合规等。有些工人也佩带安全帽,但却未系帽带,只是将安全帽扣在脑袋上。这种错误的佩带方法没有安全防护作用;再譬如:工人在高空作业,腰上系安全带,但安全带的另一端却在空中,形同虚设,也是很危险的做法。有些工地上的安全网,该加密的未加密,该绑扎的未绑扎,随处可见未绑扎或被解开的大洞。安全管理方法简单或不正确,未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责任制,没有很好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遇见“三违”现象(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就束手无策或凭主观意志去处罚,没有明确处罚、处理的依据,很容易造成事故或隐患的扩大化,同时也很难使责任人口服心服,达不到最终解决问题的效果,给实际工作造成很多不便。
3、矿山建筑施工安全不利因素的预防措施
3.1提高工程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矿山建筑施工来说,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施工工人的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因此,为了提高矿山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就必须要从建设人员出发,提高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水平、纪律意识,从源头出发来进行安全防护管理。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树立安全生产标语,全面的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同时,还需要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减少工人的操作失误,避免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
3.2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安全意识,加强制度建设
要想真正的将安全管理的质量进行提高,推动矿山建筑的安全生产进程,就必须要在安全意识上进行创新。首先,安全意识的创新需要落实到参与工程的每一个个体、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上,不管是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勘察人员、施工人员、现场管理人员还是其他项目的参与者都需要进行安全意识的提升。尤其是项目的管理层,更加应该做到意识创新,明确意识创新的重要性,促进管理水平的进步。也只有树立了安全意识,才能够杜绝违规操作,才能够让员工谨遵安全条例进行工作。其次,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利用条规制度来进行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制度来约束工人的行为。例如对没有正确佩戴安全防护装备的工人进行处罚,对防护网安装不合规的班子进行通报,通过这何种制度性的规章强制进行安全管理,提高现场安全管理的质量。
3.3提高矿山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提高对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
对于矿山建筑施工来说,施工管理本身就具有程序繁杂,范围广泛、涉及广泛以及参与单位人员众多的特征,因此,进行管理工作时就必须要将各环节、各元素进行统筹规划,从整体出发,对整个项目进行管理,切实的将整个矿山体系管理起来,避免出现操作失误等现象导致的安全事故。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在复杂的矿山环境中发挥能效,进行针对性的管理规章制定,并保障其实施力度,让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展开;也只有高素质的矿山管理人员才有敏锐的嗅觉,具有较高的警觉性,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作出应对,进行及时抢险救灾,人员疏散等工作,将伤害降到最低。矿山筑施工企业还需要不定期的展开安全培训,进行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管控,不仅需要让管理人员树立安全生产理念,还需要让管理人员拥有更加专业的职业技能,提高警觉性,提高安全事故的抗压性。
3.4提高设备的质量,定时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检查
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先进技术设备的采用,并且对采购环节严格把关,保障设备的质量。其次,要定时对矿山假设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保障机械设备的质量。对于破损、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更换,避免由于机械设备故障而带来安全隐患。最后,要提高工人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熟练度,避免由于工人操作不熟练和操作失误而带来安全事故。
3.5加大科技投入,对矿山环境进行实时监控
将信息化引入到矿山管理中来,利用更加科学的勘察手段来对矿山建设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对整个矿山建设施工环境进行监督和管控,对潜在的地质沉降等风险进行检测,并制定应对措施,将一切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动态监控,以此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4、结束语
矿山建设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构成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施工作业本身的内部因素,而一旦出现矿山建设施工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进度,同时也会严重的威胁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不断地提高施工环境的稳定性,提高安全意识,以此来改善矿山建筑的施工环境,维护矿山作业环境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孙新城.浅析矿山建筑施工安全不利因素及预防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17):70-71.
[2]高英杰.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中的应用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7,30(4):146-148.
论文作者:金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矿山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人论文; 作业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